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221节

  薛家人再如何悲伤,答应安朔帝的这银子还是得如期地奉上。

  一口气拿出了三十万两银子,这般大的手笔,着实把宁荣二府的那么些个下人都给震惊得不轻。

  就连原先有些嫌弃薛宝钗的王夫人心中也是极为火热。

  这薛家的家底,竟这般丰厚?

  薛姨妈可是她的亲生妹妹。

  薛宝钗作为他的女儿,将来若是嫁给了宝玉,想来应当是跟她一条心的。

  到时候,等贾母驾鹤西去,这荣国府还不是她说了算?

  况且,薛家这么有钱,给薛宝钗的嫁妆想来也少不到哪里去吧?

  至于薛宝钗那热毒,到时候找机会去请了几个御医来给她开几副药就是了,什么四季花啊水的,完全是没这个必要浪费钱。

  想到这里,王夫人哪里还按耐得住?

  当下便是带着人往梨香院那边去了。

  等王夫人赶到梨香院的时候,这会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个正在对账。

  薛家在顺天府也有许多铺子。

  可惜自从薛大老爷去世之后,那些个老奸巨猾的掌柜们便是开始合起伙来做假账,每年报给薛家的收入要少上许多。

  查账,也是薛家人进京的一个主要原因。

  听到外面的婆子通报,说是王夫人来了,薛姨妈和薛宝钗母女二人赶忙出门将其迎了进来。

  重新回到屋里坐定之后,王夫人见屋里只有薛姨妈和薛宝钗,不由得好奇的问道:“文龙呢?”

  薛姨妈面带笑意,全然没有前几日的愁眉苦脸:“那孽障跑去铺子那边忙活去了,倒也不用管他。”

  王夫人点了点头,故作关心的问道:“往后宝丫头是作何打算?”

  薛姨妈闻言,面色一泄。

  薛蟠打死了人,可不仅仅是害得薛宝钗落选这么简单。

  薛家乃是商户之家,京城的那么些个高门大户,达官贵人们本来就不怎么看得上他们。

  加上又有薛蟠那档子事,往后想要给薛宝钗说亲,怕是难得很了。

  当然,也有薛姨妈一心想着把薛宝钗高嫁出去的原因。

  毕竟,她那好大儿薛蟠看着就是个不靠谱的。

  现在薛姨妈还在时还好些,一个是她亲哥哥,一个是她亲姐姐,多少能沾沾贾家,王家的光。

  可人走茶凉。

  现在不借着薛宝钗的婚事,给薛蟠找上一个靠山,往后要是她两腿一蹬,不在世了,薛家的这偌大家业还不得被人给强占了去?

  这般想着,薛姨妈心中发愁,但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笑道:“选秀不成,那自然是看看这顺天府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王夫人一听这话,顿时面上一喜,径直问道:“我这儿倒是有一门好亲事,就是不知道妹妹看不看得上了。”

  王夫人此话一出,顿时惹的薛姨妈好奇起来,连忙出声追问。

  而薛宝钗见两人就这么当着她的面谈论她亲事,顿时羞得跑到内室去了。

  只不过并没有把门关上,而是暗戳戳地关注着薛姨妈两个人的谈话。

  王夫人往内室那边看了一眼,笑了笑:“宝丫头倒是害羞。”

  薛姨妈摆了摆手,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不用管她,姐姐要说的是哪家的哥儿?”

  心中却是满怀期待。

  想必以王夫人荣国府当家太太的身份,平常时结交的,怎么说也得是公侯这一等级的吧?

  王夫人却并未直接说明,而是卖了个关子:“妹妹觉得,对于姑娘家来说,一门好亲事主要看什么?”

  薛姨妈沉思片刻,回道:“婆家的权势,或者丈夫的疼爱?”

  王夫人面上闪过一丝笑意:“妹妹说的倒也不错,不过却是缺了一样更重要的。”

  见薛姨妈一脸的纳闷,王夫人径直回道:“要说对姑娘来说最重要的,那自然是婆媳关系。”

  薛姨妈这才恍然。

  有道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好公婆”。

  在现在这个讲究封建礼教的世道,公公婆婆的地位几乎是全方位地碾压儿媳。

  给自家姑娘说亲的时候,大都会考虑男方家里的长辈是否好相处。

  想到这里,薛姨妈满怀期待地问道:“姐姐心中可是有了人选?”

  虽然她觉得以女儿薛宝钗的性格、手段,将来嫁了人,不至于被婆家欺负了去。

  可这会儿能给她找上一个好相处的婆家,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王夫人拉着她的手,问道:“妹妹觉得,我家宝玉如何?”

  薛姨妈眼前一亮。

  这段时间,贾宝玉天天跑来梨香苑跟薛宝钗说话聊天,她多少对其有所了解。

  且因为薛姨妈平常时没少给赏赐的原故,荣国府的那么些个丫鬟婆子可没把她当外人,几乎是什么话都跟她说了。

  薛姨妈自然是知晓贾宝玉在荣国府中的特殊地位。

  薛宝钗若是能嫁给贾宝玉这等国公府的哥儿,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王夫人还是薛宝钗的亲姨妈,将来等她嫁进了荣国府,自然是不用担心其会将来的公公婆婆欺负了去。

  尽管薛姨妈有些心动,但内心仍有顾虑。

  若是薛宝钗能嫁给贾宝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可据她所知,荣国府的的老祖宗贾史氏最是疼爱这个孙子,想来应当是对其的亲事将来早有打算才对。

  想要说成薛宝钗跟贾宝玉的这门亲事,谈何容易?

  等薛姨妈将内心的担忧讲给王夫人听了之后,王夫人面上也是闪过一丝阴郁之色。

  她就是担心贾母铁了心地想要将林黛玉那狐媚子和她的宝玉凑成一对,这才着急忙慌地叫薛家一家人进京来,且在荣国府住下。

  目的不就是为了叫贾宝玉跟薛宝钗多多相处?

  想来等两人看对了眼,贾宝玉主动跑去跟贾母闹腾,她再在暗中谋划一二,双管齐下,就算贾母心中再不情愿,还能不答应这门亲事?

  想到这里,王夫人便是将身子凑近薛姨妈,低声道:“妹妹莫慌,我这有一计…”

  内室里的薛宝钗只听到薛姨妈两个打算将她说给贾宝玉,后面的话却是没有听清。

  她心里开始思索着贾宝玉这个人。

  说实话,薛宝钗心里是有些抗拒这门亲事的。

  尽管自薛家进了荣国府之后,贾宝玉便是常常跑到她屋里来跟她说话聊天。

  但是,每次他都是先去了迎春和林黛玉几个院子里。

  加上贾宝玉跟她聊天的时候,从他时常把林黛玉挂在嘴边,一口一个林妹妹就不难看出,贾宝玉这会儿已是心有所属。

  这便是薛宝钗抗拒这门亲事的主要原因。

  她其实是一个很骄傲的人。

  薛宝钗从小就极为聪慧,被薛大老爷带在身边亲自管教。

  薛家老爷爷曾经不止一次地为薛宝钗是个女儿身感到惋惜,直言他若是个男儿身,定能将薛家发扬光大。

  她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因此,薛宝钗怎么可能会允许自己将来的夫君心里有了别的女人?

  况且,以她这段时间对贾宝玉的了解来看,其厌恶仕途经济,不敬圣贤,将来怕是个不中用的。

  现在住在这荣国府还好说,有贾母等一众长辈的庇护,倒也能过得滋润。

  可别忘了,这荣国府袭爵的可是贾赦,并非贾政。

  现在贾政这么一家子人,尚且还勉强能因为要侍奉贾母而住在荣国府。

  可等将来贾母老去,荣国府分家,他们一家子人怕是要搬出荣国府去。

  到时候贾宝玉连一门讨生的手艺都没有,难不成还要靠她来养着吗?

  虽然以薛家的财力,以及薛姨妈和薛蟠对她的疼爱,将来不可能不管她。

  可薛蟠也是要娶妻的。

  一直负责养着已经出嫁了的小姑子以及姑爷,哪家的姑娘敢嫁?

  相比之下,薛宝钗倒是觉得,她初进荣国府,在贾母屋里见到的那个叫做贾环的不错。

  虽然只是个庶出,但在国子监读书,可见是个肯用功的。

  最重要的是,他有个当了侯爵的表哥,将来定是差不到哪里去。

  甚至那个叫做贾琮的,都比那贾宝玉要好上许多。

  虽然现在不读书了,身上也没个官位。

  但据薛宝钗的了解,这会儿贾琮正在跟着隔壁侯爷在金吾卫那边习武。

  贾琮背靠着宁、荣二府和勇毅侯府,将来怎么说也能像他那堂哥薛蝌一样,当个五品的千户。

  贾环和贾琮,哪一个不比那个只爱摆弄胭脂水粉的贾宝玉强?

  甚至那个五六岁,只有她一半高的贾兰,在学问上怕不是也把他那宝二叔甩出好几条街去…

  薛宝钗有心想要出去,跟薛姨妈说拒绝这门亲事。

  但她在内室犹豫许久,终究还是没有踏过那道门槛。

  实在是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事,对薛宝钗的打击有点大了。

  她出主意想要帮薛蟠脱罪,结果人却是人家看在贾、王两家的权势上才帮了自家一把。

  她自信满满的跑来选秀,结果不说皇帝了,就连个公主、郡主的面都没见上。

  这会薛宝钗已是开始有些怀疑人生了。

首节 上一节 221/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