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17节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没有被太子扶苏拿来威胁的话,那么李牧将军多半是宁死都不愿意为秦国效力的。”
“但是因为我们被太子扶苏拿来威胁之后,李牧将军方才有可能被迫为秦国效力。”
“换句话说,李牧将军是因为我们才不得不屈服的,如果我们还因此而指责李牧将军的话,那么我们与那狼心狗肺之徒又有何异!”
“而且太子扶苏应该也只是为了使得李牧将军能够屈服才这么说而已,就算最后李牧将军依然没有屈服,太子扶苏也不可能会真的那样对我们。”
“毕竟太子扶苏在灭六国之后,还要收我们六国之民的人心,若是真的对我们动手,那么传了出去,肯定无法收得了其他诸侯国的黔首百姓的人心。”
“哎,太子扶苏殿下就不能换一种招揽李牧将军的方式吗?”
“这种威胁式的招揽方式,真的听起来很让人心慌的呀!”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家伙,这么教导太子扶苏招揽别人,真是混蛋玩意!”
“说的没错,这么教导太子扶苏招揽别人的人,真的是太没底线,太缺德了!”
对于自己等人被拿来威胁、强迫天幕上的“李牧”一事,一众赵地之民既不好责怨太子扶苏,也不好斥责天幕上的“李牧”将军。
最后只能纷纷暗骂在招揽别人一事上,教坏了太子扶苏的那个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人。
【秦王嬴政听完太子扶苏的话语之后,也是不禁一愣,而后不禁问道:“你既想要李牧为你效力,但是却又要以赵国数十万之民的性命来威胁他。”】
【“如此行径,他又怎会真心效力辅佐于你呢?”】
【“即便你通过威胁的方式,使得他不得不暂时屈从于你。”】
【“但是通过威胁得来的属下,难道你就不担心他在某天会突然反叛于你吗?”】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如果是其他人被我以威胁的方式,从而不得不屈从于我的话,那么我的确会担心他会不会在某日突然反叛于我。”】
【“但是李牧不同,如果他真的因为数十万赵民而不得不暂时屈从于我的话,那么就说明李牧的确是一个爱护黔首百姓多过爱护自己的人。”】
【“而这样的人,通常来说又是一个好人。”】
【“像这样的好人,只要秦国一直拿捏住赵国之民,让李牧知道一旦他反叛秦国,那么赵国数士万之民都会因而他而死。”】
【“这样即便李牧心有反叛之意,但是除非他能够想到办法保全赵国的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之民,使之不受到秦国的报复。”】
【“否则李牧心中的反叛之意,便永远不会变成真正的反叛之举!”】
【“而且同样因为李牧甚是爱护赵国黔首百姓的原因,所以如果赵国的黔首百姓最后在秦国的治理之下,过得远比昔日在赵国的治理之下更好的话。”】
【“那么纵然一开始李牧可能不会真心臣服秦国,但是等渐渐看到越来越多的赵国之民,因为秦国而过的越来越好之后,他也会渐渐变得认可秦国,真心臣服秦国。”】
【“届时,他甚至会为了维护赵国之民过得越来越好的日子不被打破,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秦国扫清障碍,维护秦国的统治!”】
【听完太子扶苏解释的秦王嬴政,也是眸光复杂地看着太子扶苏。】
【不得不说,如果李牧真的是一个爱护赵国黔首百姓的好将军的话,那么太子扶苏的这套操作,的确可以牢牢控制住李牧,使其不反叛秦国,并且好好为秦国效力。】
【毕竟,谁让李牧是一个好人呢!】
【好人,自然就会容易被人拿捏。】
【过了好半响,秦王嬴政方才再度问道:“如果李牧并没有因为数十万赵国之民而屈服呢?”】
【太子扶苏果断而干脆道:“那就杀了他!”】
【“像李牧这样的顶级帅才,要么为我所用,要么死!”】
【“绝对不可让其返回赵国,又或者是去到其他的诸侯国为将,否则将来必然会继续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绊脚石。”】
【太子扶苏爱才,但是他更加无法容忍自己看好的大才在其他诸侯国与自己为敌。】
【毕竟他是秦国的太子,将来秦国的王,他自然要为秦国,以及秦国的子民负责。】
【像李牧这样的顶级将帅如果放任他回到赵国,又或者是去到其他诸侯国为将帅的话,那么将来势必会给秦国造成重大的死伤与损失。】
【这是太子扶苏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如果李牧并没有因为那数十万赵国之民的性命威胁而臣服的话,那么太子扶苏便只能够杀掉李牧,以绝后患了。】
【这一刻,秦王嬴政也是忽然便明白了什么叫做“类己”!】
【因为前几年他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并且也做出了和太子扶苏说的一样的选择。】
【想到这里,秦王嬴政也是对于最后死在狱中的韩非,再次感到可惜。】
【毕竟韩非真的是一个大才呀!】
【如果说李牧是顶级将帅的话,那么韩非便是一个顶级文臣。】
【不管是学识,还是能力都丝毫不逊色于李斯。】
【若是他能够得韩非相助的话,那么他现在就能够有两个顶级大才辅佐了。】
【如此一来,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想必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可惜,韩非作为韩国的公子,终究还是心向韩国而无法向秦。】
【若非因为这一点原因的话,否则他也不会默认李斯杀死韩非了。】
【毕竟韩非可是他看重的大才,如果没有他的默认允许,那么就算是李斯身为廷尉也不可能在狱中杀死一个他秦王看重在意的大才。】
【甚至现在回想起来,秦王嬴政对于自己默认李斯杀死韩非一事也是有些后悔的。】
【毕竟韩非这么一个大才就这么死了的话,那也是真的可惜。】
【可惜当时没有想到像太子扶苏说的办法,否则按照韩非那么爱韩国,爱韩国之民的性格。】
【如果他以韩国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黔首百姓的性命来威胁的话,应当也是有极大可能可以使得韩非为之屈服自己,为秦国效力的。】
【不过,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他可以尽量让这样的遗憾不再发生在自己的长子兼太子扶苏身上。】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看着太子扶苏微微颔首道:“父王明白了,后面如果离间计起作用的话,那么父王会派人潜入到赵国,尽量将其劫下来,保他一命。”】
【听到自己父王的话语,太子扶苏脸上亦是浮现出一抹喜色道:“谢谢父王!”】。
第三百二十九章:李斯:陛下说我是法家第一人,比起韩非,陛下爱我【求订阅,求全订】
【之后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父子两人就各自的九卿、六部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与对方沟通、交流的事宜近况,都拿出来和对方进行交流,听一听对方的想法。】
【待到交流的差不多之后,秦王嬴政也是看着太子扶苏忽然问道:“今年你打算做些什么?”】
【毕竟过完年,太子扶苏现在也不过才十二岁而已,还不到上朝旁听亲政的年龄。】
【太子扶苏想了想,然后说道:“今年应该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继续在六部和农部、工部的研究人员,想办法再改善一下黔百姓的衣食住”】
【“然后,再选择诸子百家当中的一门学说来学习。”】
【秦王嬴政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么可有想好今年选择诸子百家当中的哪一门学说来学习?”】
【太子扶苏思虑半响,而后抬头答道:“法家吧!有关于军功授爵制度的弊端,应当如何解决的问题,我已经有个初步的想法了。”】
【“但是可能这个想法还比较简陋、粗鄙,我想再深入、具体地学习一下法家学说。”】
【“看看借此机会,能否彻底解决有关军功授爵制度的弊端问题。”】
【秦王嬴政闻言神色平静道:“好,回头父王便让李斯给你讲授法家之学。”】
【“当世法家之士中,应当属李斯为第一。”】
【“有他为你讲授法家之学,你应当能够学到最为全面且最为精髓的法家道理。”】
【说到这里,秦王嬴政心中也是再次对前几年死在狱中的韩非而感到惋惜。】
【因为如果韩非不死的话,那么韩非或许才是当世的法家之士中的第一人,就连李斯或许也要稍逊一筹。】
【而如果能够有韩非为太子扶苏讲授法家之学的话,那么说不定太子扶苏便能够学习到更加全面与精髓的法家之言了。】
【然而还是那句话,人死不能复生。】
【韩非终究已经死了,不过好在还有李斯,由李斯给太子扶苏讲授法家之言的话,也可以接受吧。】
【听到自己父王的安排,太子扶苏也没有感到意外。】
【毕竟论及对法家之言的掌握,当世还活着的人中,应当是没有谁能够比李斯更厉害的了。】
【所以太子扶苏也很是贴心道:“可以让李师晩上给我授课,免得误了政务。”】
【秦王嬴政神色平淡道:“他会安排好的。”】
天幕下,咸阳城皇宫里,李斯脸上喜气洋洋,浑身舒爽,就好像自己升官发财了一样。
不,应该说比升官发财还要更令他感到高兴。
毕竟刚刚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可是说他李斯为当世法家第一人的!
而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又与始皇帝可以说是同一个人,那么四舍五入,这不就相当于是始皇帝说他李斯是当世法家第一人!
果然,他李斯才是最得始皇帝看重的!
区区韩非,又如何能与他相比!
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李斯再继续精神抖擞地为始皇帝不眠不休的肝上十天半个月。
再加上接下来太子扶苏要学习的诸子百家学说,是他们的法家之言。
换句话说,接下来他们法家之言将会通过天幕,彻底传遍整个天下。
届时,天下所有黔首百姓人人都会知晓他们法家之言。
而知晓他们法家之言的话,那么天下黔首百姓自然就会知道他们法家之言的道理,进而知道学习他们法家之言的好处。
而知晓学习他们法家之言的好处的话,那么将来便会有更多的黔首百姓与士子主动选择学习他们法家之言。
而有更多的黔首百姓与士子主动选择学习他们法家之言的话,那么他们法家学派便会更加壮大、鼎盛。
届时,他这个亲自给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讲授法家之言,变相给天下所有黔首百姓与士子讲授法家之言的人,也必然会得到所有学习法家之言的尊崇。
最后,他李斯也必然会因为推广了法家,而被天下所有黔首百姓与士子共同尊称为李斯子,从而青史留名。
当然,本身他辅佐始皇帝扫平六国,完成天下大一统这件事也足以让他青史留名。
但是,像青史留名这种事情,谁也不会嫌多。
而且除了他李斯可以借此青史留名之外,参考过往太子扶苏学习农家、墨家、兵家之言时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表现。
说不定,届时他们法家之言还可以在太子扶苏的手上得到进一步革新。
届时,他们这些法家之士或多或少也能够从中得到些许裨益。
另外,有关于军功授爵制度的弊端问题。
此前他也想出了一个粗略的解决方案,他也不敢说自己所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就一定很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