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20节
他脸上无喜无悲。
哪怕已经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杨坚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
何须兴奋?
于他而言,当他选择踏出这一步的那一刻起。
这一切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了!
他现在在想该用什么办法,能尽可能的快速扫平天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当今之势诸侯并起,但却又晚了他一步。
他已经掌控了整个北朝。
南朝内部的混乱,对他而言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三辞三让。
经久不息的戏码于北方之中再次上演。
面对群臣的逼迫。
刘瑞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办法,终是不得不做出这一切,将皇位让给了杨坚。
北方泰安七年;六月。
帝刘瑞三辞皇位。
杨坚终受。
于长安举行了盛大的禅让仪式,正式登基称帝。
改元“开皇”!
寓意新皇降临。
刘氏长达数百年来所形成的金刀之谶,终是有枭雄将其打破。
但杨坚也终是难免其中影响。
就在上位之后。
他便将刘氏之人全部囚禁,至于禅让于他的刘瑞,自然也没有获得什么好的下场,于暗中将其处死。.
——————
“泰安七年六月戊辰,汉帝遣太尉崔弘度、司徒苏威赍玺绶,奉册至丞相府,告以天命攸归。
高祖固让曰:“臣本关陇武人,荷汉厚恩,位列台辅。今海内未靖,岂敢窥神器哉!”
群臣百僚诣阙上表,请副亿兆之望。
帝三让,乃许。
是日,长安城南有白雀栖于太庙鸱尾,黄星昼见于紫微,甘露降于太极殿前柏树。
太史令庾季才奏曰:“白雀者,金精应隋;黄星者,土德将替。此革姓之符,陛下宜顺昊天之命。”
庚午,设坛于灞水之阳。
汉帝亲奉玉册,袞冕执珪,泣谓高祖曰:“隋王圣武敷文,当君临万邦。朕畏天命,敢不以尧舜之事相托?”
高祖北面再拜,受珪璧,燎柴告天。
其文曰:
“隋王臣坚,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汉德既衰,妖孛屡现。臣畏天威,勉从群议。惟神祇其鉴之!”
礼毕,诏改泰安七年为开皇元年,大赦天下。
是夜,太微垣中帝星西移入文昌宫,光掩北斗。”
——《隋书高祖本纪》
第123章 汉终,杨广赴巨鹿
消息就宛若潮水一般向着四面八方蔓延。
虽然对此人们早就已经有了预料。
但当听闻此事之时,对于整个天下还是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影响。
——隋!
自昔年王莽篡汉结束之后。
这片土地之上,第一次出现除了“汉”以外的国号。
而随着此事彻底定下。
这仿佛就是在告诉天下人,“刘氏”的天命已经彻底结束了。.
开皇元年,八月。
杨坚于洛水举行祭祀,祭祀顾氏先人。
彻底解决了北朝内部的人心涣散。
顾氏虽多年未曾出世,但在百姓们心中的影响却还未曾完全消散。
杨坚这样做,就是要彻底收揽人心。
他对于顾氏的态度十分清晰。
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来的沉寂,杨坚对于顾氏没有任何的隔阂。
相反——
随着他越走越高,心思已经放到了整个天下之后。
他则是愈发感慨顾氏这样的家族。
于整个一个新兴的王朝而言。
若是能够获得顾氏这样的家族支持,对整个王朝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数百年来,顾氏一代代子弟为顾氏争出来的名声。
他给了顾氏很多赏赐。
甚至还放出了消息,待到扫平天下之时,他定会亲自前往顾氏。
这是一种表态。
当然,至于其中是否还有深意,旁人那就便无人可以得知了。
顾氏的影响不可能持续巅峰。
随着大汉要彻底走到了终点,于顾氏而言,于整个汉之一朝内所达到的巅峰终是要渐渐消散。
不过唯一不同的是——顾易的干涉。
历史已经再次发生了改变。
随着下一代子弟的成长,顾氏终究还是会再次出现,不会这般持续的衰落下去。
天下大乱。
随着杨坚彻底站下了脚跟。这就仿佛打开了一个闸口一般,彻底让整个天下乱了起来。
诸侯并起!
一个个外姓诸侯相继起势。
都不需要杨坚进攻,整个南朝于内部之中的斗争便已经让其四分五裂。
或许是因为沉寂了太久太久。
面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群雄就如同失去了理智一般。
分裂;
混乱。
这一次爆发出的争斗甚至要远远超过以往。
面对这些个宛若饿狼一般的诸侯,刘氏诸侯的脆弱彻底显现了出来。
一切就如同杨坚对他们的评价一般。
纵观南北,无一英雄尔!
杨坚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率领着北军进攻南朝。
天下各地混乱不休。
但相比于率先动手的杨坚,其他诸侯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与其相比差了太多太多。
在杨坚的亲征之下,整个北军士气如虹。
开皇二年。
杨坚先灭三大诸侯,势力持续扩张。
而哪怕就是这样。
南朝内部的斗争却还是并未止住。
刘氏已经完全被放弃了,就如同昔年的周王朝一般。
四方诸侯征伐。
而刘氏的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花架子,这自然而然给了杨坚很多的机会。
他的名声越来越响。
同样的,还有他的儿子晋王杨广。
四方都在流传着关于他的传闻,其声势要远远超过太子杨勇,可谓是名传天下。
无论是他的姿容,亦或是对于将士们的仁慈以及于战场上的英雄。
都有着各种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