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87节
【至此,太子扶苏在芷阳县的各种牲畜与新式耕种、灌溉等器具和土地田亩的兑换契书签订事宜,也算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而后,章邯清点了一番各种牲畜和新式耕种、灌溉等器具剩下的数量。】
【如果哪些牲畜和新式耕种、灌溉等器具剩下的数量,有可能不足以满足下个地方郡县黔首百姓的兑换的话,那么章邯便会以太子扶苏的命令发信东宫六部。】
【让东宫六部再次押送一批牲畜和新式耕种、灌溉等器具到下个地方郡县,以供后续地方郡县黔首百姓的继续兑换。】
【清点完各种牲畜和新式耕种、灌溉等器具剩下的数量之后,章邯又再和芷阳县县令核验了一番彼此手上各自保留着的兑换契书的信息。】
【确认信息无误之后,章邯又再命人取出上百本书面扉页写着《秦国新隶书字体与句读符号推广学习》的纸质书籍,然后由太子扶苏一一分发给芷阳县的一众官吏。】
【看着芷阳县一众官吏疑惑不解的眼神,太子扶苏也是开口道:“如今秦国使用的文字字体,过于复杂难写,以及用以断句的句读符号不一、意思不明`。”】
【“并不利于文书的书写,以及对文书内容的理解。”】
【“所以孤奉王命,率六部官吏以制新的字体和句读符号。”】
【“而经过太子六部中的礼部尚书张苍与程邈等人的多番研究、总结、更易之后。”】
【“最终,制定出了眼前这一套书写更加方便容易,名曰隶书的新文字字体,以及符号一致,意思明确的新句读符号。”】
【“从现在开始,天下各地的官吏都要慢慢学习这套隶书字体的书写,以及新句读符号的使用。”】
【“预估在未来一、两年之后,秦国上下便会渐渐转用这套隶书字体与新句读符号。”】
【“待到两、三年之后,陛下便会彻底下令废除现在的字体与句读符号的使用,一律全部改为使用隶书字体与新句读符号。”】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卿等可以按照这本《秦国新隶书字体与句读符号推广学习》书籍上面所记载着的隶书字体与新句读符号,好好学习一番。”】
【听完太子扶苏的解释,顿时芷阳县的一众官吏也是明白了太子扶苏话语里的意思,当即一个个欣喜地翻看起自己手上的这本纸质书籍。】
【虽说这本纸质书籍上面记载的只是当前小篆字体各个文字与隶书字体各个文字的对比,以及新句读符号意思的解释和举例应用。】
【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记载了什么大道理的诸子百家的经典之言。】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足以称得上是珍贵了。】
【至少有了这本书之后,往后他们想要教导家中子嗣读书写字的话,也会容易方便许多。】
【而只要能够做到读书识字,那么他们家中的子嗣往后便也有机会接着做类似他们这样的官吏,不必一辈子都躬身于田亩之中。】
【这对于他们的子嗣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人生选择了。】
【一一分发完《秦国新隶书字体与句读符号推广学习》这本书籍之后,太子扶苏又再看向章邯眼神示意。】
【而章邯也是再次命人取出上百本书面扉页写着《大秦农书卷一》,然后再由太子扶苏一一亲手分发给芷阳县一众官吏。】
【接着太子扶苏也是再次开口解释道:“农为天下本,民以食为天,为了能够让天下黔首百姓收获更多的庄稼粮食。”】
【“`.所以孤也是诏农家门徒入咸阳,在太子六部中亲设一部,名曰为农,专门用以研究如何提高黔首百姓庄稼产量的方法。”】
【“而经过农部相关人员研究之后,那些确实能够提高庄稼粮食产量的方法,也是被一一归纳、总结、记载了下来,也就是你们手上的那本《大秦农书卷一》。”】
【“而这些能够提高庄稼粮食产量的方法,后面也是要推广给黔首百姓的。”】
【“只不过在没有亲眼见过庄稼粮食产量提高的例子之前,想要让黔首百姓相信,并且愿意学习使用上面记载着的那些增产方法,并不容易。”】
【“所以孤也是请陛下让各县县令划出一份试验田,以供过后留在本县的农官进行示范耕种。”】
【“等到收获的时候,你们再组织各家各户的成丁去观看农官耕种的收成。”】
【“大概亲眼看到农官连续丰收两、三年之后,估计当地的黔首百姓便会渐渐开始跟着农官学习新的耕种之法了。”】
【“而如果你们相信的话,那么你们今年便可以按照《大秦农书卷一》记载的耕种之法进行耕种。”】
【“如果耕种期间有什么疑问的话,那么你们也可以随时询问留在本县的农官,他的职责之一便是为你们答疑解惑。”】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届时你们便可以比黔首百姓提前两、三年收获更多的粮食。”】
【“后面如果农部继续研究出了其他新的,能够实打实提高粮食亩产量的方法的话,那么也会编撰成《大秦农书卷二》、《大秦农书卷三》之类的书籍。”】
【“然后继续优先发放给你们,这也算是陛下给予你们官吏的一个小福利。”】
【听到太子扶苏最后一句话,芷阳县的一众官吏当即连忙朝着咸阳的方向拜道:“臣等,谢过陛下恩赐!”】
【待到太子扶苏让他们起身之后,他们方才如获至宝地翻看自己手上的第二本书籍《大秦农书卷一》。】
【只不过《大秦农书卷一》上面的内容都是用隶书写的,所以如果他们想要看懂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得要先学会隶书。】
【这也算是太子扶苏激励他们好好学习隶书的一个小手段了。】
【一一分发完《大秦农书卷一》之后,太子扶苏再次看向一旁的章邯。】
【而章邯也是再三命人取出上百本书面扉页写着《大秦律例》的书籍,然后再由太子扶苏一一亲手分发给芷阳县一众官吏。顶】
【最后,太子扶苏看着阳县一众官吏笑道:“这本书籍上面记载的内容,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乃是大秦律例,只不过也是用隶书书写的。”】
【“回头众卿也可以多翻看一二,好对秦国的律例更加熟悉一些。”】
【接过《大秦律例》书籍的芷阳县一众官吏,也是齐齐肃穆拜道:“臣等,遵殿下旨意!”】
【在分发完三本书之后,太子扶苏的目光也是一一扫过在场的芷阳县一众官吏,并且借助自己天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一一喊出在场的芷阳县一众官吏的名字。】
【而凡是被太子扶苏准确喊出名字的的芷阳县官吏,脸上皆是有着一抹震惊、意外、惊喜之色。】
【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不过短短相处了三天,太子扶苏竟然就记住了他们这些普通官吏的名字!】
【这让芷阳县的一众官吏心中也是不免生出一种“自己居然受到了太子扶苏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之类的感动!】
【毕竟像太子扶苏这种身份地位高贵到堪称是在秦国秦王之下第一人的人,却能够记住他们这些普通底层官吏的名字,真的是太难得,太少见了。】
【甚至相比远在咸阳遥不可及且虚无缥缈的秦王而言,眼前待他们友善,予他们福利,分他们书籍,能记住他们名字的太子扶苏反而更加能令他们拜服。】。
第二百九十八章:身居极高位者的微薄施恩,换取身居极低位者的忠诚【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咸阳大秦一众君臣看着太子扶苏再次收拢了芷阳县一众官吏之心的太子扶苏,眼中也是微微闪过一抹诧异不解之色。
他们看的很清楚,在太子扶苏给芷阳县一众官吏分发《秦国新隶书字体与句读符号推广学习》、《大秦农书卷一》与《大秦律例》这三本书籍的时候。
芷阳县的一众官吏脸上虽然有着欣喜之色,并且对太子扶苏也有着一定的感激。
但是严格来说,对于太子扶苏是还称不上忠诚的。
又或者说,这个时候芷阳县一众官吏对于太子扶苏的忠诚,仅仅只是看着太子扶苏的太子身份罢了。
这样的忠诚,与扶苏本人是无关的。
但是,在太子扶苏一一准确道出芷阳县那些官吏各自的名字,甚至还根据他们各自家中妻眷老小的情况,简单叮嘱了几句之后。
芷阳县一众官吏对待太子扶苏的态度,当即便变得截然不同起来,肉眼可见地流露出一副深受感触,愿为太子扶苏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模样!
可以说,这个时候芷阳县的一众官吏已经不仅仅是忠诚于太子扶苏身上的太子这个身份,而是更进一步忠诚于扶苏本人了!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如果哪天太子扶苏失去了自己的太子身份的话,那么搞不好眼前的这群芷阳县一众官吏仍然会忠诚于扶苏!
这便是忠诚于身份,与忠诚于本人的本质区别!
如果用太子扶苏的观点来解释的话,那这就是不王而王与王而不王的不同。
举个例子,在太子扶苏收拢了芷阳县一众官吏之心后,哪怕哪天太子扶苏没有了太子的身份名号,但是在芷阳县一众官吏的心中他扶苏依然是太子。
同样哪怕秦王确立了其他公子为太子,但是在芷阳县一众官吏这里他们也依然不会视那位公子为真正的太子。
这便是太子扶苏当前在757芷阳县一众官吏心中所占据的地位。
而对于这一点,他们并没有疑惑。
真正让他们疑惑的是,为什么太子扶苏仅仅只是精确道出了芷阳县一众官吏的名字,然后便能够轻易做到收拢芷阳县一众官吏的忠诚?
甚至不止芷阳县一众官吏忠诚于太子扶苏,现在回过头如果仔细看看的话,还有此前关中郡县地区的退伍老卒也是明显忠诚于太子扶苏本人的。
而所用的方式,除了给予他们一些不算太贵重的物资慰问和一些稍好的福利待遇之外。
太子扶苏额外还做的事情就是能够精确道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是包括他们过往的事迹履历等等。
而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每当太子扶苏精确喊出了谁的名字,然后再顺带说出他的过往事迹,又或者是他的家眷情况之后。
对方当即便会对太子扶苏肉眼可见地变得忠诚起来,甚至整个人也都由原来的忠于太子扶苏的太子这个身份,更进一步地转变成忠诚于太子扶苏本人。
对于这种情况,他们表示难以理解。
毕竟太子扶苏不过是区区记住一些人名与事迹罢了,这样便能够轻易获得那些底层官吏与退伍老卒的忠诚?
这会不会有些太离谱了呀!
至少在咸阳里的大秦一众君臣看来,如果换做是他们的话。
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因为某人能够精确地喊出他的名字,又或者是说出他的过往事迹与家眷情况,然后他们便对某人忠诚耿耿。
又或者说,他们的忠诚还不至于那么轻易地便奉献给某人。
不过,他们无法理解也正常。
因为芷阳县一众官吏与那些退伍老卒对于太子扶苏的忠诚,本质上是由过于悬殊的身份地位所导致的。
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极为尊贵,甚至堪称至尊至贵,站在亿万人顶点之上的时候。
那么这个人只要愿意稍稍低头给予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人一点点善意与尊重,那么他便可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人的忠诚效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国元首可能有一次在到地方访问的时候,与你交谈了几句。
然后又过了若干年,一国元首再次访问这个地方的时候,又刚好碰见你,并且他在刚一见面的时候,便亲切且准确地喊出了你的名字。
然后说起了你们上一次见面的往事,又再询问了一下你家中的情况,问你过得好不好。
正常来说,只要你不是生活的特别艰苦,并且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不公的事情,从而对这个国家社会产生一种愤恨之情的话。
那么在这一番交谈过后,你心中便大概率会升起诸如:
“妈耶,国家元首这样的大人物居然还记得我这么一个小小的普通老百姓!”
“甚至还一见面,就喊出了我的名字!”
“他还问我过得好不好,家里人生活的怎么样!”
“我何德何能居然值得国家元首如此惦记着我!”
“国家元首果然是一个好元首,元首心里有我!”
然后你对于国家元首便基本会充满欣喜、感动之情,而这样的欣喜、感动之情又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对国家元首的忠诚。
再往后,如果你听到有谁骂国家元首的话,那么你多半都会气的冲上去和对方理论,甚至是和对方干仗也不是不可能。
同样,如果你听到国家元首说需要你的话,你多半也会热血上头直接表示无条件支持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身居极高位的上位者,便越能够轻易获得身居极低位的下位者忠诚的原因。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