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834节

  凤姐儿的威势依旧,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都被吓的犹如鹌鹑。

  以往这个时候,都是平儿过去安抚。

  可现如今,平儿还被抵押在林道那儿。

  无人劝说,只能是等王熙凤哭够了,骂累了。

  面如寒霜的王熙凤,缓了一会招呼外面的长随小厮询问。

  “你们爷跑哪去了?!”

  发怒的王熙凤很可怕,长随小厮们不敢遮掩,小心翼翼的回应。

  “琏二爷访友去了~”

  “在~在飘香楼~”

  王熙凤气的眼泪又下来了。

  飘香楼是京城内有名的欢场,一桌席面至少十两银子起步。

  如今她被银钱逼的要发疯,可贾琏却跑去花钱潇洒。

  心头那叫一个恨呐~

  “老娘真是瞎了眼了,当初怎得嫁给这个忘八!”

  咒骂之时,却是见着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鸳鸯,一路小跑着入了院子。

  “二~奶奶~”

  懂得察言观色的鸳鸯,此时却是没顾着王熙凤的泪痕,急切禀报。

  “宫里来人传旨了~~”

  王熙凤愕然收声。

  回过神来之后,急忙简单收拾一番,急匆匆的跑去荣禧堂。

  焚香摆案,迎接天使。

  “制曰~”

  “今有敕造荣国府~”

  “超品诰命贾史氏~”

  “一等将军贾赦~”

  “工部员外郎贾政~”

  “公忠体国~体恤圣意~应朝廷之需~赎买御赐田庄~已解朝廷之急~”

  “为诸臣之楷模~”

  “圣心甚慰~”

  “今赐超品诰命贾史氏入宫乘轿之荣~”

  “命一等将军贾赦,任卢龙节度使~”

  “命工部员外郎贾政,任工部屯田司郎中~”

  “望诸君尽忠国事~上报天子~下安黎民~”

  “钦此~”

  板着脸,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念完圣旨的夏守忠,眯着眼睛言语。

  “接旨吧~”

  待到贾赦上前接过圣旨,夏守忠在圣旨离手的那一刻,顿时换上了笑脸。

  “恭喜贵府了~”

  “咱家出来之前,已有恩旨去往凤藻宫~”

  “贤德妃娘娘,协理皇后处置宫中事务~”

  “想来,皇贵妃之尊,为时不远矣~”

  从圣旨上的顺序,可以看出贾府之中的权利排列。

  贾母能在贾府之中说一不二,真以为只是什么孝道?

  开玩笑一样!

  高门大户之家,被关进了祠堂小院,被恶疾,乃至于被暴毙的不知凡几。

  贾母真正的依仗,是她丈夫带给她的超品诰命夫人!

  她真要把心一横,大妆入宫去告状,告儿孙忤逆什么的,贾家谁也扛不住。

  这才是贾母真正的底气。

  陈墨公上奏疏,请赎买关外勋贵田庄,产出粮食直接供应规模愈发庞大的辽镇边军。

  夏守忠乘机进言,可暗示贾家带头。

  皇帝本没抱太大的希望,可抱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心思,还是给贾家暗示了。

  让皇帝与夏守忠都没想到的是,贾家竟然爽快的同意了!

  这可不仅仅是赎买田庄的事儿。

  这本质上,是身为勋贵集团核心之一的贾家,背叛了勋贵集团,投入了皇帝的怀抱之中!

  要知道,勋贵集团明面上,一直都是太上皇的人。

  皇帝龙心大悦,封赏这就来了。

  贾母已是超品,而且还是女流之辈,封赏主要是落在了荣誉上。

  给了个皇宫内乘轿的殊荣。

  身为明面上的荣国府当家人,贾赦落了个节度使的名头。

  当然,自唐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吸取了大唐的教训,节度使都成了空头虚名,除了多领一份俸禄之外,没什么大用。

  至于贾政,则是从五品的员外郎,提升到了正五品的郎中。

  也算是进了一步。

  夏守忠暗示贤德妃成为皇后的副手,那就是皇贵妃了。

  若是能生下龙子,皇贵妃的名头必然是能落实。

  对于荣国府的投靠,皇帝给予的回报不可谓不厚。

  可皇帝不清楚的是,荣国府的这些人,压根就没去考虑那么多!

  一开始同意赎买田庄,是因为贾元春明面上得宠,导致荣国府一心想要做外戚。

  王夫人想让大宝脸成为国舅,一力劝说接受。

  荣国府的一众女眷们,宅斗都是高手,可压根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至于贾赦,酒色财气的废物一个。

  贾政则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半废物,压根就没有多想。

  他们不知道,赎买关外田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那是背叛了自己的阶层。

  背叛了自己阶层的人,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荣国府众人欢呼雀跃,赠送了一笔款子,送走了笑呵呵的夏守忠。

  回到正屋之中,众人的欢喜之色溢于言表。

  王熙凤眨眨眼,她真不知道这事儿。

  自从出了印子钱的事儿,她就已经被边缘化了。

  这等事儿,自然是没人通知她。

  站在一旁伺候,王熙凤小心翼翼的听着。

  当她听到,朝廷要出一大笔钱赎买关外田庄,而这笔款子将用来修建省亲别墅的时候。

  心中第一个念头就是。

  ‘有银子可以还钱了~’

第538章 亡国之兆

  荣国府内,喜气洋洋~

  他们家正式转型为外戚,从此富贵无忧,繁华永继。

  而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关外的庄子罢了。

  以后成了威势显赫的外戚家族,还能缺了银子不成?

  有了银子,这普天之下,哪里不能买大片的田地~

  “鞑虏愈发猖狂,时常滋扰地方。”

  “庄子每年的收成都在减少,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鞑子掠了屠了烧了。”

  “如今用这些破庄子,换来家族百年根基,实乃大幸也。”

  这就是荣国府的主流认知。

  在他们看来,用千里之外的破庄子,换来成为外戚的机会。

  以后若是贾元春诞下龙子,说不得还能有机会更进一步~

  一想到这些,当即就大开宴席,好生高乐,大肆庆祝。

  王熙凤也是开心不已。

  一向抠搜的皇帝,这次非常大方的将赎买关外庄子的银钱拨付下来。

  荣国府的公中,立马就充裕起来。

首节 上一节 834/8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风华首辅

下一篇: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