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33节

  随着一篇篇佳作接连出世,整个九州的文化之风竟是愈发的兴盛,其发展速度更是要远超以往。

  只要这一仗能够打赢,这种速度将会更为的迅速!

  ——天下为之侧目!

  顾易自是在关注着顾靖,虽然在他看来,此次的登陆之事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但他其实也是有一些莫名的担心。

  这可是关乎着整个九州发展以及顾氏上限的大事。

  他岂能不上心??

  顾氏的路绝对不会仅仅只局限于九州之内,而是整个世界,这同样也是十分关键的。

  至于大唐朝廷内部,顾易却并不怎么在意。

  其实他现在也弄不清李世民与李承乾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将会怎么发展。

  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的特殊,甚至与历朝历代的皇帝太子之间皆是不同。

  李承乾确实变了。

  并没有如同原本历史之中一般那样的颓靡,反倒是像极了李世民。

  手段不差,文治武功虽比不过李世民,但也可为一国之君。

  但顾易却能明显的感觉出来,李承乾的性格之中有着一些偏激,这是他的足疾给他带来的影响。

  只不过是一直都在克制。

  他的足疾不仅仅是李世民心中的疙瘩,同样也是他的。

  对于他这种身份之人而言,这足疾是不可能那么简单迈过去的坎,无人能够改变他自己内心的想法。.

  东莱。

  其位置位于如今的山东烟台莱州市,北临渤海,位置极为的关键。

  此地临近辽东半岛及倭国,大唐要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此地与岭南皆是不可绕过的关键所在。

  传闻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曾巡幸东莱,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也正是因为如此,致使此地传说无数。

  李世民为了这一仗真的准备了许多。

  ——整整五百艘战船!

  粮草近三十万担。

  必须要准备这么多,此次的远征其实海军才是压力最大的。

  且不说要让所有人克服对于大海的畏惧。

  哪怕就算能够成功登陆,届时这些人也会完全成为孤军,只能一路冲杀与中军会合才算成功。

  不能够出现任何的意外。

  顾靖在军中的职位乃是副总管。

  刚一入军便能够获得此职位,自然是已经说明了李世民对其的看重。

  再加上他的姓氏以及顾泉嫡长子的身份,众将士自然也不会多说些什么,只不过是心中有些瞧不起罢了。

  这种瞧不起也很单纯。

  只是觉着顾靖这种小娃娃是不足以指挥什么大战的。

  港口前。

  看着飘荡在大海之中的一座座巨船,顾靖的表情也是极为的严肃。

  他又岂能完全不怕呢?

  顾靖这已经算是好的了,面对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不少的将士都站在岸上不敢登船,哪怕只是搬粮草都不敢。

  这时,议事的鼓声响起。

  顾靖连忙回神,朝着大营走了过去。

  几万人的出征可不是短短时间就能够迅速决定的,尤其是此次乃是从海登陆,更是需要花费时间,向附近有经验的鱼护打探消息。

  走入主帐,顾靖立刻便朝着总指挥使张亮拱了拱手。

  “拜见将军!”

  张亮点了点头,看着顾靖的表情不由得笑了笑道:“不愧是大将军的嫡长子,遥想当年我也曾随大将军厮杀过。”

  他有些感慨,顾靖确实是与顾泉很像。

  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

  一个个将领相继赶来,张亮的表情也是迅速严肃了起来,待所有人到齐,他摆了摆手让人带来了附近的鱼户。

  “诸位,此行之艰我便不多言了。”

  “陛下曾再三叮嘱,万事皆要做好准备!”

  “这些乃是附近的鱼户,且听听他们的经验.”

  说着,张亮直接问起了那些鱼户。

  这些鱼户靠海为生,对于近海之事自是十分有着经验,虽然是有些紧张,但说起来却也是头头是道。

  “将军.要出海一定要选好日子。”

  “不然这海上的风浪哎可是会吃人的。”

  “.”

  一众鱼户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是自在。

  不仅仅是关于近海的。

  甚至就连远海的都有,这些人或是朋友或是家中长辈总是会有人因为意外被吹向深海,就连辽东半岛都不算陌生。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

  前往辽东半岛最好的时间,乃是四月,因为那时候刮的是东南风,顺着风向只需五日便可直接抵达辽东。

  中途甚至还有两个岛屿可以用来修整。

  众将士听得都十分认真,一边根据众鱼户们所言,一边对照航海图。

  自是有着出入。

  这个年代的航海图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的。

  直至傍晚时分在确定了一切后,张亮这才让这些鱼户离去,并开始讨论起了战术。

  其实也没有什么战术可言。

  此行乃是奇袭,并且还需要中军配合,只要能够成功登陆之后冲杀即可。

  但所有人还是十分的谨慎,没有人知道此行出海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虽然都没有在表面上彰显出来。

  但所有人都清楚,哪怕就算是张亮对于此行也充满了忐忑。

  幽州。

  与海军完全不同,陆军的行军速度要快上很多。

  这同样也是战术。

  陆军是要吸引一切的火力,在攻城拔寨撕开辽东防线的同时,还需要为整个海军创造机会。

  虽是亲征,但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也不会任性到和以往那般次次冲杀在前。

  他只是统筹大局。

  而正面攻城之事则交给了英国公李勣。

  高句丽自是早就已经有了防范,虽然渊盖苏文再怎么信誓旦旦,但他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完全确定大唐不会动兵?

  如今他早已在整个辽东布下了防范,其战术仍是如同昔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时所采用的方略。

  ——坚壁清野,利用要塞固守!

  大唐的实力确实很强,但他也绝对不会相信大唐能够扛着如此大的消耗一直跟他耗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战术,高句丽依山所铸的城寨十分难攻。

  但他却也终究是小觑了李世民,将其当成了杨广那般的皇帝。

  他早已派出了急行军率先而行。

  并未给他们任何的目标,只是让李勣自己判断,无需有任何的担忧。

  这就是李世民的不同。

  他十分清楚一个统帅所要考虑的是大局,而不是细致到每一个将领身上,轻易干涉强行定下目标的话,只会影响到将士们对于局势的判断。

  他只需要告诉将士们目标即可。

  而这一次的目标——

  便是撕开高句丽于辽东的防线,让大军可以深入辽东。

  这其中虽然看似只是些许差别而已,但对一场真正的大战而言,却是极为的关键。

  李勣可不是常人,自投靠李唐之后,李勣所经历过的大战数都数不过来。

  这种将领对于局势的判断,亦是十分的精准。

  二月末,大战正式敲响。

  高句丽的防线极为的严密。

  其不仅仅利用了辽水这道天然的防线,并且还在各个要道之上铸起了山城,其中还有着储存的粮食与水源,可谓是万无一失。

  若是强攻的话——

  且不说这其中要付出多么大的伤亡与补给的问题,真正的难题还是时间,辽东的冬天可不是那么好熬的。

  这是唐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而李勣的对策也是十分精妙,他率军暗渡辽河,随后大张旗鼓诈攻其防线重镇怀远镇,引得四方侧目。

首节 上一节 433/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