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23节

  李世民立刻就皱了皱眉,脸上怒色稍缓,“为何?”

  “臣于府内见过太子学习,认真之态远超他人.”顾泉也并未有所隐瞒,认真的回答,“且太子至仁——”

  “每每离开之时,皆是要认真参拜族弟可见其诚。”

  “至孝——”

  “臣听闻太子至今仍要月月祭文德皇后。”

  “至坚——”

  “太子至今处理朝政未有疏漏.”

  他向李世民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原因,最后笑道:“在臣看来,太子殿下像极了昔年的陛下。”

  “就算不如陛下,亦可为一代明君。”

  “至于奢侈之事.”

  “陛下应该明白,今时之大唐怕的并不是皇帝奢侈,而是无能。”

  顾泉说话还是很有用的。

  李世民脸上的怒色完全退去,沉默了一下后不由得点了点头:“说的倒也不错。”

  他的神色有些复杂。

  又沉吟了片刻后,这才继续道:“只是他的足疾.若他日为君,岂不是让四方之使看不起?”

  其实李世民已经想这件事很久了,但他却无人能说。

  就连心腹都不可能。

  也唯有和如今的顾泉说说这些话。

  “足疾又能如何?”顾泉笑了笑,旋即认真的说道:“陛下应该知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皇帝又不是将军。”

  “只要我大唐能够一直如此强盛,四方蛮夷何人敢犯?”

  “照你这么说,朕还得赏赐太子?”李世民看着顾泉,忽地就笑了笑。

  而顾泉直接点了点头:“陛下对太子确实过于严厉了一些,而且近来朝堂传闻陛下也应该清楚。”

  这一次,顾泉并未多言。

  李世民自然清楚。

  让李泰拥有招揽才子之心实在是过于敏感了一些,不过这一次李世民却并未太过在意。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他确实喜欢李泰,同样也将其当做是李承乾的磨砺。

  ——不!

  或许不应该称为磨砺,而是敲打。

  他不喜欢李承乾奢侈之风,不过却也未曾到了废太子的那个地步,只是想要借此来让李承乾收敛。

  但顾泉如今的这一番话却也说到了他的心里。

  李世民再次沉默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表情恢复如常,“罢了罢了,子渊说的确实有理。”

  他亲笔写了一封夸奖的圣旨,不过却也提醒李承乾不止要心念群臣,同样也要心有天下百姓。

  随后便让人送回了长安。

  这是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第二次明着夸赞李承乾。

  第一次,是顾磊当初为李承乾争来的。

  那时候的李承乾还很脆弱,因为年幼再加上长孙皇后为其遮风挡雨,而性格有些软弱,扛不住李世民的高压。

  而这一次,是顾泉为他争来的。

  这是他应得的。

  对于泽州君臣二人之间的对话,群臣自然无从知晓。

  不过李世民的这道圣旨终是让所有人的心都安了下来,包括朝堂之中渐渐升起的风气同样也是有所消散。

  但,终是有人为此事不喜。

  魏王府。

  “父皇下圣旨夸赞了太子?”李泰的眼神带着明显的不愿相信。

  但见韦挺与杜楚客这两个心腹皆是点了点头。

  下一瞬间,他便不由得瘫软在了椅子上,一脸的颓然,“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要让我死心嘛?”

  与李承乾不同。

  也或许是有着年龄还小的缘故,李泰瞬间便有些害怕了。

  他现在的位置其实十分尴尬。

  虽然一切都还未曾开始行动,但李泰并不觉着他日李承乾继位之后会放过自己,这种死亡的味道让他感到恐惧。

  “殿下安心。”杜楚客立刻拱手说道。

  作为当朝工部尚书,杜楚客还是十分的老练的,“陛下对王爷喜爱之情谁人不知?”

  “且太子还有足疾。”

  “以陛下的性格,又岂会让太子继承大统?”

  听到这话,李泰立刻点了点头,但旋即又摇了摇头,“那父皇这是何意?”

  “父皇可有多年未曾夸奖过太子了。”

  “殿下无需多想。”韦挺也是开口,“陛下之心旁人难测,但对于殿下而言,当今之势要更加的小心,以讨陛下欢心。”

  “嗯?”李泰蹙了蹙眉。

  韦挺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他想要李泰反其道而行之,在增加俸禄的同时更加节省。

  这绝对会讨到李世民的欢心。

  对此,李泰在沉默了片刻之后亦是点了点头,他是极为善长讨李世民欢心的,也十分确信这一点。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是看到了李世民的圣旨。

  看着上面的内容,眼神亦是忽地有些复杂了起来。

  殿内的群臣皆是露出了喜色。

  他们都是太子党。

  虽然只是夸赞,但亦是能让他们开心许久。

  不过李承乾却是并未多说些什么,看完圣旨之后表情便恢复了常态,示意众人继续做事。

  没什么值得太过开心的,他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李世民的夸赞。

  一个人的性格能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那便足矣说明他承受的压力到底是有多么的骇人。

  他十分了解自己的父皇。

  知道李世民想要的储君是什么样的,并不会因为这点事而耽误到正事。

  只不过就在夜里回到寝宫之时他再一次的祭祀了长孙皇后的灵位。

  跪在其灵位之前,向其念诵着李世民的圣旨。

  顾易并未太过于关注朝堂争斗。

  有些事是无法避免的。

  当李世民走出了那一条路之后,真正让他关注的仍是西域的进展。

  此事才是真正的关乎着整个九州与顾氏。

  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顾易一直都有着想让顾氏前往海外的心思,只不过此事实在是过于艰难了一些,不能为之过急。

  而如今正是变革之时,他又岂能不在乎呢?

  随着大量的唐朝官员赶赴西域。

  再加上顾彦始终未曾放弃对于西域的武力震慑,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去,如今各项制度也是渐渐在整个西域开始平稳运行了起来。

  没办法,率先完全支持大唐的人获得了太多的好处。

  无论是商路的利益,以及学习九州文化能得到的科举机会。

  这一切对于旁人而言都是巨大的诱惑。

  最关键的是——

  大唐如今丝毫未见任何衰弱之象,这种强大已经让所有心怀他志之人感觉到了绝望。

  就算他们还有心坚持,但手下的那些人也不会答应。

  他们又岂能不屈服?

  当然,这一切仍是需要时间。

  西域的广阔就注定了这一点是必须的,就算派出再多的人也无用,只能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扩大影响。

  如今便已经足够了。

  时间匆匆而逝。

  泽州的赈灾之事十分的顺利,对于李世民亲自赶来泽州,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官员敢于暗中作祟。

  而也并未出乎李泰的预料。

  当李世民返回长安之后,在见到李泰甚至比以往要更加节省之时,他果然是极为的高兴。

  先是于群臣面前夸赞了李泰,随后更是再次给予了他赏赐。

首节 上一节 423/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