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53节

  【在看到太子扶苏出马车之后,芷阳县的县令、县丞、县尉等相关官吏,当即上前去拜道:“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看到芷阳县的相关县令、县丞,太子扶苏也是语气平静道:“诸卿免礼,孤今日只是想简单看看芷阳县黔首百姓的生活,无需多虑。”】

  【说完,太子扶苏也是转头扫视四周的芷阳县,眸光中有着一丝淡淡的感慨。】

  【说起来,上一次他来芷阳县,还是他在亲自负责主持各地郡县黔首百姓的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的时候。】

  【而今,一眨眼,四年便过去了,也不知道四年过去之后。】

  【那些兑换了各种牲畜与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芷阳县黔首百姓,如今生活的如何。】

  【这不仅关系到他能否劝服李牧为秦所用,同样也关系到他过往的那些努力是否真正改变了秦国与老秦人。】。

第三百六十四章:数载之功,终见收获【求订阅,求全订】

  【太子扶苏漫步走在芷阳县城外,时不时便会遇到一些迎面低头走过来的黔首百姓。】

  【而其中大部分相貌与四年前相差不大的黔首百姓,太子扶苏一眼望之,基本都能够直接而精准地道出他们的名字。】

  【凡是被太子扶苏道出名字的黔首百姓,皆是一愣。】

  【而后看着太子扶苏那隐隐有些熟悉,仿佛在哪里曾经见过的模样,以及站在太子扶苏身后陪同的县令、县丞等人。】

  【心中当即有了一个不太肯定的猜测,然后有些颤巍巍地喊道:“太子殿下?”】

  【见太子扶苏微笑颔首承认,该黔首百姓当即神情激动地朝着太子扶苏跪拜道:“草民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扶苏随即伸手虚扶,示意对方免礼起身。】

  【然后太子扶苏又简单和对方聊了几句,问了一下对方最近的生活情况,接着告诉对方自己是奉秦王的命令,专门来看望他们现在生活的好不好的。】

  【在又大大收获了一波对方的感动与忠心之后,太子扶苏方才以自己要去看看其他地方为理由结束话题~。】

  【在看到太子扶苏接连认出七、八个黔首百姓之后,一旁跟在太子扶苏身后的李牧,也是终于忍不住问道:“殿下怎-么会认识他们?”】

  【一开始,李牧认为那些被“认出来”的黔首百姓都是太子扶苏特意找过来演戏给他看的。】

  【但是在看到那些黔首百姓被太子扶苏认出来,并且一口喊出名字之后的种种反应,李牧便渐渐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因为那些黔首百姓在被太子扶苏认出来之后的反应,太真实,也太真诚了,单是演的话,李牧觉得应该是演不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类似的情况,他以前也遇到过。】

  【比如说,他在代郡如果喊出某个黔首百姓的名字的话,那么对方的反应也和被太子扶苏认出来的黔首百姓的反应相似。】

  【所以眼前的这些黔首百姓,应当不是太子扶苏特意安排过来的。】

  【但是,如果不是太子扶苏特意安排过来的话,那么太子扶苏又是如何与这些黔首百姓认识的呢?】

  【毕竟太子扶苏作为一个储君,按照常理来说,应当是和这些普通黔首百姓没有什么交集的。】

  【另外,如果单单只是认识这些黔首百姓的话,应当也不至于会让这些黔首百姓露出那副感动至极的神情。】

  【必然是太子扶苏做了某些事情,让他们感激至极,所以他们才会在见到太子扶苏之后,露出那副高兴又激动的神色。】

  0求鲜花0

  【就像因为他护佑代郡黔首百姓十余年无有外敌侵害,所以代郡的黔首百姓才会一看到他,便露出一副高兴又激动的神色。】

  【所以太子扶苏又是做了什么事情,让这里的黔首百姓一看到太子扶苏便露出一副高兴又激动的神情呢?】

  【闻言,太子扶苏转头看向身后侧的李牧温和开口道:“五年前,孤奉父王之命,负责主持秦国各地郡县黔首百姓的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

  【之后,太子扶苏便将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事宜,大致和李牧说了一下。】

  【而李牧听完之后,也是不由得喃喃道:“巴氏清说的居然是真的?”】

  【“秦国居然当真免费给黔首百姓推广使用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以及给黔首百姓免费分配牛、羊、驴子等牲畜!”】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笑道:“并非完全免费,只是先让黔首百姓可以使用那些牲畜与器具进行耕种劳作。”】

  【“过后是需要他们无偿为秦国开垦荒地,以彻底换取那些牲畜与器具的使用的。”】

  ......

  PS1:正在补后续三千字,可以明天早上八、九点再看更新力。。

第三百六十五章:历时七年,终于让黔首百姓吃上不带壳的麦饭【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第三次巡视芷阳县,天幕下的大秦一众君臣心中也是隐隐有些感慨。

  太子扶苏巡视了三次芷阳县,他们也是跟着太子扶苏“巡视”了三遍天幕上的芷阳县。

  第一次,太子扶苏巡视芷阳县的时候,才五岁。

  而那个时候,芷阳县的黔首百姓们一日最多吃两餐,并且吃的也都是带壳的麦饭。

  耕种的土地田亩的亩产量也只有两、三石,少数亩产量能够达到三、四石。

  同时也养不起牛、羊、驴子等牲畜,更加没有耧车、曲辕犁等新式耕种、灌溉、纺织器具可以使用。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芷阳县的黔首百姓,又或者说那个时期的秦国的黔首百姓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和其他诸侯国的黔首百姓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秦国国力强盛,芷阳县的黔首百姓作为秦国的国民,可以不用担心会遭遇到其他诸侯国的入侵、攻伐。

  局部安稳,便是芷阳县的黔首百姓们最大的幸福。

  而这一次,太子扶苏也仅仅只是带来了些许慰问孤寡老秦人的物资。

  别说惠泽整个秦国的黔首百姓了,就连惠泽整个芷阳县的黔首百姓都力不能及。

  第二次,太子扶苏巡视芷阳县的时候,也才八岁。

  距离上一次太子扶苏巡视芷阳县,仅仅只是过去了两年。

  而芷阳县的黔首百姓的生活,与两年前相比也依然没有什么差别。

  原来只能一日吃两餐,并且吃带壳麦饭的黔首百姓,现在也依然还是一日吃两餐,以及吃带壳的麦饭。

  原来大部分黔首百姓的土地田亩亩产量只有两、三石,只有少数黔首百姓的土地田亩亩产量可以达到三、四石。

  现在大部分黔首百姓的土地田亩量也依然还是只有两、三石,只有少数黔首百姓的土地田亩亩产量可以达到三、四石。

  原来养不起牛、羊、驴等牲畜的黔首百姓,现在也依然养不起牛、羊、驴子等牲畜。

  原来没有耧车、曲辕犁等新式耕种、灌溉、纺织器具可以使用的黔首百姓,现在也依然没有耧车、曲辕犁等新式耕种、灌溉、纺织器具可以使用。

  但是,这一次太子扶苏带来了可以惠泽整个芷阳县黔首百姓的牛、羊、驴子等牲畜,以及耧车、曲辕犁等新式耕种、灌溉、纺织器具。

  甚至这些牲畜、器具不仅可以惠泽整个芷阳县的黔首百姓,更是可以惠泽整个秦国的黔首百姓!

  在太子扶苏巡视走后,整个芷阳县的黔首百姓,甚至是整个秦国的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可以用上牛、羊、驴子等牲畜,以及耧车、曲辕犁等新式耕种、灌溉、纺织器具0 .........

  自此之后,芷阳县黔首百姓的衣食住行,乃至于整个秦国黔首百姓的衣食住行,都与其他诸侯国的黔首百姓,截然不同!

  甚至可以说,其他诸侯国的黔首百姓依然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不见未来的黑暗之中。

  而秦国的黔首百姓已经看到了照亮他们的那一道“光”,甚至他们也终于踏上了光明的未来之路。

  第三次,也就是现在这次巡视芷阳县的时候,太子扶苏也依然才年仅十二岁罢了。

  距离1.1上一次太子扶苏巡视芷阳县,已经过去了五年。

  而芷阳县的黔首百姓的生活,与五年前相比,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一般的巨大变化。

  现在芷阳县的黔首百姓已经不需要再吃带壳的麦饭了,并且不用仅吃两餐了,已经可以做到一日三餐了。

  PS1:正在补后续三千字,可以明天早上八、九点之后再看更新。。

第三百六十六章:李牧眼中的乐土,太子扶苏眼中的初级吃饱穿暖【求订阅,求全订】

  【太子扶苏与李牧等人,行走在芷阳县乡镇田间的小路上。】

  【期间,太子扶苏时而问问路边田间黔首百姓的耕种情况,时而看看村子里的黔首百姓合力挖的池塘里面种植莲藕和菱角,以及养殖鱼、虾、蟹、鳌。】

  【到了中午的时候,在敢、援、木等退伍老卒的强烈邀请下,太子扶苏也是应邀到他们家里吃了一顿便饭。】

  【本来敢、援、木等退伍老卒是打算将他们养的一头羊、一头黑彘,以及十几只鸡、鸭、鹅都宰了,拿来宴请太子扶苏的。】

  【对此,太子扶苏是强烈拒绝。】

  【虽说敢、援、木等退伍老卒的生活,比起以前要好了很多。】

  【但是不管敢、援、木等退伍老卒的生活再如何好,这些羊、彘、鸡、鸭对于他们来说,依然属于是比较珍贵的肉食之一。】

  【如果太子扶苏真的让他们将养的一头羊、一头黑彘,以及十几只鸡、鸭、鹅都宰了吃的话。】

  【那么估计今年敢、援、木等退伍老卒都不会再有肉食吃了,就算有,估计也是少的可怜。】

  【而且太子扶苏也不缺这么一顿肉食,所以自然也不希望敢、援、木等退伍老卒只是为了宴请一次自己,就将他们今年的肉食都提前宰杀吃掉。】

  【最终,在太子扶苏的强烈要求之下,太子扶苏等人也是吃了一顿敢、援、木等退伍老卒平日里吃的饭食便算完事。】

  【吃完午饭之后,太子扶苏又继续和李牧等人逛芷阳县。】

  【只不过,原本跟在他们身后的敢、援、木等退伍老卒都被太子扶苏打发走了。】

  【一直逛到傍晩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太子扶苏方才在一个村口桥头处的树荫底下驻足,转头看向身旁的李牧问道:“李将军觉得此地黔首百姓的生活如何?”】

  【李牧沉10吟半响,回想起今天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在赵国,只有贵族公卿、文武百官才有可能日食三餐,普通的赵国黔首百姓最多也就是日食两餐,甚至还有不少的赵国黔首百姓都是日食一餐。】

  【而在这里,家家户户的黔首百姓基本都可以做到日食三餐!】

  【在赵国只有贵族公卿、文武百官才能够拥有的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耧车、龙骨水车。】

  【而在这里,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一架。】

  【就连赵国贵族公卿、文武百官也没有,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大转轮筒车、高转筒车。】

  【而在这里,也几乎只要是有水的村子,便也都有那么一、两架。】

  【同样在赵国,只有贵族公卿、文武百官才能够养得起的牛、羊、驴子等大型牲畜。】

  【而在这里,也是几乎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头牛,多的话甚至还有羊和驴子、黑彘等等。】

  【还有即便是赵国贵族、文武百官都不知晓,也无法习得的各种神奇的,能够使得粮食庄稼亩产量提高数成,甚至是一、两倍之多的代田法,以及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而在这里,是专门的农官教导黔首百姓学习。】

  【另外此地的黔首百姓与赵国的黔首百姓,还有最为明显的一点不同。】

首节 上一节 353/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