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34节
说完,就是进了王熙凤的院子里边。
王熙凤的屋子里。
这会儿王熙凤正半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自从她怀上了赵驹的孩子之后,虽然现在还没怎么显怀,但她的胃口却是一天比一天大,且逐渐开始变得嗜睡起来。
已经怀过巧姐儿的王熙凤自然是知晓这是怀有身孕的正常表现,倒也未曾太过惊慌。
这会儿她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先将荣国府的事情放下一段时间,安心养胎。
毕竟,现在王熙凤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可是关乎到往后她在荣国府的地位。
正思索着,平儿却是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她通禀道:“奶奶,周大娘来了,说是有事找您。”
王熙凤听到是周瑞家的来了,心头一动,吩咐道:“叫她进来吧。”
虽说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但却是跟王夫人离了心。
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平常时有什么关于针对王夫人的事情,两人都是商量着来的。
不多时,周瑞家的便是从外面走了进来。
在给王熙凤行了礼之后,周瑞家的便是凑到王熙凤跟前,低声将刘姥姥的事情讲给她听了。
听着周瑞家的的打算,王熙凤嘴角微掀。
等周瑞家的又问她要不要先见一见刘姥姥的时候,当下便是点了点头:“都是家里的亲戚,怎么能不见?你去把人叫进来。
太太这会儿还在老太太屋里伺候吧?平儿,还不快去老太太屋里一趟,把这事跟太太说了?”
贾母的屋里,可不是随便哪个丫鬟婆子就能进去的。
平儿作为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刚好合适。
等平儿和周瑞家的出了屋子之后,王熙凤不由得掐着腰哈哈大笑起来。
别人不了解王夫人,她这个做侄女的还不了解?
有这么一门穷亲戚找上了门来,等会王夫人还不知道该如何难堪、恼怒呢。
贾母的屋里。
自从贾母从宫里出来,叫贾政给林如海写了信之后,便一直呆在屋里,想着后面该如何行事。
赵驹和林黛玉两个的婚事,着实叫她头疼。
身后的王夫人看着她这副模样,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笑意。
虽说薛家人的这边的金玉良缘之说进度喜人,可却是没想到又有这么大个惊喜。
那狐媚子竟然跟赵驹定下了婚约。
想着再过一二年的时间,林黛玉就要嫁到勇毅侯府去,王夫人心情愉悦之下,竟是觉得旁边的邢夫人都顺眼了几分。
她甚至觉得,被心情烦闷的贾母留在她屋里伺候小半天时间,都不是什么累人的事了。
至于贾母想要搅黄两人的婚事,王夫人只能说不可能。
毕竟,林如海还没死呢,哪里有贾母插手林黛玉婚事的道理?
贾母能做的,撑死就是写了信去叫林如海将两人的婚事取销了,然后将人换成贾宝玉。
事实上,贾母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可她却并不觉得林如海会放弃这门婚事。
毕竟,赵驹的身份摆在这里。
等将来林黛玉嫁过去,一过门就是侯夫人。
天底下哪有这这么蠢的人会拒绝这门婚事?
想到将来林黛玉会成为侯夫人,王夫人却是突然反应了过来,面色微变,心中不由得暗骂数声。
她原本还指望着大女儿元春能成功上位,管着赵驹府上的事情呢。
这下可好,这狐媚子离了她的宝玉,转头又将元春的位置给抢了。
真真是个祸害。
不过,一个是将来要给她养老的亲生儿子,另一个则是已经外嫁出去了的大女儿,孰轻孰重,王夫人还是分得清的。
虽然心中可惜将来不好插手勇毅侯府的事情,但现在的王夫人也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她现在已经有了新的目标。
那就是薛家。
要说薛宝钗,那自然是个好的。
可想要嫁给她的宝玉,哪里有这么容易?
不给个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王夫人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现在那金玉良缘之说已经在荣国府传开,薛宝钗的名声几乎已经可以说是毁在贾宝玉身上,王夫人也不怕薛家再去找其他人。
想着再过几年就有个几十万两的银子入账,王夫人的心情不由得重新变得愉悦起来。
一旁的邢夫人见王夫人先是面露幸灾乐祸之色,然后面色又忽然变得阴沉许多,再然后又转阴为晴,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她这个妯娌怎么跟台子上唱戏的角儿一样,脸色变来变去的?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几人各有心事,倒也没有想要聊天的兴趣。
许久,外面有婆子的通禀声传进来:“老祖宗,平儿来了。”
贾母的思绪被打断,面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但她仍然是对着外面吩咐道:“叫她进来吧。”
平儿作为王熙凤身边听用的贴身丫鬟,想来是王熙凤那边有什么事情。
没多久,平儿就是进了贾母屋里。
等她行了礼之后,贾母便是径直问道:“可是凤丫头那边出了什么事?”
平儿点了点头:“这事倒跟太太有些关系,是家里来了亲戚。”
她这话一出,屋内几人顿时好奇起来。
王夫人更是纳闷的问道:“家里的亲戚?”
别是王家出了什么事吧?
可这会儿王子腾已经去了辽东,她那嫂子又看她不顺眼,平常时更是没什么往来,能有什么事?
刚才周瑞家的跟王熙凤说话的时候,并没有避着平儿,平儿便是解释道:“太太说,那亲戚原是祖上跟王家连了宗的,叫王家老太爷一声叔父。
说是外男不便入门,就叫了他岳母并儿子上门来,说是要给太太请安呢。”
等平儿说完,屋内陷入了短暂沉默之中。
许久过去,贾母几人这才反应过来,心思各异。
说是要给王夫人请安,倒还不如说其实是上门来打秋风的。
贾母这会儿正烦着,倒也没有过问的心思。
她只是摆了摆手,对着王夫人吩咐道:“既然是亲戚找上门来,那你去好好招待就是,莫要丢了荣国府的脸面。”
她这二儿媳什么性子,贾母多少有些了解,这才特地跟她强调,要好好招待人家。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最是好面子。
若是王夫人爱富嫌贫,做出什么蠢事来,外人不得说他们荣国府苛待家里的亲戚?
邢夫人则是看向王夫人,面上满是幸灾乐祸。
要不是贾母有言在先,她多少要嘲讽王夫人几句,怎么家里有这么一门穷亲戚打秋风来了?
自从邢夫人以续弦的身份嫁给了贾赦,王夫人没少明里暗地里嘲讽她出身小家小户,可把她气的够呛。
你王家不是能耐吗,怎么还叫家里连了宗的亲戚混成了这副模样?
王夫人听着贾母的话,又迎着邢夫人那略带几分嘲讽的眼色,只觉得怒从心来。
但这会儿倒也不好当着几人的面发作,王夫人只得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强笑着对贾母请示道:“那儿媳先回去了。”
说着,就带着平儿出了贾母的屋子。
堪堪出了贾母的院子,王夫人再也按耐不住,对着平儿恼怒道:“你奶奶是怎么做事的?连这么点小事都处理不好?
这种穷亲戚上门来打秋风,只管给几两银子打发出去就是了!哪里用得着跑来老太太屋里说?”
被贾母几个,尤其是被向来被她瞧不起的邢夫人知道了这事,王夫人只觉得这辈子的脸都被丢尽了。
哪曾想,平儿对此早有对策。
她先是装作在四周扫了一眼,而后这才凑近王夫人,委屈道:“奴婢这不是在为太太考虑?
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若是不跟太太说这事,府里的那么些个下人不得说太太嫌贫济富,瞧不起家里的穷亲戚?”
虽然王熙凤想要叫王夫人狠狠地丢一回面子,可平儿说的倒也没错。
王夫人闻言,面色稍缓,但却是没有见刘姥姥的打算。
她对着平儿摆了摆手,没好气道:“你走一趟,就说我说的,叫账房那边提二百两银子出来给了那刘姥姥,叫她拿去做些小买卖,或是置几亩地,往后别再投亲靠友的了!”
这二百两银子,就算是她和那刘姥姥的断亲费用了。
这等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就活该一辈子在地里讨食,跑来荣国府做什么?
害得她丢了好大一份脸面。
平儿闻言,惊讶的问道:“太太不去见一见?”
就算是王熙凤,方才也只是想要将王夫人有这么一门穷亲戚,且还找上了门来的事情传出去,叫王夫人丢点脸面。
哪曾想王夫人竟是打的这般念头。
这下可好,王夫人一个嫌贫爱富的坏名声是逃不掉了。
向来心善的平儿终究是不忍心见到王夫人掉进这么大一个坑里去,正犹豫着怎么开口提醒她。
哪曾想,王夫人却是满脸的不耐烦,再度开口道:“叫你去你去就是了!到时候旁人问起来就说我不在,这你都想不到?”
亏凤丫头还是个聪明伶俐的,怎么跟前听用的贴身丫鬟是这副德行?
可怜的王夫人这会儿还以为王熙凤跟她是一条心的,想着她这样安排,王熙凤这个做侄女的应该会将此事办妥才对。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