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166节

  前头庆功宴落幕,周皇后安排一众女眷出宫之后,贾母便是在小黄门引领下,来到甄老太妃处。

  这会太上皇还没到,二人遂叙起家常,话题仍是围绕着元春。

  甄老太妃端坐主位,向下首的贾母说道:“倒是委屈了元春。

  本宫那会还盘算着,过些时日便将元春送与皇帝那边去。”

  甄老太妃虽是世交旧亲,但贾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急忙应道:“之前承蒙老太妃在宫中照拂元春,老身感激不尽。

  是元春这孩子没那福份。”

  甄老太妃摆了摆手,叹道:“陛下也是,家中子弟若有过失,直接惩处便是,何必累及小一辈的。”

  言罢,又对着贾母抱怨:“你家敬哥儿也是执拗,左右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跟陛下讲清楚不就得了?

  上次那档子事,陛下可是在龙首宫等了他一晚上,都没等到敬哥儿进宫来。”

  贾母听闻,忙不迭起身,屈膝赔罪道:“倒是辜负了太上皇的一片心意,实在是罪该万死。”

  甄老太妃见状,赶忙上前将她扶起,温言笑道:“咱们之间,何必拘于这些虚礼?

  咱们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可别因这些个繁文缛节,累着自己。”

  正说着,外边便是传来通报声:“太上皇到!”

  二人起身,恭敬行礼相迎。

  待太上皇安然入座,随即对着贾母道:“老封君,咱们可是许久未见了。”

  贾母欠身回应道:“上次见到陛下,还是新春的时候。”

  一番寒暄过后,太上皇转而询问:“如今元春仍在勇毅侯府?”

  贾母虽不明白太上皇的用意,仍点头作答:“正是。”

  太上皇略作思忖,缓缓道:“到底是代善的嫡亲孙女,总不能在别家府上无名无分地待着。”

  贾母心头一跳,莫非太上皇要为元春做主,将她扶正?

  但很显然,太上皇并无此意。

  只见他转头面向甄老太妃,缓声吩咐道:“待会后,你去一趟皇后那边,传朕口谕,叫她下一道懿旨。

  就说贾元春贤良淑德,特封其为四品恭人。”

  甄老太妃闻言,当即领命称是。

  虽说仅封了个四品的恭人,但贾母仍是大喜过望,忙不迭跪地叩谢:“太上皇隆恩浩荡,老身代元春谢过陛下!”

  太上皇微微摆手,示意贾母起身,神色间略有感慨:“之前的事,朕亦有思虑欠妥之处。

  这次赏她个诰命,权当是朕对她的补偿。”

  贾母哪敢应承太上皇这话,赶忙道:“是贾家有负陛下圣恩,罪该万死。”

  太上皇颔首,缓缓说道:“既往之事,不必再提。

  勇毅侯收复宁州,功高盖世,本应晋封国公。

  然朕与皇帝斟酌再三,勇毅侯年齿尚幼,骤封国公恐非适宜,故封其一等侯。

  元春得赐四品恭人,皆因勇毅侯战功彪炳,此乃实至名归,尔等当铭记于心。”

  贾母恭敬点头,神色庄重,应道:“陛下圣明,老身自当悉心教导元春,令其在侯府恪守本分,不负皇恩。”

  另一边,周皇后将甄老太妃送出坤宁宫后,便吩咐大宫女青儿:“你去一趟太和殿,将此事告知陛下。”

  赵驹身为大景朝一等侯,关乎于他的任何旨意,都得安朔帝同意了才行。

  青儿领命,匆匆前往安朔帝所在的太和殿。

  身为周皇后跟前的得力大宫女,青儿与戴权很是相熟,见到他便轻声问道:“戴公公,陛下可在殿中?”

  戴权微笑颔首,答曰:“陛下正在批阅奏折,可是娘娘有要事寻陛下?”

  待得到青儿肯定答复后,戴权便入内通报。

  在得知太上皇欲封元春为四品恭人之后,安朔帝沉吟片刻,对身旁的戴权下令道:“去把勇毅侯叫来。”

第218章 封赏

  “给元春封诰命?”

  去而复返的赵驹,心中正暗自揣度安朔帝唤他何事。

  哪成想踏入太和殿,入耳便是这般惊人之语。

  看安朔帝这样子,不像是在玩笑,他只得无奈出声问道:“陛下,您不怕明日那些文官上疏弹劾?”

  安朔帝神色轻松,回道:“此乃太上皇旨意,与朕何干?”

  赵驹无语,跟安朔帝是没关系,可被弹劾的是我啊!

  话虽如此,他也没有出声让安朔帝帮忙阻拦太上皇旨意。

  毕竟这诰命于他而言,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白白送来的好处,不要白不要。

  至于文官的弹劾,不过是些无关痛痒之事,由他去便是。

  久处朝堂,谁能不遭弹劾?

  安朔帝话锋一转,忽问道:“勇毅侯,朕记得你府上是有两个姨娘吧?”

  赵驹心中纳闷安朔帝怎突然关心起自家府中私事,但还是赶忙应道:“回陛下,正是。”

  安朔帝嘴角含笑,悠悠说道:“两位姨娘,却只有一个诰命,勇毅侯就不怕后院为此起纷争?”

  赵驹微微挑眉,却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在他的府邸之中,关键并非谁拥有诰命之衔,而是能否得他青睐与宠爱。

  倘若贾元春妄图凭借诰命的身份肆意妄为,那他可就得叫她见识见识秦可卿的手段了。

  但他还是忍不住试探道:“陛下,要不您再赏个诰命?”

  安朔帝刚想骂赵驹把诰命当什么了,忽而又似想起什么。

  他眯了眯眼睛,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说道:“再赐你一个诰命,倒也并非难事。

  区区四品恭人算得了什么,朕赏你个三品的淑人,你觉得如何?”

  左右这玩意不值钱,不过是每月从府库中拨出些银钱与禄米罢了。

  赵驹微微眯起双眼,恭敬问道:“陛下,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安朔帝微微颔首,神色间透着几分凝重,缓缓说道:“还是方才所议之事。

  爱卿此番大战归来,本应让你好生休养一段时日,然辽、宁二地的耕地开荒之事刻不容缓。

  朕思量着,爱卿此前从大同归来,对那边的情形颇为熟悉,且曾亲手活捉渥巴奇。

  论起来,此番前往大同的最佳人选,非爱卿你莫属啊!”

  说完,他亦是觉得此安排似有苛责之嫌,遂缓声补充道:“若爱卿有所顾虑,朕便遣侯爱卿前往。

  然那三品诰命,朕仍会赐予爱卿,权当是将爱卿的后边功劳提前赏赐下来便是。”

  赵驹耐心听安朔帝讲完,旋即便是应道:“陛下,臣愿前往大同。”

  他本就在绞尽脑汁思索如何让安朔帝恩准他奔赴大同,将渥巴奇欠他的那几百批战马要回来。

  如今这等良机竟主动送上门来,还附赠一个三品诰命,他哪里有推诿的道理?

  安朔帝见赵驹应下,心中甚是欣慰,特恩准他休憩数日再启程。

  赵驹退出太和殿之后,便是径直出宫,而后翻身上了踏云宝马,朝着自家府邸赶去。

  城外之时,他便已经远远瞧见了秦可卿二人,只是那会多少有些不方便相认。

  庆功宴上,二女并无诰命在身,无法入宫,他只好派人回府传信,让她们在家中等候。

  此次出征辽东,已是过去了数月时间,难免有些饥渴难耐。

  赵驹骑着踏云宝马,一路风驰电掣般朝着勇毅侯府奔去。

  刚到府门前,他便远远瞧见秦可卿和贾元春身姿袅袅,站在台阶下翘首以盼。

  府门口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二人姣好的面容,眼眸里满是期待与思念。

  赵驹利落地下了马,缰绳随手一丢,一个大步便跨到她们跟前,而后长臂一展,将秦可卿和元春紧紧拥入怀中。

  秦可卿眼眶微红,抬手轻轻抚上赵驹的后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夫君,你可算回来了。”

  天晓得她这段时间过得有多提心吊胆,生怕赵驹出什么意外。

  贾元春虽未落泪,可眼神里的欢喜藏都藏不住,往赵驹怀里靠了靠,柔声道:“侯爷此番出征,可受苦了。”

  赵驹见秦可卿潸然泪下,心中满是怜惜。

  他伸出手,轻轻捏了捏秦可卿的鼻子,温声说道:“哭什么?这不是回来了吗?

  我可是给你准备了一份大礼,保准让你惊喜。”

  秦可卿被捏得柳眉轻蹙,鼻翼微张,呼吸间满是局促,赶忙拿开赵驹那捣乱的手。

  她双颊泛起淡淡红晕,眼眸含情,柔声道:“夫君平安归来,便是上苍赐予妾身最宝贵的礼物。”

  见元春、宝珠、瑞珠几个丫鬟都目光灼灼地看着这边,秦可卿本就泛红的面色愈发娇艳。

  她轻轻挣脱开赵驹的怀抱:“夫君整日在外奔波,想必劳顿不堪。

  妾身已备下热水,夫君先去净身解乏。”

  时已入夏,方才赵驹在外奔走尚不觉得有什么,这会停了下来却是能闻到一丝汗味。

  即便身前两女神色如常,他仍觉颇为尴尬,只得讪笑着往后院沐浴去了。

  待赵驹沐浴完,换上一袭轻便凉爽的夏绸锦袍,越发衬得他气宇轩昂。

  正打算与秦可卿、贾元春一同用膳,却突然听到外边传来一阵喧闹声。

  管家神色匆匆,说是宫里来了一队女官,带着皇后的懿旨。

  赵驹闻言,微微挑眉,心中忖度,想必是二女的赏赐到了。

  当下,他带着秦可卿二人,举步朝着府门口走去。

首节 上一节 166/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