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00节

  “周王朝都已经亡了,昔日周王朝的周礼自然也应该废掉!”

  “周礼若是有用的话,那么周王朝又如何会亡!”

  “而周礼若是无用的话,那么还留着它干什么!”

  “天下岂有数百年不变之礼!”

  “废除周礼,刻不容缓!”

  相里季等一众墨家博士口中对于自家墨子,可谓是极尽赞叹之言,同时对于周礼也是极尽贬斥之论。

  而除此之外,相里季等一众墨家博士也是为自己感到深深的惭愧。

  毕竟他们这些墨家博士,少则学习研究墨家思想主张十几年,多则学习研究墨家思想主张数十年。

  然而他们却无一人看出墨子提出“非乐”这一思想主张背后,所蕴藏的墨子欲要借机废掉昔日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

  反而还要太子扶苏这么一个刚刚学习墨家思想主张,仅仅三个月时间的墨家学子来为他们揭示其中的内涵。

  这不能说他们十几年或数十年的墨家思想主张白学、白研究了,但是至少也可以说一句他们对于墨家思想主张的学习、研究、领悟还不够深入、透彻......

  不过好在现在发现还不算晩,往后他们一定会好好深入学习、研究、领悟墨子所提出的各项思想主张背后蕴含着的根本目的。

  当然,不仅在皇宫里面的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是这么想的。

  在秦国军工武器装备和其他各种新式耕种纺织器具的研究、生产制作基地的相里氏之墨,以及在原齐国地域的相夫氏之墨和游走在原楚国地区的邓陵氏之墨。

  此刻也皆是打定主意,等天幕结束之后,一定要召集各自门下的墨家子弟去重新研究、解读昔日墨子所提出的一项项思想主张!

  坚决不能够让自己等墨家后辈门人子弟再发生如此丢脸的事情!

  而在场的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看着叫嚣着要废除周礼的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看戏的神色。

  甚至还有个别诸子百家的博士在心中暗自可惜现在没有儒家的博士在场,否则说不定他们就可以看到一场墨家博士与儒家博士之的武行了。

  对于周礼的废除与否,其他诸子百家博士并没有像儒家又或者墨家那么在意。

  因为他们各自学派学说的根基,都不是周礼。

  比如说,农家。

  农家学派学说的根基是种田,而周礼继续存在会影响到农家种田吗?

  并不会!

  毕竟就算是推行周礼,那也是要吃它们农家种出来的粮食的。

  同样就算是废除了周礼,那也依然还是要吃它们农家种出来的粮食的。

  所以周礼是否被废除,关它们农家屁事,有本事就让所有人都别吃它们农家种出来的粮食呀!

  再比如说,兵家。

  兵家学派学说的根基在于行兵打仗、战场战争获胜,而周礼继续存在会影响到兵家行兵打仗、战场战争获胜吗?

  并不会!

  在昔日兵家孙子一句“兵者,诡道也”出来之后,周礼的一切规则就都不适用于兵家了。

  往后兵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战场战争上不择手段的获胜!

  所以周礼是否被废除,关它们兵家屁事,只要不想被敌国给打到兵临城下,甚至是亡国的话,那么就别以什么乱七八糟的周礼来影响、制约它们兵家。

  又比如说,纵横家。

  纵横家学派学说的根基在于动以利害、巧辞服人4.2、合纵连横,而周礼继续存在会影响到纵横家动以利害、巧辞服人、合纵连横吗?

  并不会!

  周礼的核心制度之一是分封,而只要有分封的存在,那么就会有诸侯国的存在。

  同样只要还有诸侯国的存在,那么便永远都会有它们纵横家游走于诸国之间动以利害、巧辞服人、合纵连横的机会。

  就算废除了周礼,天下没有了诸侯国,但是天下也依然还会有四夷,以及其他蛮夷番邦小国等等存在。

  它们纵横家也并不会因为周礼被废除,从而便失去自己一展所长的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道家、医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等等也是如此。

  它们各自学派学说的根基,基本都和周礼没有多大的关系。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周礼继续存在也行,周礼被废除了也无所谓,反正他们都不靠周礼吃饭。

  但是儒家不同,儒家是真的依靠周礼吃饭的,以及墨家貌似也是真的想要推翻周礼。

  如此一来,儒家和墨家这两个学派学说的门人子弟,不把彼此的狗脑子打出来才怪。

  届时它们这些其他诸子百家便可以一边吃瓜看戏,一边坐收渔翁之利。

  等到儒家和墨家争到最后两败俱伤,那么它们这些诸子百家也就少了两个劲敌,自家学派学说占据秦国思想主流地位,成为当世显学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

第二百一十一章:废除周礼的方法,利诱,威逼?【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神情激动难抑的相里季,太子扶苏虽然不忍,但也还是泼冷水道:“但是就和刚才说的那样,乐舞有它存在的必要意义。”】

  【“只要有它存在的必要意义,那么乐舞就不会被彻底废除,也不可能会被彻底废除!”】

  【“而且即便被废除了旧的周礼,也依然还会有与旧的周礼相类似的,重新将人划出上下有别、尊卑有异的新周礼出现。”】

  【相里季闻言一楞,不由得问道:“为何会有新的周礼出现?”】

  【按照他的理解,即便因为乐舞有它存在的必要意义,但是也并不代表周礼就不可以废除。】

  【只要去掉周礼里面那些通过乐舞的等级差异,将人划出上下有别、尊卑有异的内容,只留下纯粹的乐舞。】

  【这样便可以既保留了乐舞存在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又距离墨子所提倡的“兼爱”更进一步。】

  【这应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才对,又怎么会有新的周礼出现呢?】

  【太子扶苏看着相里季,轻轻敲了敲桌案道:“季师认为,周礼维护的是谁人的利益?”】

  【“又是何人需要周礼的存在?”】

  【简简单单两句话,当即便让相里季脸上的笑意消失,整个人都变得沉默下去。】

  【作为当代相里氏之墨最出色的墨者,太子扶苏刚刚所说的那两句话并不难以回答。】

  【甚至在太子扶苏说出那两句话之后,他便立刻想到了答案。】

  【但是那两句话背后的答案,太沉重了,沉重到让他都有些难以说出口的地步。】

  【见此,太子扶苏轻叹一声,但也还是残酷地揭穿答案道:“周礼维护的26是天子与诸侯国君的利益!”】

  【“是天子与诸侯国君需要周礼的存在!”】

  【“所以只要天子与诸侯国君仍然存在一天,那么现在的周礼或许会被废除。”】

  【“但是,也依然会有新的,将人划出上下有别、尊卑有异的礼乐制度出现。”】

  【“届时,周礼可能会改个名字叫做秦礼,又或者是赵礼、楚礼等等。”】

  【“但是秦礼,又或者是赵礼、楚礼的内里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依然还是和周礼一样,将人划出上下有别、尊卑有异的一种礼乐制度。”】

  【相里季沉默了好半响,方才用希冀的目光看向太子扶苏问道:“难道陛下与殿下也不能改变吗?”】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但是又摇了摇头道:“父王与孤自然可以改变!”】

  【“礼乐制度这种东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迎合君王统治者而存在的。”】

  【“所以当君王统治者需要它改变的时候,那么它自然便会随着君王统治者的意志而改变。”】

  【“但是刚刚也说了,周礼与周礼之后的新礼维护的是天子与诸侯国君的利益。”】

  【“说的更直白点,周礼与周礼之后的新礼维护的便是父王与孤的利益!”】

  【“所以父王与孤又为何要自损自身的利益,而去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呢?”】

  【“难道便仅仅因为墨家,又或者是墨子的三言两语吗?”】

  【“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之后,或许的确能够让黔首百姓因此获益。”】

  【“但是父王与孤因为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而损失的利益,又可以从哪里找补回来呢?”】

  【看着太子扶苏最后骤然锐利起来的眼神,以及突如其来的质问。】

  【相里季不由得哑口无言,难以回答。】

  【不过相里季回答不了也很正常,因为墨家与墨子眼中所看到的都是黔首百姓。】

  【它们看到的是天子与诸侯国君、贵族公卿侵占了天下太多、太多的利益,从而导致黔首百姓自身所能够拥有的利益太少、太少。】

  【甚至少到黔首百姓自身都难以为继,无法存活下去,不得不犯上做乱以求活的地步。】

  【所以墨家与墨子的想法,便是努力从天子与诸侯国君、贵族公卿的身上,挖取一些利益好处分给黔首百姓,好让黔首百姓能够活下去,甚至是活的好一些。】

  【这样的想法是没错的。】

  【唯一有错的就是墨家与墨子的眼中看不到天子与诸侯国君、贵族公卿,只想损天子与诸侯国君、贵族公卿的利益而壮黔首百姓的利益。】

  【但问题是,天子与诸侯国君、贵族公卿侵占天下大部分利益久矣。】

  【凭什么就要因为你墨家与墨子的三言两语,就要将自己拥有的一部分利益分给黔首百姓呢?】

  【“言语有时候有用,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无用的。”】

  【“墨家与墨子的三言两语,是并不足以让父王与孤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

  【“因为这样的行为,是在损害父王与孤自身所代表着的统治者利益!”】

  【“只要父王与孤的脑子不傻,那么父王与孤都不可能会答应这样的要求。”】

  【“如果真的想要让父王与孤答应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的话。”】

  【“那么,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利益,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能够给父王与孤在其他方面带来更大、更多的利益!”】

  【“那么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便有可能让父王与孤答应废除周礼,又或者是彻底改变周礼之后的新礼。”】

  【说到这里,太子扶苏顿了顿,没有紧接着说下去。】

  【而一旁的相里季,则是有些按耐不住地迫切追问道:“第二个办法呢?”】

  【“第二个办法是什么?”】

  【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不太好办,甚至应该说是非常难办才对。】

首节 上一节 200/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