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58节

天子崩殂于未央宫中,临终之前设置了两位辅政大臣,其一乃是宗室刘备,其二则是最近这些年新生的新贵曹操。

除了这二者之外,天子在临终前对于陈氏也是颇有加封。

其中爵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在这个依旧看重“礼”的时代,天子在临终前,将一支“鼎”赐予了官渡陈氏。

哪怕此时的官渡陈氏已经不再是大汉的臣子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可是当天子将这鼎赐予陈氏的时候,陈氏的当代家主、官渡公陈元依旧是出面接受了这赐予。

因为那个鼎的名字叫做......豫州鼎。

.... ......

官渡

圃园外

些许梅花香传在陈元的鼻子边,他一边看着面前的东西,一边不自主的感慨说道:“哎,天子竟然将此物给了陈氏。”

“看来....是想要陈氏在最后的关头,保住刘氏一脉啊。”

这是他与刘宏的默契,外人自然是感觉不到的——这些年来,他与刘宏其实并没有断绝了书信,在书信中他也明白,刘宏所想要走的路和陈氏是不同的。

他没有阻止。

因为刘宏想要做的事情既符合历史的大趋势,又对陈氏即将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什么阻碍,既然如此,且让刘宏去做吧。

这天下不过是他与刘宏的棋局。

两个棋手下棋的彩头,只是那遍地的“门阀”世家而已——陈氏想要削弱门阀世家,将其放血以此来支援黔首,而天子同样想要削弱门阀的势力,不过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权力增大。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不,或许不能够说是敌人,因为无论是对于天子来说,还是对于陈氏来说,此时的门阀都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地步。

毕竟,虽然这个时代他们已经掌控了大多数的“举荐”权力,但相对于后世的某个蠢货来说,此时的大汉还是较为公平的。

毕竟,后世那个蠢货可是发明出了九品中正制。

一个彻底让一个时代只剩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之说的....恐怖制度。

世家门阀形成彻底的统治力,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而如今,门阀的权力还是无法撼动天子权力的。

陈元微微摇头,将这豫州鼎收入官渡陈氏的祖地祠堂之中 ,作为陈氏的镇家宝物之一——这可是当年大禹所锻造的,象征着权力的九鼎!

昔年的秦武王为了举起这大鼎而问权,可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中所蕴含着的政治意味也不言而喻。

..... ......

建宁二十五年末,太子刘辩登基,成为了这风雨飘摇中的大汉新天子。

建宁二十六年,也就是次年的年初,便改元“安和”,这个年号中所透露出来的含义,也十分寻常了。

安和元年,地处边境的凉州与边境蛮夷小国发生了战争,一支散乱的蛮夷队伍攻击了这座凉州城市,而巧合的是,在混乱之中,那位凉州牧、也是刘氏宗室的某一位子弟,不仅没有好好守城,反而是带着手下的人跑了。

他跑了不要紧,却在临走之前甚至打开了城门。

危急时刻,凉州长吏、主簿董卓挺身而出,率领凉州的士卒将蛮夷全数歼灭,甚至还出城门,将大汉的边疆推进了三十里。

这是莫大的贡献,朝廷自然不能够没有封赏。

于是在斟酌之下,在天子、曹操、刘备三方的商议之下,一道进封的诏书从长安城而去,在董卓的耐心都快要等没了的时候,抵达了凉州。

诏书的内容也很简单,不外乎是进封董卓为凉州牧,拜上将军,加封青白光禄大夫,赐爵亭侯,为安亭侯。

自此,董卓....名扬天下也。

.... ....

皇宫之中

由于先皇在临终前压根就没有考虑到刘协的缘故,所以刘协在刘辩登基之后身上甚至都还没有一个爵位,没有封地,也就无法出京。

更何况,此时的刘协年岁还是太小了,不过是十来岁而已,这样子的年纪如何能够出宫?

还未曾加冠!

他从前和刘辩争夺皇位,此时在宫中的生活自然不能算的上是好。

可比他更加紧张、害怕的,却是那朝堂之上的士大夫集团,以及宫中的宦官集团。

为什么?

因为这两个集团站错了队。

众所周知,在华夏这一片广袤的大地上、封建时代里当官,你可以贪污、可以受贿、可以杀人、可以放火、可以权色交易、可以剥削黔首、甚至可以在你自己为官的郡县当土皇帝、甚至可以和敌国勾勾搭搭,但你唯独不可以站错队。

若是做了前面的事情,等到政治游戏失败了之后,天子也好,斗倒你的权贵也好,也会处于一些默认的规则留你一条性命,甚至不牵连到你的家人九族。

但....你若是站错了队?

那别管你是清官、好官、还是大才大贤,亦或者是什么别的人,你都是要一个死。

站错队的下场只有这一个。

当然,这说的是封建古代时期的皇子夺嫡之争、是东汉末年的王朝之战,是唐宋朝的皇位之争、是大明的党争之争。

袁府

袁隗的神色中带着些许急切与焦虑:“这下该如何是好?我们站错队了!”

第189章 刘辩之殇,雨夜之变

他的面前,袁基、以及杨修却没有丝毫的神色变化,只是淡淡一笑:“不必着急。”

在袁基以及杨修脱口而出的话语相似的时候,二人对视一眼,而后长笑一声:“德祖,你也想到了?”

杨修只是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些许自得之色:“士纪,你我二人同时将那人说出来如何?”

袁基颔首。

而一旁的袁隗、杨彪二人面面相觑,倒是对这两个小子装神弄鬼的事情有些茫然,他们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或者说....他们没有这二人这么大的胆子。

只听得杨修、袁基二人看着对方,同时脱口而出道:“二皇子殿下!”

这一声倒是让两个当父亲的更加茫然,其中杨彪倒是好似想到了什么一样,眸子中带着些许阴翳之色:“你们的意思是?”

杨修冷笑一声,他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父亲,既然这个皇帝我们站错了队,那么为什么不将我们支持的人推上这个皇位呢?”

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和肃然。

“如今,虽然曹操和刘备二人一人掌握着军队,另外一人掌握着朝政,但他们二人的立场是完全相同的吗?”

袁基则是紧接着说道:“他们二人其实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只需要稍微戳一下,便能够打破了。”

“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他看着袁隗、杨彪说道:“父亲,伯父,您们觉着,若是二皇子殿下杀死了当今天子,继而即位,刘备和曹操的反应会是什么?”

杨彪沉吟道:“当然是拨乱反正!”

杨修却是大笑:“哈哈哈哈,不!”

“准确的说,曹操或许会拨乱反正,但刘备却不会。”

他看着杨彪说道:“难道二皇子殿下就不是刘氏血脉,不是先皇血脉了吗?”

“先皇血脉只剩下了二皇子殿下以及当今天子,当今天子年岁尚小,只要死了....那么不就符合兄终弟及的标准了吗?”

这说的是当年惠帝在临死之前,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刘恒,也就是汉文帝的时候,所说出来的“兄终弟及”的标准。

其一,无子。

其二,先皇有遗诏。

其三,天子自己乐意。

天子因为年纪过于小,自然是只能够兄终弟及的,至于天子是否乐意?至于先皇是否有遗诏?这简直是太简单的事情了。

杨修看着杨彪说道:“父亲啊,关于先皇遗诏以及天子诏书这件事情,难道您忘记了,如今我与袁兄在何处任职吗?”

“而且,宫中只怕是有人比你我更着急啊。”

杨修与袁基二人此时所处的位置,正是位卑权重的尚书台!

而宫中更着急的人,指的自然就是....十常侍!

刘辩想要好好治国,将大汉从颓废与腐朽之中拉出来?有问过十常侍吗?十常侍是奸佞,可皇帝却不喜欢奸佞。

但此时的十常侍却依旧掌握着内朝.....

内朝+尚书台。

难道还不能伪造出来两道遗诏吗?

这简直是太简单的事情了。

可袁隗还是有些担忧和犹豫,但此时的袁基却开口了:“父亲,当断则断啊。”

“如今的十常侍尚且还掌握着宫中的部分禁卫士卒、我们的一位门生手中也有着兵权.....”

他看着杨彪说道:“此时,虽然西园之中尚且有先皇所留下来的士卒,但那些不过是没有上过战场的绣花枕头罢了。”

“咱们手中所掌握着的,可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人的精锐!”

“此时,只要我们响应二皇子的命令,帮助二皇子杀掉天子即位,咱们袁氏、杨氏,便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了!”

“您想一想吧,当初的陈氏为何能够成为如今这样子的庞然大物?”

“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有从龙之功吗?”

“可是如今,这一份从龙之功就要落在我们的头上了!”

袁隗眼眸中的犹豫缓缓消失,而后闪过些许的阴霾与坚定,他一咬牙,直接开口道:“也罢!便听你们的!”

“在动手之前,让家中的部分族人先行离开长安!”

他的眉宇中闪烁着些许的光芒:“若是成功,后面的事情自然是好说,若是失败了,也好给我们袁氏留些许根基。”

袁隗看向杨彪说道:“杨兄,你意下如何?”

杨彪也不曾犹豫,直接了当的说道:“我倒是觉着,袁兄终于做出了一次正确的决定!”

首节 上一节 158/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都是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