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王牌飞行员

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783节

  “问得好!”严怀勋从口袋里掏出个纸糊的风向标,插在发射器旁,“西风三级,每级风让弹往左偏 10米,三级就是 30米——所以调方向时,得往右多转 1度,把风的影响找补回来。”他拍了拍学生兵的肩膀,“这就是为啥让你们学,脑子灵活,善于思考。”

  众人一阵哄笑,却都把严怀勋的话认真记下来。

  他们有的在本子上演算,有的用树枝在泥地划来划去。

  别看那些炮兵学识不如学生兵,可在本行的炮兵计算方面,都有着自己的本事。

  随后,严怀勋抽了8人一组,由他在旁边监督,进行正式演练。

  从实弹装填开始,8个人分工明确:检查火箭弹引信,拔掉安全插销,搬运,装弹。

  这个过程中,展露了老兵的沉稳,学生兵的慌乱。

  但他们既然组成了一个发射组,相互自己就有意识的进行着配合,在老兵的帮忙下,学生兵逐渐适应了,装弹速度越来越快。

  16发火箭弹在他们小心谨慎认真的操作下,一个个入膛。

  一切就绪后,严怀勋让所有人在发射器两旁站着,自己则在发射器旁,用力压下发射杆。

  齐射操作下,16根发射管略有先后的喷出橘红色的火舌,轰鸣声震得人耳朵发聋。

  火箭弹拖着尾焰连成一片,呼啸着扑向远方,2-3秒钟后,1000米外的三棵槐树所在区域,发生连片爆炸,火光烟雾将整个区域笼罩。

  爆炸声从远处传来时,火箭炮发射阵地先是一片死寂。

  最先有反应的是几个老兵,他们是最先爬上山坡观看的。

  那连片的火光在槐树林里腾起来,像平地炸起一团红云。

  “那……那是……”一个学生兵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刚才提问时的机灵劲儿全没了,只剩下满脸的不敢信。旁边的炮兵老周伸手抹了把脸,像是要把眼前的景象擦干净再看一遍,喉结滚了滚,半天才挤出一句:“乖乖……这一炮下去,鬼子一个阵地都得没了吧?”

  没人接话。

  其他老兵此刻正张大嘴巴,望着远方还在翻滚的浓烟。

  他们使用的迫击炮,最狠的火力也不过是几门炮轮流打,在敌人阵地产生几处爆炸点。

  哪见过这样十几发“大炮弹”一起飞出去,落地就炸成一片火海的?

  其中一个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扭头看向严怀勋,声音都带着颤:“严教官……这玩意儿……咱以后也能用在战场?”

  “当然可以,带过来就是用于实战的。”一直和白云飞在旁边观看的方文代替严怀勋回道。

  这话像颗火星子,一下点着了所有人。

  “那太好了!”一个战士惊喜道,“刚才那 16发,要是往鬼子炮楼来这么一下……”

  “别说炮楼,就算是据点也能打!都是些固定靶子,只要我们测量好后发射,一准能中。这玩意儿恐怕能把鬼子的据点直接掀了!”

  议论声像潮水似的涌起来,刚才的紧张和拘谨全没了。

  有战士立即申请去前方观察,想看得更清楚些,获得允许后,他们兴奋的小跑过去。

  远处的烟雾渐渐散了些,露出被掀翻的地皮和断折的树枝。

  到处都是焦黑一片,有的地面削去一层,都是些蓬松的黑土。

  而作为模拟敌人碉堡的三个土包,全部都被炸开了。

  他们看了现场的着弹情况后,兴奋的回来,继续进行火箭炮发射训练。

  实弹发射过后,接下来的训练,反而变得枯燥起来。

  学员们不光要学会装弹和测量瞄准发射,还要学会如何拆卸和组装这种武器。

  而这些,却更复杂。

  但在战士们激起的主观能动性下,他们反而遇难而上。

  (火箭炮发射器安装)

  时间一天天过去,火箭弹发射器的安装、拆卸、装弹、观测、计算、发射全套流程已经交完。

  按照严怀勋的话来说。

  这批学员们,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掌握了所有知识,并能进行合格的行军作战。

  而这时,方文也被白云飞邀请前往八路军军部,进行一场作战会议。

  八路军军部,即目前被称作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位于晋东南地区的潞城县北村。

  这里位于市位于SX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整体呈盆地状,平均海拔约1000米,以山地连绵起伏,地形复杂。

  方文驾驶一架新版炮舰机从阜平出发,向南飞280公里,抵达了目的地。

  一同前来的白云飞看着下面,主动介绍道:“下面那条河,叫做浊漳南源,浊漳河有南、西、北三大支流,在襄垣县先后合流,干流穿越山西长治的黎城、潞城、平顺等地,东下太行,进入河南林州市和河北涉县,然后在HEB省涉县合漳与清漳河汇合后称漳河,漳河继续东流,入卫河,为海河南支流,最后注入渤海。”

  “你对这条小河知道的蛮多的吗。”方文笑着问道。

  “我是这里的人,少时随着母亲离家,但对这里的记忆却没有消失。”白云飞回道。

  “原来如此,正好回家看看。”

  “家已经没了,我父亲早亡,母亲改嫁,我也随了养父的姓,这边的族谱里已经没有我的名字。”

  没想到白云飞还有这种身世,方文没有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

  他降低高度,在浊漳河上飞行,寻找接应降落的地标。

  很快,他看到了,在浊漳河一处,河边有3堆烟雾作为指引信号。

  那里河面比较宽敞,确实适合降落。

  随即,方文驾驶飞机调整机位,降落在河面上。

  炮舰机在河面激起一道水浪,逐步减速,随后调转方向在河岸边靠岸。

  龚修能开舱门,跳上岸绑好缆绳,方文和白云飞也从飞机上下来。

  前来接应的军官带着他们前往北村所在地。

  在那里,方文加入了一场军事会议。

  会议中提及,日军将会重新调集兵力,由多路出发,向五台山发起进攻。

  这是日军最近发动的针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军事行动。

  但现在因为拥有了飞行团,还有泰山军工提供的火箭弹等武器,八路军军部决定将反围剿行动,变成一场歼灭战。

  目的就是将日军的多路围剿彻底粉碎,给太原盆地的日军致命一击。

  对此,方文欣然同意加入,并提出建议。

  “我的长项是飞行,以及通过空中的信息侦查优势结合无线电通话装置,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从而实现战略战术上的快人一步。我的建议是,搭建一个临时战场指挥中心,及时汇总地面和空中的军事情报信息,然后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更合适更灵活的指挥作战。”

  方文的建议,引起了八路军军部的重视。

  多年运动作战的他们,对于信息的重要性是非常清楚的。

  那些年,就是靠着对军事信息的敏感判断,多次奇迹般的摆脱国民军的包围。

  因此,他们对于方文结合各种优势设备的现代化作战思路,是可以理解的。

  随即,接受了方文的建议。

  39年5月上旬。

  日军开始行动。

  位于太原的军队调动,通过地下党传回了五台。

  在五台山八路军积极准备应战的同时,方文也驾驶飞机进行了空中侦查。

  在高空中,通过机械感知与飞机融为一体,他拥有超强的视野,从而清楚看到了下方的情况。

  5月的太行山脉,晨雾还未散尽,透过云雾,方文看到下方连绵的山峦如墨绿色的浪涛铺展至天际。

  敌人的踪迹在哪呢?

  他仔细搜寻。

  青灰色的山路上,一队日军正沿着河谷行进,钢盔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点,骡马拖拽的山炮陷在泥地里,士兵们正用撬棍奋力撬动;

  更远处的山坳里,炊烟从临时搭建的帐篷群中升起。

  确定了人数后,方文出声道:“立刻发报:发现右路日军主力,约 1200人,携带九二式步兵炮 4门,行进至铜钱沟以西 3公里,”

  这里距离台怀镇的指挥中心距离已经超出无线电语音通讯范围,因此由方文口述情况,龚修能发报进行汇报。

  这条空中侦查情报发出后,方文调整航向,继续侦查。

  飞机转向西北。

  另一路日军正沿着滹沱河谷东进,队伍拉得极长。

  让方文感觉奇怪的是,这支队伍里多了些奇怪的车辆——覆盖着帆布的卡车在土路上颠簸,仰起帆布下露出的金属罐子轮廓绝非普通辎重。

  他摸了下脖间项链,开启透视功能,视线穿透了卡车,看到了里面情况。

  很多毒气罐!

  他立即出声道:“发报:左路日军还未进山,但其部队疑似携带化学武器容器,数量不明,”他补充道,“行进速度缓慢,预计明日午后抵达石咀镇。”

  三个小时的巡航里,五路日军的动向被逐一侦查完毕,预计有共计5000兵力向五台进发。

  方文报给了地面临时指挥中心,这些情况将会结合地面部队的反馈,通过无线电装置进行及时的兵力调配。

  至此,他也准备返航了。

  可在他正准备调整航向时,突然发现太原方向有飞行器反馈。

  只有2架,正向着五台地区方向飞去。

  以方文对日军了解,这绝对不是空袭部队,更像是日军的空中侦察机。

  他们显然也是在做着方文正在做的事情,试图侦查道八路军的动向。

  在山区,想要做到和方文一样的空中侦查效果,可不是间容易的事情。

  虽然如此,方文也没打算让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行事,他准备试一下新版炮舰机的航空火箭弹发射巢在对付日军战机的实战效果如何。

  十分钟后,两架侦察机出现。

  这是日军新配置的立川九八式直接协同侦察机,是一款前线侦察与近距支援的侦查攻击机。

  而他们面前的炮舰机,就像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吸引着他们前往进攻。

首节 上一节 783/7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寒霜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