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41节

  不然的话只要他兵峰一动,后方便会面临到致命的威胁。

  李渊原本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所以自起事要以来,他始终都未曾动兵。

  但如今不同了。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当前的局势对于他而言,就是挺进关中最佳的时机!

  若是能够攻下长安,他便可依托关中为基地,逐步扫平周边割据势力,彻底奠定打天下的根基。

  这是李渊不得不抓住的机会。

  他不想成为第二个杨玄感,就是因为未能听从李密速攻关中的战略进而败亡。

  对此,李世民提出了一个想法。

  ——与突厥结盟,解决后方隐患,然后速攻长安。

  这个计策不可谓是不大胆。

  李世民的果决在这种时候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他对于任何战机都有着精准的判断。

  至于结盟突厥。

  按照李世民的话而言,男子汉大丈夫当顺时局而变,昔日韩信可受胯下之辱,甚至就连顾琛都做出过退出洛阳的举动。

  如今他们和突厥结盟换取后方安稳又能如何?

  此举迅速便引起了所有人的支持。

  杀向关中。

  无论是对于李渊也好,亦或是对于他麾下的所有人也罢,都算是一件大事!

  整个天下,风起云涌。

  四方诸侯逐鹿。

  染血的道路已经随着杨广的离去而正式开启。

  这一战,注定惊天动地!

  李渊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庸才,完全靠着儿子。

  他对于天下局势同样也有着独到的判断。

  他差的只是一些一往无前的勇气。

  但当李渊真正做出了决定之后,他便不会再有任何的犹豫。

  又有何可犹豫的?

  当他选择踏上这条路后便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大业十二年;

  随着刘文静说服突厥可汗与李渊结盟。

  李渊正式挥军西进,以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为帅,确定“入据关中,号令天下”的整体方略,决议直取长安!

  整个中原一片混战。

  瓦岗军同样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其首领李密意图攻取洛阳。

  先后攻破洛阳粮仓。

  最关键的是——

  李密并未选择私吞这些粮草,想要急切站住脚跟的他更是选择打开粮仓听凭百姓拿走粮食。

  消息传开,无数百姓蜂拥而至。

  路上连绵不绝,多达数十万人。

  这更是直接让李密的声望达到了巅峰,瓦岗军的实力同样也是迅速扩充。

  接连有隋朝官员开城投降。

  兵锋直指洛阳。

  同时间,窦建德亦是相继攻下河北众地,联合一众反隋势力。

  于乐寿城踏出了那一步。

  自立称王,建夏政权。

  威名传遍九州!

  杨广逃离江都对于整个天下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当这一条通往帝王道路的单行道开启之后。

  天下各地反隋势力便会被真正的枭雄整合。

  相比之下——

  李渊的速度竟然是要慢上了许多,不过却也攻破了霍邑。

  持续向前推进。

  李世民与李建成两兄弟在这一仗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没错,就是他们两兄弟。

  世人皆知“隐太子”最后不及天策上将,亡于玄武。

  但李建成的本事也绝对不可以忽视。

  在当前正值关中雨季之时,李建成与李世民一般让李渊坚定了继续征伐的决心。

  顾易曾关注过此事。

  或许也是因为受到了顾氏的影响。

  李建成的本事其实也要超过原本的历史。

  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竭尽所能的整顿着军心,这才与李世民配合彻底打开了前往关中的通道。

  薛三同样也在出行大军之中。

  甚至还混了个官当。

  毕竟他可是顾氏培养出来的精英,虽然未曾表露出武艺与见识,但相比于那些看上去就极为瘦弱的难民还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的。

  这也让薛三迅速被提拔了上来。

  虽然报仇的心思难以克制,但他却也谨记着顾煜交给他的任务,一直都在观察着李氏。

  李建成此举。

  虽然为他赢来了不少人的人心。

  但相比之下,薛三则还是要更加喜欢李世民一些。

  并不是因为顾煜的评价。

  顾煜可未曾和他说过这些,薛三认可李世民完全是因为李世民的果敢。

  且还有李世民那丝毫都不隐藏的志向。

  他要成为第二个顾琛!

  就是这种志向,自然而然便会吸引到以顾氏当做信仰的薛三。

  而且最关键的李世民这一战的功劳同样也无法忽视。

  无论是战场上的一往无前,亦或是设计引出宋老生,还是他冒雨哭求李渊不要退兵。

  这一系列的举动,很难不让薛三更为在意李世民。

  命运的齿轮早已在不觉间开始转动。

  隋朝大势彻底落幕。

  虽然杨广仍旧留着宗亲镇守着要地,但是在这滚滚大势之下,一切都再也难以逆转。

  大业十三年,六月;

  李渊军继续西进,顺利攻克临汾、绛郡等地,抵达黄河东岸。

  ——命运的分割线自此而始。

  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不得不抗下后方的压力,被李渊诏出前军,前去扼守潼关。

  而李世民这个次子则是继续率部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两兄弟的道路自此分割。

  不过却并未有任何人能够察觉到一切。

  包括他们自己。

  临行之际,两兄弟更是私下见了一面。

  “二郎,后方有我坐镇,粮草军械定会源源不断。”李建成握住李世民的手腕,掌心的温度传递着不容置疑的承诺,“你只管放手一搏,莫要牵挂。”

  李世民缓缓起身,朝着李建成深深作揖,挺直的脊背如同一柄出鞘的长剑,铿锵有力的道:“兄长且宽心,此去定不负所托。”

  说罢,他转身便要离去。

  但就在这时,李建成却突然疾步上前,宽厚的手掌重重按在他肩头。

  李世民停下脚步,回头看去,四目相对,李建成眼底泛起了少见的涟漪,叮嘱道:“刀剑无眼,你身为一军主帅,万不可再以身犯险。”

  他声音微颤,指尖不自觉收紧,“你可知,为兄每日悬着的心,从未放下过。”

  李世民喉结滚动,眼前浮现出这段时间以来与兄长并肩作战的场景。

  酸涩涌上眼眶,却被他生生逼回,化作唇边一抹爽朗笑意:

  “兄长当知我志向。”

  他目光灼灼,望向天际渐暗的云霭,“若不能与将士同生死,何谈取天下?何谈追逐昭烈侯?”

  李建成望着弟弟坚毅的侧脸,最终叹息着松开手。

首节 上一节 341/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