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25节

  顾泉看着紧皱眉头的李世民,轻声说道:“太子殿下务实,这应该是值得开心的事。”

  “陛下可还记着昔日先帝之时”

  “陛下当初难不成就善于讨先帝宠爱吗?”

  他的语气十分平静。

  到了如今,其实也唯有顾泉敢于说出这句话,哪怕是顾氏其他子弟都不可能会当着李世民的面说出这种话。

  顾泉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他不代表任何的势力,只代表着自己。

  听到这话,李世民瞬间便是一愣。

  他想起了昔年的一件事。

  那时李渊于宴席上与莺莺燕燕们嬉闹,他也是暗暗感叹了一句“若是母后还在的话.”

  此话被李元吉听了去,还告诉给了李渊让李渊十分不喜。

  这种事并不只是一次。

  对于当初的他而言,他也有着很多的选择可以去讨好李渊,让李渊更为的喜欢放心自己。

  可他当时也并未这么做,始终都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如今李承乾亦然。

  一瞬间,李世民的表情就不由得复杂了起来,沉吟了片刻后苦笑了一声:“看来,朕也变成了父皇啊。”

  “陛下无需多想。”顾泉再次开口,“太子殿下已经足够优秀,定会承继陛下大业。”

  “遥想昔年前汉之时.”

  他向李世民举例。

  刘谌——刘俊。

  甚至是还说出了杨坚——杨广。

  这一个个的例子不由得让李世民更加的清醒。

  他的眼神愈发复杂,但终究是没有多言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两人就这样又一直聊了许久。

  直至天色渐晚,李世民这才让人给顾泉送了回去。

  顾泉确实是有些变了,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些惊讶,他竟然见了李承乾,并且亲自于府中连同顾氏子弟一起教育。

  这大大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不过想想也属正常。

  他没有多少时间了,顾泉的这一辈子已经全都献给了整个家族与大唐。

  能在有生之年内再为大唐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也算是再无任何遗憾。

  顾泉太了解李世民了。

  就如同长孙皇后一样,临死之前都还在对李世民交代着李承乾的事。

  他这种追求尽善尽美之人。

  李承乾的足疾是他越不过的高山。

  他亲自教导李承乾,也算是再给李承乾一些帮助。

  顾泉不愿意将大唐交到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皇帝手中,他十分清楚一个皇帝能够对整个王朝造成的影响。

  皇帝善长阿谀奉承那手下的大臣自然就不用多言了。

  他这样做亦是为了公心。

  对于顾泉的身份,李承乾一开始还并未在意。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心中终是有了些许的猜测。

  冠军侯府。

  “先生.可是大将军顾泉?”李承乾十分恭敬的朝着顾泉拱手,轻声问道。

  顾泉并未否认,而是看着他问道:“太子从何而知?”

  “先生在冠军侯府地位超然。”李承乾低头回答,“当初我第一次见到先生所著兵书之时,曾问过明岩,乃是何人所著。”

  “明岩并未回答。”

  “当初我还并未在意,后来才知乃是先生所著。”

  “而先生又能屡屡进入皇宫,昔年玄武门之时众人皆知有一鬼面将军帮助父皇,随后消失,在加之大将军正是此事件所逝.”

  李承乾一下子便将心中所有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听罢,顾泉点了点头,赞叹道:“殿下心思细腻,末将钦佩。”

  ——他这就是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听到这话。

  李承乾的眼神立刻便是一亮,没有丝毫的犹豫,连忙便给顾泉再次行礼:“先生切莫如此,承乾万不敢当。”

  “先生助父皇建功立业,乃是我大唐功臣。”

  “又教导承乾。”

  “承乾又岂能在先生面前自持身份?”

  或许正是因为顾氏自幼教育的缘故,李承乾同样也如李世民一般对顾氏有着一股别样的感情。

  幼年之时听着前往的战绩,他甚至都崇拜过顾泉。

  如今再加上认出身份。

  北疆西域的战事他自然也全都明白了,心中的崇拜之情更是全然爆发了出来。

  自这一日起,李承乾来的更加频繁了。

  而顾泉对他也并未有所保留,不仅仅教他兵法还有对付外族,包括大唐的路以及各种问题。

  顾泉并不是全才。

  但顾氏之中有着太多的资料了。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自是如何对付外族。

  顾泉并不是想要将李承乾打造成一个只知道打仗的皇帝,李承乾患有足疾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他只需要让李承乾知道该如何打,以及兵威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

  其核心就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的道理。

  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似乎是前些时日的那些话起到了作用,亦或是因为顾泉亲自教导起了李承乾,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态度也是愈发的好转。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

  他开始在群臣面前夸赞起了李承乾,虽不算太过于频繁,但也要比之前好的多。

  甚至,他还提高了东宫的待遇。

  对于群臣而言,这种信号实在是太明显了一些。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会有如此转变,但他的那些心腹们可是十分明白这其中的干系,皆是对此噤若寒蝉。

  ——谁敢议论?

  且不论这本就是李世民与顾氏的禁忌,事关国本之争。

  对于他们这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人而言。

  轻易动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也唯有顾泉,能在这种时候改变李世民的想法。

  整个大唐的朝堂风气竟然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渐渐安定了下来。

  李泰确实还想挣扎。

  但可惜的就是他已经拉拢不到群臣了!

  且不说李世民的那些心腹,就连其他大臣在看着李世民有着明显的态度转变之后都不敢再有任何动作。

  李世民确实仁慈。

  但后世之君掌权之后会如何谁能知道?

  虽然李世民仍是十分喜爱李泰,但身份上的差距就是这样,李世民无需掩盖对李泰的喜爱,只要不厚此薄彼太过于忽视李承乾,那便足够了。

  大唐的吏治还没有到时刻都会发生党争的地步。

  顾易同样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不过却也并未太过在意。

  无论是谁继承皇位。

  对于顾氏而言其实都一样。

  当前的顾氏是没人能够动的,只要顾氏并未犯下大错,哪怕就算是皇帝要动顾氏都需要头痛。

  顾氏已经彻底在整个九州扎根了。

  并不是以往的从上到下。

  而是一点点的从最底层慢慢向上蔓延。

  在他看来,哪怕这一次在顾泉的影响之下,皇位的继承会出现变动。

  但李唐的玄武门继承法仍是无法避免的。

  当李世民昔年在玄武门踏出那一步之时,一切便再也无法扭转了。

  他真正关注的,仍是西域。

  以及造船。

  李世民对此已经十分上心了,但这两件事的进展却仍是十分的缓慢,甚至要比顾易想象之中的还要慢上一些。

首节 上一节 425/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