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80节

而第二次的节点则是“文帝夺嫡”这个关键节点,一个家族是否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文帝时期是最关键的时候,再加上那个时候陈氏的“家风”出了些许问题,所以需要他的降临来一锤定音。

陈成摸了摸下巴,脸上带着些许沉思。

降临的规律找到了其实就好说了,那么下一次的降临与上两次应该是相差不远的,大抵上会在武帝后期,毕竟“武帝”后期的“大逃杀”是十分恐怖的。

一个如此强盛的家族,在日益变得多疑的“武帝”眼中,无异于于眼中钉肉中刺。

“唉——”

陈成的眉头紧紧皱着,脸上带着些许无奈之色。

对付巅峰时期的武帝?

一个掌握了所有权力、且十分多疑任性的武帝?那岂不是和找死没什么区别?谁能和汉武对掏啊,能和汉武对掏赢了的人,那还用和汉武对掏吗?

不过陈成虽然有些无奈,但却并不算是绝望。

毕竟他现在要对付的武帝并不是原本版本的,而是已经修正过的版本。

这一点其实很好说。

因为他虽然没有改变“大势”,但却改变了无数的小势,比如说在武帝的前期,不管是太子刘荣还是谁都没有能够给武帝造成压力。

而亲政之后,王娡和太皇太后也都是老老实实的,没有权臣弄权,没有外戚干政。

现在的刘彻虽然依旧多疑,但却已经好了很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说原本的汉武大逃杀是“地狱难度”,那么现在的大概就是“困难难度”,这些是源自于陈氏先前打出的一张张“消除debUff牌”。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成也就有些放松了。

他轻笑一声说道:“幸亏不是原本地狱版本的,原本的那个版本武帝可真的是看见谁撞死谁,看见谁谁就要死。”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陈成就变得放松了许多。

他站起来缓缓的伸了下懒腰。

“圃园”这个陈氏老宅早已经在风雨的战乱中损毁了,但历经了无数年,却依旧留存了一部分,这一部分现在就在他们的手中。

“官渡陈氏”在如今,虽然还没有达到陈成所想的那种“千年望族”的地步,但却依旧是“小有余财”,在这小小的县城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也算是颇有家族底蕴了。

“降临”对于历史的改变,是缓慢而又扭曲的,但到了“两百年”这个数字左右,就会开始“暂停”,以此来规避时空扭曲改变而造成的怪异影响,导致“陈成”这个人消失。

所以陈成依旧存在,而“陈家”依旧存在,陈成的父母也依旧是他的父母。

只是“扭曲”的历史依旧对陈成的“经历”有所修改,比如现在这个版本的“他”家中,就是小有余财,在家中安闲悠哉度日。

“啪嚓——”

将百科的网页界面点掉了之后,陈成放下了手中的杂务,走到了门口,开着车便出门去了。

.... .....

半个月后。

精神状态较之第一次、第二次降临人物时候强了许多的陈成感觉到了“降临”的召唤,他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中,躺在了床上,而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的一切好似全然消失了一样,仿佛是在海洋中缓缓的下沉,一点、一点、一点。

忽而,一道沉肃的声音响起。

“东临?东临?”

“陈璟”缓缓的从睡梦中苏醒,他睁开了眼睛,整个人的身上还带着方才“降临”的疲惫,但记忆却如同潮水一般缓缓的袭来,而后覆盖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一切....好似都消失了。

当回过神来之后,陈璟就看到了面前“陈宇”脸上所带着的担忧。

“你不必紧张,你祖父十分和蔼,这次唤你前来,也只是为了询问你关于长安学宫中的一些事情,你不必紧张。”

陈璟扯开面颊笑了笑:“父亲放心就是了。”

他叫“父亲”叫的十分顺口,毕竟这些人都算是他的“老祖宗”,叫父亲他只会占便宜,而不会吃亏。

陈宇这才放下心来,脸上带着些许抱怨。

“最近朝政是越来越繁忙了,哎——”

“陛下好像又在搞什么政策,据说是针对先前文帝留下来的事情。”

第102章 陈氏现状,以求而登

陈璟一边跟着陈宇的脚步往前走,一边在心中整理着这一次的记忆。

如今是武帝三十五年。

武帝一共在位五十四年,三十五年不算太晚,也不算太早。

这个结论也让陈璟松了一口气,如果太晚的话,恐怕即便是他降临了也是难以力挽狂澜的,毕竟老年完全体版本的刘彻太难对付了。

那简直是就是一个老登。

但他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先前的降临已经解决了一半,而这一次就是为了解决另外一半。

至于武帝想要搞的事情吗.....

说实话,陈璟对此还是有点猜测的。

根据他脑海中的记忆来看,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在当年陈庆以及陈瑞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了。

比如政治上的大一统。

刺史制度、州牧制度,以及推恩令都相继稳定的推行了下来。

当年“跳”的最欢的“淮南王”却是一个十分聪慧的人,他是继陈庆之后第一个上书支持陈庆所说的“推恩令”的人,所以皇帝特许给了他一个“恩荣”。

那就是他的孩子所继承他的爵位,可以三代之内不降爵。

意思就是,一般的诸侯王的子嗣们继承王位的时候,都是要降爵的。

比如以“燕王”为例子。

燕王的嫡长子继承了“燕王”的王爵之位,但是其他的孩子不能够再以“王爵”为之爵位,只能够是“彻候”,也叫做“列侯”——彻字改为列字是为了避讳武帝的名字。

而淮南王的子嗣则是不用如此。

淮南王的嫡长子继承“淮南王”之位,而其他的子嗣则是可以依旧是“王爵”之位,由朝廷册封其子嗣为王——当然了,他的封地依旧是从淮南国中分裂而出来的“侯国”,只是可以被称之为“王国”,朝廷是不会再给册封土地的。

那么这个“恩荣”既然不能够裂土封疆,它还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很大。

因为“侯国”是归属于“郡”管辖的,列侯不再是“分邦建国”之人,而事实上是属于朝廷管辖的范畴之列了,他的自由度是很低的。

而且正常来讲,除却嫡长子所继承的“国”之外,其余的皇室子弟是越来越“小的”,从王国到侯国到关内侯,再到更往下的爵位。

而汉承秦制,所以也是依照二十等爵位制度而变化的,而当封地裂的越来越小,无处可裂的时候,那些皇室子弟也就成了“黔首”平民。

也就是说,基本上在五代、六代之后,绝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会彻底的消失。

当然了,一代一代的皇帝会一代代的加封自己的孩子为诸侯王,所以诸侯王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但却不能够再给皇帝造成什么威胁了。

而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也逐渐的已经完成。

长安学宫在长安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甚至绝大多数的权贵子弟都在长安学宫中学习,而这里也有许多的黔首寒门子弟学习,某种程度上来讲,这里的“学术”是十分自由的。

寒门子弟也已经缓慢的成长了起来。

这在原本的时代是根本不可能了——在原本的时代中,寒门子弟能够和世家子弟抗衡那是要等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了。

所以....武帝踌躇满志想要完成的“大一统”目标中,就只剩下来了一个。

经济上的大一统!

所以此时武帝的一些动作也就可以让人理解了。

陈璟想明白了这些,心里面倒是松了一口气,此时的“陈瑞”唤他过去,不外乎是想要问一问,长安学宫中的人对此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看法。

毕竟长安学宫中出来的子弟逐渐的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他们毕竟是武帝的嫡系,武帝自然是愿意重用他们的。

他们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重到了让陈瑞这个当朝丞相都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不过思索的时间,陈璟便来到了“陈瑞”所在的主院当中。

陈瑞的屋子装扮十分清淡,其中多有竹子、兰花纹饰的装饰,让人一进来便能够感觉出一股君子淡如兰的品格。

屋子中淡淡的浮散着些许清雅的香气。

“东临,你来了。”

陈瑞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看着陈璟,语气中并没有什么仓促的感觉,只是在慢慢的关心着自己的“孙子”,像是一个最寻常不过的老人一样。

只是陈璟毕竟不是一般这个年纪的人,他自然是听出来了陈瑞话语中那些许的引导以及试探,只是他默不作声,将自己的想法充当是长安学宫中学子的想法缓慢说了出来,期间还夹杂着一些“私货”,一部分思想他是表明了那是自己的思想。

陈瑞越听越心惊胆战,直到最后露出了一抹惊骇的笑容。

他其实自己心中明白。

论智慧他是完全比不上自己的父亲“陈熙”的,论武力他也是比不过陈庆的,如今的他虽然依旧得到皇帝的信任,充当丞相的位置,但其实陈氏已经有些许的“摇摇欲坠”了。

整个陈氏如今只是依靠着他和身为大司马的陈定支撑着。

而陈易和陈翊早已经在武帝二十五年的时候卸任了郎中令的官职,而专心致志的在长安学宫中搞他们的思想了。

陈煜则是去了漠北行郡当了郡守,就像是当年去往会稽郡的那一支陈氏血脉一样,已经成了陈氏的分支。

当然——陈氏只是看着变得“虚弱”了而已。

但要是真正的看实力和底蕴,如今的陈氏是原来的陈氏拍马都赶不上的。

他们从明面上的“权势”转成了暗地里的“权势”。

所谓的权贵势力有一种叫做.....“学阀”!也叫做“门阀”。

如今的陈氏便隐隐约约朝着这个方向转变了,那些长安学宫中出来的学子看似是皇帝一脉的,但其实又怎么能够说不是陈氏一脉的呢?

他们可都是陈氏的门生故吏啊!

这是怎么也拆不断的关系。

可不管怎么说,随着他的年纪变大,陈氏的荣光在外人眼中好似也要缓慢消失了一样。

首节 上一节 80/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都是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