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6节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天幕上的那个“自己”评价太子扶苏的六部是一个小朝廷,也并不为过。
甚至在秦皇嬴政看来,如果再多出一个专门掌管军事的“兵部”,那么太子扶苏的“七部”更是可以直接说是一个大朝廷了。
毕竟武力,才是维系一个国家能否真正长久存续下去的基础。
如果没有武力维护自身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发展的再好,也不过是别人案板上的肉罢了。
所以一般来说,当这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那么往往就会再自然而然地多出第五个负责掌管军事的核心人员。
而现在太子扶苏所说的“六部”之中,独独缺少了“兵部”,这到底是太子扶苏没有意识到呢?
还是说太子扶苏意识到了,但是觉得“兵部”可能太过于敏感,又或者是暂时排不上用场,所以暂时或者有意将之给省略了呢?
当然,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实差别并不大。
前者无非是证明了太子扶苏是一个天才中的天才,后者无非是证明了太子扶苏是一个天才中的天才的天才。
但是对于常人而言,这都已经是可望而遥不及的一种天生聪慧了。
“如果太子扶苏真的是朕真正的儿子,那该有多好!”
秦皇嬴政心中再一次发出不知道重复多少次的感叹。
羡慕!嫉妒!
天幕上的那个“自己”怎么就运气这么好,能够有一个天生帝王的儿子呢!
“刑部:立法度,掌监察,惩不法,这一看就是专为我法家而设立的部门。”
“看来即便是在太子扶苏设立的六部之中,我法家也依然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廷尉李斯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列出的六部之中的刑部,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抹满意之色。
“工部:掌器具之专研更新!”
“看来我墨家在太子扶苏那里的地位,相较于现在不仅没有下降,甚至反而有所提升呀!”
墨家相里季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列出的六部之中的工部,嘴角露出一抹明显的笑意,对太子扶苏的认同之感也是进一步加深。
“礼部:掌读书识字与礼!”
“这肯定就是为我儒家而设立的部门!”
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列出的六部之中的礼部,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直接给其打上他们儒家的标签.. .
同时,一众儒家博士对于另一个世界的儒家也是多了几分信心。
虽说现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看上去可能有些倾向于法家,但是从太子扶苏设立的“礼部”来看,他们儒家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的。
等到另一个世界的他们开始接触到太子扶苏,并且为太子扶苏讲述儒家之学的优越之处后。
那么他们还是很有可能像影响现在的长公子扶苏那样,让太子扶苏也转而支持他们儒家之学的。
另一边,农家的陈相、陈辛看着太子扶苏列出的“六部”,彼此对视一眼,脸上皆是兴奋之色道:
“农部!是我等农家的农部!”
“农家为太子扶苏的六部之一!”
“农家当大兴!”
“农家当大兴于太子扶苏!”
多少年了,他们农家总算是堂堂正正地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
哪怕现在这个场景只是出现在天幕上的秦国,并且只是出现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手下。
但是出现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手下之后,距离他们真正登上秦国的朝堂,成为现在秦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未来又还远吗?
不远的!
只要天幕上的农家在太子扶苏手下表现出应有的价值,那么天幕上的现在,就是他们农家的未来!
只要农家在朝堂上占有明确的一席之地,那么往后不管其他人是为了逐名,还是为了逐利,自然都会有人源源不断地去学习农家之言。
同样只要有人源源不断地5.3学习农家之言,那么往后农家之言不说盖过法家之言,成为秦国新的主流,但是至少也会成为秦国思想的重要支流之一。
而这,对于农家的陈相、陈辛来说,其实也就足够了。
至于其他没有名列六部之一的百家博士,则是一脸羡慕嫉妒地看着“上榜”了的法家、墨家、农家。
怎么他们学派的学说就没有成为太子扶苏所设立的六部之一呢?
很显然现在太子扶苏所设立的六部,日后必然会得到太子扶苏的重用!
若是他们学派的门徒能够成为这六部之一,那么日后他们学派的学说也必然会得到一个重用和发扬光大呀!
感觉再次错过了一个发扬、推广自家学派学说的其他百家博士,纷纷在心中祈祷太子扶苏能够快一点发现他们学派的学说。
然后认识到他们学派学说的优秀之处,最后重视并且重用他们的学派学说!.
第六十二章:六部主事的人选要求,被羡慕嫉妒的章邯【求订阅,求全订】
【秦王嬴政看着面前的太子扶苏,神色复杂,已经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太子扶苏的思考逻辑有问题吗?】
【完全没问题!】
【至少如果顺着太子扶苏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的话,那么“户、吏、农、工、礼、刑”这六部的出现,简直就是理所应当的。】
【但问题是,这是太子扶苏自身的思考方式呀!】
【正常人的思考方式,难道不应该是直接领了钱粮物资,然后带上相关的人手就直接开始研究吗?】
【至于钱粮物资什么的,花完了就直接再找上级报告申请呗。】
【还有什么提拔、贬黜之类的,如果出成果了的话,那么自然就会有提拔,如果没出成果,那么同样也自然会有贬黜。】
【另外法度、监察之类的,这又有什么需要特别设立的吗?】
【只要不违反秦法,这不就可以了吗?】.
【总之一句话,领了任务咔咔开干就完事了。】
【然而太子扶苏的做法却是先搭建一个组织框架,组织框架搭建好之后,再根据这个组织框架,进行各种人员填充。】
【最后人员填充完21毕之后,再在这个组织架构的制度安排之下,展开各种各样相关的研究活动。】
【这种做法不能说有问题,但是难免会给人一种“至于吗”、“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了”、“是否太过于严肃郑重了”之类的感觉。】
【但是想着太子扶苏这么严肃郑重的对待这件事,再加上秦王嬴政也不是说没有能力给太子扶苏成立这么一个六部。】
【而且秦王嬴政也想看看这么一个六部成立之后,能够在太子扶苏的手上整出多少的花样。】
【所以想了想之后,秦王嬴政也还是同意了下来。】
【“立六部没问题!”】
【“另外你对于六部的人选可有什么要求?”】
【“还是说直接由父王给你安排即可?”】
【既然决定了要给太子扶苏设立六部,那么秦王嬴政自然也不会小气吧啦的。】
【所以秦王嬴政看看太子扶苏还有没有其他什么要求,有的话直接给他一步到位的安排了。】
【“有!”】
【太子扶苏双眸发亮地应道。】
【“户部主事,我希望父王能让我的属官章邯来担任。”】
【“吏部主事,我希望父王能够帮我找一个老成持重的大臣来担任。”】
【“不过不需要现在朝堂上的大臣,现在朝堂上的大臣都各有事务处理,再让他们兼任我的吏部主事,我担心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事务。”】
【“工部主事,我希望父王能够安排一个墨家子弟来担任,并且调派一批墨家子弟为其下属。”】
【“农部主事,我希望父王能够安排一个农家子弟来担任,同样调派一批农家子弟为其下属。”】
【“礼部主事的话,这个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能够识读七国的文字典籍即可。”】
【“刑部主事的话,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明刑懂法即可。”】
【太子扶苏掰扯着手指,一个一个地说着自己对于六部主事的要求。】
大秦一众文武百官或是羡慕、或是嫉妒的目光,再度集中到了目前身为中书谒者丞的章邯身上。
现在仅是中书谒者丞的章邯,不说身份地位是在场一众文武百官之中最低的那一个,但是也称得上是身份地位最低的那一批官员之一。
然而这样的一个中书谒者丞,却因为在天幕上的十多年前幸运被选为了太子扶苏的第一个属官。
现在更是成为了太子扶苏所设立的六部之中,唯一一个点名要求指定的六部主事。
虽说现在太子扶苏尚且年幼,但是可以预料得到的是,随着太子扶苏年岁的增长,这太子六部主事的身份地位也肯定会随之而水涨船高!
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仅仅只是现在刚刚设立的太子六部,其六部主事的身份地位,就已经能够堪比章邯现任的中书谒者丞职位了。
换句话说,天幕上的“章邯”直接就相当于少走了十几年的弯路呀。
之后只要天幕上的那个“章邯”不犯错,那么等天幕上的“章邯”到了现在这个章邯岁数的时候,其身份地位至少也相当于少府令。
比如说,现任中书谒者丞的章邯,如果再往上升一级的话,那么就是中书谒者令,也被称之为少府令。
当然,像这样的少府令,在少府卿之下一共有十多个。
看起来好像也挺一般的,但是这放在朝堂之上就已经属于是九卿之下的第一序列到第二序列的高官了。
放在在场的一众文武百官之中,其身份地位那也足以称得上是中上层次的官员了。
而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机遇的话。
身为中书谒者丞的章邯,如果想要走到中书谒者令,或者说少府令这一步的话,少说还得要再熬个十年八年的时间。
若是天幕上的“章邯”能够顺利跟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登基继位秦王的话,那么依照太子扶苏对于天幕上的“章邯”的看重。
未来九卿之位,必然有其一。
又或者说,少府卿这个职位,便相当于是为天幕上的“章邯”专门准备的。
甚至如果天幕上的“章邯”的能力足够的话,那么即便是未来的左右丞相之位,天幕上的“章邯”也未必不能坐一坐!
从六部主事,再到九卿之一的少府卿,最后到左右丞相。
天幕上的“章邯”的未来仕途,几乎可以说是已经被铺好了的。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