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47节

  但他同样也无法忽视承继隋庭所带来的好处。

  无论是隋朝所剩不多的余威也好;

  亦或是赢得那些坚定认为“隋朝为正统”的世人支持,承继隋庭都能带来不少的好处!

  但又有谁不想快点当皇帝呢?

  顾氏的一些支持,确实给了李渊底气。

  整个堂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也不顾众人的眼神,不等有人开口,便继续朗声道:“诸位都说要承隋室余威,可这余威——“

  话音陡然拔高,“能让渭北老妪不再烹骨为炊?能让河东稚子免于鬻身为奴?“

  说着,他悠悠叹了口气,看着李渊认真的道:“儿臣自长安行八百里,所见唯有饿殍蔽野、流民塞途!“

  “百姓枕着杨广暴政的白骨,哪里还看得见什么隋室威严?”

  “如今正当是天下万象更新之时。”

  “就连顾氏都愿助我李氏,若父亲再继隋庭,岂不是要让天下人将父亲与那昏君相提并论?”

  李世民缓缓跪地,朝着李渊拱手:“如今关中已定,民心所向!父亲若此时登基,便是向四海宣告——“

  “暴虐苛政就此终结。”

  “一个让耕者有其田、饥者有其食的盛世,将由我李氏联合顾氏再造!”

  声浪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群臣面面相觑。

  唯有李世民保持着跪姿,挺直的脊梁如同即将出鞘的长剑。

  话音彻底落下。

  声声的引论声不由得便再次响了起来,光凭着这些话显然还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无论在任何时代总会有着那么一批固执的人在。

  但只要李渊听进去了即可。

  至今未曾做出选择,便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

  他只是再等一个理由罢了。

  而如今——

  李世民将这个理由送给了他。

  他无需继承隋庭。

  他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他将亲自缔造出一个全新的盛世。

  至于能否做到,谁会在意?

  于他而言,他现在只想要先坐上那个位置!

  “好!”未等有人开口,李渊的声音立刻便响了起来,“二郎所言,正合吾意!“

  在众臣诧异的目光之下,李渊倏然起身,目光如炬扫过群臣:

  “隋室气数已尽,这锦绣山河,该换个模样了!”

  他缓缓踏下丹墀,整个人的表情十分的坚定,“传吾旨意——“

  堂内的气氛再不觉间转变。

  虽然仍是有人心中有着抵触,但在真正到达了这一步之时,众人的目光仍是不由自主的炽热了起来。

  “即刻筹备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吾,将于黄道吉日,践祚称帝!”

  李渊的最后四字如洪钟大吕。

  就在话音刚落的刹那。

  随着裴寂率先朝着李渊跪了下去,在场之人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便纷纷朝着李渊跪了下去!

  大业十四年,五月乙巳日。

  李渊于长安登基称帝。

  国号为唐;

  建元武德。

  颁旨昭告天下,立联顾氏兴九州之志!

  Ps:(等下还有一更,跪求月票!!!还请兄弟们不要吝啬,多多投一投月票!)

第133章 奇袭之策,李世民与顾泉

  随着顾氏的出世,历史再次发生了改变。

  顾氏就如同是铁轨一般。

  让整个历史的车轮,再次迈向了不同的道路。

  随着这个消息渐渐传开。

  ——九州震动!

  根本就没有人能料到,李渊会在这个时候率先踏出这一步。

  不要隋廷余威;

  不要固执世人们的支持;

  就借助着顾氏之名,向整个天下宣示着他想要打造盛世的决心。

  李渊绝对是个合格的帝王。

  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以稳国本,封李世民为秦王,拜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

  彻底定下了自己的基础盘。

  同样的,他也十分清楚,自己手下这群人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对于麾下之人——

  他丝毫都不吝啬自己的封赏与承诺,给出了各种封赏。

  当然,这其中免不了顾氏。

  他甚至直接想把最为年长的顾泉拜为太傅,借此再次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决心。

  但顾泉却拒绝了。

  不仅仅是他,此次一众前来的顾氏子弟全都拒绝了此事。

  如今的太傅可不再是原本历史之中的摆设了,因为那一代代的太傅影响都太大了。

  甚至就连杨坚当初都并未直接动这个职位,削弱这个职位的实权。

  虽然他也从未设过太傅。

  但将这个职位留下来便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

  且不论对他人而言,甚至就连顾氏子弟面对这个位置之时都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谁敢应下来?

  与之相比,他们更想要的还是适应自己的职位。

  ——比如征战沙场的将军。

  对此,李渊自然不会吝啬什么。

  李渊的思绪十分清晰,他不管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只在乎眼前。

  对于所有人。

  只要他们有能力李渊便不会吝啬封赏,为的就是他们要献出死力!.

  消息不断传开。

  此事所造成的影响同样也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或许真的是因为天下百姓对于顾氏已经期待了太久,亦或是因为他们真的对隋庭没了什么留念渴望一个真正的盛世。

  哪怕李渊明明没有继承隋庭,但他亦是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且不说已经稳定的关中之地。

  各地之中都相继出现了陆陆续续赶往关中的百姓,这种现象在当前的乱世之中是很难想象的。

  此事就仿佛是打开了一个口子一般。

  当所有诸侯都察觉到这点之时,那一个个隋朝的诸侯便已经彻底失去了作用。

  又有谁会不想当皇帝呢?

  就在同年七月;

  西秦霸王薛举于陇西之地登基称帝。

  九月;

  李轨于河西称帝,自称大凉皇帝,改年号为安乐,设立官署任用官吏,一切全都仿效隋开皇时的惯例。

  同时间,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建元开明。

  占据洛阳与李唐对峙。

  窦建德,宇文化及,萧铣等等等等。

  整个天下的乱局在这一刻直接达到了巅峰。

  这也是必然现象。

  就如同当年的杨坚一般,有些事只要稍微打开了一个口子,便再也无法止住。

  但对于这一切,李渊在踏出这一步之前又怎么可能没有预料?

  长安。

  李世民一身战甲,与众将士正在看着桌上的堪舆图。

首节 上一节 347/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