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65节

张角眉宇中带着闪烁之色:“天下万民之根基,在于财,而此时我们占据巴蜀,割断了大汉与西域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可以截断当年的丝绸之路,将这一条路据为己有,自己发展起来经济。”

“黔首有了钱财,就会完成流通,而我们也就可以逐渐的发展起来了。”

“昔年的大秦不就是这样子做的吗?”

张角看着张鲁,声音中带着些许的坚定之色,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侍卫,那侍卫迅速反应过来,而后退去,整个天师堂之中就只剩下了他和张鲁。

等到安静之后,张角财看着张鲁说道:“公祺兄想必能够看出来,某的志向在于万民,在于天下,在于这江山社稷。”

“然则,待到江山一统之日,这天师的位置,便不能够由某继续做下去了,太平道也好,五斗米道也好,都不过是当年道家的分支。”

他看着张鲁,突然给出了一张大饼:“届时,这天师的位置,某自然会还给公祺兄,届时我做皇帝,公祺兄做这 太平道的天师,同时为我大乾的国师,如何?”

张鲁被这突然起来的惊喜给震了一下,心中带着些许兴奋之色,他看着张角,有些犹豫的装作推辞:“这....您才是真正的天师,张某不过是窃据了一段时日而已,如何能够日后做那国师、天师呢?”

张角却是微微一笑:“公祺兄,你这是不信任我。”

他站起身自来,负手看着远处的窗外,那苍松翠绿,让人眼前一亮,些许微风吹拂过来,让人的心中着实是舒缓了不少。

张角轻声道:“皇帝的事情是皇帝的事情,黔首们可以信仰某一个教派,但这个教派的主人绝对不能够是天下的主人。”

他沉默的说道:“教派与政治、必须分开。”

张鲁听到这话一愣,而后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先生也读政治学?”

张角所说的话语,是政治学中的某一个篇章根基。

这是其中的原话。

张角一挑眉,回头看向张鲁,眉宇中带着些许询问:“公祺兄也?”

张鲁这才是彻底的松了口气,然后哈哈大笑出声说道:“其实愚兄最开始的时候,并未曾想要建立五斗米道,占据巴蜀的,只是后来拜师水镜先生,先生授我天书三卷,这才是承袭先祖张道陵公的遗志,创五斗米道,在这巴蜀救济灾民。”

他的声音中带着感慨:“不曾想到,今日竟然能够遇到同门啊。”

此时张鲁所说的同门只是同样通读“陈氏政治学”的同门,但....张角听到他的话后,脸上带着惊骇之色:“公祺兄之师乃是水镜先生?”

他看着他慎重的从袖子中拿出来了一枚玉佩,这是当年张维民在水镜先生那里为弟子的时候,水镜先生赐予他的信物。

“某....正是师从水镜先生!老师道号南华!”

这话一出,两人面面相觑,脸上竟然带着些许茫然和惊骇之色,继而心中对于对方的防备竟然是卸下来了不少。

师出同门!

这便是一家人啊!

..... .....

巴蜀之地这里,张角和张鲁一拍即合,彻底的达成了共识,此时的张角还未曾称帝,所以依旧是占据天师的位置,但却承认张鲁同样也是天师。

二人一人称太平天师,一人则是称五斗天师。

另外一边,琅琊这里。

行宫之中

刘康看着面前的曹操,神色中带着些许凝重之色:“魏公,此时我等该如何呢?长安方面恐怕不会放过你我的!”

曹操只是略微沉默,而后看向一边的单农,轻声道:“则往兄怎么看?”

第198章 陈氏抉择,天下平顺

单农只是微微摇头,神色寻常看不出来什么心思,他淡淡的说道:“天下之事,取决于丞相与陛下,臣不过只是一介贩夫走卒罢了,如何能够干涉天下事呢?”

他只是这样子一说,然后又调转话语说道:“只是,有一个想法臣是与长安那边一样的,那就是张角的黄巾之祸不足为虑。”

“如今天下之人心中还是向着大汉的。”

“天下贤才的第一选择,也绝对不会是张角那方面,他们充其量只能够算是一个泥腿子罢了。”

“更何况,张角还为了那些黔首,将地方的门阀屠戮一空,当地的门阀势力难道会支持他们吗?其余的门阀势力难道会支持他们吗?”

“难道他们就不担心,在张角事成之后,自己被清理干净吗?”

单农轻声一笑:“所以,门阀士族是不会赞同支持张角的,等到我们将长安方面消灭,我们便能够集中所有的力量,将这些许丹丸之地扫清。”

单农出身单氏,在琅琊之中乃是一等一的大氏族,这样子大氏族出身的士人向来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倨傲感的。

他们看不起那些寻常黔首,更是看不起那些出身贫寒的人。

当然,这也是符合这个时候现状的。

造纸术虽然已经被发明出来,但印刷术陈氏却还未曾拿出,这样子的情况下,知识的传播依旧是收到限制的。

唯有少部分的黔首子弟能够读得起书,其余的大部分读书人其实都是士人、门阀、或者说是寒门子弟。

或许有人说,寒门子弟能读得起书?那还叫寒门子弟吗?

这里必须是要解释一下寒门子弟的含义。

什么叫做寒门子弟?是出身贫寒吗?

不,这里的寒门指的是落寞了的世家门阀。

是的,指的不是普通人,而是落寞了的世家门阀——比如当年的刘备,其实就可以被称之为寒门子弟,为什么?

因为刘备当年的高祖也曾经是有过爵位、当过郡守、州牧等大官的。

寒门寒门,首先得先是“门”,门阀的门。

至于最寻常的黔首们?只有少部分天资聪颖且运气十分好,找到了合适老师、大才的那些人,才能够成为顶尖的谋士。

所以,单农的嘲讽和不屑是有道理的。

曹操倒是略微有些犹豫,他看着单农说道:“可.....”

他犹豫着,沉默着,最终还是开口道:“其实张角......哎。”

曹操的犹豫引起了刘康以及单农的好奇心,但他们二人却并没有催促,只是看着曹操,等待着他的反应。

良久之后,曹操才开口道:“大贤良师张角,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应当是我的师兄,张维民。”

他沉默的说道:“他同样师从水镜先生,与我、长安城的刘玄德是同一个老师。”

“你们应当知道,水镜先生是谁吧?”

单农神色略微闪烁:“水镜先生?”

“我曾听闻家中的长辈说,昔年官渡公隐居山林之间,便自号水镜先生,难道....这个传闻是真的?”

刘康有些震惊的看着曹操,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什么?原来丞相师从官渡公吗?当真是师徒一脉,护我大汉!难怪丞相如此忠心啊!”

对于曹操来说,他并不介意别人如此评价——毕竟陈元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高到曹操听闻刘康如此说,只觉着心中愉悦。

就像原先版本的历史中,旁人说刘备有高祖遗风,刘备不会觉着不开心,反而会觉着“夸的真好”一样。

“是的,家师便是官渡公。”

“张维民便是我那素未谋面的大师兄。”

“你们应当知道,陈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老师最看重的便是这些黔首了,若是老师扶持....只怕天下士族即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也不敢说什么,只会投靠大师兄啊。”

单农皱眉,想说什么但最后却什么也没敢说。

只是沉默着。

一时之间,沉默的氛围笼罩了整个大殿,唯有刘康在这个时候怀疑的说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够直接去询问官渡公呢?”

刘康的神色笑眯眯的,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天真的孩童:“官渡公乃是我大汉的官渡公,如今即便是不再护持刘氏,难道会抛弃这四百年来的情谊去帮追张角吗?”

“我们也不求他能够帮助我们,只求他冷眼旁观不就是了?”

“难道官渡公还会不同意吗?”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曹操与单农。

他们二人未尝是想不到这么浅显的道理,只是身在局中,而陈氏的威严又太盛了一些罢了。

曹操眼眸一亮:“正好,我已然多年未曾见到恩师了,这次正好前去拜访!”

刘康神色一闪:“丞相,朕也去!”

“朕乃是大汉皇室的后人,乃是高祖皇帝的后人,乃是光武皇帝的嫡系血脉,我去.....或许官渡公也会多一分思量。”

曹操、单农对视一眼,而后便颔首同意了。

此时局势危急,倒不是顾念皇帝危险的时候了,更何况,小皇帝跟着去,只要他们这两个人不说,谁能知道?

宫中?找个人假扮小皇帝就是了。

.... .....

长安城中

刘协同样是在与刘备商量一样的问题,而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和曹操这边一模一样——只是差了一点,刘协终究还是顾念着自己的出身问题,再加上长安城离不开他,所以只是让刘备一个人孤身前去了。

而巴蜀之地呢?

张角却是不敢前去,因为.....他不是张维民。

只是枯坐许久之后,拿出来他老师留下来的第二个“锦囊妙计”。

其中只有一句话,十分简单的一句话。

“但去勿虑”

但去勿虑?

张角皱着眉头,心中带着些许的迷茫之色。

“老师为何会如此说?”

忽而,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继而他的心中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出来。

“所以....老师之死,以及老师死后我会替代老师的事情,师祖全都知道?”

“或者说.....”

“这全部的事情都出自师祖之手?”

第199章 大劫之数,争端之法

这个想法浮现的一瞬间,张角的心中一阵寒颤——但随即就将这个想法给强行否定了。

首节 上一节 165/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都是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