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26节
第三种,名曰杂役军团。
这种普通军团里面的军中将士,基本都是临时征召的士卒,不仅可能有青壮,也可能有老叟,又或者是少年。
训练经验基本是没有的,之前多半也没有上过战场。
甚至就连武器装备也难以装备齐全,多半是随便发个武器,然后听从上官的命令,只懂得直接往一个目标方向冲杀。
这样的军团,除非是遇到一个精通指挥调度的大军统帅。
否则,最多也就是仗着人多,打打顺风仗罢了。
一旦遇到在它们之上的普通军团,甚至是精锐军团,那么基本都是一击即溃的玩意。
至少,王翦是不将这样的杂役军团放在眼里的。
如果太子扶苏那五千锐士禁卫军放在他手上的话,那么他凭借这五千人是有把握可以镇压得了昌平君所掀起的五万人的叛乱的。
就算叛军人数进一步增加到六万、七万,甚至是八万、十万。
有这五千锐士禁卫军在手,他也起码可以保证从敌军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护送太子扶苏安然无恙地离开。
听到王翦的回答,秦皇嬴政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敏锐地察觉到了王翦话语中的要点内容,皱眉道:
“武成侯刚刚说若是太子扶苏不做任何指挥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太子扶苏如果做指挥的话,反而会有危险?
看到始皇帝不解的神色,王翦也是微微苦笑道:
“想要统率大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尤其大军人数越多,统率的难度便越大。”
“若仅是那五千锐士禁卫军的话,那么不需要太子殿下做任何指挥。”
“那五千锐士禁卫军的统领自己便能够指挥调度好军团,从而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
“但是,如果太子殿下前往韩地征兵数量超过一万的话,那么以那五千锐士禁卫军的统领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不一定能够统率得了的。”
“当然,即便那五千锐士禁卫军的统领不能完美统率得了征召来的士卒,那也最多是不能完美发挥得出来那些征召而来的士卒的战斗力罢了。”
“相对来说,问题不是很大。”(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但是如果太子扶苏接过大军的指挥权的话,那么问题就很大了。”
“因为太子扶苏此前未曾真正统过兵,谁也不知道太子扶苏统率、指挥大军的能力如何。”
“若是太子扶苏统率、指挥大军的能力不佳的话,不仅无法发挥出士卒应有的战斗力,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削弱士卒应有的战斗力。”
“甚至使得麾下的士卒在混乱的战场上自相残杀,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完王翦的话语,秦皇嬴政脸上的担忧之色更甚,但还是为太子扶苏辩解道:
“此前太子扶苏与天幕上的武成侯等人讨论兵家之言,甚至是推陈出新地归纳、总结、编撰出《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
“难道,这还不能证明太子扶苏统率、指挥大军的能力吗?”
王翦摇了摇头道:
“知易行难。”
“在战场上,知道该怎么做是一回事,但是能否真正做得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着始皇帝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样子,王翦随即举了一个例子道:
“。正如昔日的赵括,若是单纯的辩论战场兵法行军之道,即便是其父马服君赵奢也辩论不赢他。”
“但是,真正到了战场上的时候,四十万大军直接被武安君围歼。”
这个例子一出,秦皇嬴政也是顿时哑口无言,但是对于太子扶苏的担忧却又更多了两分。
看到始皇帝那忧虑的神色,王翦也是宽慰道:.
“不过陛下无需太过担忧,至少太子殿下要远比昔日的赵括要更加天才得多。”
“而且太子扶苏所要面对的对手,也不是昔日武安君那样的绝世名将。”
“不过是昌平君这么一庸人率领的几万杂役军团罢了。”
“即便太子扶苏不能战而胜之,但是全身而退应当还是问题不大的。”
听到王翦的这番回答,秦皇嬴政脸上的担忧之色方才稍减两分。
毕竟王翦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名将,他做出的判断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另一边,淮阴县的小韩信也是兴致勃勃地看着天幕。
因为在韩信看来,太子扶苏应当也是一个世之名将。
至少论及行兵打仗的天赋,应该不在自己之下。
毕竟太子扶苏所归纳、总结、编撰的《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兵书,实在是太过于周全、完善了。
即便是他亲自归纳、总结、编撰一本兵书,也难以超越之。
甚至说不定,自己归纳、总结、编撰的兵书,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太子扶苏。
正所谓天才惜天才,对于与自己一样的兵家天才,韩信自然会很好奇对方接下来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镇压对面的叛军。
另一边,正在和自己侄子项羽一同观看天幕的项梁。
看到太子扶苏不仅没有选择返回咸阳,反而还直接就近在韩地征兵,企(了诺的)图镇压楚王熊启所掀起的叛乱的时候,心中也是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而当看到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如同疯了一般,直接命昔日的赵国武安君李牧率领三万秦军赶赴秦国,以及又亲自前往频阳请王翦出山统帅四十万秦军伐楚之后。
项梁心中那股不太好的预感,更是放到了最大。
纵然他对自己父亲统兵作战的能力,颇为自信。
但是,一想到自己父亲项燕有可能要同时面对昔日赵国的武安君李牧,以及秦国的武成侯王翦,还有秦国前后六十万的大军。
项梁也是忍不住为自己父亲项燕感到绝望!
毕竟单单是武成侯王翦统兵作战的能力,就已经不逊色于他父亲了。
现在又来一个和王翦堪称是同级别将帅的李牧,他父亲项燕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呀!
如果说原来他父亲项燕还能够在秦国举国之力投入伐楚战场之前,大胜秦国一场的话。
那么现在怕是连大胜一场也做不到,就有可能要覆灭在秦国手上了。
至于其他被强行迁移至咸阳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此刻则是非常兴奋永。
毕竟这可是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最接近危险的一次。
要是天幕上的“楚王熊启”给力,直接将太子扶苏给俘虏了,甚至是斩杀了的话。
那么相信不管是天幕上的“秦王嬴政”,还是天幕下的始皇帝都会气炸了的。
所以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也是默默低声祈祷,希望天幕上的“楚王熊启”能够俘虏,甚至是斩杀太子扶苏,好给他们六国出一出气。。
第442章太子扶苏的安排,出人意料的章邯【求订阅,求全订】
【在确定了要镇压昌平君掀起的叛乱,稳住二十万秦军的后勤补给线之后,太子扶苏也是立刻赶往韩地去征召青壮为士卒。】
【而得益于过去五年,秦国在韩地努力推广的各种高产耕种方式,给韩地黔首百姓带来的丰收。】
【以及推广、兑换的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还有牛、羊、驴子等牲畜, ?是淋7洱II是8飼实打实地让韩地的黔首百姓过上了远远好过以往在韩国治下的生活。】
【所以五年过去之后,韩地的黔首百姓也是渐渐归心于秦,不再怎么想念原来的韩国了。】
【毕竟原来的韩国可给不了他们高产的耕种方式,也给不了他们高产的庄稼种子。】
【更加给不了他们能够使得耕种、纺织、灌溉方便许多的新式器具,以及能够让他们耕种更加节省气力、轻松的牛、羊、驴子等牲畜。】
【所以,当太子扶苏前来韩地紧急征兵的时候。】
【韩地还是有非常多的青壮黔首百姓,愿意为了太子扶苏而战,为了秦国而战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太子扶苏许诺的:凡是参军者,此前秦国租借给他们的土地田亩,皆彻底变成他们所有的土地田亩,无需额外开垦荒田来兑换。】
【凡是参军者,此前秦国兑换给他们的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也彻底归他们所有,同样无需额外再开垦荒田来兑换。】
【凡是参军者,此前秦国兑换给他们的牛、羊、驴子等牲畜,也彻底归他们所有,亦是无需额外再开垦荒田来兑换等等。】
【正是得益于太子扶苏以秦国太子的身份,所许诺下的这些丰厚好处,所以太子扶苏也是顺利在韩地就近征召到三万多的青壮黔首为士卒。】
【三万多的青壮黔首,再加上五千锐士禁卫军,总共加起来就差不多有四万左右的兵力。】
【这样的兵力,足以和昌平君熊启一开始叛乱的兵力相媲美了。】
【但是很可惜,在太子扶苏前往190韩地征兵的期间。】
【昌平君熊启也是利用自己楚国公子的身份,更进一步在楚国征召青壮黔首百姓为士卒。】
【现在昌平君熊启手下的兵力已经多达八万余人,号称有十万大军。】
【不过对此,太子扶苏倒是没有什么畏惧。】
【毕竟真要说的话,昌平君熊启的兵力也不过是他的两倍左右。】
【这比起一开始十倍左右的兵力差距,已经缩小了许多。】
【而且他的四万将士里面,还有五千锐士禁卫军是实打实的精锐军团,这是昌平君熊启手下的十万大军里面所没有的。】
【所以,太子扶苏对于以四万的兵力镇压昌平君熊启的十万大军一事,还是颇有信心的。】
【随后太子扶苏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率领着临时征召起来的三万余士卒,以五千锐士禁卫军为核心,朝着昌平君熊启叛军所在的方向袭去。】
【在奔袭的途中,太子扶苏也是忽然看向身旁的章邯吩咐道:“接下来就由你来指挥大军。”】
【听到太子扶苏的吩咐,章邯也是一愣,而后有些惶恐不安道:“殿下,臣此前没有统率过大军,也没有真正行军打仗过,臣恐不能胜任。”】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统军作战,说白了不过是指挥调度士卒冲杀陷阵罢了。”】
“而指挥调度这方面,你的能力是合格的。”】
“毕竟六部之下的成千上万人,你都可以指挥安排的井井有条。”】
“如今只不过是指挥调度数万士卒罢了,本质上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你需要指挥调度己方的士卒,去想办法撕开对方的军团,然后再将对方一口一口地吃掉,最终获得胜利。”】
“而这一点,以前孤和王师他们讨论兵家之道的时候,也有提到过,你也从头到尾旁听过。”】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将你听过的兵家之言与你自己的指挥调度结合起来,然后应用到战场上。”】
【在太子扶苏看来,章邯应当是有统兵的潜质的。】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