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27节
王熙凤伸手理了理有点歪的衣领,说道:“我还能去哪儿?自然是去老太太屋里。”
一想到等会能告王夫人的黑状,她真的是一刻都等不了。
平儿面露无奈之色,劝道:“奶奶,您这会儿可还‘病着’呢。”
王熙凤轻甩手帕,嘴角一撇,满不在乎道:“我这病好了,不行么?”
言罢,便是抬脚向外走去。
平儿暗自叹了口气,王熙凤决定了的事情,那可是九头牛都拉不回。
也就只有伯爷这等人物能管的了王熙凤吧?
无奈之下,她赶忙整理了一下裙摆,小跑着跟上王熙凤。
主仆二人沿着抄手游廊匆匆前行,春日暖阳洒落在身,却遮不住王熙凤面上那一丝冷意。
一路上,各院的丫鬟、婆子、小厮见了王熙凤,纷纷垂首,恭敬行礼问好。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贾母的院子门前。
门口看门的婆子见是王熙凤,赶忙向内通报道:“琏二奶奶来了!”
屋内,贾母罕见地没有在歇着,而是正与赖嬷嬷等几个婆子说话聊天。
赖嬷嬷年纪跟贾母相仿,这会正坐在贾母身前的小凳子上。
她满脸堆笑,对着贾母道:“老太太,我倒是看宝二爷去了族学读书,那模样越发精神了。
依老奴看,往后必定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身后的几个婆子也赶忙随声附和道:“是极,是极!
赖嬷嬷说的不错,宝二爷这般聪明伶俐,将来是有大出息的!”
赖嬷嬷作为贾母身前最为器重的婆子,同样也是需要她们来恭维的。
贾母嘴角上扬,笑得合不拢嘴,却依旧故作淡然地摆了摆手,说道:“读不读书倒在其次。
我呀,只求宝玉平平安安、顺顺遂遂的就好。”
赖嬷嬷听了贾母这话,忙笑着接道:“老太太这话可就说岔了。
宝二爷本就是个机灵聪慧的,如今又肯上进,将来定是错不了的。
咱们府里啊,就指着这些哥儿姐儿们有出息呢。”
其他婆子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宝二爷这般聪慧,日后必成大器,给咱们贾府争光添彩呢!”
正说得热闹,外面婆子的通报声再次传来:“琏二奶奶来了!”
贾母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说道:“凤丫头向来是个爽利人儿。
这会子来,指不定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呢,快让她进来。”
不一会儿,王熙凤便是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外边走了进来。
她满脸带笑,先是给贾母行了个礼,说道:“给祖宗请安。
老祖宗今儿精神头可真好,瞧着越发年轻了。”
贾母笑着摆摆手:“就你会说话,我这把老骨头了,还年轻什么。
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不是说前儿个还病着么?”
王熙凤忙道:“回老祖宗的话,我这病啊,来得快去得也快。
昨儿老祖宗刚送了东西过来,今儿个一睁眼,就觉得浑身舒坦了。
想着昨儿没来给老祖宗请安,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这就赶紧过来了。”
说着,王熙凤又看向赖嬷嬷和其他婆子,笑着打了招呼。
赖嬷嬷等人也忙起身回礼,嘴里夸赞着王熙凤能干、孝顺。
贾母伸手指了指王熙凤,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早知道你好的这么快,我就不叫人送东西过去了。
可惜了我那件凫靥裘,那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才得来的。”
王熙凤忙笑着上前,轻轻挽住贾母的胳膊,撒娇道:“老祖宗这话说的,您疼我,我心里可都记着呢。
那凫靥裘我穿着,暖到心坎里去了,病自然就好得快。
要是没了这玩意,孙媳妇这病啊,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好呢!”
贾母被王熙凤这一番话逗得哈哈大笑,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堂内气氛愈发活跃。
笑罢,贾母拍了拍王熙凤的手,神色关切地说道:“昨儿你生病,家里这一摊子事儿我便叫太太帮忙管着了。
你可去瞧了瞧,有没有什么纰漏之处?”
王熙凤闻言,心头猛地一喜,暗自想着:“真真是瞌睡了来了枕头。”
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一本正经地回道:“老祖宗您还别说,太太管家自然是好的。
可就是架不住底下的人怠慢,坏了规矩。”
贾母一听,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蹙起,赶忙追问道:“怎么说?”
王熙凤适时地露出一副气愤不已的模样,语调也微微拔高了些:“老祖宗,您是不知道,下边的人真真是会偷懒耍滑。
林妹妹屋里的银霜炭烧没了,都已经断了好几日了,几次打发人去回要,竟然都没拿回来。
要不是方才隔壁伯爷去看三妹妹,顺道叫人过来我院里说这事,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贾母听闻,脸色骤变。这几日,她一心操持贾宝玉去族学读书那事,竟疏忽了林黛玉那边。
她忙将目光投向王熙凤,急切问道:“玉儿可有事?
虽说这会已经过了惊蛰,可晚上还冷着呢!”
王熙凤见状,微微叹气,故作无奈道:“林妹妹本就身子娇弱。
银霜炭一断,受了寒气,自然就染上风寒了。”
贾母一听,“嚯”地从椅子上站起身,一把抄起旁边的拐杖,抬脚便要往外走。
一边走,一边气得声音发颤:“我看府里这些下人是越发没规矩了,连我的玉儿都敢怠慢!
玉儿也是,得了病也不知叫人来跟我说!”
贾母带着王熙凤、平儿等人,一路疾行,很快便到了三春的院子。
屋里的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几人听闻动静,赶忙迎了出来。
她们见贾母满面怒容,身后跟着的为首的王熙凤和平儿面色也是有些不对劲,心中皆是一惊,赶忙上前请安。
贾母看到她们,怒声训斥道:“玉儿病了,你们怎么都不知道跟我说?
平日里都在做什么?就是这么照顾我的玉儿的?”
贾母骂完也不等她们几个回话,径直越过几人,朝着林黛玉的屋子里走去。
王熙凤和平儿对视一眼,赶忙跟上。
林黛玉这会正依靠在床头,手中拿着个半成的荷包绣着,时不时地咳嗽一声。
听到外边的动静,她刚想要起身叫雪雁去外边看看,就被匆匆走进来的贾母一把按住。
“玉儿,快躺好!”
贾母只觉林黛玉的肩膀瘦弱地不成样子,有些心疼道。
“你这孩子,得了病怎么都不告诉老祖宗?
你要是有个好歹,叫老祖宗怎么对得起你母亲!”
林黛玉看着贾母这般着急,又提及贾敏,眼眶微红,但还是宽慰道:“老祖宗,本想着只是一点小风寒,过几日便好了。
倒是玉儿的不是,让老祖宗担心了。”
贾母摩挲着林黛玉的脑袋,而后转头看向一旁的紫鹃,厉声道:“你怎么伺候你家姑娘的?
这般大事,怎么能瞒着我!”
紫鹃吓得“扑通”一声跪下,眼泪夺眶而出:“老祖宗,是奴婢的错。
姑娘不让说,奴婢…奴婢不敢违抗姑娘的意思。”
贾母刚想开口再骂,林黛玉却是拦住贾母,劝道:“老祖宗,您别怪紫鹃,是我不准她说的。
姐妹几个也是,玉儿特地交代叫她们几个不要打搅到老祖宗。”
说着,又是咳嗽了几声。贾母听了林黛玉这话,赶忙道:“好好好,老祖宗不怪她们,你快躺好,仔细又受了凉。”
王熙凤站在一旁,叹了口气,劝道:“林妹妹就是太懂事了,什么事都自己硬扛。
可咱们女人的身子骨金贵着呢,哪能这般硬撑?
老祖宗,您可得好好教教林妹妹,以后再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可千万不能再瞒着了。”
林黛玉轻轻摇了摇头,倔强道:“老祖宗,真的并未瞒着。
太太知晓我病了之后,特地帮忙请了大夫上门来呢。”
贾母闻言,脸色稍缓,但也没有忘记正事,对着林黛玉问道:“玉儿,你屋里的银霜炭烧没了怎么不叫人去拿?
可是府里那些个下人故意怠慢?”
见林黛玉面色迟疑,不说话,贾母当即便是对着跪在地上的紫鹃道:“你来说,到底怎么回事?”
自打林黛玉进贾府那天起,她便提前交代过,林黛玉在府中的用度跟贾宝玉无异,怎么可能连点银霜炭都供应不上。
紫鹃撇了眼林黛玉,见其微微点头之后,这才哆哆嗦嗦开口道:“回老祖宗的话。
那日厨房的人过来传话,说是太太了吩咐各院用度减三成。
还说天气渐暖,银霜炭可以少用些,免得浪费。
恰巧姑娘屋里的银霜炭烧没了,奴婢跑去厨房要,那婆子却是说……”
紫鹃说到此处,声音愈发微弱,不敢再往下说。
贾母听闻,顿时怒容满面,斥道:“凤哥儿才一日不管家,府里便乱成这般模样!”
言罢,转头向身旁的鸳鸯吩咐道:“鸳鸯,去把太太叫来。
我倒要好好问问,她把这府里的规矩都管到哪里去了!”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