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71节
他有些可惜的看着霍去病说道:“只是可惜了,你的年岁太小,否则这一次的汉匈之战倒是可以让你上场见识一下。”
霍去病眼睛猛的一亮,他看着周亚夫说道:“那如果我长大了,就能够上战场了吗?”
周亚夫摸着自己的胡子,这些年他越来越像是一个慈善的长辈,与历史中的那个倨傲的他完全不同了,他笑眯眯的看着霍去病说道:“若是老夫还活着的话,我第一个同意。”
霍去病瞥了一眼自己的舅舅:“那若是我舅舅不同意怎么办?”
周亚夫装作吹胡子瞪眼的样子看了一眼卫青:“老夫还活着的话,能轮得到他说话否定我决定的事情?
卫青苦笑连连,他看着周亚夫说道:“条侯说得对。”
霍去病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眼睛中也是带着些许的笑容,他要的就是周亚夫的这个承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舅舅也好,姨妈也好,都是不愿意自己上战场的。
他们更愿意让自己一辈子平安无忧的生活。
所以自己的名字甚至都是“去病”。
只是很可惜,他并不喜欢那样子平安的生活,反而是喜欢战争!
他想要在战争中得到刺激,得到自己的归属。
.... ......
武帝九年夏。
随着一场大暴雨的恍惚落下,匈奴与大汉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在这一场战争开始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这么久——或者说双方都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能够抗那么久。
而在第一场准备完全的偷袭战争失利了以后,匈奴也不得不和大汉打起来了持久战,可他们也明白,在持久战中,他们是打不过大汉的。
只是......
战争的泥潭便是这样,一旦陷入进去,谁都无法轻易的出来。
...... ......
武帝十年,春。
未央宫中
武帝来回的在这大殿中走动着,他的脸上难得带着些许紧张的神色,因为今天是十分重要的日子。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响起,而后一个内侍走了过来,手中还高高的捧着一卷绢帛,他武帝扫视过去,就从他的脸上看到了惊喜和兴奋,当即快步往前走了两下。
“如何?”
那内侍高高举起手中的绢帛:“回禀陛下,边境来急报,庆侯、条侯率军大胜匈奴,斩敌首三千五百,破贼敌军两万。校尉卫青率军斩敌首一千五百余众。”
“如今,边境安稳!大汉随时可以发动反攻!”
听闻这个消息,武帝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与愉悦之意,他缓慢的在大殿内踱步,细细的品味着这属于他的胜利和愉悦。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终,他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脸上的笑容,哈哈大笑出声。
“好好好!”
“传朕令!”
“庆侯、条侯有功,加食邑两千!”
“校尉卫青斩敌首立功,封骁骑将军,食俸禄一千石!”
他的眉宇中带着兴奋至极的神色,整个人都陷入了癫狂状态,这是自高祖年间的“官渡侯陈喜”之后,大汉第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
这象征着他身为皇帝的武功之巅!
他如何能够不惊喜、不开心呢?
建功立业!
而此时,又有一个侍女快步走来,脸上同样是带着惊喜的神色:“启禀陛下!夫人诞下皇子!”
武帝猛的回头,一双眸子中带着如同猛虎一般的锐利,又仿佛是如同青龙一样的霸道:“哈哈哈哈哈好!”
他猛的上前几步,比方才还要兴奋。
为什么?
在他看来,建功立业之事随时都可以,但子嗣的事情却一直都是他心头的大问题!
一个寻常的男子到了他这个岁数没有子嗣都要紧张、害怕、以及开始担忧自己的家业问题了,更何况他这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皇帝呢?
当即大手一挥:“好!”
“加卫子夫为夫人!诞育皇嗣有功,赐千金!”
此时的武帝人逢双喜精神爽,甚至想要加封卫子夫为皇后了——毕竟在他看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定要是嫡子!
如此一来,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占据嫡长子的名义,这就是他为孩子准备的最大的底气!
只是加封皇后这种事情,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在这个大汉的构架中,虽然皇后没有拥有原本那么强大的权力了,但大汉的构架依旧是两宫制!
皇后的位置依旧是十分重要的,而不是像是一些没有传承、没有底蕴的朝代一样,这皇后说废就废、说换就换。
好似一缕头发就能决定皇后的位置一样。
简直是可笑的蛮夷之辈。
.... .....
武帝十一年。
在外抗击匈奴的庆侯、条侯率兵回到了京都,而此时的武帝率领文武百官正在长安城门等候。
万千凯旋而归的士卒看着如此隆大的场景,心中都十分的振奋和热烈,他们没有想到皇帝会亲自来迎接!这是自古以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吾皇万岁!”
不知从谁的口中喊出来了这个口号,而后.....山呼万岁的声音便回荡在长安城外。
.... .....
武帝十一年,秋冬。
长乐宫中
卫子夫无奈的按着额头,她看着面前十一二岁的少年郎,语气中带着不解:“难道长安不好吗?如此繁华富贵,为何你总和你舅舅一样,想着出去打仗呢?”
第88章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只是讨好的笑了笑,为自己的姨妈奉茶,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娘娘,我只是不愿意在家中做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而已。”
他的眉宇中带着星星点点的盎然自信。
霍去病挺着胸脯,脸上带着夸张而又狂放的笑容:“再者说了,我的身上流淌着卫氏的鲜血,卫氏的鲜血就是将门的鲜血,卫家的儿郎是不会甘愿在家中等死的。”
“我们的使命便是驰骋在沙场上,上马杀敌!”
“您就答应我吧!”
卫子夫看着面前满脸讨好,但是眼眸中却充斥着坚定信念的少年郎,不由自主的长长的叹了口气,她从霍去病的眼眸中看到了和她那个弟弟一样的酷烈、一样的坚定。
这两个人表面上看是截然相反的性格,一个沉稳一个跳脱,但实则骨子里面是一模一样的烙印,两个人完全没有任何的区别。
认定了的事情,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卫子夫只能按着额头说道:“可以,我可以答应你,为你去向陛下说情,但需要你完成三件事情。”
她的神色凛冽,看到这样子的卫子夫,霍去病便坐直了身躯,他明白既然卫子夫这么说了,那么在完成那三件事情之前,卫子夫是一定不会同意他离开长安,去上马杀敌的,所以他只是一本正经的听着。
只听得卫子夫开口道:“第一,你必须是等到五年之后。”
看着霍去病想要反驳的神色,卫子夫直接伸出手示意霍去病自己是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退缩的。
“你如今方才十二岁,即便是五年后也不过是十七岁而已,依旧是没有加冠。”
卫子夫的神色十分正式:“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率领士卒的将军、哪怕是校尉将军是未加冠之人的,允许你十七岁出去,已然是我去向陛下求情的结果了。”
“你也不必说你可以充当最普通的士卒,你知道的,你的身份就意味着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此时的卫子夫神色冷漠:“你不是寻常人,你进入到行伍之中后,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不可能隐姓埋名,所有人都会知道你的身份,你想要伪装成普通人到底是想要公平,还是想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觉着自己是在给他们公平?”
“难道装作寻常人,让他们杀敌的时候还要顾忌着你的安危,这就是你的用兵之道吗?”
霍去病张了张嘴,最后却沉默了下来。
无论是皇后外甥还是校尉将军外甥这个身份,他都不可能像是他想的那样去士卒行伍中最普通的当一个士卒。
古往今来,除却一个人的子嗣外,其余不会再有任何一个有身份的二代是从最底层干起来的,他们所谓的最底层都不过是“镀金”的最底层而已。
可惜,死在了战场上。
战争,牺牲的永远都是最底层的黔首,永远都是农夫的儿子,这句本是最正常的话语,在那个人之后,永远要加一个限定词——那个人的子嗣除外。
卫子夫看着不再开口的霍去病,当即松了口气,到了合适的年龄再送霍去病去战场,这一点是她和皇帝研究了好长时间才研究出来的。
“第二,你必须前往国子监,拜陈易为师。”
拜陈易为师?
霍去病皱眉:“是那个备受陛下宠爱的经师?听闻他和他的兄长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并且在国子监中宣扬,又让儒家大贤领袖董仲舒千里迢迢从诸王国地而来长安,与其论道,最后打了个平手、还是因为董仲舒强词夺理不愿意认输的那个陈易?”
他满脸茫然:“娘娘,我是准备上战场,学习他的经学有什么用处?难道到了战场上要用经学打仗吗?”
卫子夫则是嘲讽的看着他笑了一声:“你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你可知道官渡侯?”
霍去病微微低头沉思,卫子夫这个时候说的官渡侯肯定不是现在的官渡侯,那.....“娘娘说的是初代官渡侯陈喜公?”
卫子夫点头:“不错。”
“昔年高祖曾经夸耀,喜之勇猛,千古无二,但实则其纵横谋略更是让当年的谋圣张子房都为之叹然的,当年张子房退隐山林,临走之前却将黄石天书留给了官渡侯,请求他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传人。”
“并且留下谶言,非绝世才华者,不可传授。”
“而兵仙韩信临终前也不曾将自己一生的兵法传承给自己的后辈,反而同样是留给了当时的官渡侯,并且同样恳请他为自己传承。”
“所留下的谶言相同。”
卫子夫的眼眸中闪烁着光:“陈易乃是陈氏之人,你拜他为师,若是能够得到他的信重,展露出自己的才华,大概率他会请求官渡侯传你兵书!”
“届时,你便不再是无传承的野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