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0节
【“比如说,昔日的吴起变法。”】
【“当时吴起在楚国担任令尹时,大刀阔斧的对吏治进行改革,撤去冗官,加强了军队建设,使得楚国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国力增强。”】
【“期间,不仅南平百越,北平陈蔡,更是西伐我们大秦。”】
【“一时之间,楚国可谓是军事强盛,社稷稳固,黔首也安居乐业。”】
【“但是,这是以损害当时的贵族宗亲势力换来的。”】
【“所以等到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去世之后,积怨已久的贵族宗亲们终于等到了反抗的时机。”】
【“在楚悼王去世,吴起回到楚国都城奔丧的时候。”】
【“吴起刚一抵达都城,一支支利箭如雨般向吴起射来,他当即负伤逃跑,在慌乱之中他他逃到了楚悼王所在的灵堂。”】
【“吴起当即选择了趴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因为按照当时的律法,损坏君王的尸体要株连三族。”】
【“吴起以为贵族们会投鼠忌器,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已经杀红眼的贵族们不管不顾,依旧下令射杀吴起。”】
【“最后于楚国有大功的吴起,就这样死在了楚国自己人的手中,死在了他信重的楚悼王尸身面前。”】
【“不过吴起也没有白死,最后他也让楚国七十余家贵族为他陪葬!”】
【“楚肃王继位之后后立刻宣布,所有对着楚悼王身体射箭的贵族,全部抓起来,夷灭三族。”】
【“不过楚国的变法、楚国的强盛,乃至于是楚国的未来,也终究随着楚悼王与吴起这一对君王、相国的死去而烟消云散。”】
会稽郡吴县,少年项羽一脸诧异地看着自己叔父问道:
“叔父,我们楚国还曾经西伐过大秦?”
“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起过这位吴令尹的事情?”
南平百越,北平陈蔡,西伐大秦,这听起来他们楚国以前也并不弱呀,甚至都能够做到主动出兵攻伐秦国!
这可代表着楚国在面对秦国时不仅不弱势,反而是处于强势的一方,所以才会主动出兵攻伐!
这可和他一直以来以为的“楚国力弱,不堪敌秦,为秦所灭”的印象,不太符合。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他出生在楚国灭亡的时代。
楚国曾经也“阔过”的事情,距离他而言,还是有些太遥远了。
而能够做到让楚国“阔过”的吴起,听起来好像也有点不简单的样子。
所以少年项羽对于那位吴起,心中也是起了一丝好奇之意。
项梁揉了揉少年项羽的脑袋,无奈道:
“.「 说了让你多读书!”
“你要是多读点书,又怎么会连那位都不知道。”
毕竟,无论吴起的下场如何,他对于楚国而言,都可谓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年吴起的变法,虽然损害了他们这些贵族宗亲的利益,但是也实打实的让楚国变得强盛起来。
若是那个时候的楚国尚在,楚国又怎么灭亡呢!
甚至那个时候他们楚国不主动去攻打秦国,秦国说不定都得要暗自松一口气。
可惜,现在一切都没了。
想到这里,项梁也是叹了口气道:
“之所以不怎么和你说起那位的事情,主要是因为那位在楚国贵族宗亲之中,也算是一个禁忌。”
毕竟吴起最后一招,俯身王尸,可是让七十余家贵族都为他陪葬的。
即便是残存下来的贵族宗亲,在提起吴起时,那也是恨的牙痒痒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楚国贵族宗亲提起吴起,那不仅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同样也是在给其他贵族宗亲找不痛快。
所以久而久之,楚国贵族宗亲之中,也就没人再主动提起吴起了。
而吴起,也就渐渐成为了楚国一众贵族宗亲之间的一个禁忌黑历史。
而项梁作为原来楚国的贵族之一,自然也是遵循着这个楚国一众贵族宗亲的默契。
所以项梁也就没怎么在项羽面前提起过吴起,即便有,那也是寥寥一语匆匆带过。
“不过现在楚国也亡了,也无所谓什么禁忌不禁忌了,你感兴趣的话,回头叔父再详细给你讲讲。”
“刚好那位吴令尹昔日在战场上,也是堪称纵横无匹,所向披靡,你想要学的万人敌本事,说不定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
项梁看着少年项羽,循循善诱道词。
刚好他不知道怎么劝项羽多读点书,既然想要对那位事迹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就把那位的事迹夹杂在书中,让项羽借机多读点书。
这样说不定能够让项羽明白,即便能够在战场上万人无敌,但是下了战场也还是有可能会被人乱箭射死的。
少年项羽不知道自己叔父潜藏的“祸心”,点了点头,随口应道:
“好,那回头叔父你给我讲讲。”
他也想看看那位吴令尹在战场上到底是怎么纵横无匹,所向披靡的.
第五十四章:支持军功爵制度、裹挟秦国的数百万老秦人【求订阅,求全订】
【“再之后,楚国又回到了世卿世禄制度上面。”】
【“当然不仅是楚国,其他诸侯国也基本都是世卿世禄制度。”】.
【“所谓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所谓世禄,就是贵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比如说,昔日的晋国六卿。”】
【“昔日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共曰六卿。”】
【“这三军六卿出将入相,执政晋国,掌管了晋国所有的军政大事。”】
【“并且这六卿采取的是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
【“所以在晋国,如果不是这十一个世族的人,根本不可能染指六卿之位!”】
【“甚至如果有这十一个世族之外的人想要染指这六卿之位,还会迎来这十一个世族的共同打击!”】
【“哪怕是晋国的国君想要让这十一个世族之外的人来执掌六卿之位,也会遭到这十一个世族的拒绝。”】
【“所以在这050样的情况下,晋国国君也不过是这十一个世族明面上的傀儡。”】
【“在世卿世禄制度之下,国君先天便会丧失对很多要职的任命权,国君的权力也会受到削弱与限制。”】
【“而那些世卿贵族们,则在此制度的庇护下,权力地位越发稳固。”】
【“如果再经过几代人的精心经营,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事。”】
【“像现在的魏、赵、韩三国,它们原来也都是晋国的世卿,在经过前后一、两百年的经营与争夺,最终把持了晋国的大部分权力。”】
【“最后魏、赵、韩三家共同瓜分了晋国,让自己化家为国。”】
【“国君尚且如此,那些底层的黔首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在世卿世禄制度之下,哪怕那些底层黔首百姓立功再多,也不过是那些贵族的奴役、打压对象,永远难有出头之日。”】
【太子扶苏的话语里,丝毫不掩饰对于世卿世禄制度的不满,以及对于那些支持世卿世禄制度贵族宗亲的厌弃与忌惮。】
【毕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事,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国君都不想看到发生在自己或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
天幕下,听到太子扶苏贬斥世卿世禄制度的六国贵族,当即忍不住开口反驳道:
“我等祖上为国立过功,为国流过血,若无我等祖上为国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又何来昔日之国?”
“祖上有此大功,有此大绩,福荫我等世卿世禄,乃是理所应当之事。”
“若无世卿世禄,谁又愿意为国献命!”
“国不仅是国君之国,同样也是我等卿贵之国!”
“国君可以世袭,我等卿贵又如何不可世袭之!”
“哼,说的那么大公无私,怎又不见你把国君之位献出来,好让我等贵族轮流为之!”
“说来说去,不也还是为了身为国君自己的一己之私!”
“如此又与我等有何两样?”
“而且,即便我等让位于黔首,黔首又能够做好我等之职吗?”
“黔首识字吗?黔首懂得礼仪吗?黔首懂得如何治国吗?”
“黔首什么都不懂,让黔首占据我等之位,除了祸害国家又还能有其他什么作为呢?”
“黔首立功再多,那不也是我等卿贵指挥安排的好吗?”
“没有我等卿贵的指挥安排,黔首便如无头苍蝇,又能够做得了什么呢!”
“作为黔首就应该好好耕种,好好听从我等卿贵的安排,这些才是他们应该要做的事情。”
“而只要黔首好好听话,听从我等的治理,那么国家自然也就会国泰民安,他们自然也会有一口饱饭吃,如此方才是治国正道!”
......
然而不管六国贵族说的再多,理由再如何“正当”,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也半句都听不见,并且接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
【“两相对比之下,底层黔首在其他六国无有出头之日。”】
【“而在秦国却可以真真正正依靠军功授爵,从底层黔首一跃而成秦国朝堂上的公卿之一。”】
【“这几乎可以说是当前底层黔首,唯一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
【“但是,当秦国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之后。”】
【“秦国后续发生的战争规模也会渐渐缩小,同样发生的战争次数也会渐渐减少,原来的军功爵制度也会渐渐变得不合时宜,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最后,军功爵制度这唯一一个明确的黔首上升通道,也会对老秦人渐渐关闭。”】
【“而这,可以说是老秦人所不能忍受的。”】
【“因为军功爵制度的上升通道一旦对他们关闭,那么他们就会和其他六国黔首那样,一时是黔首,一世都是黔首。”】
【“甚至世世代代都是黔首,而无法再变成公卿。”】
【“所以即便秦国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是为了改变自己黔首的身份,为了能够让自己,以及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变成公卿。”】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