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26节
追封这种事情都是在“人”死了之后追封的,还能够他们还没死,甚至还活的好好的时候,就提前以“遗诏”的方式追封?
他冷笑一声:“陛下这是想要逼死你我二人?”
陈渊摇头,却又点头:“或许他本意不是如此,但未曾其中没有这样子的意思。”
“但.....”
陈渊淡淡一笑:“他做什么事情,关陈氏什么事儿?”
“难道以为,陈氏会害怕,会听他的话?”
“陛下一死,我们即刻回官渡!”
“天下不出三年......必定大乱起来!”
“什么时候乱,就看王莽什么时候能够夺得权柄了!”
他在面前的棋盘上落下来一子,而后轻声说道:“只有天下乱起来了,陈氏才能够给刘氏一个深刻的教训。”
陈渊神色冷淡:“唯有刘氏的大汉亡了一次,他们才会知道,陈氏不可辱!”
他看着陈况,似笑非笑的说道:“也唯有出现了奸佞在背后给刘氏的皇帝一刀,这些刘氏的皇帝才会长记性,才会明白.....”
“陈氏到底有多好!”
“到了那个时候,刘氏的皇帝就会对陈氏放宽心了。”
“毕竟....陈氏只是强大,只是掌握权柄,但却没有像那些奸佞一样篡权改朝换代啊!”
“这还不够好吗?”
“那些奸佞捅了他们好几刀,直接将他们搞死,但陈氏只是放他们的血啊!这难道还不够好吗?”
陈况看着陈渊的面容,眼角抽搐。
嗯。
不错。
而陈渊的心中则是有些许畅快。
凭什么只能你刘氏的皇帝搞我、试探我、不能我反抗?
这一局棋,将你刘氏的天下掀翻——然后再次给你翻过来。
至于黔首?
你以为,陈氏那么早就布局天下,急流勇退,将大多数的子弟、门生故吏从中央朝廷中撤出而让他们去往天下的郡县目的是什么??
只是单纯的急流勇退?
不。
那个时候的“陈成”就在布局了,那个时候降临在陈璟身上的陈成就在布今日的棋局了!
天下乱?
不!
是刘氏乱!
黔首们会在诸多地方郡守县令的治理下,继续好端端的生活,他们一点都不会感受到“天下”换了一个皇帝来坐。
等过几年,照样是天下太平!
.... ....
甘露四十三年,冬。
大雪。
未央宫中
刘询看着面前的陈渊、陈况、王莽等人,面容上带着些许的疲惫之色,在陈渊进入长安,天下安定之后,他的身体就彻底撑不住了。
能到今日看到太平日子,已经是他努力撑着一口气了。
他握着王莽以及陈况的手,声音沙哑:“二卿.....需好生辅佐太子....勿要让朕失望!”
陈况连个场面话都不愿意说,只是漠然道:“陛下崩殂之后,老臣便会回到官渡之中,陛下也不必试探臣。”
他很干脆。
“历代刘氏皇帝的试探,到了您这一代就可以终止了。”
“陈氏此次前来安抚天下,已然耗尽了陈与刘的盟约旧情!”
刘询对此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招了招手,令人将“遗诏”拿了出来,其中果不其然是提前追封陈况、陈渊的旨意,陈渊为汉王,陈况为秦王。
太子站在一旁,眼眸更加深邃。
.... ....
甘露四十三年,腊月三十。
刘询崩。
结束了他荒谬而又悖论的一生。
同年,太子刘奭登基。
改元 顺承。
太子登基之日,陈氏离京——但先帝留下诏书,加陈氏的陈渊以及陈况为司徒、司空,位列三公。
而王莽则为丞相。
同年,尚书台令许舜逝世,帝令王莽兼尚书台令。
王莽权倾朝野。
——————————————————
《汉书·孝冲皇帝本纪》:“孝冲皇帝者,姓刘讳询,乃为宣帝嫡长也。其先谥为平,后光武皇帝即位,改谥为冲。其之情深,世乃罕见。”
《汉书·孝荒皇帝本纪》:“孝荒皇帝者,姓刘讳奭,乃为孝冲嫡长也。其为人质朴而近乎于敦,为帝时,颇重莽,顺承二年,加莽为安汉公,列为诸爵之首。”
——————————————————————
《华夏谥号研究——关于孝冲皇帝谥号的研究》·官渡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陈侃
“众所周知,华夏的谥号都是由讲究的,比如说“冲”,冲常用来形容英年早逝、早夭的君主,但孝冲皇帝在位四十三年,活了七十多岁快八十岁了,为什么还会用“冲”呢?”
“这其中是蕴含着讽刺意义的,好似是在指着刘询的鼻子说,你还不如早点死了呢。”
“加上这个谥号是光武皇帝光复大汉的时候给刘询改的,这就更别有深意了。”
——————————————————以上内容,纯属我编。如果你信,那我致歉。
PS:上一章其实有暗示...就是他演的QAQ 以前不是经常演吗?演给绣衣使者,刘询看,安他心的,顺势借坡下驴。肯定是俺没写好,下次俺多注意,明天精修。
第153章 篡汉之争,天下大乱【6k】
王莽的权力日益庞大,朝堂上的人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但坐在皇位上的那位就好像是看不见听不着一样,完全无所谓。
刘奭登基以后,就只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尊奉王莽的权利,第二则是尊崇佛教。
或者说的更加清楚明白一点,是尊崇六难大师——他甚至是差点将六难大师奉为国师,若非是朝中有诸多大臣阻挠、宗室也纷纷上书弹劾的话。
顺承元年
天下已经出现了些许动荡的苗头,诸多世家、边疆的国度、以及朝中的野心家们,他们本来以为陈氏是“回来”了,所以才那么老实的,但如今陈氏回来只是平定了天下,然后就再度离开了。
这让他们的心中都有些小九九了。
其中,心思最多的人....其实是王莽。
.... .....
王府
王莽的心中十分犹豫,他看着面前的几个孩子,带着些许疑惑的说道:“你们说,陈氏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若是此时我行大事....他们可会阻止?”
王安的眉宇中闪过几分“狼相”,他眯着眼睛,轻声说道:“父亲若是担心,试探一下不就行了?”
他轻笑一声:“如今,您的身上尚且没有什么爵位,大可以操控天下而为您的身上加一加爵位——我姐姐乃是皇后,顺应常理的话,您的身上本就应该是有爵位的。”
“只需要稍稍的与皇帝说一说、将原本应该加封的“承恩侯”改为别的什么侯不就行了?”
王安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而后说道:“比如....安汉侯?”
“我想,这个行为既能够试探陈氏,又能够不惊动皇帝,让皇帝对我们有所警觉,如此一来,便是最合适的办法了。”
王莽略微犹豫后,便做出了决定。
“便如此做!”
.... ....
当然,王莽在做出决断之后,并没有直接选择去试探皇帝,反而是准备去找六难——毕竟在王莽的心中,六难可是真大师!
可...等到他来到了六难禅院前的时候,却看到了一片凋零的景象。
禅院之内隐约有哭声响起,让人心中一顿。
王莽快步上前,脸上带着恭敬之色的看着禅院之中的一位弟子问道:“六难大师何在?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沙弥见着王莽,心中顿时一惊,明白这是“师父”所说的“王相”来了,于是心中强忍着紧张感,而看着王莽,学着先前六难所教授的样子开口道。
“敢问可是王相当面?”
王莽微微颔首,心中已经有些着急了。
沙弥却是不急不缓,眉宇中不见几分哀愁的说道:“回王相,师父他已经驾鹤西去,法归西天了。”
他看着王莽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平和——不平和不行,他师父说了,若是这件事情办不成,最后等着他的只有死。
“师父在圆寂之前,曾留下禅语,说王相会今日而来,让我等将禅语转告给您。”
王莽心中惊骇多过了悲痛,但面容上却不显露出来,只是看着沙弥问道:“大师圆寂之前留下什么话语?”
沙弥低着头说道:“师父说,若赤帝命格不能归于白帝之身,则白帝之命不可全,无法成就白帝之命格。”
“只此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