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47节

  【太子扶苏马上要到泗水郡担任地方郡守长官,没时间考虑选妃一事,他能够理解。】

  【但是不要选择选择王家、蒙家,以及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这点他就有些不太理解了。】

  【随即秦王19嬴政也是看向太子扶苏问道:“为何不要王家、蒙家,以及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

  【太子扶苏也是直接回答道:“王家、蒙家,以及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在大秦皆称得上是位高权重。”】

  “若是纳他们之女为妃的话,那么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

  “虽说他们的影响力即便进一步扩大,也难以影响到儿臣他日掌中的王权。”】

  “但是,终究有可能会打破当下朝堂各派势力之间的平衡,造成某一家的势力过大。”】

  “到时候,儿臣难免要再削弱、敲打一番。”】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而且,儿臣已拜王老将军,以及昔日的蒙老将军,还有左、右丞相以及九卿等人为师。”】

  “本身已经以师生关系,将他们拉拢到儿臣这一边,无需通过联姻的方式,继续进一步拉拢他们。”】

  “过犹不及,现在这种关系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如果真的从王家、蒙家,以及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中选择的话。”】

  “那么势必要给他们的女儿一个太子妃之位,否则如果只是给夫人之位,又或者是嫔妃之位的话。”】

  “难免看低了王家、蒙家,以及当下的左、右丞相与九卿大臣。”】

  “届时,拉拢不成,反而容易生出仇怨、间隙。”】

  【听到这里,秦王嬴政也是有些诧异道:“你不愿给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他们女儿太子妃之位?”】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不是不愿给,而是暂时不想给。”】

  【听到这话,秦王嬴政更加有些疑惑:“既然不是不愿给,又为何暂时不想给?”】

  【太子扶苏抬头看向自己父王,语气平静道:“父王难道是一开始便知道并且觉得儿臣有太子之资的吗?”】

  【秦王嬴政闻言,也是少有的尴尬地摇了摇头。】

  【虽说太子扶苏的确是天生聪慧,但是秦王嬴政也是在太子扶苏三岁之后,主动找他学习读书识字的过程中,才渐渐知晓、认识到太子扶苏的天生聪慧之处的。】

  【然后又经过了一到两年的观察,确信再无其他子嗣能够比太子扶苏更加出色之后,秦王嬴政才最终选择确立扶苏为太子的。】

  【太子扶苏也是接着说道:“如果选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他们的女儿为妃子,那么势必要给他们女儿一个太子妃之位。”】

  “而如果给他们女儿太子妃之位的话,那么她们日后的子嗣便先天占据了嫡长法理。”】

  “届时,即便我不说,外人也会将她们的子嗣视作为大秦的下下一代继承者,也就是太孙。”】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她们生下的子嗣,是如同儿臣这般聪慧的孩子倒也还好。”】

  “但是,如果她们生下的子嗣并不如儿臣这般聪慧,甚至反而蠢钝如彘呢?”】

  “难道儿臣他日也要将这样的孩子,确立为太孙吗?”】

  “如果将这样的孩子,确立为太孙的话,那么势必不利于大秦江山社稷的日后延续。”】

  “如果不将这样的孩子确立为太孙的话,那么又势必会引起太子妃身后的母家势力的不满。”】

  “届时,儿臣如果想要立其他更加聪慧的孩子为太孙的话,那么还得要想办法先废太子妃。”】

  “而要废太子妃的话,又还得要先敲打、削弱,甚至是贬谪一番太子妃身后的母家势力。”】

  “这样太过于麻烦了,甚至说不定还有可能会引起秦国内部朝堂因为废立太子妃与太孙的动乱。”】

  “所以还不如选择家世相对平庸一点的女子,这样的话,可以先给其一个嫔妃,又或者是妇人之位,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然后待她们生下子嗣,再看看子嗣的聪慧程度。”】

  “等到要确定立哪个公子为太孙之后,再将其母提升到太子妃之位。”】

  “如此一来,也算是名正言顺,同时也免了需要废太子妃之举。”】

  【太子扶苏说的话语很冰冷,甚至也很无情。】

  【因为现在的太子扶苏,是并没有纳过任何一个妃子的。】

  【所以换句话说,太子扶苏对任何一个可能成为他妃子的女子都是没有任何感情的。】

  【而没有任何感情的话,那么太子扶苏自然便不会衡量所谓的夫妻感情,对子嗣的偏爱之类的事情。】

  【只会从对大秦,以及对他最有利的角度进行选择。】

  【而对大秦以及对他最有利的角度,那自然是要立一个最聪慧的子嗣为太孙的。】

  【如果说他的太子妃能够直接生下一个聪慧的子嗣,那么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在有他父王的其他子嗣,也就是他的其他兄弟姐妹的例子在前。】

  【即便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与太子妃的子嗣,会是一个天生聪慧的子嗣。】(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毕竟这十余年,他也是被时常被自己那些兄弟姐妹的愚蠢给气的眉头紧皱。】

  【明明都是同一个父亲的子嗣,甚至其中还有几个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然而,那些兄弟姐妹的表现,在太子扶苏看来,虽然不至于蠢笨如彘,但也实在称不上是什么聪慧之人。】

  【让他们吃吃喝喝,当个庸碌之人倒也还可以。】

  【但是如果让他们继承大秦的话,太子扶苏感觉大秦迟早都要在他们手上亡国。】

  【同样的道理,若是太子妃所生下的孩子,并不是一个聪慧之子,更加不适合当大秦未来的太孙的话。】

  【那么他为了秦国未来的江山社稷考虑,也必然不可能让这样的子嗣成为大秦未来的太孙。】

  【但是,这个时代虽说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但是昔日周王朝传承了数百年的宗法制度,又或者说嫡长子继承制度,也的确是深入人心。】

  【所以除非他不确立太子妃,否则一旦他立了太子妃的话。】

  【那么太子妃所生下的子嗣,不管是聪慧,还是蠢笨,天然便会被外界众臣视为大秦的太孙。】

  【届时,他如果看到其他非太子妃的子嗣更加聪慧,更加适合当太孙的话。】

  【那么他就得要先敲打、削弱一番太子妃身后的母家势力,然后再找一个理由废太子妃,接着再顺理成章地贬太子妃的子嗣。】

  【最后再提升自己所看重的那个子嗣的母妃为太子妃,然后再将那个子嗣确立为太孙。】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不仅麻烦,同时还容易使得朝堂局势动荡。】.

  【毕竟能够让他直接给予太子妃之位的妃子,其背后的家族多半都是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这种在朝堂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显赫权势家族。】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以及朝堂局势动荡,还不如选择一些家世并不是那么显赫的女子,然后再给她们一个嫔妃之位,又或者是妇人之位。】

  【之后等一众嫔妃生下了子嗣,然后再观察数年,看看哪个子嗣比较聪慧,可堪为太孙,最后他再立哪个妃子为太子妃。】

  【秦王嬴政听完太子扶苏的解释,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倒还真没有考虑过子嗣这方面的事情。】670

  【但是现在仔细想一想,也的确有道理。】

  【除非不考虑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等重臣的女儿,否则如果真的要给太子扶苏娶他们女儿为妃的话。】

  【那么必然要给对方一个太子妃之位,以示尊重。】

  【但是他们的女儿,就一定能够生下一个聪慧的皇孙吗?】

  【这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事情,就像太子扶苏的母妃,除了生下太子扶苏这么一个天生聪慧的孩子之外,同样也生下了其他的孩子。】

  【然而太子扶苏的其他同胞兄弟姐妹,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庸之之资,与太子扶苏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所以为了大秦将来能够有一个最为聪慧,最为出色的皇孙考虑,还是等太子扶苏的一众妃嫔生下皇孙之后,再看看一众皇孙的表现。】

  【最后再考虑将哪个皇孙确立为太孙,以及将哪位妃嫔提拔为太子妃更好一些。】

  【所以稍稍思量一番之后,秦王嬴政也是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么像王家、蒙家,又或者是左、右丞相与九卿等重臣的女儿,父王便不再考虑她们为你妃子之事。”】

  “除此之外,你对于未来的妃子,可还有其他什么要求?”】

  “比如年龄,身高,是否生育过等等之类的。”】

  【毕竟是太子扶苏第一次纳妃,多少也要认真一些。】

  【再加上太子扶苏也无需考虑联姻之类的事情,而且纳的妃子也不是直接给予太子妃之位,所以秦王嬴政也是决定完全按照太子扶苏的喜好来挑选。】

  【听到这话,太子扶苏脸上也是难得的再次露出些许窘迫的尬笑道:“与儿臣一般年岁即可,其他的并无什么要求。”】

  【秦王嬴政微微点头,心中决定过后便让内侍去将位列九卿之下的一众文武百官的适龄女儿的信息,全部收集过来。】

  【然后看看哪个官员的女儿,适合作为太子扶苏的妃嫔。】

  【想到这里,秦王嬴政也仿佛看出了太子扶苏的窘迫道:“好,父王记下了,如果回头你对自己的妃嫔有其他要求的话,便去和你的母妃说吧。”】

  【太子扶苏也是点了点头道:“嗯,儿臣记住了。”】。

第461章准备着眼第三代的秦皇嬴政,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太子扶苏说出的选妃标准,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们这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现在已经是二十岁的年纪了,所以自然也是早就纳妃了的。

  不过长公子扶苏纳的妃子,并不是王家、蒙家,又或者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的女儿,而是秦国其他家世相对普通一些的贵族之女。

  再加上现在长公子扶苏也并不是秦国的太子,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太子妃一说,之前娶的几个妃子也只能够说是普通的秦国公子妃室罢。

  同样也是因为现在长公子扶苏并不是秦国的太子,所以他也是没有给长公主扶苏娶王家、蒙家,或者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的。

  毕竟就像天幕上说的那样,王家、蒙家,以及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在大秦皆称得上是位高权重,以及劳苦功高。

  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功劳,他们的女儿也配得上一个太子妃之位。

  所以他如果要给长公子扶苏娶他们的女儿的话,那么肯定得要给一个太子妃之位,以示尊重的。

  否则如果只是给一个普通公子妃室之位的话,多多少少也有点贬低、辱没王家、蒙家,以及当下的左、右丞相与九卿了。

  但是长公子扶苏在天幕出现之前的表现,一直都难以令他满意,更加无法令他下定决心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

  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给长公子扶苏娶王家、蒙家,或者当下左、右丞相与九卿之女。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如果未来实在是没有其他儿子表现能够比长公子扶苏更加出色的话。

  那么他就只能够在矮个子里面拔高个,还是选择将长公子扶苏立为太子。

  然后到时候给长公子扶苏娶一个王家,或者蒙家之女,立为太子妃,进一步巩固长公子扶苏的太子地位。

首节 上一节 447/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