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37节
原著书中的林黛玉愿意教香菱作诗,想来除了同为姑苏人,应当还多少有些同病相怜的缘分。
心中虽然同情香菱,但林黛玉却没有忘记重点,眸中略带些许笑意,对着赵驹问道:“虽说香菱身世可怜,可这哪里是我能帮得上忙的?”
赵驹闻言,解释道:“据表哥所知道的消息来看,香菱的母亲封氏还在人世,只不过带着人去找甄士隐的时候,不知所踪。
表哥想着,你们林家在江南一带颇有影响力,到时候可否请岳父大人帮忙找一找?”
他也不怕林黛玉因为这事而吃香菱的醋。
原著书中,贾宝玉和袭人成了好事,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但一个个的也只是装作不知道。
唯有林黛玉上去打趣,叫了人家“好嫂子”。
虽说是因为袭人身份较低,就算跟贾宝玉成了好事,将来撑死也不过是个姨娘,并没怎么被林黛玉放在心上。
但也能看出,林黛玉是个心胸宽阔的。
想到这里,赵驹却是突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不由得面色古怪。
原著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可没少因为贾宝玉这货明争暗斗。
许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缘故,府里的下人们竟有人传林黛玉尖酸刻薄、敏感多疑。
反倒是薛宝钗落得了个大方、得体的名声。
每每看到这里,赵驹就觉得有些好笑。
要说不管是书里还是电视剧里的林黛玉,要说耍小性子、闹脾气,那的确是常有的事情。
可要么是针对贾宝玉,要么就是有人招惹到她。
其余的纵观他翻遍整本《红楼梦》,也没见过林黛玉对哪个下人有严厉苛刻的时候。
反观倒是向来大方的薛宝钗,在跟贾宝玉成亲之后,竟然是将袭人给撵出了荣国府。
要知道,袭人可是金玉良缘之说的坚定簇拥者,明里暗地没少帮薛宝钗。
由此可见两人的差距。
果不其然,林黛玉听到赵驹的请求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就是应了下来。
等赵驹出了林黛玉的屋子,却是发现探春的丫鬟侍书正在回廊那边,像是在等他的样子。
赵驹不由得感到有些头疼。
果不其然,等他走近些,侍书就是对着赵驹行礼,而后轻声道:“侯爷,姑娘请您去她屋里一趟。”
等侍书领着赵驹进了探春的屋里,往里面招呼了一声之后,便轻手轻脚地离去了。
屋里表兄妹两个相顾无言,沉默许久。
就在赵驹快要沉不住气的时候,探春突然开口问道:“表哥,你和林姐姐订下了婚约,这事可是真的?”
赵驹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虽然刚才听赵驹和林黛玉谈话时提及过此事,且探春自己还跑去问了府里平常时那么些个爱八卦的婆子。
但这会见赵驹亲口承认,她心中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原本多了赵驹这么个位高权重的表哥,探春心里是极为欣喜的。
她在这荣国府的日子里并不算得上好过。
父亲贾政甚少过问后宅里的事情,亲生母亲赵姨娘又是个不靠谱的。
弟弟贾环就更不用说了。
若是赵驹没找上门来,估计这会儿还在玩泥巴偷东西,扔骰子赌钱。
虽然探春不像贾环活的那般艰难,府里也没哪个下人敢轻看她。
但那也只是因为她巴结好了贾母、王夫人和贾宝玉几个的缘故。
其中个艰难辛酸,自是不必多说。
可自从赵驹来了,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府里的那么些个下人、婆子看向她的眼光中,逐渐带上了敬畏与讨好。
她也不必上赶着去巴结她那嫡母。
就连贾母这个在荣国府向来说一不二的老祖宗,跟她闲聊时,偶尔也会带上些许询问、商量的意思。
只因为她身后有赵驹这么个表哥在。
可不知是赵驹抱着她回到荣国府,还是赵驹带着人围了宁国府,却是在后院抓着她的手的那天起,探春心中却是开始对赵驹生出几分仰慕之情。
这也是为何她去赵驹府上去得这般勤快的原因。
只不过是向借此机会跟赵驹多见面而已。
想到自己跟赵驹的关系再如何亲密,那也只不过是普通的表兄妹,且她还是个庶出的,探春心中酸涩不已,眼眶更是不知何时变得微红。
赵驹看着探春这副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而后伸手摸着她的脑袋,以示宽慰。
思索许久,他试探着对探春问道:“表妹可是担心,我跟你林姐姐订了婚约,就会疏远于你?”
探春闻言,先是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是摇了摇头。
她抓着赵驹的手,缓缓将其放在了自己心口前,一双眸子带着些许幽怨之色:“表哥…”
赵驹感受着手中的柔软以及那有些急促的心跳声,哪里还不明白探春的意思?
他伸手一拉,就是将探春抱进了自己怀里,而后低头。
“唔…”
探春猛地瞪大了双眼,但感受着自己周身满是赵驹身上的味道,很快,她就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许久过去,察觉到赵驹的大手开始变得不老实,探春的呼吸猛地变得急促许多。
她下意识的抓住了赵驹的手,哀求道:“表哥…”
赵驹回过神来,却是发现自己的一只手已经是下意识地透过阻碍,开始翻山越岭了。
见探春面色通红,呼吸急促,赵驹不由得轻笑一声,而后将其抱起,缓缓放在了榻上。
探春见状,当下就是一惊,下意识地想要起身。
可这会赵驹已经是靠了过来。
她刚想开口阻止赵驹,却是听见他沉声道:“表妹放心就是,你现在年纪还小,不适合行房事。
且等表哥用别的法子。”
探春闻言,稍微放下心来。
但她终究还是个未经人事的黄花大闺女,听着赵驹后面的话,不由得一愣。
别的法子?
…
(此处省略一万字。)
许久过去,随着探春一声高啼,屋内逐渐安静了下来。
榻上,两人早已是坦然相见,床榻更是湿了一片。
探春将头靠在赵驹怀里,捂着脸,羞愧道:“这下可没脸见人了…”
探春素来把林黛玉当做亲生姐妹来看待,而这会赵驹已经林黛玉定下了婚约。
她都不知道将来要怎么面对林黛玉了。
见她面上仍是有些喘喘不安,赵驹不由得将其搂得紧了些,柔声道:“可是在担心你林姐姐那边?”
探春这会有些不太敢看赵驹,只是缩在他怀里,点了点头。
赵驹摸了摸她的脑袋,轻声道:“表妹放心就是,林妹妹那边,表哥去跟她说。
只不过,要等上一段时间。”
第306章 拐走
次日破晓时分,林黛玉几个小辈依例前往贾母居所晨昏定省。
这会贾宝玉已经去了族学读书。
自安朔帝多次训戒贾府以来,贾敬对宗族子弟教育尤为重视,将族学作为重点整顿对象。
秋闱一结束,他便重金聘请了数位自觉无缘上榜的秀才相公进了府,充任族学塾师。
按大景朝科举规制,取士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能跻身乡试者,皆为通过院试的秀才,其学识教养足以为宁荣二府子弟授业解惑。
最起码贾兰是不用李纨费心费力地教导了,只需要偶尔对其督促一番即可。
一开始,贾宝玉尚存侥幸,以为新来塾师会像贾代儒那般疏于管束,或者会碍于贾史氏的面子对他管得宽松些。
然贾敬所选皆为家境清寒却笃志治学之士,加上待遇又丰厚,这些秀才恪守师道,哪里会管贾宝玉是哪个?
这边贾宝玉刚翘课,他们转头就跑去跟贾政打小报告。
这下可好,贾宝玉被收拾得够呛。
吃一堑长一智,打那以后,贾宝玉不敢再胡闹,每天到点就乖乖往族学跑。
可人虽然坐在课堂里,但心思早就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而那么些个秀才相公们虽然负责,但对贾宝玉这副模样也是没了办法。
毕竟,总不能强逼着贾宝玉读书、背书吧?
贾母对此自然是一无所知。
她只当是贾宝玉开始用功读书了。
对于此,贾母自然是乐于见得。
林如海身为探花郎,饱读诗书且学识渊博,于读书治学之道自然极为推崇。
若贾宝玉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展露出过人的才学与志向,林如海知晓后,想必会对其另眼相看。
如此一来,贾母所托付之事,便有了更大的可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