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69节
三十一万七千六百余架耧车!
十八万八千四百余架曲辕犁!
十三万三千五百余架脚踏式纺织机!
六万一千七百余架的龙骨水车!
看着天幕显示出来的堆积如山的各种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秦皇嬴政也是忍不住转头看向相里季等墨家几位博士,以及公输钧等公输家几位博士。
虽然秦皇嬴政并没有开口说话,但是眼中想要的意味却是彰显无遗。
看到始皇帝扫过来的眼神,相里季也是不由得感到有些头大,但是却又不能不站出来开口解释道:
“陛下,那数十万架的耕种、纺织、灌溉器具是天幕上工部墨家的两年积累之功!”
“如今臣等工部墨家组建的时间满打满算全加起来都没有超过两个月,即便臣等想要大量生产制造这些耕种、纺织、灌溉器具,那也不够时间呀!”
一旁的公输钧也是无奈开口道:
“陛下,臣等工部公输家也是今天才刚刚成立的!”
工部墨家成立的时间虽然没有两个月,但是起码也有一个多月了。
虽然工部墨家暂时拿不出天幕上显示的数十万架的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但是几千架、几万架耕种、纺织、灌溉器具墨家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而他们工部公输家就更惨了,如果不是今天始皇帝开口的话,他们公输家连个隶属于秦国的官方部门都没有。
而连一个官方部门都没有的话,那就更加别说有生产制造那些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时间了。
在连生产制造时间都不给的情况下,纵然他们公输家的技艺丝毫不逊色于墨家。
但是别说让他们公输家拿出数十万架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了,就算是现在让他们公输家凭空变出一架耕种、纺织、灌溉器具出来也做不到呀!
而另一旁的相里季估计始皇帝对于自己的解释可能也不太满意,于是估摸了一下墨家门人子弟的工作效率后,咬了咬牙道:
“回头补充完右民工部墨家子弟所需的相关人手,并且在制作原材料充足供应的情况下。”
“右民工部墨家子弟可以保证能够做到日均生产制造耧车八千架,曲辕犁六千架,脚踏式纺织机三千架!”
“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三十万架耧车,二十万架曲辕犁,十万架脚踏式纺织机!”
听到相里季的承诺,一旁的公输钧也是目露震惊之色。
要知道这就相当于是相里季所代表着的墨家门人子弟要在未来的一个月之内,便几乎达成天幕上的“工部墨家子”两年的生产制造量呀!
这么庞大的生产制造量,墨家真的能够搞得定?
相里季低垂着头,个问题他刚刚也认真思考了一下。
这么庞大的生产制造量对于墨家来说虽然比较困难,但是也并不是无法完成的。
相较于天幕上的太子六部所属的“工部墨家子弟”而言,他们右民工部墨家子弟的人手可要多得多。
毕竟天幕上的“秦国”还没有扫平六国、统一天下,还需要墨家分出大量的人手去负责生产制造各种军工武器装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幕上的“秦国”充其量也就是调配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墨家子弟给天幕上的“工部”罢了。
但是他们右民工部则不同,如今秦国已经初定天下,虽然仍有六国余孽作乱,但是总体上暂时不需要他们墨家再去分出大量的人手来负责生产制造各种军功武器装备。
所以他们当前所有的墨家门人子弟都可以调集过来生产制造各种耕种、纺织器具,再加上他们墨家采用的又是流水线式的生产制造方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墨家门人子弟便可以带领一条流水线上的工匠进行各种耕种、纺织器具的生产制造。
一百个墨家门人子弟,便可以同时开辟一百条负责各种耕种、纺织器具生产制造的流水线。
两百个墨家门人子弟,便可以同时开辟两百条负责各种耕种、纺织器具生产制造的流水线。
而如今墨家整体的门人子弟数量,已然突破上千人。
再加上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讲完“墨家思想之言”后,说不定另外两派的墨家门人子弟也会重新合并回来。
若是如此的话,墨家的门人子弟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多。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制造原材料充足供应的话,那么日均生产制造耧车八千架、曲辕犁六千架、脚踏式纺织机三千架,还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再加上此前生产制造积累下来的一些耧车、曲辕犁,最终在未来一个月内累计生产制造出三十万架耧车,二十万架曲辕犁,十万架脚踏式纺织机,还是比较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公输钧虽然一开始不解,但是低头深思了一下墨家的情况,以及墨家器具的生产方式之后,也是大概想明白了相里季胆敢放言的底气从何而来。
但是墨家有这样的底气,并不代表着他们公输家也有呀。
比如说工匠人数,墨家整体的门人子弟数量加起来估计能够超过千人。
而他们公输家哪怕算上各种男女老幼,整体人数也不过刚刚超过百人而已。
其中再减去因为年纪太大,又或者是年纪太小,不适合或不能够进行生产制造器具的老幼公输家族人之后。
整个公输家族,大概也就只有六、七十人是能够进行生产制造各种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
哪怕他们公输家也采用和墨家一样的流水线式生产制造方式,他们公输家所能够生产制造的器具数量还是远远不如墨家。
不过好在目前他们公输家所要负责生产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种类不多,所以公输均想了想之后,也是咬了咬牙道:
“未来一个月内,左民工部公输家子弟保证能够生产制造出三万架龙骨水车!”
“以及大转轮筒车、高转筒车、水转大纺车各一百架,以满足咸阳周围所需。”
“而其他地方若是需要建设大转轮筒车、高转筒车、水转大纺车的话,臣以为最好如天幕所言那般,亲自探测过相关地方的河流情况之后,再行生产制造较好。”
至于此前说过的灭火车需求量不大,估计数十、上百架就足够满足皇宫所需了。
所以公输钧也就懒得提了,回头公输家花个一、两天的时间便能够搞定。
听到相里季代表着的墨家,以及公输钧代表着的公输家相继表态,秦皇嬴政脸上亦是露出一抹满意之色道:
“`甚好!生产制造这些耕种、纺织、灌溉器具有何需要,尔等可直接找右丞相汇报,王卿尽力满足!”
右丞相王绾听到始皇帝的吩咐,也是出列低头应道:
“臣,遵旨!”
然后秦皇嬴政又再看向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道:
“另外右民工部墨家子弟的脚踏式纺织机生产在制造到一百万架时,便可暂停改为生产制造其他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在秦皇嬴政看来,水转大纺车的生产效率要远远高于脚踏式纺织机。
将来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如果能够建造得了水转大纺车的话,那么是肯定要建造水转大纺车的。
只有在建造不了水转大纺车的地方,才需要考虑推广脚踏式纺织机。
所以秦皇嬴政估计略去其他能够建造水转大纺车的地方,生产制造个一百万架脚踏式纺织机应该也就能够满足其他黔首百姓的需要了。
相里季亦是拱手低头应道:
“臣等,明白!”
最后秦皇嬴政眸光扫过面前的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以及公输钧等几位公输家博士勉励道子:
“秦国,不仅是秦人之国,更是天下人之国!”
“而今秦国有天下之民数千万,黔首百姓之家数百万,所需各种耕种、纺织、灌溉器具数量更是庞大。”
“唯有墨家、公输家门人子弟齐心协力,方可满足得了天下黔首百姓之需要,还需墨家与公输家门人子弟多加劳累一二!”
“待到各种耕种、纺织、灌溉器具普及天下之时,朕对墨家与公输家亦必有厚赏!”
听到始皇帝的话语,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与公输钧等几位公输家博士,彼此对视一眼,而后齐齐拱手拜下道:
“臣等墨家门人子弟,势必竭尽全力为陛下、秦国与天下黔首百姓尽快督造更多的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臣等公输家门人子弟,势必全力以赴为陛下、秦国与天下黔首百姓尽快督造更多的耕种、纺织、灌溉器具!”。
第二百七十八章:工期漫长的造船司,改进了纸的无定司【求订阅,求全订】
【说完冶炼司、耕器司、灌溉器司的工作成果之后,相里季接着汇报道:“工部下属六司之造船司,已经开始制造舰船了,预计明年第一批打捞捕鱼船将会制造成功。”】
【听到造船司这么“缓慢”的进度,太子扶苏也并没有任何不满。】
【因为造船司这样的进度,不仅不慢,甚至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快的了。】
【造船与造其他东西不同,在当前这个时代,单单是造船所需要的木材,如果是从无到有开始准备的话。】
【那都需要整整阴干一整年的时间,才可以拿来作为造船的原木材料。】
【在阴干木材之后,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制造一艘舰船。】
【如果是此前就已经有设计完善的舰船制造方案的话,那么建造起来还算容易一点。】
【根据相关设计完善的舰船制造方案,以及所需制造舰船的大小不同,一般耗费一年到两年左右的时间便能够建造成功。】
【但是如果没有相关设计完善的舰船制造方案,又或者说要制造的是一艘新的舰船的话,那么就需要从头开始设计新的舰船制造方案了。】
【而单是设计这个新的舰船制造方案所需要的时间多少,就难以确定了。】
【毕竟这玩意看人,如果是精于此道的天纵之才的话,可能仅需一天就能够设计出一个新的舰船制造方案。】
【但是如果是一个庸碌之才的话,可能白白耗费好几年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够设计出一个新的舰船制造方案。】
【而新的舰船制造方案设计出来之后,事情也还没有结束。】
【后续还得要投入实践,也就是根据新的舰船制造方案去生产制造新的舰船。】
【如果新的舰船制造方案合理的话,那么可能第一次就能够制造出新的舰船。】
【但是如果新的舰船制造方案不合理,从而导致制造出来的新的舰船下水沉了的话,那么就需要推翻新的舰船制造方案。】
【然后再去设计更加完善的新的舰船设计方案,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依然难以确定。】
【待到更加完善的新的舰船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又接着再根据更加完善的新的舰船设计方案去制造更加完善的新的舰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可能这一次就能够制造新的舰船成功。】
【如果仍不顺利的话,那么又需要再次重复以上几个步骤。】
【如此一来一回,搞不好等制造出新的舰船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想要制造好377一艘船的话,短则需要两、三年,长则需要三、五年,甚至是七、八年也有可能。】
【当然,这只是制造一艘船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造船原材料充足,并且造船人手也充足的话。】
【那么生产制造十几艘舰船,甚至是几十艘舰船的时间,和生产一艘舰船所需要的时间也是差不多的。】
【毕竟采用的是流水线式的生产制造方式,在所需制造的舰船规格都相同的情况下。】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