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47节

  甚至要不是“李牧”这么多年庇护“代郡”的黔首百姓有功,而“代郡”的黔首百姓也感念“李牧”的庇护,不忍心做出背弃“李牧”之事的话。

  换做其他赵国将领驻守“代郡”,“代郡”的黔首百姓偷偷背刺赵国,直接偷偷给外面的秦军打开城门也不是不可能。

  在人心已失,再加上秦国又专门对“李牧”施展反间计的情况下。

  除非“李牧”是神仙,不然赵军都输定了,就算是把自己丢去给“李牧”做军师也翻不了盘的那种。

  至于赵葱等昔日赵国的宗室和贵族公卿,此刻更是一个个在心中怒骂天幕上的“代郡”黔首百姓不知道感恩,居然无视了昔日赵国对他们的庇护。

  甚至更是忘记了赵国和秦国之间的血海深仇,转而心向秦国。

  而此刻被赵国宗室和贵族公卿暗骂没良心的赵地代郡的黔首百姓,则是一个个看着天幕面露喜色。

  毕竟如果天幕上的“他们”能够早早知道秦国的好,知道太子扶苏的好,然后早日投降秦国,成为秦国的一份子的话。

  那么相比于他们,就真的是少走十几年弯路了。

  至于说投降秦国,会不会对不起赵国?

  代郡的一众黔首百姓则是表示,真要说对不起的话,那也是赵国对不起他们,而不是他们对不起赵国。

  毕竟昔日赵国尚在的时候,不管是遇到地震,还是干旱等天灾,又或者是匈奴等蛮夷入侵,赵王对于他们这些处于边境的黔首百姓可是爱答不理的。

  只有李牧去到代郡等边境之后,他们的日子才好过一些,不仅没有再遭到到匈奴等蛮夷的入侵,就算是遇到了地震、干旱等天灾,也总算有个人愿意搭理他们。

  如果说有谁真的庇护过他们的话,那也是李牧将军,而不是赵王和赵国。

  所以如果让他们背叛李牧的话,那么他们大概做不出来这种没良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说让他们背叛赵王与赵国的话。

  他们表示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甚至他们还巴不得天幕上的“自己”等人能够更早一点投降秦国,然后在秦王与太子扶苏的治理下过上好日子。

  【在一袋又一袋的莲藕粉、菱角粉、芋头粉、山药粉等粮食运送过来,并且以一个几乎免费的低廉价格半买半送给李牧,用以赈灾救济代郡的黔首百姓的情况下。】

  【代郡的黔首百姓也是对巴清等一行人的态度越来越友善,甚至经常趁着司马尚等赵国将士不在的时候,偷偷向巴清一行人打探有关于秦国黔首百姓生活的各种事情。】

  【而对此,李牧和司马尚等赵国将帅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除了在发现的时候进行口头上制止之外,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在非战争的情况下,李牧的个人道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至少他是做不出对运粮前来代郡进行救济赈灾的巴清等人进行仗责、关押,甚至是处死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的。】

  【而对巴清等人都做不出仗责、关押、处死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那么就更加不用说李牧能够对代郡的黔首百姓做出什么过分的惩罚行为了。】

  【毕竟李牧率军抵抗秦国是为了保护赵国和赵国的黔首百姓,李牧同意从巴清手上“买粮食”,也是为了赈灾救济代郡的黔首百姓。】

  【如果说仅仅只是因为代郡的黔首百姓向巴清等人多打探、询问了某些消息,然后他就要下令严惩代郡的黔首百姓的话。】

  【那么这就和他保护赵国和赵国的黔首百姓的初衷相违背了。】

  【所以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巴清等人不仅逮着机会就极力向代郡的黔首百姓大力宣传起被秦国统治的好处。】

  【更是逮着李牧、司马尚等赵国将帅讲述秦王欲要天下一国,使得天下的黔首百姓都再无战乱,能够过上太平安稳幸福生活的宏伟大愿。】

  【同时更是以秦王使者的身份承诺,如果李牧等赵国将帅愿意归顺秦国的话。】

  【那么秦王保证李牧等将帅在赵国能够拥有何等身份、地位、待遇,去到秦国之后便也能够拥有何等的身份、地位、待遇。】

  【以及赵国的黔首百姓在成为秦国的黔首百姓之后,也会拥有和秦国老秦人同等的身份、地位、待遇。】

  【而巴清的话语,有没有动摇到李牧等赵国将士的想法不太好说。】

  【但是,至少代郡的黔首百姓是被狠狠的动摇了的。】

  【甚至在巴清等人的讲述下,代郡的黔首百姓也是渐渐相信其实秦国也并不是想要攻伐他们的,更加不是特意想要杀死他们的父兄子嗣的。】

  【只是秦王想要完成天下一国,而赵王却不想变成天下一国。】

  【所以秦王为了完成天下一国的大愿,为了为天下万民百姓开盛世之太平,为了让大家的子孙后代都可以过上太平安稳的幸福生活。】

  【方才不得不挑起战争,方才不得不攻伐赵国,方才不得不在战场上亲手杀死对于秦国将士而言也是异父异母亲兄弟的赵国将士。】

  【但是即便如此,秦国将士的内心也是无比痛苦的,同时秦国将士对于死在赵国将士手上也是没有怨恨的。】

  【因为秦国将士相信未来终有一天,现在秦国将士的子孙与赵国将士的子孙,将来都会生活在太平安稳,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同一个国家之中。】

  【这是何等高尚的思想追求与觉悟!】

  【至少代郡的黔首百姓是深深为之动容,同时对于巴清等人也是更加心生好感。】

  【而当赵王迁听信宠臣郭开的谗言,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到代郡取代李牧和司马尚的时候。】

  【他们看到的便是代郡高高竖起的“秦”字施粥赈灾大旗,以及作为秦人的巴清等一行人和代郡黔首百姓有说有笑,相处异常和谐,并没有受到赵军任何处置的情况。】

  【顿时赵葱和颜聚便是一惊,随后更是浑身发寒。】

  【原本他们也觉得郭开大概是在污蔑李牧,毕竟李牧作为赵国的大将军,曾经两却秦军,可以说是赵国的护国长城。】

  【如果说李牧都勾结秦军,准备被迫秦国的话,那么他们赵国还有谁是忠臣呢?】

  【所以他们也只是打算过来暂且取代一下李牧和司马尚,让李牧和司马尚回邯郸自述一下自身的清白,以此来打消赵王迁对李牧和司马尚的怀疑。】

  【结果万万没想到,郭开这个小人这次说的居然是真的!】

  【李牧、司马尚等人居然真的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毕竟如果李牧、司马尚等人不是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的话。】

  【巴清这些秦人又怎么可能光明正大地在代郡打起秦国的旗帜,并且和代郡的黔首百姓相处愉快呢!】

  【于是原本打算好好传达一下赵王迁的命令,然后让李牧、司马尚回邯郸自述清白的想法也是发生了改变。】

  【毕竟如果李牧、司马尚真的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的话,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愿意回邯郸自述清白的。】

  【然后想到现在李牧、司马尚还没有真正将被迫赵国这件事给摆到明面上,那么李牧、司马尚应当便还是暂且在明面上会尊赵王迁的。】

  【于是赵葱和颜聚便大张旗鼓的入代郡,要见李牧、司马尚等将士。】

  【然后在会见李牧、司马尚的时候,又以赵王迁有密令要由他们转交李牧为借口,让李牧屏退室内的其他赵军将士。】

  【而李牧也不疑有他,毕竟赵葱他也见过,同时赵葱和颜聚身上也的确带着赵王迁的身份令牌。】

  【而且李牧又不是真的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所以更加不会反抗赵葱代表的赵王迁的命令。】

  【于是赵葱和颜聚等数位使者,便趁着室内只有李牧一人的时候,以递交赵王迁的密旨为借口靠近李牧。】

  【然后趁李牧毫无戒心、不作防备的情况下,迅速一拥而上挟持了李牧。】

  【之后更是绑着李牧,准备直接将李牧带回邯郸。】

  【当然在出军营的时候,自然也是遭到了司马尚等赵军将士的阻拦。】

  【但是却被赵葱以“欲要谋反乎”给一步步逼退。】

  【同时,李牧也是示意司马尚等人别阻拦。】

  【因为他并没有背叛赵国,也不想背叛赵国,更加不想司马尚等人因为他而和代表着赵王的赵葱几人发生正面冲突。】

  【毕竟本身秦国大军压境,赵国想要抵抗就已经万分艰难。】

  【如果这个时候赵国再因为他而发生内乱冲突的话,那么赵国就真的半点希望都没有了。】

  【最终在李牧的恳求,以及说自己只是去邯郸自述一下清白,自述清白结束之后,马上就会回来的安抚之下,不得不让赵葱、颜聚几人挟持着李牧离开。】

  【而早在赵葱、颜聚等人过来之前,便收到消息的巴清等人,也是早早便在赵葱、颜聚一行人返回邯郸的路上埋伏守候着。】

  【在赵葱、颜聚一行人经过的时候,当即便打了赵葱、颜聚一行人一个措手不及,成功救下了李牧。】

  【之后,巴清等人便又立刻将李牧给打包发往了咸阳。】

  【只留下遍地的秦字旗帜,以及秦国特有的武器装备好让赵葱、颜聚等人带回去作为证据,彻底坐实李牧勾结秦军,意图背叛赵国的罪名。】。

第三百五十九章:后悔的赵王迁与宗室贵族,太子扶苏改良的打捞方式【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着奉赵王迁命令拿下李牧的赵葱等人,左丞相隗状也是忍不住开口嘲讽道:

  “即便换了一个世界,天幕上的赵王也依然如此蠢笨不堪,他不亡国,何人亡国!”

  另一旁的御史大夫冯劫也是摇了摇头目露不屑之色道:

  “且不提李牧叛赵仅仅是流言,并没有什么实质证据,就算李牧真的意图叛赵,但是只要李牧一天没有真正将这件~事摆到台面上。”

  “那么赵王就不应该选择在那个时候对李牧下手,反而应该立斩那些传言李牧欲要叛赵之人,以安民心,以安国心,以安李牧之-心。”

  “待到李牧打退我等,暂无外忧之后,再对李牧这个内患动手也不迟。”

  不过这话倒是引来了上卿蒙毅的反驳:

  “李牧若是真的打退我等的话,那么那个时候赵王想要再对李牧下手就不太可能了。”

  “毕竟李牧如果打退我等的话,那么他便算是赵国的救国大功臣。”

  “赵王如果再对李牧动手的话,那么怕是其他忠心赵国的大臣都会为之寒心。”

  御史大夫冯劫伸手指着天幕上的李牧道:

  “此前李牧大破匈奴,使得赵国边境十余年皆无匈奴蛮夷之患,后又使秦破燕、两却我等,使得赵国没有成为六国之中第一个亡国的诸侯国。”

  “难道这个时候的李牧称不上是赵国的大功臣吗?”

  “但是赵王却依然选择了对李牧下手,这难道就不让其他忠心赵国的大臣为之寒心?”

  冯劫这话一出,蒙毅也是无话可说了。

  毕竟冯劫说得对呀,李牧早就是赵国的救国大功臣了,不然李牧也不会有赵国的护国长城之说。

  所以赵王不管是在李牧有可能第三次打退秦军之前对李牧下手,还是在李牧有可能第三次打退秦军之后对李牧下手。

  对于其他忠心于赵国的大臣来说,本质上都是没有差别的,都一样会让其他忠心于赵国的大臣为之寒心。

  毕竟李牧对于赵国的功劳有多大,赵国上下都是众所周知,有眼可见的。

  但是赵王对于李牧这位可以说是赵国最大的大功臣都能够说拿下就拿下,说杀就杀。

  那么赵王对待他们这些远不如李牧的大臣,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想拿下就拿下,想杀就杀?

  如此一来,还有哪位大臣愿意继续效忠赵王、效忠赵国,以及愿意为赵王赴死、为赵国赴死?

  没有的!

  所以当赵王一旦对李牧下手,那么便注定了会让赵国其他大臣为之寒心。

  同时也注定了在没有李牧这个护国长城之后,其他原本拱卫、保护赵国的基石也会纷纷崩溃。

  而赵国的灭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不过从这个角度讲的话,或许这便是赵王迁要对李牧下手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347/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