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153节

  惜春一听,小脸微红,既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几分得意,说道:“那可是表哥专门给我带的,自然得好好收着。

  不过,二姐姐,你怎么知道我藏起来了?”

  迎春伸手轻轻点了点惜春的鼻尖,笑道:“上次我去你屋里,瞧见你那柜子上了锁,钥匙还贴身带着。

  一问才知道是怕别人动了你的宝贝盒子,能不猜出来嘛。”

  惜春刚要说话,外边就有婆子匆匆走进院子,一路小跑来到众人跟前。

  她福了福身子,恭敬道:“姑娘们,老太太叫你们去她屋里一趟。”

  迎春、探春、林黛玉和惜春几人闻言,彼此对视一眼,皆是面露疑惑之色。

  这会子贾母叫她们过去能有什么事?

  虽说满心疑惑,但老太太发话,她们自然是不敢怠慢。

  李纨放下手中正绣着的锦帕,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说道:“既然老太太叫了,咱们就快些过去吧。”

  众人纷纷点头,便是朝着贾母屋里走去。

  踏入贾母屋内,众人瞧见元春竟也在座,不禁愈发好奇。

  莫不是贾宝玉又闯出了什么祸事?

  再看贾母,此刻面上笑意盈盈,显然不是她们想的那样。

  贾母见她们几个到了,满脸笑意,赶忙招呼着几人到她跟前坐下。

  林黛玉乖巧地挨着贾母坐下,抬眸,眼中带着几分疑惑,轻声问贾母:“老祖宗,叫我们来有什么事?”

  贾母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林黛玉的手,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说道:“不是我找你们,是你们大姐姐找你们有事。”

  迎春、探春、惜春几人闻言,皆是一脸好奇,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元春。

  元春身着华服,仪态端庄。

  见众人望来,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说道:“伯爷前儿送了些辽东的特产回来,说是要分给妹妹们。

  再者,我也许久没和你们相聚,怪想念的。”

  说着,她轻轻抬手,示意身旁的丫鬟将准备好的物件呈上来。

  丫鬟们鱼贯而入,手中捧着精美的匣子,一一摆放在众人面前。

  探春见匣子上写有二三四,还有个林和兰字,顿时好奇心大起。

  她抬眸看向元春,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何意?”

  元春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这是伯爷给你们准备的,从辽东叫人送回来。

  路途遥远,诸多不便,倒也不好直接写你们的名字,就干脆写了代号,也好辨认。”

  探春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角上扬。

  她伸手从中拿过那写着“三”的匣子,笑着说:“那这个就是我的了。

  倒是要瞧瞧,表哥从辽东带回来的到底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探春轻启匣子,刹那间,一声“呀”不由得脱口而出。

  匣中琳琅,皆是稀世首饰与珠宝,于屋内摇曳烛光下,流光溢彩,夺目非常。

  一支金簪,精巧绝伦,簪头花鸟栩栩如生,羽毛纹路纤毫毕现;

  一方玉佩,晶莹澄澈,触手生凉,质地温润细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颗手掌大的夜明珠,熠熠生辉。

  惜春见状,双目圆睁,惊呼道:“好大一颗夜明珠!”

  言罢,按捺不住满心好奇,连忙打开自己的匣子。

  果不其然,匣内除了一颗圆润硕大的夜明珠,还有诸多精巧物件。

  有巴掌大的岫岩玉雕小摆件,质地温润,造型精美,有活灵活现的动物,也有神态各异的人物;

  还有些色彩绚丽的抚顺琥珀蜜蜡挂件,在光线下闪烁着迷人光泽。

  探春满心期许,在那匣子中细细翻找,一心盼着能见到赵驹的书信。

  然将匣子翻了个底朝天,里头除了琳琅满目的珍贵首饰珠宝,却并无半封书信的踪影。

  她不禁大失所望,轻声呢喃:“怎么没有书信呢……”

  元春将探春的神情变化瞧得真切,嘴角微微勾起,含笑道:“伯爷倒是有书信寄回府中。

  只是他在信中言明,马上便要从辽东归来,想着当面与你们叙叙家常,便觉得无需再费神写信了。”

  探春听闻,双眸瞬间瞪得如铜铃般圆,面上满是惊喜,急切问道:“大姐姐,表哥当真快要回来了?”

  待得到元春肯定的答复后,探春只觉得满心欢喜,恰似春日繁花,瞬间绽满心间。

  探春抬头见迎春和惜春都在忙着看自己的礼物,林黛玉却只是坐在贾母旁边,不由得好奇。

  她上前笑着打趣:“林姐姐怎地不看表哥送了什么回来?

  莫非是表哥送礼物回来,林姐姐高兴得自己的姓是什么样子都忘记了?”

  林黛玉闻言,脸颊微微泛起红晕,轻啐了一口,佯嗔道:“哪里就能高兴成这样!”

  话说完,却仍是坐在原地,无动于衷。

  惜春听闻这边的动静,眼睛陡然一亮,小短腿如捣蒜般哒哒哒地跑了过来。

  她一边跑一边高声叫嚷:“我晓得林姐姐的是哪个!”

  话落,她的目光直直落在林黛玉面前的匣子上,旋即发出一声惊呼:“呀!林姐姐,你的匣子怎么这么大?”

  迎春等人听到惜春的惊呼,纷纷抬起头来,朝着林黛玉那边看去,这才明白了林黛玉为何无动于衷。

  只见林黛玉跟前摆放的匣子,相较她们的,明显大了几号,且分为上下两层,看着极为与众不同。

  林黛玉看着那与众不同的匣子,原本白皙的面色微微一红。

  在探春、惜春等人的哄笑催促下,她终是伸出纤细的手指,缓缓打开了匣子。

  上层的匣子,一如众人所料,除了一颗夜明珠之外,还静静摆放着些精致的珠宝首饰。

  众人的目光在这些珠宝上匆匆掠过,旋即被下层匣子吸引过去。

  林黛玉深吸一口气,轻轻将下层匣子打开,只见里边竟是摆放着几支红参。

  这红参形态不一,每一支的纹理却都细腻而清晰,根须细长且坚韧,表皮散发着古朴而温润的光泽,无一不彰显着年份的久远。

  饶是林黛玉先前已隐隐闻到一股参香,猜着匣子里放的是人参。

  这会真正见到这几支红参,也不由得被赵驹这等大手笔吓了一跳。

  她赶忙将匣子合上,就要交还给元春:“大姐姐,这人参太过宝贵,无功不受禄,妹妹实在不能要。”

  元春见状,轻轻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温柔的笑意,说道:“既然是伯爷送的,林妹妹拿着便是。

  这玩意家里还有,你不必推辞。”

  元春这话倒非虚言。

  如今勇毅伯府的库房里边,已被赵驹自辽东送回的各色物件堆得满满当当。

  各类珍稀特产、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第201章 贾宝玉的同窗

  见林黛玉还要推辞,元春赶忙再次劝说:“林妹妹,伯爷家里边什么没有?

  不过几支人参,就不要推辞了,妹妹身子不好,留着好好调养。”

  说着,元春轻轻握住林黛玉的手,将匣子重新推到她面前。

  贾母一直笑盈盈地坐在一旁瞧着,此刻也开口劝道:“人家一片心意,玉儿便收着吧。”

  迎春、探春等人亦纷纷出言相劝。

  林黛玉无奈之下,只得将匣子接下,旋即又转递给贾母,说道:“老祖宗,我那儿乱七八糟的,实在不便存放。

  倒不如存放在老祖宗这里,等哪天要用了,再来老祖宗这边取用。”

  贾母微微一怔,随即便是明白了林黛玉的意思。

  她哪里是让帮忙保管人参,分明是要将人参分与自己。

  念及此,贾母轻拍林黛玉的手,笑着说道:“老祖宗这儿别的没有,这玩意可多着呢,哪能要你的?”

  说着,贾母又将林黛玉轻轻搂入怀中,转而对着迎春、探春等人。

  她面上带着些许笑意,打趣道:“你们瞧瞧,我这一众孙女里头,唯有玉儿最是贴心孝顺。

  但凡得了什么稀罕好物,头一个念想的便是我这老祖宗。”

  话犹未尽,便传来看门丫鬟清脆的通报声:“大太太、太太和琏二奶奶到啦!”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王熙凤人未到,声先至,远远在外笑道:“老祖宗,您这话可偏心啦。

  莫不是眼里就只有宝玉和林妹妹,把我们都给放在一边了?”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邢夫人、王夫人跨进门来,王熙凤身披锦绣华服,身姿婀娜跟在其后。

  贾母见是王熙凤,原本含笑的眼眸更是眯了起来。

  她伸出手指,佯嗔笑道:“我可曾说错了?玉儿但凡得了什么好物,都想着往我屋里送。

  哪像你个破落户似的,天天跑来我这打秋风。”

  言罢,自己却是忍不住先笑出了声。

  王熙凤一听,当即夸张地以帕子捂住胸口,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老祖宗这话可冤枉我了!

  我这不是心里头惦记着您,才巴巴地往您跟前凑嘛。

  再说了,我来一趟,哪次不是给您带来一箩筐的趣事,让您乐呵乐呵?

  要真论打秋风,那我可比不上宝玉。

  他才是整日腻在您身边,哄着您把好东西都赏给他呢!”

首节 上一节 153/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