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50节
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无不对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感恩戴德,甚至是直接跪地朝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连连叩首,以表感谢。
因为龙骨水车与大转轮筒车这两种灌溉工具,真的对他们的耕种起到莫大的作用。
不说直接免除他们的挑水灌溉之苦,但是至少也能够让他们的灌溉往后轻松了一大半。
这又怎能不让黔首百姓对太子扶苏感激万分呢!
不过,也有小部分的黔首百姓看着天幕上的大转轮筒车心生羡慕。
因为大转轮筒车虽然很好,但是只能够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使用。
而他们所在的地方要么是水流平缓的地方,要么是压根没有河流,只有湖泊之类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就算他们建起了大转轮筒车,估计也都转不起来。
当然,即便如他也依然是非常感激太子扶苏的。
毕竟大转轮筒车他们用不上,但是龙骨水车他们也还是可以用得上的。
不过,就在他们羡慕其他地方的黔首百姓能够用得上大转轮筒车的时候。
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也仿佛察觉到了他们的羡慕,当即便给出了解决办法。
而且还是直接给出了两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无中生力,直接在河流水源旁边,挖出一个地下水槽,人为制造高低落差,形成源源不断的水流冲击力与推动力,进而推动大转轮筒车的运转。
第二种高转筒车,又或者说龙骨筒车。
直接建造两个大轮,一者置于高地,另一者置于水中,高低二轮通过绳索和竹筒形成一个长链环。
这样一来,当转动岸上大轮的时候,以长链环连接起来的另一个小轮也能转动起来,达到上下两个轮循环回转的状态。
期间长链环由两个轮子带着转动,链环上的小竹筒就能在经过水中时兜满水,然后由传送带运送到置于岸上的大轮位置,转到高处时水会自动倾入水槽里。
最后再水槽流向各地,汇流进入田地中,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
并且高转筒车的运转也不一定需要水力,由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也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他们也不用挖地下水槽了,直接建造两个筒车,组成一个高转筒车就可以实现在水流平缓的地方,又或者是在湖泊之类的地方送水到高地了。
唯二的问题,就是大转轮筒车与高转筒车,貌似比龙骨水车的建造还要更加复杂,以及他们还是没有牛!
“哎,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给我们造龙骨水车和筒车。”
“是呀,不然如果指望乡里的木匠的话,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制造的出来。”
“实在不行,我们就自己造,你们有将龙骨水车和筒车的模样画下来吗?”
“有倒是有,但是我们真的能够造的出来吗?”
“不管能不能,总试一试才行!”
“不然等陛下、朝廷,或者乡里的木匠制造的话,我们等到明年也不一定能够用得上龙骨水车和筒车!”
“说得对,我们自己试一试,试了不行,我们再等陛下、朝廷,又或者是乡里的木匠腾出来再制作吧。”
“可是我们还是没有牛,虽然凭借人力也可以驱动得了大转轮筒车和高转筒车,但是如果有牛的话,那就轻松很多了。”
“好希望我能有一头牛呀!”
“今天又是想要抢四夷牛羊的一天!”
在天下各地的黔首百姓讨论着大转轮筒车与高转筒车,以及牛的时候,咸阳城内的秦皇嬴政与一众大臣同样也在讨论着相关的问题。
“大转轮筒车以及高转筒车的督造之事,同样交由左民工部六司负责,连同之前的龙骨水车,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造最多的龙骨水车与筒车!”
秦皇嬴政看向公输均等公输家博士,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是,陛下!”
刚刚拿到左民工部六司地位与权力的公输均等几位公输家博士,压根就不知道拒绝两个字怎么写,当即便应承了下来。
一旁的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看到这一幕,也是悄悄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将公输家拉进来了。
不然现在公输家接下的这些任务,又得加到他们墨家身上了。
定下了筒车的制造之事,秦皇嬴政的目光也是停留到天幕上的“牛”的身上。
从天幕此前制造的曲辕犁,以及现在制造的龙骨水车和筒车,秦皇嬴政也是意识到黔首百姓如果能够有一头牛的话。
那么在耕种、灌溉等方面真的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提高耕种、灌溉的速度与效率。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看向一旁的李斯叮嘱道:
“四夷那边的牛羊收购之事,要盯紧点、加快点!”
“另外没有成年壮牛的话,牛犊也行,他们养不起的话,可以送给秦国养!”
“还有,乌氏倮现至何处?”
在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乌氏倮正在赶来咸阳的消息,而现在如果说有谁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大秦带来大量的牛羊等牲畜的话,那么就有乌氏倮这可了。
李斯闻言当即出列恭谨回答道:
“外贸令已经初步组建起来,待到天幕结束之后,便可以正式派遣使者出访四夷商议收购牛羊等牲畜之事。”
“乌氏倮现距咸阳三日路程左右,待到天幕结束之后,应当很快便可以入咸阳。”
听到乌氏倮快到咸阳之后,秦皇嬴政脸色也是变得温和两分。
毕竟乌氏倮代表着一大批可以免费得到一大批牛羊等牲畜呀!
不过即便得到了乌氏倮免费赠送的牛羊等牲畜,但是对比如今秦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也仍是严重不足。
毕竟秦国现在已经吞并了六国,不可能只顾秦国的老秦人。
若是只顾秦国的老秦人的话,那么从未来乌氏倮那里免费得到的数十、近百万的牛羊等牲畜倒是勉强够给几百万老秦人分了。
但若是考虑到原来六国的黔首百姓,那就远远不够分了。
而秦国又不可能不顾原来的六国黔首百姓,毕竟如今秦国已经完成了疆域的一统,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完成人心的一统。
所以在这个时候对老秦人与原来的六国黔首百姓做区别对待,是不可取的。
思索了半响,没有想出一个合适办法的秦皇嬴政,也是看向一众文武群臣询问道:
“众卿,可有其他办法在短时间内,让秦国可得更多的牛羊等牲畜?”
“尤其是牛,最为重要!”
听到始皇帝的话语,一众大臣也是知道始皇帝这么问的原因。
但是,这个问题他们也没办法解决呀。
毕竟秦国的牛羊牲畜就那么多,而且作为秦国最大牲畜牧主商贾的乌氏倮,很明显也是准备将自己名下所有的牛羊牲畜都上交秦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他们想要干掉一些牲畜牧主商贾,“凭空”变出一大堆牛羊等牲畜也做不到。。
第二百五十九章:按村分牛,吸水筒改灭火车,好用的过山龙【求订阅,求全订】
一众文武百官皆是陷入思索之中,半响不言。
站在中间的张苍悄悄环顾四周一番,确实没看到有大臣站出来发言之后,心中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要多表现一番,于是便站出来低头:
“禀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恰当可言?”
这话一出,当即便吸引了秦皇嬴政以及其他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的注意。
秦皇嬴政转头看到出列发言的人是张苍这个新提拔起来的准九卿大臣,脸色也是温和两分-道:
“张卿有何想法-,直言即可。”
同时,站在一众文臣最前面之一的李斯,也是眉头微微一皱,同时心中做好万一张苍因为思虑不周,从而导致发言不当,然后自己应该如何为之找补的准备。
待到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之后,张苍并没有第一时间着急发言,而是又在心中再捋了一遍自己刚刚的想法之后,方才缓声开口道:
“秦国如今有老秦人四百万到五百万人,按照五口为一户人家来计算,秦国单单是老秦人也有八十万户到一百万户左右。”
“若是再算上原来六国的黔首百姓的话,那么如今秦国总的百姓人口约莫有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左右。”
“这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人,同样按照五口为一户人家来计算,那么也有五百万户到六百万户左右。”
“而秦国如今老秦人之中,能够独立有牛的百姓之家,估计不会超过十万户。”
“而原来六国的黔首百姓,其中能够独立有牛的百姓之家,估计也不会超过五十万户。”
“目前在短时间内,秦国最大的牛、羊等牲畜的来源便是乌氏倮。”
“天幕上十多年前的乌氏倮,便能拿出数十万的牛、羊、马等牲畜,那么十几年过去之后的现在,乌氏倮能够拿出的牛、羊等牲畜应当在近百万左右。”
“姑且将之按时按照百万整计算,而在这百万的牛、羊、马等牲畜之中,估计牛所占的牲畜数量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
“换句话说,牛的数量大约在二十五万头到三十三万头左右。”
“其中再扣去尚未不能进行劳作、拉犁的牛犊和垂垂老矣的老牛,能够拿来驱使劳作的壮牛数量应当在三十万头左右。”
“而除了乌氏倮之外,天下其他商贾手中应当也还有一些牛存在。”
“这一部分牛的数量不会太多,但是全部加起来,估计应当也有五到十万头左右。”
“最后整个大秦如今短时间内能够找出来的牛的数量,大概便是三十五万到四十万之间。”
“这个数量的牛,果按照一户一牛来分配的话。”
“那么单单是老秦人都不足以做到一户一牛,更加别说让老秦人与原六国黔首百姓都做到一户一牛了。”
“所以微臣的想法是,既然暂时短时间做不到一户一牛,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目标缩小一点,先以村作为分配标准。”
“假如按照百户为一个村子来计算的话,那么如今秦国大概便有五万到六万个村子左右。”
“而按照此前估算的牛的大概数量,平均下来一个村子大概是能够分到六到八头牛左右。”
“而一个村子,能够额外多出六到八头牛,已经足以解决黔首百姓如今非常多的问题了。”
“像天幕所说的龙骨水车、大转轮筒车,又或者是高转筒车,一般而言,一个村子只要建起其中两、三个,便足以做到初步的惠及全村了。”
“去掉驱动龙骨水车、大转轮筒车,又或者是高转筒车所需要用到的牛,一个村子也依然还能够剩下四、五头牛能用来驱使曲辕犁进行耕种。”
“换句话说,一头牛大概也只需要负责二十到三十户百姓的田亩耕种。”
“尽管仅靠一头牛不能将这二十到三十户黔首百姓的田亩都耕种完,但是至少也能够减少这二十到三十户黔首百姓当前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工作量。”
“如此,便也足以暂时安抚住黔首百姓了。”
“之后,只要继续从四夷那里购买或抢掠到更多的牛,然后慢慢做到一户一牛便可。”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