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78节

  “以上,同样暂时亦只是做个简单的介绍,更加详细的内容,后面我会详细为殿下讲授。”】

  “总得来说,《黄帝内经》可以分为《素问》和《灵枢》这两大部分。”】

  “其中《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而《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额外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听完夏无且对于《黄帝内经》的初步介绍之后,下方的太子扶苏也是自六岁学习诸子百家之言以来,第一次露出了震惊之色。】

  【因为医家之言的广博,似乎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之内。】

  【不过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太子扶苏也是对医家之言更加感兴趣起来。】

  【因为从他学习诸子百家之言到现在这么久,他还真没遇到过能够把自己给难住的诸子百家之言。】

  0求鲜花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所以面对隐隐出乎他意料之内的医家之言,太子扶苏也是更加感兴趣了。】

  【而看着太子扶苏那震惊之后,又隐隐跃跃欲试的目光,夏无且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意,不由得点了点头,果然太子扶苏的确是一个学医的好苗子。】

  【至少在听完他对于《黄帝内经》的初步介绍之后,并没有因为《黄帝内经》所涉及到的浩瀚与广博,而感到畏惧与退缩。】

  【随即夏无且继续介绍道:“而除了集历代医家之大成的《黄帝内经》之外,历代医术高超的医家之士,同样也著作有自己的医家经典之言。”】

  “比如说,医家第一代扁鹊,也就是昔日的秦越人。”】

  “他便著作有《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

  “这八册医书合起来,又被称之为《扁鹊医书》,同时也是目前唯一能够确定的一部由第一代扁鹊秦越人所著作的医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还有一部医书,也被称之为扁鹊所著。”】

  “而这本医书便是《难经》,全名是为《黄帝内经八十一难》。”】

  “该医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主要介绍医家的基础知识,比如脉诊,脏腑的解剖、生理以及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病凶病机,四诊八纲,五行生克等。”】

  “同时,着重介绍了经络学说,包括奇经八脉的含义、内容、循行及病症等内容。”】

  “并且还论述了五输穴、俞穴和募穴等特定穴;以及详细论证了针刺的补泻运用。”】.

  “比如说,补母泻子法、迎随补泻法、刺井泻荥法、泻火补水法及其具体的手法和步骤、手法误用后的不良后果。”】

  “另外,还特别强调了掌握治未病原则的重要意义,以及分析了一些病证等。”】

  “这本医书虽然也是扁鹊所著,但是却未必是第一代扁鹊秦越人所著,应当是其他获得扁鹊这个尊称的医家之士所著,与昔日的秦越人并非同一人。”】

  “至于这位扁鹊具体何名,老夫亦不知。”】

  “而除了《难经》不知具体著作者何人之外,也还有其他很多医家经典之言,也并没有留下具体的著作者姓名。”】

  “比如说《五十二病方》,不仅没有留下著作者的姓名,甚至一开始就连相应的医书之名亦是没有。”】

  “后来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医家之士因为看到卷前的目录列有五十二种病名,且目录之末有凡五十二的记载,然后才被命名为《五十二病方》。”】

  “该医书详细记载了医方283个,药名254种,其中食品类药材共计61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103种疾病的治疗医方。”】

  “所记的医方中均以用药为主,包括外用、内服等方法,还有灸、砭、熨、熏等多种外治方法。”】

  “另外还记载了按压止血法,以及癫痫病的表现和相关治疗做了论述,并且还记载了药摩或膏摩,用以治疗皮肤瘙痒、冻疮等内容。”】

  “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医家方药专著,著作此书者,称其为医家之扁鹊亦不为过。”山】。

第389章闻名于诸侯的秦国良医,相对健全的秦国医师制度【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一众大秦君臣也是一脸懵逼地看着天幕上的“夏无且”讲述的医家之言。

  在借助天幕旁听了太子扶苏学习那么多次诸子百家之言,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像现在这种自己听不懂的情况。

  又或者说,他们也仅仅只是能够听明白一些最为基础的内容。

  比如说,所谓的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

  又比如说,所谓的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再比如说,所谓的望、闻、问中的望诊,指的是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闻诊,指的是闻声和嗅气味。

  问诊,指的是问讯患者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

  至于说更加深入一点点的医家知识,比如说经脉、络脉和腧穴都分别有哪些,以及又分别有什么作用。

  精、气、神三宝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又是如何转换、补充、消耗的,还有精气神三者若是不足,又可能会导致哪些疾病发生。

  另外又该如何通过切诊,也就是把脉所感知到的脉搏来探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等等。

  这些带有各种专业术语且专业性极强的医家知识,只是短短地听了一会,便有不少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陷入到了一片茫然之中。

  彼此对视一眼,仿佛都能够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几句疑问:

  “我是谁?”

  “我在哪?”

  “天幕上的夏无且到底“九二三”在说些什么?”

  倒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事实上能够站在这里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已经称得上是天底下最为聪明的那一小批人了。

  但是,医家之言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学说,它的专业性太强了。

  强到如果不是足够聪明,并且花费足够的时间去好好学习一番的话,你是根本就听不懂的地步!

  这与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之言,是有着截然不同之处的。

  毕竟像儒家之言,你听过一遍之后,多多少少都能够记得一些仁和礼之类的东西,也都能够跟着说上几句什么仁和礼。

  同样法家之言,你听过一遍之后,多多少少也都能够记得一些相关的律例,然后也就知道了以后遇到法家律例中说的那种情况要怎么办。

  但是医家之言不同,你听过一遍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人的身体状况与疾病是时刻变化的。

  你想要真正的保持身体健康,治好疾病,那么你就得要因时、因地,甚至是因人制宜而用药。

  所以有时候就会出现头疼不仅医“头”,甚至还有可能要医“脚”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死记医书可以说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因为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病人并不会完全按照医书记载来生病。

  所以医书只能够作为一个参考,至于真正具体如何诊治,那就得要不断多学、多看、多诊治,真正从实践之中慢慢积累经验,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家之士。

  否则,单单只是通过旁听、观看医家之士的讲授,就想要掌握治病救人的医家之术的话。

  那么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都做不到。

  而另一旁的夏无且,看着四周众人一脸茫然无知的神色,也是难得的露出一抹骄傲之色。

  哼,他们医家平日里只是低调,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医家之言就不深奥、广博了。

  事实上,他们医家之言才是诸子百家之中最为深奥、广博的,寻常人就算是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也绝对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掌握了医家之言。

  因为只要天下一日还有无解之疾,那么医家之言就还有不断拓展的空间,而医家之士也就还有继续学习、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医学才是真正学无止境,永无止境的一门学科。

  寻常人即便是穷极一生,也做不到彻底掌握医家之言,最多也就是掌握浩如烟海的医家之言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罢了。

  所以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在旁听了小半个时辰,越听越迷糊之后,也是终于放弃了想要趁机学得一些医家之言皮毛的想法。

  对此,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在心中安慰自己:

  “算了,算了,听不懂就算了。”

  “反正自己身边也有医家之士在,真生病了的话。”

  “那么直接去找医家之士来看就完事了,又何必强求自己也懂得医家之言呢。”

  “贪多嚼不烂,我等已经学有一家之言,就不必再去学医家之言了。”

  不过在短暂地安慰完自己之后,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对于夏无且等医家之士心中也是升起了一抹淡淡的佩服。

  “医家之言,确实深奥无比,以往倒是小瞧医家之言了。”

  “之前不曾学习过医家之言,以为医家之言也不过如是。”

  “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以前的自己太过于狂妄了,医家之言自有其深奥、神妙之处,非寻常人可习之。”

  “难怪当今天下的医家之士这么少,除了愿意学习医家之言的人不多之外,这医家之言深奥难懂,恐怕亦当是其中的一大原因之一。”

  “往后倒是得要对医家之士多尊重几分,毕竟能够学成出来的医家之士确实不容易。”

  “医家扁鹊,确实令人敬佩!”

  而就连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在听太子扶苏学习医家之言的时候,都是一脸茫然、听不懂的样子,那就更加不用说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了。

  原本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也是打算像前面几次天幕讲学那样,趁机从中学习一二的。

  但是这一次天幕讲授的医家之言,太过于晦涩难懂了。

  别说没有医家之士手把手教导了,就算是有医家之士手把手教导,那都不一定能够学得会。

  所以听了小半天下来,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除了听不懂,就还是听不懂,甚至还有些黔首百姓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的。

  最终,除了天下各地的医家之士能够从中学习到不少的医家知识之外,其他黔首百姓最终都只能够无奈地放弃了趁机学习一些医家之言的想法。

  【得益于自身那过目不忘,过耳称颂的天赋,太子扶苏仅仅只是花了两个月时间,便将各种医家经典完全背诵下来,甚至可以做到倒背如流。】

  【之后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太子扶苏也是终于掌握了医家的针灸之术。】

  【然后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医家的各种药材也全部记住,并且能够做到精准地识别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太子扶苏也是对于秦国的医术水平,以及天下的医术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那就是秦国的医术水平之高,可称甲于列国,秦国良医之名,更是天下皆知!】

  【像其他诸侯国君有疾,往往都是选择求医于秦国。】

  【比如说,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国君景公姬据生病,先叫巫师桑田治疗。】

  【桑田通过占卜,认定晋景公的病,是遭晋景公杀害的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作祟所致。】

  【晋景公自然不信,然后听说秦国有良医,就派遣使臣求医于秦国。】

  【秦恒公听闻此事之后,便派遣医缓往诊,医缓即到晋国,诊景公病直言不讳说:“疾不可为也!”】

首节 上一节 378/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