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81节
【并且也可以让大秦的民心也会更加安稳,同时更可以让老秦人对秦国以及秦王也会更加忠诚、信赖几分。】
【而且太子扶苏作为未来的秦王,未来如果想要再出行秦国各地的话,也不会那么容易。】
【所以趁着现在多到秦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将来不那么容易受到地方臣子的欺骗。】
【但是,现在太子终究还是才八岁。】
【虽然八岁的小少年夭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可能。】
【思索了好一会的秦王嬴政重新抬头看向太子扶苏,既不直接同意,但也不直接拒绝道:“前面说的那些理由还不足以说服寡人。”】
【“除非你能再给寡人一个理由,一个你现在不得不亲自去的理由。”】
【“如果你给出的这个理由能够说服寡人的话,那么寡人就同意让你现在亲自去到各地郡县主持牲畜、器具与土地田亩的兑换之事。”】
【“如果你给出的这个理由不足以说服寡人的话,那你就再等两年。”】
【“等到十岁之后,你再去秦国各地郡县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一下黔首民生,安抚一下百姓民心。”】
【看着自己父王认真的神色,太子扶苏想了想,而后说道:“父王可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君主的权力来自于黔首!”】
【“只有得到秦国数百万老秦人真正支持与认可的人,才是真正的秦王!”】
【“反之,如果没有得到数百万老秦人的支持与认可。”】
【“那么即便有人得到了秦国先王的钦定,又或者是得到了满朝文武公卿的认同,他也不过是一位有名无实的秦王。”】
【“而我想要做的便是,得到数百万老秦人的支持与认可,将来做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秦王!”】
【“那么要如何才能够让数百万老秦人都支持与认可我呢?”】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数百万老秦人一些肉眼可见的好处.....”】
【“让他们知道支持我这个太子做将来的秦王,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便会认可我这个太子,并且支持我做将来的秦王!”】
【“而我目前又有什么好处是可以直接给到数百万老秦人的呢?”】
【“我想了想,目前大概也有且只有那数十万的牛、羊、驴子等牲畜,以及那数十万耕种、纺织、灌溉等器具是可以做到惠及数百万老秦人的。”】
【“虽说黔首百姓得要拿开垦好的土地田亩来兑换,才能彻底拥有那些牛、羊、驴子等牲畜,以及各种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但是在这个兑换过程中,秦国允许黔首百姓先行借用那些牲畜、器具,本身就是一个仁政、善政。”】
【“而黔首百姓除2.5了会感激施行这个仁政、善政的秦国与秦王之外,同样也会顺带感激为他们分发这些牲畜、器具的人。”】
【“而我如果能够亲自为黔首百姓分发这些牲畜、器具的话,那么我便可以借此更进一步收拢民心,使得黔首百姓更加支持、认可我。”】
【“而一旦错过这个可以借着数十万牲畜、器具,真正大范围施恩于数百万黔首百姓的机会的话。”】
【“那么纵然两年后,我再下到各个郡县去安抚百姓、了解民生所起到的效果,也远远不如趁着现在这个机会亲自给黔首百姓分牲、器具所到效果好。”】。
第二百九十一章:无意间被打击的公子与公主,头疼继承人的秦皇嬴政【求订阅,求全订】
当看到天幕上太子扶苏神色平静而自信地说出:
“因为我自信我永远都会是父王与秦国最适合、最优秀的太子!”
“至少从父亲目前的孩子,我的那些弟弟妹妹们的表现来看是如此。”
这两句话的时候,如今正代始皇帝巡视、慰问天下的公子将闾、公子高等公子,以及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公主,皆是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
正所谓“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虽然公子将闾、公子高、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人也都知道,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说的都是大实话。
但是太子扶苏这么直白地说出来,还是让他们感觉大受打击。
天幕下的他们比不过大兄扶苏也就算了,结果天幕上的“他们”也都比不过太子扶苏。
甚至天幕上的“他们”和太子扶苏之间的差距,比起天幕下的他们和大兄扶苏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得多!
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公主嬴阴嫚也是忍不住咬着嘴唇,看着天幕上惊鸿一瞥的“自己”,哀叹道:
“为何天幕上的我如此不争气?”
“如果天幕上的我也如天幕上的大兄那样是一个天才就好了!”
她是真的很羡慕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能够天生拥有过目不忘、过耳成颂的能力。
虽然她没有这样的天赋能力,但是如果天幕上的“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天赋能力的话,那么她多多少少也会感到与有荣焉。
对此,同样分散在各地的公子将闾、公子高、公主嬴栎阳等兄弟姐妹也是默默表示赞同。
虽说天幕下的他们不是天才,25但是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是希望天幕上的“自己”能够是一个像太子扶苏那样的天才。
这样起码他们也能够获得一丝丝的自我安慰。
然而很可惜的是,根据天幕上已经出世了的“他们”的表现来看,很显然天幕上的“他们”并不是什么天才。
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三岁开始学习识字,短短三个月便已经学会了上万个字,待及四岁便已经通晓七国之言。
而天幕上的“他们”,三岁的时候别说开始学习识字了,甚至有个别的都还在尿床。
四岁的时候别说通晓七国之言了,有时候就连父王和母妃都还会喊错。
这样的“他们”别说天才了,能够不被旁人说是蠢材,那都算不错了。
所以不管是天幕上的“他们”,还是天幕下的他们,估计这辈子都与天才这两个字无缘了。
而被其他兄弟姐妹羡慕的长公子扶苏,则是表示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是一个天才,感觉也并不是那么好。
或者说,一开始其实也的确隐隐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表现越是出色,那么天幕下的他便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越大。
因为其他人在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出色表现之后,便会不自觉地将他与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做对比,希望他能够像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那般出色。
而一旦他无法如其他人所想的那般做到像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那么出色,其他人也会不自觉地用失望地目光看着自己。
这种隐隐失望、叹息的目光,甚至比责骂还要更加令他感到难受。
所以为了避免其他人再用失望、叹息的目光看向自己,长公子扶苏也是以天幕上的那个“自己”为老师,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另一边,咸阳城皇宫,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想要借着到各地郡县负责主持牲畜、器具和土地田亩兑换事宜,从而为自己拉拢民心的行为,秦皇嬴政眼中也是闪过一抹欣赏之色。
对于他来说,太子扶苏这种收拢民心,巩固自己地位的行为,并不会让他感到忧虑,更加不会让他感到威胁。
一是因为,他最看重的永远都是秦国的利益,他最希望看到的也是秦国能够在他之后继续发展壮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懂得时刻为自己拉拢民心,巩固身份地位的太子。
很显然比一个并不懂得时刻为自己拉拢民心、巩固身份地位的太子,看上去要更加有能力,同时也更加符合他对秦国未来继承者的要求。
二是因为,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前,秦国面临的是一个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的大争之世。
在这样的大争之世中,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很显然也不敢完全肯定自己就能够完成扫平六国、真正统一天下的霸业!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出现了意外,从而导致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霸业受阻的话。
那么就要由秦国太子,背负起天幕上的“秦王嬴政”与秦国历代先君未能完成的遗志,继续去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而这样的霸业,是一个没有野心、没有手段、没有能力,庸庸碌碌的秦国太子能够完成得了的吗?
很显然不能!
所以一个有野心、有手段、有能力的太子,才更加符合天幕上的“秦王嬴政”的需要!
同样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国面临的也是一个统治疆域远超以往周朝,并且采用的统治方式也与此前周朝的分封之制截然不同的庞大而复杂的国家。
在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国家中,外有六国余孽贼心不死,时刻妄图复辟六国。
内有各自支持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王公贵族与大臣两派相争,同时还有诸子百家博士以秦国朝堂为疆场,以口中言语、手中笔墨为武器,想要争夺思想话语权等等。
可以说,现在的秦国就如同一座积累了诸多矛盾的活火山。
如今他是挟灭六国之威势,亲自镇坐火山口,披肝沥胆地梳理渠口,方才使得秦国稳定至今。
但是,即便是秦皇嬴政自己也无法肯定,在不能求得长生的情况下。
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够做到彻底将秦国这座活火山给平息下去,从而使得秦国能够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地传承下去。
如果自己既不能求得长生,同时余生也无法做到彻底将秦国这座活火山给平息下去,使得秦国能够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地传承下去的话。
那么他就必须要有一位有野心、有手段、有能力的太子,接过他手中的担子,在他之后继续去梳理秦国的内忧外患,从而使得秦国能够更加平稳地传承下去。
否则如果是一位毫无手段与能力、庸庸碌碌的太子,在他之后成为新的秦王的话。
那么搞不好秦国就会在那样的废物太子手上接连爆发各种内忧外患,从而致使秦国的江山社稷动摇!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像天幕上那个有野心、有能力、有手段的太子扶苏就很符合他的需要了!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再次幽幽轻叹一口气。
今天又是羡慕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能够有太子扶苏这么优秀且出色的继承人的一天!
不知道他的长子扶苏,什么时候才能够变得像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那般优秀且出色。
希望这一次的巡视天下,能够让他的长子扶苏有些许的长进吧。
如果回来之后,他的长子扶苏仍然和以前一样与儒家走的太近,不能从秦国,乃至于是天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话。
那么他就真的要考虑彻底放弃长子扶苏了。
只是,如果放弃长子扶苏的话,那么他又能够考虑谁为秦国的太子,乃至于是将来秦国的王呢?
想到这里,余下的公子将闾、公子高、公子胡亥等一众公子的模样,接连在他脑海中闪过。
后面甚至就连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一众公主的模样,也是在他脑海中不断闪过。
但是很可惜,回顾了他目前所有的子嗣,甚至包括女儿在内,他也没有发现有哪一个子嗣是能够如同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那般优秀且出色的。
甚至就连天赋、能力、野心等各个方面,能够达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十分之一水平的子嗣都没有!
这也是让曾经面对六国合纵连横都未曾皱眉的秦皇嬴政,久违地产生了一丝丝无力之感。
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够培养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继承人。
就像在天幕出现之前,他给了自己一众子嗣最好的教育条件,让各个百家博士与朝廷大臣为自己子嗣之师。
同时也给予了自己一众子嗣最好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子嗣能够锦衣玉食。
可以说,普天之下就没有谁的教育条件、生活条件,能够比他秦皇嬴政的子嗣更好的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