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11节
几个马夫苦着脸直喊冤:“是侯爷非不让我们赶......”
赵驹决定了的事情,哪轮得到他们几个当下人的多嘴?
赵驹挥了挥手说:“行了,把门打开,让我们进去。
听说家里有客人要来,到了没?”
门子赶紧招呼其他伙计把门敞开,陪着笑脸回:“还没到呢!派去码头打听消息的人还没回来,估摸着还得等会儿。”
赵驹颔首示意,也没有再说什么,当即驾御马车驶入荣国府。
行至中门,因马车无法继续前行,遂搀扶元春下车,二人并肩朝着贾母院落方向缓行而去。
待到了贾母的院子里,邢夫人、王夫人,宁国府尤氏,以及荣国府二房李纨、王熙凤等皆已在座。
贾母见到元春回来,先是面上一喜,然后又看见了元春身旁的赵驹,赶忙起身招呼:“侯爷也来了,怎未遣人通传?仓促间恐有失待客之道。”
贾母这一起身,屋内一众女眷亦随之起身。
赵驹抬手虚扶,淡淡道:“听说家里来了客人,想着元春也挺久没回来,便接送一下。
你们聊你们的便是,不用管我。”
贾母先是一愣,而后一张老脸顿时乐开了花。
赵驹这等少年侯爷,她们自然是要多多亲近,贾母巴不得元春跟赵驹两人关系亲密些。
尽管赵驹说不用管他,可贾母自然不能没眼力见的当真把人晾在一旁。
她提议道:“今儿环哥儿休学,不如唤他前来陪侯爷叙话?“
一旁的邢夫人也是点了点头附和道:“琮哥儿这会也在府里,要不也把他叫了来?”
贾母闻听此言,眸光倏然一亮。
原本她还觉得贾赦这个续弦出身小家小户,上不得台面。
现在见她不像老二家的那蠢妇,于明里暗里流露出对赵驹的怨怼,心中观感顿时改观。
赵驹好不容易来一趟荣国府,他们这边自然是要好好招待。
按理来讲,以赵驹的身份,本应由贾政等族中长辈出面招待。
可偏生赵驹爵位虽高,却较贾敬等人低了一辈,尊卑与长幼之序相抵牾,相处之间难免尴尬。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了跟赵驹关系亲近的几个人来招待。
贾宝玉如今也算得上是赵驹的小舅子,若不是知道两人看不对眼,她怎么说也要把贾宝玉叫出来招待。
如此一来,赵驹的表弟贾环,以及在其门下修习武艺的贾琮,便成了接待赵驹的不二人选。
哪曾想,赵驹听到贾母和邢夫人的提议,竟是纳闷道:“荣国府今儿不是来了客人?他们两个本来就要出来招待的吧?”
贾母与邢夫人面上原本尚带的和煦笑意瞬时凝固,神色间难掩尴尬,唯以几声不自然的轻笑敷衍化解。
邢夫人还好一些。
她原本就是打算叫贾琮多在赵驹和贾母面前多露脸,自然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贾母就觉得有些尴尬。
尽管贾环是赵驹的表弟,且已入国子监潜心修学,依常理而言前程自然是似锦可期。
然而,在贾母心中,贾宝玉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受固有观念影响,她潜意识里仍将贾环当做原来的那个小透明。
日常晨昏定省时,贾环、贾琮二人便是常常被她遗忘,更遑论主动安排他们出面接待宾客。
想到这里,贾母便是吩咐了鸳鸯去叫人。
没多久,贾琮和贾环俩人便是来到了贾母的院子。
贾琮不必多说,每天都能见着,倒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贾环在国子监那边读书,一般半个月才能见一面,赵驹便是询问起了他的近况。
不多时,外面就是传来婆子的通报声:“老太太,姨太太一家人到了,这会儿刚进了府。”
原本还在跟元春说话的贾母一愣,而后便是对着外面高声喊道:“快请了姨太太她们来这边。”
王夫人和薛姨妈也有好几年的时间没见,这会儿听薛姨妈他们到了,哪里还能按捺得住?
当下她便是起身对着贾母请示道:“老太太,我带着几个小一辈的去迎一迎?”
贾母点了点头:“快些去吧,莫要怠慢了人家。”
至于她自己,则仍是坐在原位上不动。
薛姨妈一家人不过是王夫人家的亲戚而已,还不值得他这个老祖宗亲自出门迎接。
至于赵驹?
贾母表示莫要开玩笑了。
至于赵驹跟荣国府的关系,贾母心中自然是有数,知晓两家看似亲密,实则疏远。
可偏生有人不这样认为。
王夫人见赵驹仍是在和贾环和贾琮两个说着话,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心下不免生出几分不悦。
怎么说如今元春也是他的房里人。
这会元春的亲姨妈来了,他这个做晚辈的竟然也不知道出来迎一迎?
但碍于这么多人在,王夫人也不好发作。
她只对着贾母身边的元春喊道:“元春,你也跟着一同去吧。”
元春自无不可,跟赵驹打了一声招呼之后,便是跟着王夫人出去了。
没多久,待屋子里的人听到外面的动静,便是知道王夫人一行人回来了。
贾母便是当下起身,走到了门口,假装出来迎接。
不管怎么说,都是家里的亲戚,装装样子总还是要的。
几人一番寒暄之后,王夫人一行人便是带着薛姨妈一家人入座。
“这是?”
薛姨妈刚在王夫人的边上坐下,就是看到了赵驹几人,不由得大吃一惊。
怎么这会还有外男在?
贾母见状,赶忙介绍:“这是隔壁府的侯爷,都是家里的亲戚,不必讲究太多。”
薛姨妈跟王夫人有过书信往来,自然是知晓赵驹的事。
当下她便是笑着上前,对着赵驹行礼:“倒是我眼拙,没认出侯爷来,还请侯爷莫要怪罪。”
说着,就拉过薛蟠和薛宝钗两个来给赵驹行礼。
第283章 宝钗初见
众人重新入坐之后,贾母看着坐在她下首的薛姨妈,关心地问道:“我听说,姨太太家准备去选侍?”
薛姨妈那张风韵犹存的脸庞上顿时浮现一抹笑意:“这不是看宝钗年纪到了,就想着去试一试。”
说着,又对着自家女儿招了招手,示意道:“宝钗,快过来给老太太瞧瞧。
将来呢选侍的事,还得仰仗老太太呢。”
薛宝钗应了声‘是’,而后走上前,给贾母行了大礼。
贾母听到薛姨妈的话,只是呵呵一笑,并未应承什么。
又见薛宝钗跪在她跟前,赶忙伸手虚抬,示意宝钗起身,然后笑着说:“上前些来,让我看看。”
见薛宝钗肌肤莹润雪白,举止娴雅,体态气韵极为端庄,不由得点了点头,满意道:“我瞧着倒是生得极好,竟是把我家这几个给比下去了。”
薛宝钗面若银盆眼如水杏,是那种典型的福相,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受欢迎的。
贾母这话,很明显是自谦之语,薛宝钗哪里能大咧咧的应下?
当下便是轻轻摇头笑道:“比不得姐妹几个。”
贾母哈哈一笑,而后招呼迎春几人来见薛宝钗,同时也不忘记薛姨妈这边:“姨太太一家久居金陵,京城这边可有落脚的地方?”
薛姨妈心中一动,但还是摇了摇头,笑着说,:“原先倒是有几处宅子,只不过来得匆忙,倒也还未曾来得及收拾一下。”
一旁的王夫人赶忙提议道:“老太太,左右都是自家亲戚,家里空的院子也多,倒还不如就叫她们在咱们家住下。”
贾母闻言,心中也觉得,平常时多个人陪他她说话也好。
当下她便是点了点头:“宝玉他娘说的没错,都是自家亲戚,索性也不必花那么些个精神去收拾院子。
干脆就在府上小住几日,平常时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说话。”
“这…”
薛姨妈有些迟疑,尽管薛家的确是有几处宅子安置在顺天府,但她之前说的那话,只是托辞。
薛姨妈原本的打算是带着薛宝钗和薛蟠两个人到王子腾家住。
可这会儿,王子腾被安朔帝打发到了辽东那边耕地去了,家里只剩下王子腾夫人,她这么拖家带口的,多少有些不方便。
时间短还好说。
可要是因为什么事给耽搁了,时间一长,姑嫂之间,难免会起争执。
这会儿听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劝说,顿时心动起来。
沉吟片刻,薛姨妈便是笑着应了下来:“那我就厚着脸在这边住下了,老太太莫要嫌我烦就好。”
贾母闻言,顿时满意的笑了笑:“咱们家人少,那么些个小辈,读书的读书,上学的上学,平常时没什么人陪我说话,姨太太只管安心住下来便是。”
说着,又是对着王熙凤吩咐道:“咱们家,有哪几个好的院子空着的?
等会儿你去安排了姨太太一家住下。”
王熙凤思索片刻,便是笑着回应道:“这事交给我,老太太尽管放心就是。”
刚巧,贾政的书童从外面走了进来,走到鸳鸯身边低语了几句,而后就是低着头走了出去。
贾政跟前的书童,贾母自然是认得的,顿时好奇的问道:“怎么了?”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