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03节

  岁月无情,历史总要向前。

  就连顾易都不得不承认。

  随着顾氏子弟渐变平庸,属于炎汉的辉煌时代终是要渐渐落幕了。

  他倒是可以赌一赌,通过抽奖获得道具来培养人才。

  但对于顾氏的长远之计而言。

  顾易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

  没有永世的王朝。

  成就点是顾易扶顾氏大厦将倾的道具,而不是所谓的锦上添花。

  这一夜,君臣二人同席而眠。

  自这一日起。

  顾烨再一次的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大汉当前确是欣欣向荣之向,边境的平静以及没有出现特大规模的天灾,让大汉的实力正在飞速发展。

  包括科举的成效也同样非凡。

  刘谌还是有本事的,将整个大汉一直都巩固在了正确的发展路线上。

  顾烨甚至都无需进行太多的干涉,只需要把控着朝堂即可。

  刘谌确实走到了终点。

  自随着顾烨归京之后他就仿佛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一般,没过多久便直接倒了下去。

  这一天来的比想象之中还要快。

  乾极三十一年,二月辛未日;

  ——刘谌于洛阳北宫含笑而终;

  临终之际,他将一切朝政都交到了顾烨的手中。

  太子刘俊继位。

  谥为穆;

  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

  乃为大汉孝穆皇帝。

  太子刘俊继位。.

  ——————

  “孝穆皇帝讳谌,昭武皇帝备之孙,孝仁皇帝之子。母曰恭皇后陈氏。幼聪敏,通《孝经》《论语》《顾学》。

  乾极元年春正月,孝仁皇帝崩,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二月,谒高庙。

  帝承孝仁科举旧制,建极三年诏增明算、农策二科。尝临轩策士,谓侍中曰:“治国如调瑟,缓则无声,急则弦绝。今科场所试,当取通世务者。“

  遂命太学增授田制、水经。

  是岁,州郡举明算者四十七人,农策者六十三人,皆授官有差。

  乾极二年,北疆生乱。

  帝登台拜顾烨为大将军烨,赐斧钺。烨出幽州,一战破贼寇,三蛮尽降。

  十七年,烨再下岭南,过梅关古道遂破番禺,帝解所佩湛卢剑赐烨,诏曰:“将军之功,可比卫霍。“

  帝性俭素,常服浣衣。

  司隶校尉奏请修葺南宫,帝批曰:“今河内饥,南阳涝,岂可费帑百万为朕营室?“乃止。

  每遇灾异,辄素服避殿,遣使循行郡国。

  尝夜读《盐铁论》,至“贤良文学“篇,慨然叹曰:“桑孔之术,终不及晁错《贵粟疏》也。“

  三十一年二月辛未,帝崩于北宫宣室,年五十九。

  遗诏曰:“丧事从省,以日易月。诸王各归藩,不得擅离。“是夕,白虹贯北斗,雒水骤凝三日。三月庚寅,葬邙山显陵。

  谥曰穆。

  ——《炎汉书.孝穆本纪》

第117章 终点,顾烨薨

  无形的阴霾笼罩大汉。

  皇帝崩殂——

  还是刘谌这样的一位圣君。

  他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于朝堂内,他稳定朝纲把控吏治,于百姓身上的赏赐也丝毫都不弱于大汉的那一位位明君。

  他只不过是将自己年少时的理想与抱负交给了顾烨。

  自己承受起了皇帝这个位置该承受的重担。

  万民悲痛。

  自洛阳而始,各地百姓无不闻讯而悲。

  刘谌的突然崩殂顿时便让这原本欣欣向荣的大汉终是有所止步。

  顾烨也是十分的悲痛。

  自这一日后,他整个人也是愈发的沉默。

  整个人的身上都竟渐渐生出了昔年顾熙顾琛晚年时的那种感觉。

  他必须要挑起重担!

  哪怕心中再怎么哀痛,身体再怎么虚弱。

  在当前大汉社稷最为敏感的时候,他都必须要站出来,保证大汉接下来的方向。

  洛阳。

  铜漏滴水声在死寂的大殿里格外刺耳,文臣武将按品阶分立丹墀两侧,玄色朝服垂落如潮水凝固。

  整个殿内气氛无比的肃然。

  哒.哒.哒.

  伴随着一声声的脚步声逐渐响起,群臣不由自主的闻声望去。

  下一刻——

  便见一身朝服的顾烨腰挂长剑,正牵着刘俊的手缓缓朝着殿内走来。

  群臣的眼神瞬间便是一凝。

  虽然早就对此有了一些猜测,但亲眼见到这一幕时仍是忍不住心生激荡,身体发颤。

  昔年顾熙携刘炟登基之景今日再现。

  但一切又完全不同。

  当初的刘炟年纪还小,且大汉刚刚生出过动乱不能再乱。

  但现在的刘俊年纪可不小!

  这给人的所带来的震撼程度就有着完全的不同。

  顾烨目光坚定,丝毫都不在乎群臣的目光,就这样携着刘俊朝着龙椅走去。

  刘谌交代的不错。

  刘俊的性格确实是软弱了一些。

  哪怕是到了这一步,他的手都在隐隐的发颤。

  顾烨从始至终的表情都是那般冷静,就这样缓缓拉着刘俊朝着白玉阶而去。

  整个殿内寂静无声。

  群臣们的目光始终都在跟随着顾烨与刘俊,眼睁睁的看着顾烨将刘俊扶到了龙椅之上。

  随后——

  顾烨就如当初的顾熙一般,一手握着腰间的长剑站在了刘俊的身旁。

  “宣——”

  “先帝遗诏。”

  顾烨的声音传遍大殿。

  他如渊的目光,扫过众臣,伴随着侍中诵读刘谌遗诏的声音落下,他再次开口:“群臣拜见新皇!”

  扑通.扑通.

  如同本能一般,群臣立刻便朝着刘俊跪拜了下去。

  而顾烨也并未在端着。

  同样也是朝着龙椅上满头冷汗的刘俊,深深的跪了下去。

  从始至终,顾易都未曾干涉这一切。

  其实他倒是能够理解顾烨。

  天子性格软弱,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他是想要让刘俊自信起来。

  说来也怪,刘谌这种性格的皇帝竟然会生出刘俊这种性格的太子。

  就真的如同那些个世族定律一般。

  三代豪杰后倒也是迎来了平庸之人。

  刘禅其实就很普通了。

首节 上一节 303/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我妻武则天

下一篇:大明第一国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