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81节
当时贾家正琢磨着从武勋世家转型到诗书传家,加上贾敏刚好到了婚嫁年纪,贾代善便想着给她找个读书人。
那会高中探花郎、意气风发的林如海一下子就被贾代善看上了。
好巧不巧,当时流行的是榜下抓婿那一套。
贾代善想着这般年轻俊朗、前途无量的探花郎,可不能被别人捷足先登。
于是干脆叫了一队亲兵将林如海直接‘抢’回了荣国府。
林福见自家主子被人抓走,心急如焚,竟是顶着荣国府一众家丁直接打上了门来。
要知道,那时荣国府的情况和现在的勇毅侯府差不多,家里的家丁都是跟着贾代善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亲兵,个个身手不凡、凶悍异常。
林福敢直接打上门与他们拼斗,甚至还是单方面的碾压,可见其也是胆识过人、武艺不凡。
贾母可是亲眼目睹了林福是如何将荣国府的一众家丁打得溃不成军的。
别看这林福现在一副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样子,年轻些时可是狂妄得很。
除了林如海,几乎就是谁的面子都不给,行事风格强硬果断。
这会要是惹得这林福不满,当堂骂起人来,自己这张老脸可往哪儿搁?
堂内空气一时间有些凝滞。
贾母顶着山大的压力,强自镇定,而后干笑一声:“我是想着……玉儿这会子怕是正在歇息呢。
不如先让丫鬟去通传一声,免得扰了她?”
说着,她朝身旁的鸳鸯使了个眼色。
鸳鸯心领神会,微微颔首,领命而去。
赵驹一愣,面色逐渐缓和了下来。
林福则是恍然大悟,原本隐隐涌起、想要发作的心思顿时熄灭。
他笑着拱了拱手,满脸歉意:“倒是老奴考虑不周,让老封君为难了,还望老封君莫怪。”
贾母强笑一声,面容有些僵硬:“林管家关心玉儿,老身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她看了眼赵驹,目光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又笑道:“林管家倒是来得不巧,这边刚到顺天府,侯爷明儿就要南下出远门了。”
事关自家姑娘未来的夫婿,林福很给面子,顺着她的话问道:“哦?不知侯爷要去何处?”
赵驹笑了笑,道:“本侯奉陛下旨意,南下扬州城,将今年的盐税护送回顺天府。”
林福闻言,心头一震,心中对赵驹的评价顿时上了几个台阶。
护送盐税这等朝廷要务,素来非寻常官员可担。
且这护送盐税之职,看似是趟寻常差事,实则是圣上对臣子的终极考验。
沿途州县官员、盐场吏目,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若无圣眷在身,怕是寸步难行。
很显然,自家未来的姑爷如今圣眷正浓,前途不可限量。
想到这里,林福面上更加恭敬,笑容也是越发浓郁起来:“的确是不巧了些。”
只不过,话中多少带有几分幽怨。
早知赵驹会去扬州城,他还大老远跑来顺天府做什么?
直接让老爷在扬州考察姑爷岂不更好?
赵驹笑了笑,刚想说些场面话来缓和气氛,心中却是不由得一动。
他面上带着些许狭促之意,对着贾母笑道:“这也好办,左右林管家在,明儿叫林妹妹跟着一同回扬州城,岂不正好?
一路上有林管家照应,也能叫老太太放心不是?”
他这番决定虽是临时起意,但稍一思索,竟觉得大有可为——
一来,这会林福在场,林黛玉若是真想回扬州城,有这位管家在旁,她的话语权自然会重上几分。
即便贾母心中万般不愿,也不好强行阻拦。
二来,此次南下扬州,赵驹会带着大队人马护送盐税。
这一路上,有这么多人护卫,正好能护得林黛玉周全无虞。
对于自己以及麾下的武力值,赵驹还是颇为自信。
不过,此事终究还得先问过林黛玉自己的意思。
但赵驹猜测,以方才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会儿的林黛玉十有八九是愿意回扬州的。
毕竟,刚才可不止贾宝玉一个跟她起了争执。
想到这里,他目光不自觉地望向王夫人院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贾母闻言,脸色骤变,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这……”
林福却是眼睛一亮,立刻接话道:“侯爷此言甚妙!老爷在信中本就提过,若是姑娘在京中住不惯,随时可以回扬州。
扬州有老爷在,姑娘回去也能安心些。”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特意在贾母面前晃了晃:“老爷的亲笔,特意交代过的。
老封君您看,这信上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绝无半句虚言。”
堂内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贾政见情况不对,心中暗叫不好,连忙上前打圆场。
他脸上堆满了尴尬的笑容:“这个……玉儿在这儿住着,大家也都把她当亲孙女、亲女儿看待。
现在在府上住得好好的,何必……”
要是在平常时候,他还真的不会说什么。
毕竟,扬州城那边还有个林如海在。
林黛玉作为林如海唯一的嫡女,想要回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可现在这个时间段却是不行。
刚和外祖母家里起了冲突,第二天就回扬州城去了,这消息一旦传出去,明日这顺天府里怕就要传遍贾府苛待亲戚的闲话了。
对于这一点,贾政心中几乎是笃定的。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在鸿胪寺当差,他太清楚那些御史言官的做派。
这等现成的话柄,他们岂会放过?
思及此处,贾政不由得瞥了眼端坐一旁的赵驹。
这些日子经贾敬、贾赦提点,他总算看清这位侯爷的真性情——面上不动如山,心里怕是早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这般睚眦必报的性子,今日王夫人那番作为,岂能轻易揭过?
对此,他并没有多想,甚至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贾政这会对王夫人已经很是不满。
别看方才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外厅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行人却过了好一会儿才进内厅。
其实,外厅与内厅之间不过隔着一道薄薄的墙。
若里边的声响稍大些,外边的人便能听得真真切切,毫无秘密可言。
方才王夫人对林黛玉说的那些夹枪带棒、暗藏机锋的话语,贾政自然也是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中。
对此,他心中着实是恼怒不已。
若不是此刻还有客人在场,需要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贾政恐怕早就按捺不住,将王夫人拉来狠狠地训斥一番了。
在他看来,人家玉儿和宝玉不过是两个小辈之间的小打小闹、拌拌嘴罢了。
你王夫人作为长辈,不好好从中劝解、缓和气氛也就罢了,竟然还这般明里暗里地针对人家,这哪里像是一个国公府当家主母应该有的做派?!
然而,贾政心中对王夫人如何恼怒,贾母自然是无从知晓。
此时,她见林福似乎就要拍板定下让林黛玉即刻返回扬州之事,心中一惊,赶忙出言劝阻道:“不妥,不妥啊!
如今都已入秋了,天气渐渐转凉,从顺天府到扬州城,那可是路途遥远、山高水长的。
玉儿这孩子身子骨向来就弱,哪里经受得住这舟车劳顿之苦?”
说着,贾母下意识地搀扶住那根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龙头拐杖,仿佛这样能给她增添几分底气。
只是她的额角却是不由自主地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这略显寒意的秋夜里,显得格外醒目。
贾母找的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勉强。
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当初林黛玉从扬州来京城的时候,年纪比现在还要小上一岁,身子骨也比现在更为娇弱?
可那时候,她不也一路颠簸、远道而来,安然无恙地到了贾府?
如今反倒说林黛玉经不起这旅途劳顿了?
第339章 准备
另一边,在迎春等几位姑娘居住的院子里,
夜已渐深,一弯清冷的月亮宛如银钩,静静地悬挂在梧桐枝头。
如水的清辉悠悠漫过青瓦檐角,在石阶上洒下一片斑驳陆离的碎影。
隐约听得远处更鼓穿过重重院落,混着秋虫时断时续的哀鸣,倒把夜色衬得愈发静了。
然而,屋里的景象却与这外面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迎春她们的屋里,烛火摇曳,散发着明亮而温暖的光芒,将整个房间都笼罩在一片融融的暖意之中。
“我写诗,何须宝二哥在一旁指手划脚、多管闲事?”
“我爹是探花郎,乃是天底下最顶尖的一批禄蠹。
宝二哥若是看我这个禄蠹之女不惯,大可离我远些!”
方才林黛玉在宁国府花厅怒怼贾宝玉的那番话,此刻又在屋里回响起来。
不过,这番话并非出自林黛玉之口,而是探春正绘声绘色地模仿着。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