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69节
.... ......
武帝七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庆侯提剑冲进了承恩侯的府邸,将承恩侯直接当街杀了——而陛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十分愤怒,但念在陈庆并不是故意的,而是饮酒无事、加上庆侯于天下有功,于是狠狠的削减了庆侯三十户食邑,小惩大诫。
而这武帝七年的夏天,武帝又以“天气晴朗”为由,给庆侯加了三千食邑,此时的庆侯食邑八千,已然抵近万户侯的爵位了。
武帝对陈氏的宠爱,可见一斑。
.... .....
武帝七年 秋冬之际。
匈奴叩边。
边疆....乱。
而也正是这一年的秋日,武帝从平阳公主的府上带回了一个美貌女子。
第84章 陈氏七贤,汉家双壁
边疆的动荡暂时没有让武帝心中慌乱,毕竟匈奴叩边是这几年常有的事情,正如同陈熙临终前所说的一样,在大汉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的时候,匈奴人同样也在休养生息。
当“官渡侯陈喜”的威名逐渐散去的时候,匈奴人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从侵扰边境发展到叩边。
大汉这边有陈庆在,有周亚夫在,对付匈奴不成问题。
武帝现在犹豫和纠结的并不是派遣谁上场的事情,而是在纠结该如何才能够向这两位大佬提出来,让一个马奴去军中历练的问题。
是的,一个马奴。
“唉——”
武帝长叹一声,揉了揉自己的额头,面颊上的神色中带着犹豫和反复。
“朕怎么就一时之间糊涂,答应了她这件事情呢?”
事情要从上个月说起。
平阳公主的宴会上,武帝新得到了一个美人,名为“卫子夫”,这个女子长相秀丽,十分符合皇帝的胃口,因而也得到了皇帝的喜爱。
而且是真的喜爱的那种喜爱。
老刘家的皇帝很多都是痴情种——武帝事实上也是这样子的。
比如刘邦,你要说他花心吧,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吕雉哭诉,病的都快死了都能够从床榻上爬起来去杀人。
比如宣帝“刘病已”,哪怕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当皇帝,但因为这个孩子是他的皇后诞育下来的子嗣,所以硬是把他推上了皇位。
只是对于宣帝来说,爱是一种十分长的感情,但对于刘彻来说,爱就是爱,可以短,可以长。
他的爱并不是“专一的爱”,或者说不是长时间的单一的爱。
去研究一下武帝时期的历史就能够发现一件事情,皇帝的子嗣诞育是十分有规律的——在某一个时期,武帝只会专心的宠爱某一个女子,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子嗣中看出来。
在某一个时期,只会有一个女子孕有他的子嗣,这就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只专情于一个女子的证明。
而等到这个女子失宠之后,下一个受宠的女子又会重复这个“旧例”。
所以说武帝是个痴情种——这就和他爹景帝是一样的,在某一个时间段,栗姬接二连三的生下好几个孩子,之后便是王娡登场。
情爱上头的时候,这些皇帝什么时候都能够答应,并且用心的去做。
但一旦所谓的情爱褪去,他们的冷漠也会如同数九天的寒冰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女子无法忘记皇帝、甚至贪心得到皇帝之爱的缘故。
因为她们在某一个时间段真的得到过这个至高无上的男子、用尽全力、用尽心意的爱。
此时的武帝便是处于这个阶段,并且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
他答应了卫子夫,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送到军中磨练。
只是.....现在冷静下来之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该如何说服陈庆以及周亚夫?
.... .....
事实上,皇帝压根不用说服周亚夫和陈庆,因为这两个老狐狸压根就不准备拒绝皇帝——不就是让皇帝宠妾的弟弟进入军队吗?
又不是要他们将军功白白的给这个人。
谁来不是来?
更何况是皇帝的小舅子?
陈庆的思维比较简单——在不违背道德和律法的情况下,皇帝的要求他尽量满足就是了。
至于周亚夫吗?他也是这样子做的,但他思考的比陈庆更多。
他的想法是——丞相这个位置还是太危险了,等到一定的时候就把陈氏的人推上来,但是丞相和太尉不能都是陈氏的人,不然皇帝会发疯,这个时候最有可能成为太尉的人就是他周亚夫。
这种情况下,他掌兵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好不容易甩下来了这个麻烦,他可不会在背上来的。
这个时候恰好出现了“卫青”这个人,何不顺势让卫青立下军功,而后成为太尉掌管兵权?
卫青可是皇帝的小舅子啊。
这可是实打实的外戚势力。
这皇帝总该是满意了吧?
怀揣着这样子的心思,卫青,正式进入了军伍之中。
.... ......
也正是在这一年,武帝接连提拔了陈熙的孩子“陈煜”以及“陈瑞”两个陈氏之人进入了朝堂之中,并且让他们成为了郎中令,这算是较为有权利的官职了。
除此之外,陈庆的儿子“陈定”也都进入到了武帝的视线当中。
其中,武帝尤其喜爱的便是陈庆的孩子“陈定”了,甚至还特意为他取了一个字,叫做“去虏”,意为平定天下、驱除鞑虏的意思。
在这样子的厚爱之下,陈定也顺利的进入到了此次对于匈奴的临时战争队列。
陈易、陈翊以及陈启三人则是被武帝暂时安置在了新建立的国子监之中,宣扬自己的思想学说,而这个时候,诸子百家之人也缓慢的从天下各地朝着长安城的方向汇聚。
他们都有一种冥冥之中的预感,皇帝一定是会有大动作的!
如此帝王,怎么可能是如同前面两位、甚至是三位、四位帝王一样,安心的发展?
必然是要开疆拓土的!
而伴随着开疆拓土的,也一定是巨大的改革。
这便是他们鱼跃龙门的机会了。
..... ......
武帝八年很快的便过去了,大汉对于边疆匈奴的战争也十分顺利,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陈定、卫青的实力便表现了出来。
他们二人分别立下大功。
只是武帝暂时压着二人的功劳,没有进行封赏而已。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氏此代几个人的名声也逐渐的流传了出来,因而也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说法。
“陈氏七贤、汉家双壁。”
其中,陈氏七贤指的是陈瑞、陈煜、陈易、陈翊、陈定、陈庆、陈启,辈分错落有致,有老有小。
而汉家双壁指的则是“陈定”“卫青”。
不过......很快的,汉家双壁的说法就逐渐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一个说法。
即:汉家三雄。
因为一个十分普通、却又十分不普通的人物的出现。
第85章 少年英才,铁口断言
这个人物叫做霍去病。
他是卫青、或者说是卫子夫的“外甥”。
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并没有与汉家双壁,也就是陈定、卫青并立,因为这个人的年岁实在是太小了。
卫子夫进入到武帝视线的时候,是武帝六年的秋冬之际,那个时候的霍去病方才是三四岁的年纪,对于卫青和卫子夫来说只是一个“累赘”或者说是“拖油瓶”。
但当卫子夫发迹了之后,她就不再觉着霍去病是拖油瓶了,因为霍去病的年纪较之卫青以及卫子夫都是较小的,这是一个缺点,也同样是一个优点。
卫子夫知道自己将来一定是会孕有子嗣,甚至一定是会有一个男丁降世的——因为她丈夫的家里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而这个孩子的身旁一定要有一个年纪差不多的人陪伴着,这个人一定是要靠谱、一定是要没有什么权势的背景。
这一点卫青的孩子是不可能实现了。
因为随着卫青才能的显现,皇帝为了拴住卫青一定会为他赐婚,且赐婚的对象一定会是皇室血脉,这样子的子嗣天然的是和皇室站在一起的,他们甚至可以高高挂起。
可是霍去病不同。
霍去病的父族只是一个小官而已,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小吏而已,这样子一个人深度的和卫家绑定在了一起,他只能够依靠母族,也就是卫家才能够继续往上爬,继续往上走。
即便他拥有无尽的才能也是一样。
所以培养这样子一个人、培养这样子一个她儿子未来的“伴读”也好、心腹也好,都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事情。
霍去病便是这样子进入到了武帝眼中的。
因为这个时候的武帝同样是想到了卫子夫等人想到的事情,并且他想的更多——无论到时候卫子夫的孩子能否夺嫡成功,这个霍去病都可以成为卫氏的退路。
只能说,刘氏的皇帝在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会竭尽全力的为她思虑周全的。
虽然到了不爱的时候,很有可能自己出手将这一切的思虑全部都拆除——但这并不影响此时的布置。
于是,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霍去病这个孩子甚至可以经常性质的进出皇宫了。
武帝九年的冬末,匈奴人被暂时打败了,也因为寒冷的天气,他们没有办法继续侵扰大汉的边境,只能够拿出来往年的积蓄,想要熬过去这个冬日。
当然了,大多数熬过去的都是贵族——少部分才是那些黔首。
富有的人会越来越富有、有权势的人会越来越有权势,富有的人不会将自己的财富分给贫穷的人,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将自己的权势分给没有权势的人。
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是个人都能够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