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99节
先帝的孩子并不少,而他的孩子相比较起来先皇算是少的了,但却也有六个——刘弗陵早在前几年就出生了,只是因为历史进程被改变的缘故,所以此时的刘弗陵只是一个最寻常不过的王爷而已,被封地封在了中山,成为了中山王。
方才的那些“奏疏”之中,便有中山王刘弗陵以及二皇子燕王的奏疏,他们甚至像是其余的诸王一样感恩戴德,觉着新皇太好了。
武帝眉宇中带着嘲讽,只是最后看了一眼这奏疏。
这些人啊,愚蠢!
再严厉的父亲,也比仁慈的兄弟强!
在父亲的手底下讨生活,和在兄弟的手底下讨生活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
再严厉苛刻的兄弟,也比仁慈的侄子强!
在兄弟的手底下讨生活,和在侄子的手底下讨生活是不一样的!
那些愚蠢的、正在欢欣鼓舞的人,马上就会感觉到后悔了。
..... ......
武德元年,秋末。
在经过了短暂的动荡之后,武德年间的朝堂也逐渐的恢复了平淡。
太上皇一朝的大臣们有几位是被太上皇带走,去了甘泉宫中修养,比如长信侯、以及官渡侯,而其余的几位则是依旧在朝堂上,作为镇国柱石一般。
而此时,朝堂上的“新人”也是逐渐展露了头角峥嵘。
比如陈璟的儿子——新的官渡侯世子“陈瀚”,陈瀚本是在官渡之中,依照着惯例来处理陈氏族中各种事务的,但因为太上皇的“任性”,所以他提前来到了朝堂之上。
新皇对他也是较为重用,并且任命为“郎中”,至于丞相的位置?
官渡侯如今只是在甘泉宫中修养而已,又不是真的告老还乡了——陈瀚难道还能和自己的老爹争夺这个位置不成?
当然了。
因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不在长安城内,这对于日常朝政的处理也有了些许阻碍,所以为了正常的行使丞相的权力——也或许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武德帝拔擢了“内吏”的权限。
或者说是丞相署内吏的权限。
在往昔的时候,丞相署内吏不过是丞相署内的一个普通官吏罢了,他的地位别说是跟丞相比了,就算是和九卿相比也是差的很远的。
但在武德帝的拔擢之下,丞相署的内吏几乎成为了丞相署的二把手——在名义上,丞相署内吏相当于是丞相的助手,或者用一个更加现代的词汇来说,丞相署内吏更像是丞相署....的秘书长。
或者说的更明白一点,是政府的秘书长。
政府的秘书长可不是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秘书”,而是一名地位和权限都较高的“官”,他的级别只会比当地最高的长官低一个级别,但是和各级政府下属的各厅局长官是一个级别的。
此时的丞相署内吏便是这个位置。
皇帝想要分割丞相的权力这个“阳谋”所有人都能够看出来,但在丞相没有任何意见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意见。
于是这件事情便十分坦然的进行了下去,担任丞相署内吏这个官职的人,也正是备受新皇宠爱的官渡侯世子,陈瀚。
陈氏几乎对朝廷的“政治机构系统”形成了一种近乎于掌控的地步。
但皇帝并不担心这一点。
他要进行的事情,是一件更为远大、更为雄伟的事情。
..... ......
漠北行郡
自从漠北行郡设立之后,在这里的地方长官几乎全都是被两个家族所“操控”,一个是容氏,另外一个便是漠北陈氏。
是的,在这里,也有陈氏的脚步。
甚至这一脉的陈氏还承袭了“陈氏”之中,“文候”的爵位,而这个爵位在上一任皇帝,也就是武帝的诏书之下,同样是一个可以“世袭罔替”的爵位。
当然了,这也是陈氏的默许。
毕竟在陈氏看来,陈氏的主脉拥有那么多的爵位,这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分割治之下,陈氏的主脉渐渐的就只剩下了一个爵位,那就是世袭罔替,从不会削爵的“官渡侯”。
郡守府
陈霖饮了一口茶,脸上带着些许赞叹的神色:“不得不说,从长安城所传来的这种饮茶方式,的确是一令人心旷神怡啊。”
往昔的饮茶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有些过于难以下咽了,毕竟那已经不算是“茶水”了,而算是茶汤,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要放进去,煮成一碗粥,那算是什么风度翩翩?
简直是令人作呕。
他的面前,坐着的正是当代的“容氏”家主,容蕴。
容蕴只是轻笑一声,看着陈霖说道:“郡守,您今日唤我前来,应当不是为了让我品尝您新得的这茶水吧?”
陈霖微微颔首,神色也变得严肃了些许。
他从袖子中抽出来一封奏书,缓缓的放在桌子上:“你瞧瞧这个。”
“这是长安城中来的八百里加急,陛下对我们的死命令已经下达,必须是在五年之内,为帝国提供三千匹漠北马匹,其耐力必须是比得上汗血宝马!”
“这几年,恐怕你我都要.....多看一看下面的人了。”
死命令?
容蕴神色一变:“难道.....陛下要对那里动手了?是否有些过于急切了?”
陈霖只是淡淡摇头:“急切?陛下在还是太子的时候,便已经图谋那个地方了,只是当年做不得主而已,更何况,你我还有五年的时间呢。”
“只不过么.....”
他神色古怪:“这件事情,恐怕和陈氏内部还有些许关系。”
.... ....
圃园
“纵之、图南?”
如今留在陈氏之中,管辖着官渡陈氏祖地族中一应事物的二房最高辈分的叔祖“陈鹏”神色有些茫然:“你们说什么?”
“要去长安城?”
第125章 武德五年,旧去新立
陈恒、陈远二人对视一眼,而后缓缓一笑,他们看着陈鹏开口说道:“是的叔祖,我们要去长安城。”
“我想,我们内心中的崇敬和计划,只有长安城才能够实现。”
陈鹏略微有些犹豫,但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缓缓的点头,而后看向了陈恒、陈远这兄弟二人:“我知道你们心中所求之事远大,也并不想要阻拦你们。”
陈氏从来就没有阻拦族中子弟去做任何事情的前例,也并不会去阻拦他们,只要他们心中的渴望与想要做的事情不违背公诉良知、不违背陈氏的大方向,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哪怕是族中有子弟想要支持某一位皇子,陈氏也并不会阻拦他——只会告诉他,隐姓埋名,不得使用任何陈氏的支持。
所以陈氏的子弟向来都是“自由”的。
今日的陈恒、陈远二人同样如此。
.... .....
时光匆匆而去,仿佛昨日还是武德元年,而今日就已经是武德五年了一样。
这五年的时间对于大汉的黔首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就好像是这浩瀚长河之中浅浅的一弯湖水,轻飘飘的带着涟漪便泛滥过去了。
甘泉宫中的太上皇依旧是那么寻常,仿佛这几年的时间他已经完全放下了手中的权力一样,几乎没有干涉过新帝的决议,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太上皇在干涉武德帝决议的时候,武德帝也会充分考虑太上皇的意见。
双方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对于这几年的大汉来说,或许他并不处于一种完全的新时代,也并不处于一种完全的旧时代。
就像是这个世界,并非是纯粹的黑与白一样,他是一抹精致的灰色。
这个时代处于一个新时代与旧时代的交错区域。
但是在这五年之内,大汉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着——在武德元年到武德三年期间,武德帝数次派遣了霍去病为“使者”,前往西域,与西域的各个国家进行友好、和善、双赢的贸易。
在霍去病和善慈爱的各种贸易政策之下,西域各国都和大汉进行了和平的、公正的贸易政策。
“丝绸之路”的雏形开始缓缓出现,但却并未曾完全出现。
霍去病所进行的贸易一直局限于大汉附近的西域国度,并未曾真的深入西域,毕竟霍去病是大汉的上将军,并且还掌控着大汉的军政要务。
在武德帝的心中,这个表哥的重量还是很足的。
连带着的,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也十分得到皇帝的宠爱,在武德二年的时候,霍光正式通过地方郡守的举荐,成为了大汉的一名“孝廉”,并且通过了长安学宫的考核,进入了长安学宫之中学习。
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便顺利的从长安学宫中“毕业”,通过了数位大贤的考核,得到了他们的联名举荐,成为了“免试”进入朝堂的第一位“官吏”。
或者说,与其说他是免试进入了朝堂,不如说是他通过了长安学宫的考核,所以才进入了朝堂——这和免试是有很大区别的。
最开始的时候,皇帝是想要直接让霍光进入朝堂中的,毕竟对于皇帝来说,霍光是他表哥的弟弟,也是他的表弟——虽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那种。
毕竟“霍光”是霍氏,可却不是“卫氏”,霍光的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血脉是和刘据相同的。
但这并不影响武德帝爱屋及乌。
可是“丞相署内吏”陈瀚否决了皇帝的这个提议,并且陈述了这样子做之后,朝堂会形成一种什么样子混乱的、皇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就连远在甘泉宫中的太上皇对此也不是十分赞同。
所以才有了“长安学宫”的考核。
通过了考核之后,霍光便成为了朝廷的郎中。
而“霍光”的事情也成为了一种“先例”,想要成为朝堂官员?那就只有一种途径了,先进入长安学宫之中,然后再通过长安学宫的考核。
在武德四年的最开始,长安学宫对于这种“考核”还是比较兴致勃勃的,毕竟他们一直都是在长安学宫中任教的“博士”,虽然身上有了些许官职,但却没有任何权力,而有了考核的权力之后,他们事实上变得位轻权重了。
这让长安学宫中的几位博士有些飘飘然了——但很快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就让他们再次冷静了下来,并且对这个任务有些苦恼了。
陈氏出手,将那几位试图“收受贿赂”,透题、或者准备在考核中放水的几位博士杀了,并且将其剥皮萱草,进行了某种“防腐措施”后,将其做成的稻草人放在了博士宫的门前。
以此作为警示。
瞬间,那些博士们浑浊的眼神就变得清澈了。
.... ....
未央宫中
刘据看着面前几封参奏“陈氏”的奏疏,无奈的按了按额头:“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因为陈氏太久没有展露出自己的威严了?”
“他们怎么敢挑衅陈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