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49节

  顾靖这才多大啊!

  他只比李承乾大了两个月,未来留给他的时间还有很多。

  这就真的像是一个无形的保护伞。

  哪怕群臣并不觉着顾靖能和历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优秀的几人相比,但以他如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亦是让所有人都明白了大唐的底线。

  群臣心中思绪万千,不过却并没有什么人反对。

  虽然从未刻意有人提过此事。

  但这“太傅”一职,也早已在不觉之间便和顾氏绑定了起来,其中所代表的含义并不是谁都能够扛下来的。

  一番封赏之下,整个庆功宴的气氛更是瞬间便达到了高潮。

  在声声音乐欢笑声之下。

  到了最后,甚至就连李世民都有些醉了。

  而这场庆功宴也是终于散去。

  或许也正是因为太过于高兴,就连李世民也未曾察觉到朝堂之中那怪异的气氛。

  冠军侯府,一切如常。

  顾靖的升迁并未让冠军侯府发生什么改变。

  而此时,顾靖也正在跟族中仅存的几个长辈诉说着此番航海之举的见闻。

  与李世民汇报之时相差不大。

  只不过在其基础之上,针对大唐的内容变成了顾氏。

  这是顾氏当前最为重要的计划。

  早已深入到了每一个家族子弟们的心中。

  对于那未知的大海,所有家族子弟皆是十分的上心。

  “航海之举,确乎险阻重重,九死一生。”顾靖立于堂前,声音沉稳而有力,“然,凡有险阻处,必存破局之机!”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年轻面孔,继续剖析道:“此行我军所获之巨量辎重,皆由海路安然运抵。”

  “此乃明证!”

  “只要熟稔海象,巧借天时,其转运之速、运载之量,将远超陆路车马十倍、百倍!……”

  顾靖条分缕析,阐述着海运的非凡潜力与战略价值。

  然而,就在他目光流转间,敏锐地捕捉到了角落里的顾磊——其眉头紧锁,眼神飘忽,脸上分明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与不安!

  顾靖心中微沉,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话语间不着痕迹地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将未尽之言阐述完毕。

  直至议事结束,众子弟各自领命散去,偌大的厅堂渐次空寂。

  顾靖并未离去,他径直走向仍有些心神不宁、正欲离开的顾磊,高大的身影无声地挡住了其去路。

  “怎么回事?”

  顾靖眼神紧紧的盯着顾磊,十分直接的问道:“朝堂之中可是有变?”

  他知道顾磊与李承乾十分要好,显然是已经猜出了大致方向。

  顾磊不由自主的便避开了顾靖那严肃的眼神,旋即犹豫了一下后,苦笑道:“大兄这是为何?”

  “何为朝堂有变?”

  他想帮李承乾瞒着。

  但他的那些表情在顾靖面前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

  以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的了解,立刻便确定了此事一定是和李承乾有关。

  一瞬间,顾靖不由得皱眉。

  没有任何废话。

  他直接将顾磊拽回房间,砰地关上房门,转头盯住对方,神情无比严肃:“你参与了太子与魏王的争斗?”

  顾磊立刻摇头:“顾氏子弟岂能参与此事?”

  但见顾靖眼神依旧锐利,他心知瞒不过,深深叹了口气:“兄长……太子殿下他,谋害了两位谏臣!”

  ——晴天霹雳!

  “谋害了两位谏臣?!”顾靖瞳孔骤然收缩。

  顾磊沉重地点了点头:“我劝过太子殿下……可他执意如此。”

  说着,顾磊神精神的叹了口气,向顾靖讲述起了这些时日来朝堂之内的变化。

  顾靖的表情愈发严肃。

  当他听到一群谏臣处处针对李承乾之后,他便已经相信了此事。

  他早已知道李承乾性格如何了。

  这一瞬间,无数的思绪立刻便从他的脑海之中生了出来。

  他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以李世民的性格,但凡知道了此事,那绝对会滔天震怒,届时朝堂之内定会掀起极大的巨变。

  ——至于瞒。

  怎么可能瞒得住?

  哪怕旁人不会暴露此事,魏王李泰一定会选择最为合适的时机出手。

  “从今日起,你不可离府。”

  顾靖不由得摇了摇头,看着顾磊再次说道。

  “大兄!”顾磊的表情猛地一变,连忙便拉住了顾靖的胳膊,“太子殿下他这是被人陷害了。”

  “身为王者,又岂能忍受一直被人掣肘?”

  顾磊是真的想帮一帮李承乾,甚至是想效仿顾靖昔年那般举动。

  他与其他顾氏子弟完全不同。

  并不痴心于朝堂天下,只是喜欢诗词歌赋,始终都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但顾靖又岂能给他这个机会?

  而且在顾靖看来。

  就算是能让李承乾当上皇帝又能如何?

  他这个偏激的性格就真的能够做好一个皇帝吗?

  如今时局正处于关键时刻。

  大唐必须要保持兴盛,才能维持住当前的教化之举,以及拓展海上。

  李承乾虽有才能。

  但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这其实并不是最为重要的。

  就亦如昔年炎汉之时的刘禅一般。

  变革之时,需要的是保持常态,而不是持续不断的变革。

  他不可能让顾磊去参与其中。

  当然,顾靖自己也不会去干涉此事。

  无论李承乾到底会如何。

  顾靖没有任何的废话,当即便让府内侍卫将顾磊看管了起来。

  而他自己就如同不知道这一切一般,仍旧一切如常。

  时光荏苒。

  李世民虽龙体日渐衰颓,却重掌朝纲,亲阅太子李承乾监国期间的种种。

  奏章堆叠如山。

  其间虽有些许令圣心不悦的瑕疵,但大体无碍国本。

  李世民阅毕,未置一词。

  朝堂之上,风平浪静,仿佛一切如常。

  无人去提出旧事。

  然而,随着时间不断流去,李世民亦是渐渐察觉到了异常——昔日殷勤请安的李泰,缘何如此沉寂?

  自他回銮长安,除却奉诏觐见,这魏王竟一次也未主动踏足宫门!

  帝王心,深似海,敏锐如鹰隼。

  一丝异样掠过心头,他当即沉声下诏:“急召魏王李泰!”

  太极殿内,唯有父子二人,空气凝滞。

  李世民目光如炬,直刺李泰:“青雀,近日为何不来见朕?”

  李泰浑身一震,抬首望向御座上的父亲,眸中水光骤涌。

  下一瞬,他衣袍窸窣落地,重重叩首,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与哭腔:“回父皇!”

  “儿……不敢!”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一手!!!)

第174章 幡然醒悟,父与子(上)

  滴滴的泪水不断落下。

  李泰就这样低着头,连身体都在不由自主的发颤。

  气氛陡变。

  ——李世民的目光几乎瞬间便凌厉了起来,就这样紧紧的盯着李泰,呵道:“怎么回事?”

首节 上一节 449/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