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58节
【而后,秦王嬴政将一开始太子扶苏询问他的问题,反过来询问太子扶苏道:“那么如果李牧趁机逃回赵国,重新统帅邯郸大军抵抗秦军的话,该怎么办呢?”】
【此刻已经想明白了的太子扶苏,带着淡淡自信的笑意道:“无碍!”】
“如今赵国除了都城邯郸之外,其他城池皆已沦陷秦军之手。”】
“即便李牧趁机逃回赵国邯郸,重新统帅赵国都城邯郸里面的大军,那也对邯郸之外的秦军起不了决定性的阻碍作用。”】
“毕竟原来的李牧是统帅赵国上下数十万将士的大将军,同时有整个赵国在背诌零榴斯。瘤qier罢后为他做后勤支撑。”】
“纵然赵国的综合国力远不如秦国,但是秦国想要拿下赵国也绝非易事。”】
“但是现在赵国大势已去,只剩下赵国都城邯郸在顽固坚守。”】
“这个时候,就算李牧趁机逃回了邯郸,他所能够统帅、调度也不过是邯郸一城的将士与物资,又如何能够与王师统帅的秦国数十万将士相抗衡。”】
“更何况,李牧本身也不是善于守城类型的将帅。”】
“李牧是兵形势一道的兵家统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才是他所擅长的作战方式。”】
“而如果只能够据城而守,不能够主动出击的话,那么李牧最擅长的一点便没了。”】
“虽说单是在守城这方面,李牧可能也比其他的将帅要更加出色一些,但是终究不足为虑。”】
“真要说的话,赵国真正最善于守城战的将领,乃是昔日的廉颇。”】
“不过可惜且庆幸的是,廉颇同样也被赵国给逼走了。”】
“现在赵国真正可堪大用的将领,已经没有了。”】
“而且,离间计既然能够用一次,那么就能够用第二次。”】
“李牧一个从秦国大军之中逃回赵国的将军,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信任他,敢于信任他呢?”】
“届时,秦国完全可以再让人放出流言说,李牧之所以能够逃回去,完全是因为秦军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为了让李牧掌握邯郸城内的大军,然后与城外的秦军内外勾结,最后再率军开城门投降。”】
“否则,李牧这么一个赵国将军又岂能完好无损地从秦军之中逃回到邯郸。”】
“这样的流言一出,就算赵王想要再让李牧掌握邯郸城中的大军,恐怕也要再三思量一二。”】
“又或者最多只让李牧仅掌握邯郸城中的部分守军,并且设其他将军以作监视、制衡。”】
“如此一来,李牧能够掌握的邯郸守军将士数量便会进一步减少,进而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就越小。”】
“最终,王师攻破邯郸城的难度也会进一步降低。”】
【听完太子扶苏的回答,秦王嬴政脸上也是露出一抹满意之色道:“你可还有什么疑问?”】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没有了,父王。”】
【见此,秦王嬴政也是更加的满意,随即想到了某事,不由得微微皱眉,而后想了想,看向太子扶苏询问道:“你接下来可还有其他事情安排?”】
【太子扶苏想了想,摇了摇头道:“除了日常琐碎事之外,并无其他要事安排。”】
【在他学完法家之言,以及言语上劝服了李牧之后,现在已经接近秦王政十八年的年底了。】
【现如今除了太子六部的日常琐碎事之外,他暂时没有其他的要事需要安排处理。】
【听到太子扶苏的回答,秦王嬴政也是微微点头道:“既如此,后面有空你便去教导一下你的那些弟弟妹妹,看看如何能够让他们长进些。”】
【秦王嬴政并不是一个在子女教育方面有耐心的人,更加不是一个懂得如何教育子女的人。】
【毕竟他身为秦国的一国之君,整天都忙着和一众心腹大臣商讨如何才能覆灭六国,完成天下大一统的大事,哪里有空在意子女教育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再加上,秦王嬴政自己早年在赵国为质子的时候,同样也是没有谁用心教育过他。】
【毕竟赵姬恨他、怨他、恼怒他,其他赵国人也是屡屡刁难、折辱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人愿意认真、用心教导他才是怪事。】
【但是即便无人愿意认真、用心教导他,他也靠着因为饱受刁难和折辱而形成早熟,早早便懂得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去学习。】
【同时,也依靠着自身的早慧,从而做到将学过的内容迅速掌握,并且在归秦之后,也是表现出超乎其他寻常同龄人的优秀。】
【最终才能够击败他的亲弟弟成蟜,从而夺得秦国的太子之位,进而成为秦国秦王。】
【可以说,在秦王嬴政的成长经历中,虽然在归秦之后也有名师教导,但是人生中的大多数时候,其实他都是自学成才。】
【又或者说只要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那么他便可以自行学习、领悟,并不需要旁人花费太多的教导心思。】
【而他如此,太子扶苏更是如此!】
【甚至可以说太子扶苏在学习一道上的天赋,远比秦王嬴政还要更加的变态。】
【毕竟秦王嬴政可做不到像太子扶苏那样在学习完一家之言后,便对其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秦王嬴政最多也就是能够做到学习傘师零鳍贰二扒逝完一家之言后,能够迅速地理解、掌握其中的精义罢了。】
【不过鉴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太子扶苏的例子,也是让秦王嬴政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错觉。】
【那就是小孩子是并不怎么需要用心教育的,只要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
【那么他自己便会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然后变成一个出色的人才。】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嬴政是并没有如何要求,以及考校过自己其他子女的学习情况的。】
【但是,前段时间秦王嬴政偶尔空闲下来了的时候,也是忽然来了兴致,打算去看看自己其他一些子女的学习情况。】
【虽说秦王嬴政也知道自己剩下的那些子女中,再出现一个太子扶苏的概率几乎微乎其微。】
【毕竟他能够有一个太子扶苏这样的子嗣,那都已经是秦国的列祖列宗保佑了。】
【但是,他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剩下的那些子女与太子扶苏的差距竟然会这般大!】
【像太子扶苏三岁开始识字,三个月便能识读万字,一年便通晓七国之言。。。。。】
【五岁便能够通读史家之言,六岁便能够对农家之言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直到现在十二岁,太子扶苏便已经通读掌握了史家尔 鸠:崎九亿叁捌( 六)、农家、墨家、兵家、法家之言。】
【而他的其他孩子,年龄最大的那一个,今年也已经有十岁了,但是现在也仅仅只是完成了蒙学方面的教育,以及宫廷贵族礼仪这方面的学习罢了。】
【别说通读其他诸子百家之言了,就连通晓七国之言都做不到。】
【如此惨烈的对比差距,让秦王嬴政也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打算看看太子扶苏最近有没有其他要紧事,如果没有的话,便让太子扶苏去教导一下他的弟弟妹妹,看看能能他们长进。】
【否则看着自己其他子女眼中那名为清澈的愚蠢,秦王嬴政是真的有点遭不住。】
【而听到自己父王的安排,太子扶苏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反而是沉吟了片刻。】
【见此,秦王嬴政剑眉一挑问道:“其中可有难处?”】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回答道:“教导弟弟妹妹们之事,并无难处,我只是刚刚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秦王嬴政神色不变问道:“有何问题?”】
【太子扶苏低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过了片刻,方才琦亻尔删澪逝就琦氵是抬头看着自己父王问道:“父王打算如何对待秦国的宗室?”】
“又或者说,日后我要如何对待我的那些弟弟妹妹们?”】
“继续一直给予他们荣养吗?”】
【现在秦王嬴政对于秦国宗室,是持一种不信任的压制态度的。】
【在这样的态度之下,秦国的王室宗亲除了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之外,是没有其他什么政治权利,又或者说军事权力可言的。】
【当然,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
【当年秦国的王室宗亲也是获得过一部分政治、军事权力的,而获得这部分政治、军事权力的代表人物,便是秦王嬴政同父异母的亲弟弟长安君成蟜。】
【但是很可惜,在秦王政八年,也是秦王嬴政即将举行冠礼亲政的前一年,长安君成蟜在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时候,居然倒戈反叛了。】
【这件事情在秦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成蟜的部下因为连坐全部被斩首处死,以及他原来封地的子民也都被迁移到临洮。】
【同时也引起了秦王嬴政,对于秦国王室宗亲深深的不信任。】
【毕竟如果他亲弟弟长安君成蟜没有获得秦国王室宗亲某部分人的支持的话,他又如何敢有那个胆子谋反叛乱!】
【所以在那次事件之后,秦王嬴政原本给予秦国王室宗亲的政治、军事权力也是被趁机全部收回。】
【至今,秦国王室宗亲都可以说是被秦王嬴政完全排除在秦国最上层的权力中心之外,只能够当一个闲散贵族公卿。】
【秦王嬴政神色认2。2真了些,食指不自觉地敲了敲桌案,语气严肃道:“你想要给予他们权力?”】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不,我亦不打算给予他们权力!”】
【他父王好不容易才从秦国王室宗亲手上收回其他政治、军事权力,让自己做到大权独掌,他脑子有病才会将这份权力再次给予王室宗亲。】(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看着他父王有些不解的眼神,太子扶苏进一步补充道:“但是我也不打算继续这么荣养他们。”】
【秦王嬴政敲了敲桌案,示意太子扶苏继续说下去,他想听听太子扶苏对于王室宗亲都有什么想法。】
【太子扶苏叹了口气道:“父王作为秦王,我身为太子尚依X玲弃吧斯IVVI且都需要日日处理各种国务公事。”】
“而他们身为秦国的王室宗亲却什么都不需要做,便可以尽享荣华富贵,醉生梦死。”】
“父王不觉得他们过得太过于安逸,以及太过于浪费了吗?”】
“毕竟好歹他们也是懂得读书识字的人才,虽然不能给予他们参与国事方面的权力。”】
“但是并不代表不能让他们在其他地方发光发热,为秦国的发展、壮大也出一裠P迩%九鳍3玖I三扒^留份力。”】
“而且昔日曾大父孝文王便有子嗣二十余人,而今父王的子嗣也有近十人,未来我的子嗣数量估计也不会少。”】
“待到数十上百年后,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秦国王室宗亲的数量终究会越来越多。”】
“而秦国也会因为这么一直无偿地荣养着他们,从而负担越来越大。”】
“所以,我觉得必须要给秦国的王室宗亲们安排一些事情,从而让他们能够为秦国创造出一些价值,而不是让秦国一直无偿地荣养着他们!”】。
第370章对太子扶苏不满的秦国王室宗亲【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大秦一众文武百官也是没有想到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居然会派“李牧”前去劝降赵国邯郸的将士。
不过仔细想了想,这样的安排也的确很合适。
毕竟天幕上的“李牧”如果不死的话,那么他在赵国黔首百姓心中的威望就实在是太高了。
“李牧”原本打算为赵国赴死,但是为了保存赵国的黔首百姓,却不得不选择低头为秦效力一事,如果传了出去的话。
毫无疑问,必然会更进一步拔高“李牧”在赵国黔首百姓心中的威望。
这很容易会让赵国的黔首百姓在赵国覆灭之后,逐渐演变成一个以“李牧”为核心的秦国内部的赵系势力。
这不管是对于始皇帝对治下的掌控来说,还是对于他们这些秦国本土的派别势力人员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好的消息。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