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21节
【他不可能因为认同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就背叛自己的阶级,背叛一直以来对他寄予厚望的父王。】
【听完太子扶苏的话语,相里季也是面露苦笑之色。】
【太子扶苏话语里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作为太子他能够接受得了废除贵族公卿将相的世袭,让贵族公卿将相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
【甚至他也非常乐于见到这个结果的出现,因为这样有利于维护君主的王权。】
【但是,也仅此而已。】
【至于尚贤这一思想主张背后更进一步的废除君主的世袭,让君主也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却是不可能接受的。】
【毕竟太子扶苏不可能说废除秦国君主的世袭制度,然后不让将来的赢秦氏子孙成为秦国的国君,反而让普通的黔首百姓成为秦国的国君。】
【如果太子扶苏真的敢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哪怕秦王嬴政再如何喜爱扶苏这个太子,恐怕秦王嬴政都会痛下狠心地废除掉扶苏的太子之位。】
【毕竟秦王嬴政不可能会为了纵容太子扶苏的想法,从而任由太子扶苏毁掉秦国赢秦氏世袭的国君之位。】
【同样,就算相里季认为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是正确的,他也很难开得了口取劝太子扶苏全面认同这一思想主张。】
【毕竟,太子扶苏与他不同。】
【他家里没有王位要他继承,所以他可以很轻松地说出全面认同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更加认同包括国君在内也要取贤于民,出之于民.....】
【但是,太子扶苏家里是真的有王位要他继承的!】
【如果太子扶苏全面认同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太子扶苏变相否定了将来自己子嗣继承秦国国君之位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将来不知道会有多少的野心家与心怀不轨之徒,打着太子扶苏所认可的墨家“尚贤”这一思想主张的旗号来竞争秦国的国君之位。】
【从而动摇秦国的江山社稷,让天下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样的结果,对于墨家而言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天下大乱,最先受到伤害,以及受到伤害最严重的肯定是黔首百姓。】
【所以相里季看着太子扶苏,嘴角微动却也什么都说不出口。】
【最后只能无奈地接受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或许无错,但是太子扶苏却注定不可能全面认同尚贤这一思想主张的结果。】
【不过随即相里季又很乐观地想到,虽然太子扶苏无法全面接受认同尚贤这一思想主张。】
【但是至少太子扶苏也认同了废除贵族公卿将相的世袭,让贵族公卿将相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这一点。】
【而仅是如此,在当前这个除了秦国之外,另外六国依然还是以贵族公卿将相世袭为主的时代,就已经称得上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至少未来等太子扶苏继位之后,秦国的黔首百姓依然能够像现在这样有希望从一个最底层的普通黔首百姓,翻身成为秦国的贵族公卿将相之一。】
【甚至等将来秦国在秦王嬴政,又或者是在太子扶苏的手上完成大一统之后。】
【整个天下的黔首百姓也都能够有希望从一个最底层的普通黔首百姓,翻身成为秦国的贵族公卿将相之一。】
【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也已经算是完成并达到了他们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了。】
【而另一旁的秦王嬴政,在听到太子扶苏的回答之后,也是微微颔首,看向太子扶苏的眼神越发的满意。】
【正如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或许是没错的。】
【但是身为太子的扶苏,却是不可能且也1.0不允许全面接受尚贤这一思想主张的。】
【毕竟历代秦国先君,乃至于是包括他这个秦王在内,难道辛辛苦苦的变法强秦、东出,乃至于是一统天下,最后就是为了将这偌大的基业交到太子扶苏手上。】
【然后现在的太子扶苏,将来的秦王扶苏再将这偌大的赢秦氏基业交托到其他人的手上,甚至于是交托到一个与赢秦氏毫无关系的普通的黔首百姓手上?】
【若是真的发生这种事情的话,那么别说他了,估计秦国历代先君就算是死了,其魂灵都不得安息。】
【甚至一众秦国先君诈尸起来先教训太子扶苏这个不肖子孙一顿,然后再教训将秦国这份基业传给了太子扶苏这个不孝子的自己一顿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还好太子扶苏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以及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出什么选择,并没有被墨家墨子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所忽悠到。】
【像现在这样,让墨家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止步于废除贵族公卿将相的世袭,让贵族公卿将相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这个程度就足够了。】
【这个程度的尚贤,刚好可以削弱贵族公卿将相的力量,以此进一步维护君主王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至于余下更加彻底且深入的尚贤思想主张,则是需要无视,甚至于是抹消。】。
第二百三十一章:包容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受下层黔首百欢迎的墨家【求订阅,求全订】
咸阳宫殿内,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再次用你们墨家真的很勇的神情,看向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
毕竟墨家是真的勇呀,想要废除贵族公卿将相的世袭制度,让贵族公卿将相也做到取贤于民、出自于民也就算了。
现在居然就连君王的世袭也想要废除,甚至想要让君王之位也如同上古圣王那般,做到取贤于民、出自于民。
难怪墨家明明昔日也是天下显学之一,从墨子学说者不计其数,但是却没有哪个诸侯国君真正采纳墨家墨子的治国之策。
甚至就连始皇帝也只是用墨家之技艺,而不用墨家的思想主张。
这哪个诸侯国君敢采纳呀!
要是真的彻底采纳了墨子的思想主张,怕不是他日连自己子孙后代的国君之位都要交出去。
这纵然是再昏庸的国君,也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选择。
这么一想,那些诸侯国君没有下令诛杀墨家门人子弟,仅仅只是驱逐墨家门人子弟,其实已经算是态度很好的了。
至少易地而处,如果有谁叫自己将子孙后代的国君之位交出去,来个什么取贤于民的话,那么自己肯定会下令将这大逆不道的家伙统统诛杀。
而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看到其他诸子百家博士异样的神情,则是翻了一个白眼,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就算是他们墨家门人子弟自己,其实也觉得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有些不太现实。
毕竟如果墨子仅仅只是要求一个国家的贵族公卿将相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的话。
那么或许还可以通过得到来自于君主的支持,从而让墨家“尚贤”这一思想主张得到实现。
但是如果连对君主都要求取贤于民、出自于民的话,那么整个国家的权力上层都不会有人支持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
如此一来,在墨家门人子弟眼中便形成了一个悖论:
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全15面否定了国家权力上层的国君贵族公卿将相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却又需要得到这个国家权力上层的国君贵族公卿将相的认可与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这几乎堪称是一个无解的悖论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他们墨家能够遇上一个愿意齐齐放弃自己,以及自己子孙后代权力的国君与贵族公卿将相。
然而这可能吗?
墨家一众门人子弟觉得这是几乎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因为天下这么大,出现一个圣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他们墨家墨子,在他们墨家门人子弟看来就是一位圣人。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上至国君,中至所有贵族公卿将相全部都是圣人的话,那肯定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
又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国家,上至国君,中至所有贵族公卿将相全部都是不贪图权力名誉地位的圣人的话。
那么这个天下早就该在这些圣人的手中重新完成大一统了,压根就不会有他们墨家墨子提出“尚贤”这一思想主张的机会。
因为不需要也轮不到他们墨家墨子提出“尚贤”这一思想主张,这些圣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践行“尚贤”这一思想主张。
所以可能墨子是希望有朝一日天下能够真正恢复上古圣王之治,做到君王贵族公卿将相全部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
但是他们这些墨家门人子弟其实还是比较现实的,只要能够做到贵族公卿将相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给底层的黔首百姓一个翻身的机会,那就足够了。
而站在最前面的秦皇嬴政也仅仅只是回头撇了一眼相里季等墨家博士,对于墨家墨子希望国君也都取贤于民,出自于民这一“尚贤”观点,并没有说什么。
一是因为,当前这个时代,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的时代,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诸子百家,皆可以畅所欲言自己对于国家、社会、天地、宇宙、自然、秩序的想法观点。
哪怕这些想法观点不能被君主所容忍,但是也会被这个时代所包容。
二是因为,过往诸国争霸的原因,诸侯国君、贵族公卿对于才智之士都颇为尊重。
哪怕对方所提出的思想观点不符合自己之意,但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彰显出自己对于才智之士的重视,也都会礼送对方出境。
这也是为什么墨家墨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并不为诸侯国君所喜,甚至是为诸侯国君所厌恶,但是诸侯国君也没有下令诛杀墨家学子的原因。
毕竟今日要是因为墨家之思想主张而诛杀了墨家学子的话,那么其他诸子百家学子焉知这个诸侯国君他日会不会以同样的原因诛杀自己。
而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之后,那么其他诸子百家学子还敢进入这个国家,为该国国君效力吗?
自然是不敢的!
甚至天下诸子百家的学子都会齐齐唾骂这个国家与国君。
就像当年秦穆公死时,让三良陪葬一样。
当时天下无数士子皆是唾骂秦国与秦穆公,并且往后的两百多年也没有什么有才的士子愿意入秦为秦国国君效力。
从而导致秦国往后整整两百六十余年,版图疆域都没有得到丝毫的扩张。
直到后面秦孝公继位,大刀阔斧变法之后,秦国才重新走上了称霸之路。
而有秦穆公这个惨痛的先例在前,其他诸侯国君、贵族公卿就更加不会因为诸子百家提出的思想主张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便下令杀子百家的子。
同样有秦穆公这个老祖宗惨痛的教训在前,秦皇嬴政自然更加不会因为墨家墨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不符合自己之意,就下令赐罪墨家。
三是因为,墨家墨子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对于君主而言,虽然有些大逆不道。
但是其他诸子百家所提出的思想主张,比墨家墨子“尚贤”这一思想主张更加大逆不道的又不是没有。
如果真要计较的话,那么不仅要打压墨家的思想学说,赐罪墨家学子,同样也要打压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赐罪其他诸子百家学子。
如此一来,估计他就要尽失诸子百家学子之心了。
这对于秦国的统治,很显然是不利的事情。
而以秦国利益为先的他,自然不会做出这种影响秦国统治的事情。
四是因为,他为始皇帝,还不至于这点胸襟度量都没有。
墨家思想主张不得他意,那么他继续像以往那样不听墨家的思想主张,只用墨家之技艺也就是了,倒也没必要下令赐罪墨家。
更何况墨家还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有功之臣,那就更加不能够简单因为墨家思想不得他意就肆意赐罪了。
否则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那么秦国其他臣属必然人人自危。
而现在天下各地还有六国余孽未消,若是秦国内部君臣失和的话,那么说不定就会给了六国余孽可乘之机。
而这自然也不是秦皇嬴政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对墨家墨子所提出的“尚贤”这一思想主张置之不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