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48节
说着,她又好奇地眨了眨眼睛,问道:“那宝姐姐那边呢?她可有嬷嬷?”
赵驹闻言一愣,心中虽有些不解林黛玉为何突然这般关心薛宝钗,但他还是如实说道:“你宝姐姐自有她母亲操心,表哥管她作甚?”
林黛玉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涩。
想起了自己母亲贾敏早逝,无人这般为自己操心,她不由得幽幽一叹:“也是,毕竟人家跟前还有个亲妈疼着护着。”
赵驹见她神色黯然,心中一软,伸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道:“林妹妹可是想岳母大人了?”
林黛玉起初还沉浸在伤感之中,但听他这般不着调地打趣,顿时俏脸一红,啐道:“呸!什么岳母大人,表哥真是不要脸!”
赵驹却是一本正经地反驳道:“以咱俩的关系,这不是迟早的事儿?
等将来你过了门……”
林黛玉见他大有继续说下去的架势,赶忙起身,拉着赵驹的衣袖,红着脸将他往外推:“快莫要说了!
表哥要是没什么要紧事,就赶快回府去吧!”
赵驹止住脚步,看着她那羞红的脸颊,有些哭笑不得道:“林妹妹莫急,表哥还有事要问你呢。”
见林黛玉一脸好奇地望着自己,赵驹略作思索,开口问道:“我听着林妹妹与薛家人相处得颇为熟络?”
林黛玉起初还当赵驹有什么要紧事相商。
听他这么一问,反倒来了兴致,抿嘴笑道:“不管是宝姐姐还是姨妈,待我都还算亲近,这其中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赵驹闻言,眉头微微蹙起。
虽说薛宝钗与林黛玉同列十二金钗之首,且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可在他心里,实在是对这薛家人没什么好印象。
不说别的,单是原著书里薛宝钗母女二人故意在林黛玉这个孤女面前大秀母女深情,就足以让他恼火不已。
平日里,薛家人可谓是八面玲珑,为人处事极为周到。
怎么到了林黛玉这儿,就全然想不到她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女,这般行径实在是不妥?
更别提后来薛宝钗竟还对林黛玉说,让她嫁给自己哥哥薛蟠。
每每想到此处,赵驹心中便怒火中烧。
林黛玉是何等身份?
她祖上世代列侯,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林如海还是皇帝的心腹近臣。
若原著书中的林如海尚未去世,薛家人怕是连见林黛玉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反观薛蟠,当初打死了人,可是妥妥的黑户一枚。
薛宝钗这般说法,可谓是是恶毒至极,分明就是在折辱林黛玉。
也就是贾史氏不知道这事。
不然当晚就能把薛家一行人赶出府去。
想到这里,赵驹神色严肃,对着林黛玉吩咐道:“我记得薛姨妈一家都是住在梨香院吧?
林妹妹平日里还是少去那边为好,不妨就与迎春她们几个说说话、聊聊天。
平常时若是觉得烦闷了,来表哥府上玩就是。”
尽管赵驹找了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可林黛玉还是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看向他。
沉默片刻后,林黛玉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问道:“表哥可是嫌弃姨妈家是商户之家,觉得与他们结交有失体统?”
在大景朝,士农工商,商人明面上的地位低贱,甚至连寻常的农民都比不上。
赵驹乃是一等勇毅侯,几乎就是大景朝最为顶尖的贵族,在林黛玉看来,他有这般想法也不足为奇。
只是,一想到这儿,她心中难免有些失望。
赵驹一听林黛玉这话,便知她想岔了,顿时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表哥岂是那种嫌贫爱富、狗眼看人低之人?
前几年,表哥还在边关风餐露宿、拼命博富贵呢,哪会这般浅薄?”
说着,他又压低声音,一脸关切地说道:“只是据表哥所知,薛家人远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般老实本分。
林妹妹你心性单纯,表哥这不是怕你吃亏?”
第314章 宝钗事
等赵驹从林黛玉的居所出来时,夜色已如浓墨般深沉,将整个勇毅侯府笼罩其中。
前院,赵驹看向正候在一旁、神色略显局促的李嬷嬷,语气温和地说道:“嬷嬷莫要紧张,本侯叫你此次前来,是有些事情要与嬷嬷交待。”
李嬷嬷闻言,小心翼翼地抬眼看了看赵驹。
见他神色郑重,显然并非是在说笑,连忙恭声应道:“侯爷但说无妨,老身定当遵从。”
赵驹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明日,我便安排人将你们送往荣国府。
到了那里,你大概率会被分到林妹妹的屋里当差。”
见李嬷嬷面露疑惑,赵驹便将贾宝玉的一些事情细细道来。
包括贾宝玉在府中的种种行径,以及林黛玉可能面临的处境。
李嬷嬷听后,心中顿时明了,面色变得认真起来,郑重承诺道:“侯爷放心,老身定会尽心尽力护着林姑娘,绝不让旁人轻易冒犯。”
交代完这一切后,赵驹便转身向后宅走去。
此时,秦可卿和元春早已歇下,整个后宅一片静谧。
然而,当赵驹回到后院时,却发现晴雯竟然还没睡,正坐在外间,强撑着困意等候着他。
赵驹心中有些纳闷,便开口询问缘由。
哪曾想,晴雯竟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奴婢可不像香菱那样没心没肺的。
您都还没歇着,奴婢哪敢去休息?”
看着晴雯那困意难掩却又极有职业操守的模样,赵驹不由得笑了笑,伸手在她的小脑袋上轻轻揉搓了一番,说道:“既然没睡,那就去厨房那边帮我烧点水洗澡。”
晴雯挣脱开赵驹的手,一边帮他褪下外衣,一边抱怨道:“这种事情还用得着您操心?
厨房那边的热水一直备着呢,衣服也给您准备好了,您直接去就是。
您也是,府里的丫鬟、嬷嬷们做得好好的,何必要将人放出府里去?”
赵驹听着晴雯嘴里那抱怨的话,不由得笑了笑。
先前攻打辽东镇,朝廷兵力不足,那会新军又还没形成战斗力,安朔帝没得法子,只得从部分边关抽调兵力。
第一个被安朔帝把持的大同镇自然是在此列。
等辽东那边打完仗之后,赵驹便是干脆将先前在他手底下效力过的士兵尽数带回了顺天府。
先前勇毅侯府里的丫鬟、婆子大都是这些人的家眷,现在能在顺天府安家,自然是无需倚靠勇毅侯府过活。
因此,赵驹便是将尚有家眷在世的放出了府去,只留下部分无依无靠的。
人数少了一大半,平分到每个人手上的活计自然是多了起来。
等赵驹洗完澡,回到卧房时,发现秦可卿已经被外边的动静吵醒,正半靠在床头,睡眼惺忪地看着他。
两人已是老夫老妻,自然无需过多避讳。
赵驹走到床边,轻轻搂住秦可卿,面带歉意地说道:“这几天倒是有些冷落你们两个了。”
秦可卿蜷缩在赵驹宽厚的怀抱里,脸颊贴着他温热的胸膛,感受着那强劲而有力的心跳,整个人只觉得安稳无比。
她轻启朱唇,声音柔得似一汪春水:“夫君这说的什么话?
那边事情紧急,夫君花费精力操劳也是应当的,我岂会不知好歹?”
虽说王熙凤曾再三恳求赵驹对她们之间的事守口如瓶。
可赵驹心里明白,秦可卿聪慧过人,迟早会察觉到些许端倪。
所以,他并未刻意隐瞒,只是说话时留了几分余地。
而秦可卿凭借着对赵驹和王熙凤相处时那些微妙细节的观察,心中早已有了大致的猜测——王熙凤腹中的孩子,十有八九是赵驹的。
当然,对于元春,赵驹还是决定暂时瞒着。
他这般区别对待,实则是无奈之举。
起初,赵驹以为元春和秦可卿一样,是个心思玲珑、行事稳妥之人。
况且,一开始元春的表现也确实可圈可点,知晓赵驹的喜好与忌讳,也从未因王夫人的挑唆而做出糊涂事。
然而,后来元春竟请求贾史氏将王夫人从佛堂中放出来,这一举动让赵驹开始对她警惕起来。
再联想到原著中,元春成为贤德妃后省亲,在宫女、太监在场的情况下,竟跟贾母等人说宫里是“见不得人的地方”。
如此看来,这个看似稳妥可靠的小老婆,说不定哪天就会犯糊涂。
像与王熙凤有了私情且将人的肚子搞大了的这种事,还是先瞒着元春为好。
要不然保不准哪天就会被荣国府的人给知道了去。
虽说以赵驹如今的权势,根本不惧荣国府知晓内情之后,恼怒之下的报复。
但他总要顾及下王熙凤的感受。
尽管秦可卿嘴上说着理解,可望向赵驹的眼神里,还是藏着一抹幽怨。
在赵驹的众多女人中,她可是最早与赵驹有了肌肤之亲的,谁能想到,竟被好姐妹给后来居上了。
赵驹迎上秦可卿那幽怨的小眼神,只觉头皮一阵发麻。
思索片刻后,他轻轻握住秦可卿的手,试探着问道:“要不咱们也要个孩子?”
如今秦可卿已十七岁,过了年便是十八,身子骨也发育得差不多了,要个孩子应当无碍。
况且,这种事情颇为玄学,有股“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像王熙凤那样,不过几次便怀上了,终究是少数。
秦可卿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喜,脸颊瞬间染上红晕,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在这个时代,女人的一生,大多围绕着相夫教子展开,孩子便是她们生活的寄托与希望。
先前,赵驹顾虑秦可卿年纪尚轻,担心过早怀孕恐伤其身子。
虽然她心里对此并未太过在意,毕竟在这深宅大院中,女子早日诞下子嗣往往意味着地位的稳固。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