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66节
他们是为了秦国而战死的老秦人!
他们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孩子!
他们的战死并不仅仅是奏报上的死亡人数简单加一,而是一个老秦人家庭可能失去了它的父亲、兄弟、儿子、孙子!
而英灵碑上有多少个名字,便代表着大秦有多少个家庭,失去了它的父亲、兄弟、儿子、孙子!
而天幕上遍及秦国各地的英灵碑上有多少个名字,秦皇嬴政数得清吗?
数不清!
但越是数不清,便意味着历代老秦人为秦国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便越大!
大到即便是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高高在上,号始皇帝的秦皇嬴政也是为之耸然动容。
所以当秦皇嬴政看到天幕上的“自己”手执祭香,朝着巨大的无名英灵碑俯身下拜的时候。
秦皇嬴政也是没有丝毫迟疑,遥隔天幕,同样与天幕上的“自己”一起祭拜英灵碑。
而在秦皇嬴政有所动作的时候,在秦皇嬴政身后的一众文武百官,同样也是紧跟着天幕上的“大秦文武百官”一同大礼祭拜那巨大的无名英灵碑。
在俯身三拜祭祀完天幕上的靖灵殿与英灵碑之后,秦皇嬴政也是骤然转身看向身后的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以及治粟内史和少府卿,不容置疑道:
“一年!”
“一年之内,朕要看到与天幕一模一样的靖灵殿与英灵碑!”
“如果人手不够,那便从修筑骊山陵墓那里抽调人手!”
天幕上尚未统一之前的秦国,都能够仅花一年的时间,便修建好咸阳与秦国各郡县的靖灵殿与英灵碑。
那么没理由大一统之后的秦国,还无法在一年之内修建好咸阳与天下各郡县的靖灵殿与英灵碑。
甚至要不是考虑到天幕出现之后,压在一众官员身上的事务越来越多,秦皇嬴政甚至都想要将这个修建时间给进一步压缩到半年之内。
没办法,当原来只是存在于太子扶苏口头上的靖灵殿与英灵碑真正修筑完成之后。
秦皇嬴政方才骤然发现,这靖灵殿与英灵碑比他所想象的还要更好。
好到无论如何,他都要有一个与天幕上一模一样的靖灵殿与英灵碑。
甚至为此,他可以决定暂时放缓一下自己骊山陵墓的修筑。
将其中的一部分人手抽调出来,转去修筑靖灵殿与英灵碑。
右丞相王绾听到始皇帝的命令之后,也是当即应道:
“是,陛下!”
“一年之内,靖灵殿与英灵碑势必完工!”
自从被秦皇嬴政吩咐,负责主持督造咸阳,以及大秦各地的英灵碑与靖灵殿之事后,他就一直在和部下商议着靖灵殿与英灵碑到底应该如何建设。
并且在商议过程中,推翻了一个又一个不满意的方案。
而现在有了天幕直接呈现出修筑好的靖灵殿与英灵碑模样,并且始皇帝对此还非常满意之后。
那么他也不用再考虑其他更多的事情,直接对照着天幕上修筑完成的靖灵殿与英灵碑模样,抽调相关的人手、物资,进行一比一的复刻就完事了。
想到这里,右丞相王绾也是赶紧拿起笔墨,趁着脑海中有关于靖灵殿与英灵碑的结构模样的记忆还清晰。
当即便在面前的空地上,将靖灵殿与英灵碑的大体模样、结构给画下来。
一旁的左丞相隗状在听到始皇帝的要求之后,也是躬身承诺道:
“三个月之内,陛下继位登基至今,所有战死的大秦将士名单都会初步整理出来。”
“半年之内,所有当前能够找到的,历代为秦国战死的将士名单也都会初步整理出来。”
自从一个月前被秦皇嬴政吩咐,负责将所有为了大秦统一天下而战死的将士名单都整理出来之后,左丞相隗状也是一直都有留心、催促这件事的推进进度。
而这件事推进起来,除了较为繁琐之外,难度并不算太大。
毕竟所有战死的将士,秦国都是有拨付阵亡抚恤金的。
而阵亡抚恤金的拨付,是精确到每一个阵亡将士的。
故而,只要将治粟内史处与天下各个郡县所存的阵亡抚恤金拨付名单综合对应起来。
那么便可以得到自始皇帝继位登基至今,所有为了大秦统一天下而战死的将士名单。
这个过程,三个月左右基本便可以完成了。
而在始皇帝以前的,历代所有为了秦国而战死的将士,秦国也肯定是有拨付阵亡抚恤金的。
但是,这个阵亡抚恤金拨付名单是否还有保存下来,那就不一定了。
毕竟,哪怕仅仅只是上一任秦庄襄王,那都已经是二十六年前的事情了。
四舍五入,那就几乎是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这么久远的阵亡抚恤金拨付名单是否还有保存下来,隗状也不敢肯定。
所以只能一边让管理阵亡抚恤金拨付名单的官吏,去翻找过往的阵亡抚恤金拨付名单记录。
一边让各地郡县的官吏,去统计当地黔首百姓几乎人人皆知的二、三十年前,又或者是三、四十年前战死的老秦人名字。
这个过程,隗状估摸着半年左右应该也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
而只要做到这一步,那么这件事便算是差不多完成了。
毕竟给与死人的荣誉,始终还是要由活人来瞻仰的。
所以只要当前还活着的老秦人,他们那些为了秦国而战死的祖辈、父辈、兄弟、儿子、孙子的名字,基本都被镌刻到后面的靖灵殿与英灵碑上。
那么便不会有人对这份整理出来的,仅是明确记载了过往二、三十年,又或者是三、四十年,为了秦国而战死的将士名单有怨言。
至于说,那些四、五十年前的,乃至于是更加久远以前为了秦国而战死,但是却没有名字流传下来,也无法被明确镌刻到当地靖灵殿与英灵碑的老秦人。
则会在咸阳城日后建好的无名英灵碑上,一同接受秦国举国上下的祭祀!
治粟内史和少府卿听到始皇帝的命令,也是齐声道:
“修筑靖灵殿与英灵碑前期所需的钱粮物资,皆以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拨付!”
早在一个月前,始皇帝下令要修筑靖灵殿与英灵碑之后.......
他们治粟内史和少府之间便就修筑靖灵殿与英灵碑所需要拨付的钱粮物资,进行了多次的商讨。
而在多次商讨之后,他们也是初步拿出了一个方案,并且准备好了修筑靖灵殿与英灵碑前期所需要拨付的钱粮物资。
现在,只要负责主持督造咸阳,以及大秦各地的英灵碑与靖灵殿之事的右丞相王绾,拿着这些钱粮物资去开干就完事了。
听到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以及治粟内史和少府卿的回答,秦皇嬴政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抬头看向天幕。
而秦国关中各郡县的老秦人,也是神情肃穆地看着天幕上快速闪过的靖灵殿与英灵碑。
虽然他们看不清其上镌刻着的一个个名字,但是他们知道自己那为了秦国而战死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的名字,一定镌刻在那上面。
更是知道,至此之后,哪怕天幕上的“他们”不在了,天幕上的“秦国”也会继续世世代代地祭祀他们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
仅此一点,那便足矣!
而当天幕上的秦国无数黔首共同合唱《秦风无衣》的声音,浩浩荡荡地传达出来时。
天下各地的老秦人更是情不自禁地一边击打着身边的桌案木板以作伴奏,一边激昂地高声附和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而与深受触动的咸阳君臣,以及秦国原来的老秦人相比。
原来六国的黔首百姓,此刻则是既尴尬,又羡慕。
尴尬是因为天幕上的靖灵殿与英灵碑,镌刻的都是战死的秦国老秦人的名字。
而那些秦国老秦人之所以会战死,搞不好就是他们祖辈、父辈或者兄辈等人杀的。
同时,天幕上的“秦国君臣”祭祀的也是战死的老秦人,并没有包含过往战死了的六国黔首百姓。
所以也就导致了明明天幕上祭祀靖灵殿与英灵碑,看起来是一件非常触动人心的事情。
但是六国黔首百姓却有一种与我无关,格格不入的尴尬之感。
但是尴尬归尴尬,看着那些为了秦国而战死的老秦人,真的能够得到秦国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时。
那些过往同样有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为了六国而战死的原六国黔首百姓,此刻也是真的羡慕。
若是他们那些战死了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也能够得到一个国家的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的话。
那么他们便真的可以对那些战死了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说上一句:“你们可以安息了”。
然而,他们故国已灭,又哪0.3里还有国家能够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他们那些战死了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呢?
即便故国未灭,六国又真的愿意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他们那些战死了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吗?
想想原来的六国国君与贵族做派,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秦国,则是被他们给忽略了。
毕竟过往六国都是秦国的敌人,让秦国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原来的“敌人”,原六国黔首百姓想都不敢想这样的事情。
而在这样尴尬、羡慕的情绪之下,原六国的黔首百姓一个个也是纷纷低头咒骂起昔日的六国国君与贵族:
“活该你们被秦国灭亡!”
“要是你们也像秦国那样建立靖灵殿与英灵碑,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我们那些为了六国战死的祖辈、父辈、兄辈、儿子、孙子。”
“那么今日,我等也不会成为秦国之民,更加不会归顺秦国,而是誓死抗争到底了!”
“哼,别说老秦人给秦国舍生赴死地卖命了。”
“如果秦国日后也愿意建立靖灵殿与英灵碑来祭祀我等的话,那么我等也同样愿意为秦国效死!”
“原来的六国国君与贵族,只会强行让我们上战场送死,甚至死了都不会好好安葬,而是直接草草埋葬敷衍了事,更加别说会良心发现的举国祭祀了。”
“原来的六国国君与贵族,压根就没有把我们当人看,更没有像秦国那样想到过我们这些黔首百姓!”
“要是我的祖辈、父辈是秦国人就好了。”
“这样我那些战死了的祖辈、父辈亲人就能够像天幕上战死了的老秦人那样,得到秦国举国上下且世世代代的祭祀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授,大秦烈士勋章;做给活人看的关怀与重视【求订阅,求全订】
【在秦王政十三年岁首这天,祭祀完靖灵殿与英灵碑之后,紧接着的便是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亲自对一众大秦将士进行授勋。】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