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70节
要是他们往日多杀几个敌兵,那么说不定他们现在也能够达到杀敌斩首三十人以上,拥有可能被选中去咸阳城被始皇帝亲自授勋的资格。
尤其是那些杀敌斩首数量在二十五人以上,三十人以下的大秦将士。
此刻更是恨不得立刻爆发一场战争,然后朝廷调集他们去讨伐、镇压或者平叛。
因为只要再给他们一场战争,那么他们便很有可能达到杀敌斩首三十人以上的要求,从而得到有可能被选中去咸阳城被始皇帝授勋的机会。
一想到这里,这部分距离斩首杀敌三十人以上只有一步之遥的大秦将士,更是忍不住在心中暗自祈祷希望四夷不要遵从秦国使者之令。
甚至这部分将士更是大胆地希望四夷能够擅杀秦国使者,这样他们就有借口被派出去讨伐四夷,然后凑够自己所需要的军功了。
而比起兴奋的老秦人与数十万秦军将士,原六国故地的黔首百姓则是继续唉声叹气。
毕竟始皇帝即便要授勋,那也是授勋给那些为了秦国而战死的大秦将士家属、伤残老卒,以及百战精锐。
而他们这些原六国黔首百姓呢?
那些战死的大秦将士,就是死在他们祖辈、父辈或者子嗣辈的手上。
同样那些伤残了的大秦老卒,也是因为他们祖辈、父辈或者子嗣辈方才伤残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与老秦人不敌视他们这些原六国黔首百姓那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加别说给他们授勋了。
至少他们这些原六国黔首百姓是说不出,让秦国与始皇帝给他们授勋这么不要脸的话语的。
所以不仅前面的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祭祀的靖灵殿、英灵碑和他们原六国黔首没什么关系,就连现在的始皇帝亲自授勋同样也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与秦国老秦人格格不入且尴尬的感受,也是让他们感到很难受。
而他们越是难受,骂起原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便越狠。
毕竟要不是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一个个都只知道吃喝玩乐,以及贪污压榨他们这些黔首百姓的话,六国又怎么可能会亡的那么快。
要是六国国君也整个这样的授勋出来嘉奖、勉励他们,保证他们战死之后,家属得到很好的照顾。
又或者伤残之后,自己也能够得到国家很好的照顾,那么他们还能不为六国拼死抵抗秦国吗?
说来说去,都是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的错!
在不知不觉中,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在原六国黔首百姓心中的口碑也是一降再降。
这时候,如果有原六国国君后裔,又或者是原六国贵族公卿站出来号召他们一起反秦的话。
那么这些原六国黔首百姓不仅不会跟随,甚至还有可能会操起石头就砸过去。
因为在这些原六国黔首百姓现在的心中,秦国与始皇帝对待他们是不是好的,这一点他们暂时不确定。
因为秦国与始皇帝也只是刚刚征服了他们,至于其他更多的事情,因为天幕的突然出现,所以暂时还没来得及去做。
但是原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对待他们是不是好的,这一点他们则是非常确定。
毕竟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原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手底下生活,原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对待他们这些黔首百姓好或坏,他们还能不清楚吗?
正是因为原六国国君与贵族公卿对待他们如猪狗,所以他们才会顺从地臣服秦国与始皇帝。。
第一百八十四章:找到刺始皇帝机会的张良,谋求政治地位的商贾【求订阅,求全订】
会稽郡吴县,项梁看着天幕也是愤恨道:
“这暴君与暴君之子,当真会收买人心!”
在愤愤然过后,项梁又转过头来看着身旁的项羽道:
“好好学习那暴君与暴君之子收买人心的手段方式!”
“欲成大事,收买人心是必不可少的!”
项羽打了一个哈欠道:
“收买人心这种事情,有叔父你去做就可以了。”
“有谁不服叔父的话,我直接为叔父率军镇压!”
自从消化完上次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讲完“兵书四势八略三十六计”之后,他感觉自己~强的可怕!
至少就算是面对天幕上的那个“王翦”,他也有把握就算打不赢对方,自己也能够跑得掉。
甚至要不是叔父拦着他的话,他现在就想要拉起一支反秦大军,然后兵贵神速,直插咸阳,打始皇帝一个措手-不及!
至少如果能给他三千精锐骑兵的话,他是真的有把握能够在天下各地的秦军都来不及反应之前,就打到咸阳城门下。
然而可惜,这么好的计划,他叔父愣是不允许,说什么没有粮草物资之类的。
这算什么问题,没有粮草物资那就去抢呀!
有大军在手还能抢不到足够的粮草物资?
直接就食于敌,以战养战就完事了。
可惜,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案还是被叔父给否了。
果然,叔父始终都不懂兵法,也不懂他。
看着对收买人心兴趣寥寥的项羽,项梁也是不由得感到头疼道:
“叔父帮不了你一辈子的,叔父总有离开的时候。”
“所以有很多事情,你都得要自己学着来做,这样日后你才能够有机会成就大事!”
听到这话的项羽,眉头一皱,当即转身看向自己叔父一脸狐疑道:
“难道叔父还有其他的侄儿,我还有其他的兄弟?”
项梁一脸愕然:
“何出此言?”
项羽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道:
“叔父如果没有其他的侄儿,又为何要离开我?”
“叔父若不离开我,那我又何必去学这些烦人的东西,我有叔父帮我就够了!”
项梁一时语塞,想要开口说自己所言的“离开”,指的是自己的死亡。
不过在对死之一事颇为忌讳的这个时代,项梁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能在心中暗叹道:
“罢了,罢了,总归我不会这么早就死去,我还有时间,羽儿也还有时间,以后再慢慢教就是了。”
看着哑口无言的叔父,项羽脸上也是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在这个时代,十一、二岁的少年已经算是半个成年人了,所以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叔父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只不过现在还是少年的他,始终觉得死亡这种事情,不管是离他,还是离他叔父都依然很遥远。
遥远到,项羽认为叔父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另一边,旧韩故地,张良看着天幕也是陷入了思索之中。
天幕上的“秦王嬴政”亲自授勋带来的好处有多大,他也是能够看出来的。
而他能够看出来,那么始皇帝同样也能够看出来。
而始皇帝能够看出来的话,那么始皇帝就必然不会错过这个能够提高自己对于军心与军权掌控程度的机会。
所以始皇帝同样也很有可能会像天幕那般,亲自对阵亡了大秦将士家属、伤残老卒,以及军中精锐进行授勋。
若是他能够找到机会混入始皇帝亲自授勋的大秦将士家属、伤残老卒,以及军中精锐队伍中的话,那么他便有可能亲自刺杀始皇帝!
不过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这种当面刺杀,尤其还是在秦国咸阳宫城里面进行刺杀。
不管成功或失败,结局都和昔日的荆轲刺秦那样,必死无疑。
找死士,又或者是刺客的话,张良又有些信不过。
毕竟昔日刺秦的荆轲与秦舞阳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让他亲自上的话,那倒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如果能够用他的命来换始皇帝的命的话,那也是很划算的买卖。
主要还是第二个问题比较麻烦,那就是要如何才能够混入到那些阵亡的将士家属、伤残老卒,以及军中精锐的队伍之中。
其中秦国的军中精锐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了,毕竟能够被授勋的军中精锐肯定都要求至少斩首杀敌三十人以上。
他即便现在能够伪造个人信息混入到秦军之中,那也伪造不出来斩首杀敌三十人以上的军功记录。
而那些伤残老卒同样也不予考虑,毕竟说了是伤残老卒,他现在身无伤残的样子,肯定是不行的。
要是为了刺杀始皇帝而将自己弄得伤残,那么后面伤残了的他还有能力去刺杀始皇帝吗?
所以,唯一能选的就只有混入到阵亡了的将士家属之中,以大秦阵亡将士家属的身份去接近始皇帝,然后再行刺杀之举。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就得要给自己伪造一个不会被拆穿的大秦阵亡将士家属的身份。
而最好的伪造,那就是顶替。
而想要顶替的话,那么就得要收买一个大秦阵亡将士的家属身份。
而以秦人对于始皇帝的忠诚程度来看,估计不会有秦人愿意出卖这么一个阵亡将士的家属身份,以及这么一个可以面见始皇帝的机会。
所以最好的顶替办法,还是收买一个秦国的地方郡县官员,让其帮自己从中伪造、顶替一个大秦阵亡将士家属的身份。
想到这里,张良也是轻轻敲击着桌案,开始努力回想着是否有哪个大秦本国地方郡县的官员,自己是认识的。
并且有可能被自己收买,能够帮助自己伪造、顶替大秦阵亡将士家属身份的。
而在张良思索着的同时,天幕也是在继续放映。
【在祭祀完靖灵殿与英灵碑,以及给阵亡的将士家属、伤残老卒,还有军中精锐授勋完之后。】
【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也并没有空闲下来,而是接着召见起大豪商乌氏倮与巴清。】
【早在半年前,秦王嬴政就已经下令要诏乌氏倮与巴清入咸阳了。】
【只不过如今的道路实在不便,单单是从咸阳传令到乌氏倮所在的乌氏县,以及到巴清所在的巴郡,在不加急的情况下,便要走一、两个月。】
【再加上是秦王召见,所以不管是乌氏倮,还是巴清都想要各自带上一些贵重的礼物,用以进贡给秦王。】
【如此一来,路上耗费的时间自然就更多了些。】
【故而从秦王嬴政传令,直到现在大半年之后,乌氏倮与巴清方才赶到咸阳城等候秦王嬴政的召见。】
【而在等候秦王嬴政召见的期间,刚好也是赶上了秦国靖灵殿与英灵碑的祭祀。】
【不管是乌氏倮,还是巴清,自他们有生以来,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震撼人心的宏伟祭祀。】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