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日记 第158节
他将公文包放下,掏出证件和手枪放入抽屉中,脱掉灰色长衫,然后倒了一盆热水,借着热气的熏蒸,他的脸逐渐变得怪异起来。
原本光滑的皮肤开始皲裂起了皱纹。
男人先是撕扯下假眉毛,然后小心翼翼地从下颚处一撕,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赫然掉落,露出一张相对年轻苍白的面孔。
他用手一抹被热气熏的朦胧的镜子,露出一个得意的笑脸。
对着镜子端详了一刻,男人将人皮面具藏好,又清理了屋内的痕迹,再次来到门前凝听了一会,然后小心将门打开、关合,快步来到对面的312门前。
他将门打开,仔细检查了一圈屋内,从衣柜中找出一件半新的西装穿上,又整理了发型,换上一双新皮鞋,从抽屉中拿上新证件和一叠零钱,这才再次出门。
下了楼,他径直走进了一家炒面馆。
小厮似乎对他特别熟悉,热情招呼道:
“陈先生,老样子?”
“对,老样子,三两烩面。”
“好勒,您稍等。”
看着中年男人的身影进入饭馆,路边卖瓜子的地摊上张义站了起来。
他蹙了蹙眉,这个男人的背影给他似曾相识的感觉,但面貌却截然不同,而且此人的身高和走路方式全然不一样。
思忖了片刻,张义也走进了面馆。
“有没有裤带面?”张义操着一口陕西话。
“裤带面没有,只有烩面。”小厮招呼着。
“行,上么,赶紧,给我再来点蒜。”张义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看都不看饭店内的其他人,闷声剥蒜。
很快,热气腾腾的烩面端了上来…
张义抄起筷子就吃,刚出锅的面片有些烫嘴,但他全然不在乎,一口面一口蒜,吃着觉得不过瘾,直接挽起袖子蹲在了板凳上,吃的热火朝天,脸都泛起了红晕。
一位商人摸样的客人笑道:
“老弟,我也是走南闯北,有点见识,都说南细北粗、东淡西咸,你真是吃面的行家,实打实的老陕啊,这面条行家和尝鲜的人,吃相是不一样的”
张义呼哧呼哧吃着,头也不抬,嘟囔道:
“没有油泼辣子,没有裤带面,凑合吃吧,要吃地道的面条还是要看额门老陕。”
“裤带面确实不错,东边有个面馆,叫咥一碗,虽然是俺们河南人开的,但手艺不错,伱可以去尝尝。”
“那感情好,改天去试试。”
张义说着话,感觉一道目光从自己身上收了回去,但他似乎浑然不觉,等他放下碗筷抬头的时候,就见中年男人已经结账走人了。
看着男人上了一辆黄包车远去,张义没有选择再次跟踪,而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很快穿过一条巷子,他一边走,一边用余光观察四周,没有察觉到异常,才穿过马路,上了街边的一辆汽车。
“股长,这是公寓楼全部的住户信息…
根据筛查,之前出现的那人叫王浩亦,三年前就租住到了这里,户籍资料显示他是个作家,写小说的,老家是陕西的,单身,平时很少出门。”
张义端详了几眼此人的资料信息,又翻阅其他资料,找出了另外一份。
“陈尔东,男,29岁,山东人,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开封师范大学老师,后被开除…《华美晨报》主编。”
两份截然不同的身份信息。
“股长,这是?”
猴子不解地问道,不是查王浩亦吗?怎么股长对这个叫陈尔东的突然感兴趣了。
张义没有解释,如果他的猜想正确,那么这个“秃鹫”就是一个拥有两重,不,三重身份的人。
不说特工,就是普通人,谁的人生不是面具人生,谁不是戴着一张面具活着…
有人说人的表情只不过是一张巧夺天工的面具…
大家戴着无所不能的面具不知觉地走过了人生的几十载,终于有天累了,想摘下它,却发现它已完全占有了你,离开它你的生命将从此停止。
但这个“秃鹫”戴着几重面具,要扮演不同角色身份的人,莫非他有多重人格?
就是不知道他伪装的模糊面目下,又隐藏着怎样一副凶残狰狞可怖的面孔…
“去,买一份《华美晨报》来。”
张义思忖着,他对这个秃鹫越来越好奇了。
报纸很快就买了回来。
“股长,这是一份小众报纸,发行量很小。
说来还要感谢我们,我们抓了那么多的日本间谍和汉奸,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这份一贯号召抗日声调的报纸现在供不应求。”
“是吗?”
张义讶然地接过报纸,难道自己的怀疑出问题了?
王浩亦和陈尔东仅仅是背影有点相像,他们真的不是一个人伪装的?
“我听报摊老板说,这家报纸的主编和编辑之前还因为日本领事馆的抗议被警察局逮捕关押过一段时间,报纸还停办过
但他们出狱后依旧我行我素,坚持在报纸上发表抗日号召,而且声调越来越大”
张义不置可否,他快速浏览了一遍报纸,果然和猴子说的一样,这份报纸,言辞犀利,全篇都在痛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和虚伪面目,号召大家团结一致.
兵者诡道。
张义思忖着,他相信自己的怀疑,不能因为一份报纸就放弃对一个人的怀疑。
再者想了解一个人不能光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
日本人就不能花钱办一份抗日的报纸吗?
听起来似乎觉得是个不可思议的笑话,好像自己花钱找虐一样,但日本人又不是傻子,在风云诡谲的情报战线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谁知道他们借用非常手段,借着抗日的幌子,有什么阴谋诡计呢。
这就像特务处情报科让人去报纸上发表进步文章吸引地下党的注意一样,表面上是抗日,说不定暗中进行的是间谍和反间谍的工作。
发表抗日文章,一面可以吸引“志同道合”者的关注认同,说不定还可以借机打入他们中间,一面搜集情报,一面将这些人登记造册,然后暗中干掉他们…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候钱小三拿着录音翻译好的文件走了过来。
“红隼?警察局新局长上任?这是要策反?”
张义翻看着文件,沉吟片刻,道:
“红隼要去参加酒会,我们也去…
今晚她不是要和秃鹫的联络人见面吗?那就把他们一起抓了。”
“股长,这会不会打草惊蛇?”
“我要的就是打草惊蛇,密切注意秃鹫的一举一动…
红隼本就和他不是一条线上的,如今突然有了联系,红隼和联络人一旦被捕,秃鹫必然要善后…”
“我们就是要让他动起来,让他着急、愤怒,然后他说不定就会冲动,会犯下很多幼稚的错误或者破绽,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将他们一网打尽!”
……
第163章 审讯
夜色朦胧,一弯新月悬于漆黑的夜空,星光氤氲,夜幕缥缈如纱。
柳条巷楼影幢幢,点点灯光从窗户溢出,隐约映出窗前晃动的人影。
天已经彻底黑了,织田奈奈步或者说李秀娥走到窗前,将厚厚的窗帘拉的严严实实。
她的房间并不大,摆设也有些简陋,除了床和衣柜、桌子,最值钱的可能就属桌上的收音机和一台留声机了。
此刻留声机中唱片传出慵懒的歌声,她从衣柜中找出一件锦绣旗袍,然后缓缓褪去身上的衣服。
不一会儿,衣柜的穿衣镜中出现了一个踩着高跟鞋的旗袍女郎。
织田奈奈步梳妆打扮,画眉点唇,望着镜子里面的她,身姿优美,面容姣好,她都忍不住对这个美丽的身影笑了笑。
抬手看了一眼手表,她从床底拿出一张新的证件,证件上的人叫张芳枝,身份是从上海来的女演员。
她拿起坤包准备出门了,她想这个身份应该对新上任的警察局局长有几分吸引力吧。
她刚关闭留声机,突然响起敲门声。
织田奈奈步心神一凛,怯声问道:“谁啊?”
“我。”门外响起一道慵懒的声音。
织田奈奈步迟疑了一会,摸出坤包化妆盒内一把小巧的匕首背在手后,将门打开。
门外露出一张脏兮兮的面孔,浑身散发的油腻污秽的味道让人退避三尺。
来人正是经常盘踞在她家附近巷子的乞丐。
“干什么?滚开,再不走我要报警了。”织田奈奈步竖起柳眉,低声呵斥。
“嘿嘿。”乞丐抓了抓蓬乱的头发,油腻的脸上露出一个森然的微笑,随即神情一肃,上前一步说道:
“我是来拿东西的,秃鹫应该和你说过。”
乞丐笑着,在她惊异不定的眼神中一步跨进屋内,迅速将门掩上。
他瞄了一眼屋内,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低声说道:
“自我介绍一下,毒蝎,以后就是你和秃鹫之间的联络人。”
“原来是你,伱盯着我有段时间了吧?”
“嘿嘿,帝国每一只放飞的阿菊就像风筝一样,看似随风飘散,可总需要人帮着顺一顺风筝的线,不然万一她的真的断线了呢?”乞丐说着话,猥琐的眼神上下扫视着她。
被他充满欲望的眼神看的浑身一个激灵,织田奈奈步俏脸一寒,“我可不是特工学校培养出来的阿菊,我是织田家”
“行了,你们祖上昙花一现的荣光现在没有人在意,织田小姐,你应该庆幸,你比那些在前线做xx妇的女人已经幸运多了。”乞丐冷笑一声,审视着她问:
“东西呢?”
织田奈奈步迟疑了一会,打开衣柜,拿起最下面的棉衣,在柜子底部一扣,露出一个夹层,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巧的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