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39节
陈平眼神阴翳:“与这位陛下斗一斗!”
“生死难料。”
“毕竟,无缘无故的肯定不能将你我逼死,但若是你我争权夺利、甚至是谋逆.....皇帝可就不用手下留情了。”
周勃沉默的坐在那里,他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子的选择。
但.....
他抬起头,看向未央宫的方向:“你觉着,皇帝和陈云那小子,会不知道你我的反应吗?会不留下后手吗?”
依照皇帝的心黑程度....
恐怕他们两个此时的反应已然在皇帝的预料中,甚至....很有可能便是皇帝将他们一步步逼到这里的!
.... ....
未央宫中
如陈云所预料的一样,刘恒温和的笑着道:“原来如此。”
“熙儿也算是我的后辈了,其既来了京都,怎能身上没有个事情做呢?”
“不如....让我这个做叔伯的考校一番,看看该给他些什么差事?”
第40章 重农抑商,一举三得
陈云面容中带着了些许犹豫的神色,但只是犹豫了一刹那,而后便开口道:“臣多谢陛下之恩。”
刘恒看到了陈云那一闪而逝的犹豫神色,心中舒缓了口气。
若是陈云一口答应,那他真的要开始怀疑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了,可若是陈云稍微有些犹豫后才答应下来,他却会觉着陈熙来京并没有什么算计。
因为犹豫是本能,而转瞬即逝的犹豫则是本能加上对于皇权的忠诚。
这才能看出,陈氏是忠诚于皇帝的啊!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内侍,内侍十分听话的便前往去官渡侯府传话了。
.... .....
而此时,京都之内,绛侯府中。
周勃、陈平二人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十分简单——还是算了,别跟皇帝硬刚,他们觉着自己跟皇帝硬刚的下场大概会很凄惨。
毕竟这明显是皇帝、陈氏布置下来的陷阱,就等着他们两个往里面跳了。
“既然如此.....”
周勃缓缓的闭上眼睛,长叹一声,将心中的不甘伴随着那一口长长的气全部舒缓了出去:“真是没想到啊,陈喜那个老东西压了你我一辈子也就算了,如今他的子孙辈甚至都能够将你我压住了!”
他苦笑一声:“可你我的子孙辈,能否如同陈云这般争气呢?”
陈平倒是比周勃看得开,他看着周勃一笑:“你我都没有陈喜那般的算计,又如何指望子孙较之陈云他们更强?”
“且看吧。”
“日后若是真的有这样的一日,当也是你我的幸运啊。”
自己不争气,却想要子孙比其他争气之人的子孙更加争气?这天下哪里有这样子的好事,即便是真的有这样的好事,也与他们无关啊。
这世上的事情,大多数便是如此。
.... .....
未央宫中
刘恒、陈云二人等待陈熙的时候,并没有闲下来,反而是讨论着治民之策。
此时的大汉天下行使的依旧是当初刘邦所制定下来的休养生息政策,这个政策的最大作用便是让大汉逐渐的恢复了生机。
而如今的刘恒却觉着,这样的政策有些落后了。
他微微皱眉,看着面前的陈云说道:“民为国本,而农则是民之本,朕欲行使以农为本的国策、鼓励民众们开垦荒地,如此一来也能够更进一步的使天下恢复。”
“可若想施行此策,便需要重新推崇当年秦之商鞅所行使的“重农抑商”之举,可如今天下敞弊,若是贸然之间抑制商人,只怕会带来莫大的问题啊。”
陈云微微摇头,却并不赞同刘恒所说的话语,只是说道:“这...臣倒是觉着并非如此。”
“商人总是贪婪的,哪怕降低他们的地位,但只要不影响他们手中的钱财,在某个限度之前,他们都会沉浸于赚钱一事,而非是提高自己的地位。”
“更何况.....”
“即便是朝廷抑制商人,这些商人也总是有办法来获得更好生活的——”
“他们不会轻易的放弃行商,所以抑制商人的举动并不会对大汉造成什么影响。”
刘恒思索之间,便听到大殿外的脚步声,而后内侍以及陈熙便走了进来。
陈熙见到刘恒后,便行礼道:“臣参见陛下,陛下长乐无极——”
“陈熙”的身上其实并非是没有身份的,他也不是“白丁”。
因为陈云是身兼两个身份,其一“官渡侯世子”,其二“文候”,所以陈熙也同样是“文候世子”,因此他可以在刘恒的面前自称“臣”,而非是“小民”。
刘恒只是笑着看向陈熙,摆了摆手,让他不必如此拘礼,而后便与其攀谈了起来。
“方才我与你父亲谈及抑制商人的行为,你父亲说商人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行商,朕却担忧此举会影响到大汉的恢复。”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熙方才坐稳了身体,便听见了刘恒的话,他微微皱眉思索,而后给出了答案。
“陛下,不知陛下所说的抑制商人是从什么角度来抑制呢?”
陈熙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反而是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解释道:“不同抑制商人的策略会带来不同的后果,有些足以令商人反目,有些则是不会。”
“因此臣并不知道陛下与父亲到底谁的猜测更为倾向于现实。”
刘恒看着陈熙的解答,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抹笑容:“远之啊,能有此子,当真是令人艳羡,若我那个儿子能有熙儿半分的争气,朕便开怀了。”
陈云只是微微一笑,并不附和。
实际上,刘恒方才的话是一个陷阱——陈熙若是认同他,那便需要反驳自己的父亲,可若是找不到合适的答案,难免有谄媚之嫌。
而若是认同陈云吗.....
你们父子俩这是在跟朕打擂台吗.ipg
所以,无论如何回答都会是错的。
唯有如此反问的答案,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所以刘恒才赞叹陈熙并且表示羡慕。
刘恒看着陈熙道:“你觉着,应当如何抑制商人,才能够让他们继续老老实实的行商,为大汉天下的恢复贡献一定的力量呢?”
这一次,陈熙没有思考,直接答道:“在地位上抑制他们,比如世上四业,列为士农工商,将其列为下九流。”
“贬低他们的精神与抑制他们的物质,不许他们享受一些高贵的物品,如丝绸、绢帛等。”
“而在“利益”上捧着他们,让他们可以获得利益。”
“如此一来,他们会拼命的挣钱——因为他们的所为真的能赚到活下来的钱,但他们还会拼命的培育下一代,以此来改变社会地位。”
“让他们自己变成矛盾的个体,由此来借助他们的手来稳固社会——与此同时还能够利用他们的地位低下,来让“农”更加稳固。”
“哪怕“农”不赚钱了,甚至活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农的身份。”
“如此一来,既可以达到重农抑商,又可以稳固两者的地位,还可以发展大汉的经济。”
“一举三得。”
第41章 律法之辩,宽松为妙?
听着陈熙的思路,刘恒的眼睛忽而闪烁了一下。
他原本的打算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农抑商,但经由陈熙这么一说,他反而是觉着陈熙的这种思路更加巧妙。
大汉需要商人们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吗?
大汉需要的。
商人们行商所获得的利益其实还是其次,他们经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稳定社会的办法。
小农经济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自给自足”,这会让经济完全不流动。
而经济的不流动,则是让整个天下如同一潭死水。
这也是为什么随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华夏的经济也越来越差劲,最后导致政治结构、科学技术也都开始限制在某种程度的原因。
死水中怎么能够诞生出有利的东西?
刘恒此时看着陈熙的眼神几乎是迸发出了爱才的光芒。
他有千般万般的不好,比如皇帝的多疑,比如皇帝的心黑手辣——但他却有一点好,这一点好也是继承了他老爹的优点,即:重用贤才,不拘一格。
哪怕是先前还让他较为怀疑、提防的人,若是真的让他感觉到了“才华横溢”,他也会毫不顾忌的重用,以此来为天下谋利。
这就是汉文帝。
历史中真正的千古一帝。
刘恒笑着看向陈熙,心中百般思绪晃动,继而问出了第二个问题,这同样是他对于陈熙的考校。
“光泽此法的确是令朕心动了些。”
他感慨的看着陈云:“你能够有如此的孩子,当真是让朕觉着心中慨然啊。”
“当年老师曾经与我感慨过,说官渡侯愚钝,让人郁闷,幸而有你这个聪慧的孙子,才让他心中有了些许的安慰。”
“若是让老师知道他的曾孙子也如此的聪慧,只怕老师在九泉之下也能够得到安慰了。”
刘恒略微犹豫了一下后,看着陈熙,郑重的说道:“你在这些策略之上,颇有才华,朕本想要让你担任少府副官之位,以此来管理、制定针对商贩的政策。”
“可是依照你的才华,让你担任少府副官多少是对你的些许浪费了。”
“朕这里有一个更重要的职位想要交给你,但....你却要经过朕的考验、回答朕一个问题,让朕满意才可以。”
“光泽,你愿意接受朕的考验吗?”
陈熙坐直了身躯,脸上带着些许的平和与严肃之色,他低声道:“臣,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