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34节
“哒哒哒........"
遗憾的是奇迹并没有发生,远处的日军机枪阵地依然还是好好的,还是在不断射击,李泽连打过去的子弹直接被日军机枪手当成了飞过的流弹,没有理会。
“四眼打低了,子弹是有弹道的,瞄准线搞一点,就像是扔石头一样! "中士看到了李泽连的动作,没有制止反而是扔过来了一把春田步枪."用这个,威力更天,也更准,记住打一枪就得拉一下!”
李泽连接过了中士扔过来的春田步枪还有带着血迹的子弹袋,拉开枪栓推上去一发子弹,然后确认保险这一次是打开了,就重新瞄准,从低到高不断开枪,一直到一发子弹精确命中了日军机枪手,李泽连终于找到了距离和瞄准角度之间的关系。
“狗日的,要是有人会用迫击炮就好了,五百米刚刚好,压根用不着我们步兵拿枪打! "中士懊恼说了一声,然后继续指挥∵“四眼,左前方,三百米,那个日军指挥官!”
李泽连调转枪口朝着中士说的方向瞄准过去,奇妙的感觉再度涌上心头,这一次他没有再脱靶了,直接一枪击中了那名日军指挥官的胸膛,看着目标倒下之后,季泽连拉并枪栓退出弹壳重新装弹,这种感觉让他沉醉无比。
“好样的,四眼!接着打,日本人快冲上来了!”
“其他鬼子交给我们,你只管打日本人当官的还有机枪手和掷弹筒就行了!”
机枪手阵亡了,中士离开了李泽连身边,捡起了那一挺班用机枪继续开火压制冲锋的日军。“哒哒哒......嗖嗖.….…”
城墙废墟上四连的士兵们刚上来就伤亡超过了三分之一,攻城的日军也在城外丢下了四十多具尸体,最后无奈的撤走了。
双方炮兵部队再度接管战场开始互射,城内的炮兵用的都是美制75榴弹炮,威力较小不害怕有太多的误伤,拼命朝着城外日军倾斜炮弹。日军也是悍不畏死拉出了步兵炮抵进射程针锋相对的朝着国军开火,炮弹穿梭之下,步兵们就是倒血霉了。
“撤下去,撤回城墙后面防炮!”
炮击的时候废墟里面不能待人,否则崩飞的砖石碎片比子弹都还更加致命,躲都没地方躲,这是之前老兵们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南京保卫战初期,城墙废墟是双方必争之地,经常出现顶着炮火都不肯撤退的情况,但是那些赶在砖石堆里面抗炮弹的部队
无论是中国兵还是日本兵
都是下场很惨,久而久之只要开始炮弹乱飞的炮战了,士兵都不会在废墟堆里面找死了。
炮战持续了十来分钟之后,一个少校军官坐着吉普车来到了战场。
“师部有令,放弃一线城墙阵地退入城区预设阵地阻敌,撤退!”
南京城内的无线电只配发到了团营一级,一线连队没有会用无线电的人,命令想要传达至连级部队还是得靠传令兵才行,并且传令兵的身份还不能低,至少得是军官才行,否则普通士兵来说可以撤退了,根本没人信。
因为一旦出现失误,被宪兵抓住了说是无令撤退,那所有人都得被绞死的呐。
中士听到了撤退命令,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赶紧挥手:"撤退,趁着日本人没有缠上来,都撤,带上伤员一块,友军尸体也得带走! "
虽然搞不懂为什么上头忽然下令主动放弃阵地,但能够活着还是一件好事儿,因为上了城墙的队伍,至少得抗八个小时,要么时间一到撤退,要么就是全部拼光无一幸存。
63.弹性防御作战
“尊敬的董将军,我们给您提出建议是出于综合南京城防体系还有守军素质现状而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您现在执行的寸土不失防御策略对于您实际所拥有的兵力而言,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负担。
请恕我直言,现在的南京就像是一个椰子一样,外面一层壳非常硬,但里面却都是香甜可口的椰子汁。
这一层坚硬的椰子壳就是南京城墙,足足三十多公里的城墙,这会让您消耗掉本就不多的兵力,投入毫无意义的废墟争夺战
这些城墙都是古代冷兵器
战争时期修葺的防御工事,到了现代的热武器战争,还死守这些不会移动的城墙,并不是明智之举。
跟何况这些城墙绝大部分都已经被摧毁了,变成了一堆堆建筑垃圾和废墟,防守意义近乎于零。
您现在的防御战术按照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逞一时之气,把大量宝贵的兵力的和火力放在明晃晃的城墙上任由日军摧毁,然后有用同归于尽的方法吸引敌人过来杀伤。
结果就是现在日军的兵力越来越多了,而您麾下的兵力却是越来越稀少了,根据可靠情报,日军已经在本土组建至少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很快就会抵达南京战场,到时候您所需要面对就是至少五十万日军了。
如果贵军在这么坚持这一圈三十多公里已经失去意义的城墙阵地,失败那就是注定的结果了。”
卫戍司令部作战厅内,德国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上将正带着一群顾问团德军军官,面向董建昌侃侃而谈,指出他目前防御战术之中存在的重大错误。
法肯豪森上将一直都留在了南京城内关注董建昌的抗日行动,对于南京保卫战之中中国军队的勇气和决心非常钦佩,但对于他们的战略战术嘛,则是十分的鄙夷。
这群人手上拿着当今世界最强大的陆军装备武器,但却还在使用中古冷兵器时代的守城战术,这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这种能力水平的将军和指挥官放在德军内部,这早都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可到了中国偏偏就成为了英雄,这是法肯豪森有些想不懂的。
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法肯豪森也是抽出了大量时间冒险走访了南京城内的许多阵地,采访问询了很多参战官兵,才弄清楚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现在的中国已经无所谓伤亡了,他们更加需要的一种信心和对胜利的希望。
但是法肯豪森也还是忍不住以德国顾问团的名义找到了董建昌,主动指出了他的错误。
董建昌也觉得这老家伙说的有点道理,直接非常痛快的接受了他建议,命令一线部队全面放弃城墙阵地,撤入城内继续抵抗
董建昌早就感觉这种城墙防御战越大越不对劲了,伤亡实在是扛不住了,每天补充的兵员就快赶不上消耗的兵员数量了,现在德国佬也说不对,董建昌立刻就借坡下驴了。
不过现在董建昌也还是对法肯豪森的能力有些质疑,毕竟这老家伙之前跟着蒋校长干的事情几乎没一件成了的!
法肯豪森当年主持建设并设计了从上海到南京间的江南国防工事图,其中包括长江江阴要塞,凇沪线、吴福线、澄阴线,这些国防工程被称为中国的兴登堡防线",可实战后来淞沪会战失败之后,这些国防线工程被证明百无一用,差点没坑死老董和第31集团军。
最后法肯豪森还在任内继续推进了中国德械速成师改造计划,原定预计打造出三十个德械速成师,最后只搞成了三个而已,差不多是计划的十分之一。老董用人从来不看名声,只看成绩,你这老家伙以往的成绩确实太差劲了,现在找过来,老子有些不敢信你呐!
"老法,你就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听听,感觉不错就照你的来。"老董决心想要考考这个德国老将军,看看对方能力到底如何。法肯豪森听着对方叫自己的称呼也是有些懵逼的。
“将军,我的全名是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
"随便吧,那老亚,你还是先说说计划吧,总不能只说我错了,又不说什么是对,这不就是马后炮嘛,谁提出谁解决嘛。”法肯豪森无奈接受了对方的称呼,不再纠结这些细枝末节,转而开始简述起了自己的看法。
"将军阁下,我已经大致考察过了南京城内的防御体系,您还有麾下的士兵做得很不错,你们清理出足够的地下排水管道并且拓宽加固变成战时运兵通道。
并且还撤离了城内所有的非战斗人员,减轻了物资消耗,避免的平民误伤,现在南京城内几乎全部的坚固建筑物都被要塞化了,火力非常强劲,各个街区也都有针对性的防线布置。
我认为将军您应该考虑把日本人放进来打了,这并不是我发疯了,而是您的布置已经显示您有了这一方面的打算,最让我疑惑的就是为什么迟迟不实现这个打算。
恕我直言,您的士兵除了武器装备还有战斗意志值得称赞之外,真实展现出来的军事素养还是很差劲了,远不如日军。也只有把日军放进来进行敌我交错的近距离巷战,您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拉平您麾下士兵在军事素养上和敌人的差距。
我注意到了,南京城内的守军大量装备的自动武器和半自动武器,这对于巷战是非常有利的,近距离射击,不需要士兵有多么强大的军事素养,只需要有面对死亡敢子开火的勇气就足够了,这一点恰好就是您麾下军队的强项。
我建议您可以在接下来的城区巷战之中放弃那种寸土必争的局限思想,那种思维是外交官和政治家在谈判桌上应该考虑的,而不是以为军事指挥官应该有的思维。
您应该以保存己方有生力量为首要,然后着重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不要急于求成,必须慢慢的通过不断的战斗,将双方的兵力控制住,形成自己的优势,然后积蓄力量来一次反击彻底击垮敌人。”
董建昌听得很认真,点了点头:“老鸭,继续仔细说说,没想到这保卫战还有这么多讲究,你说,我听!"法肯豪森白了老董一眼,原谅了对方冒昧的称呼。
将军我建议您采取弹性防御战术,不要拘泥于些许局部防线的得失,着眼于城区内部的防御节点核心进行可进可退的弹性战术,比如总统府、朝天阁、海军司令部、航空军校、中央银行、国会大楼、铁道部这些核心区就必须死守。
其余的次要防守区就可以执行弹性政策,视情况而定,必要的时刻甚至可以主动放弃掉,让敌人占领从而形成一个突出部,然后发起围歼战术,将他们消灭。
打个比喻,这些必须死守的核心节点就像是鱼饵,可以大量吸引日军前来攻击,当他们聚集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您应该收网的时刻…..
董建昌听完了之后忍不住巴掌一拍,击节赞叹道:"好你个老鸭,以前跟着老蒋的时候净干些虎头蛇尾的烂事儿,我还以为你就是洋人骗子,没成想你还真有两把刷子。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说的非常好。”
董建昌一个踏步走到了南京战场沙盘边上,两手撑着沙盘桌边缘,俯瞰着整座南京城,喃喃道:"照你说的办,看来我们以往还真是做错了,现在改希望不会太晚了。”
转过身董建昌对着法肯豪森,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老鸭,我现在任命你为南京卫戍司令部作战厅特别顾问,帮助我军拟定南京城弹性防卸计划。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所有部队都可以听你调动,前提是你必须得和我的参谋长以及司令部商量着来。
事情办好了,我重重有赏,办不好,你就留在南京城和我一块等死吧!”
64.德国人的兴趣
法肯豪森对于董建昌的任命没有拒绝,事实上自己也非常想帮一帮这些中国人,以前跟着蒋校长他压根做不了什么事情,那些复杂的派系还有人脉背景让他一个远道而来的德国佬无论千什么都备受掣肘。
现在的南京虽然是一片战火,但却也是更加适合法肯豪森发挥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最单纯的战区,在这里只需要如何思考更多的杀死敌人就行了,不会有太多的额外因素影响战局。
董建昌也是一个比蒋校长优秀无数倍的合作对象,法肯豪森最欣赏的就是董建昌身上野心和魄力,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想干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了,而不是像以往那些民国政客总是喜欢说话弯弯绕绕不讲清楚,让你去猜。
董建昌的魄力也是整个中国极其罕见的,他很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而什么又是多余的,对待最重要的事情,他会牢牢抓住不给其他人任何机会,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对待多余的事情董建昌也没有选择容忍,而是直接一刀切掉。
这种人才是最适合战争年代成为领袖的人物,跟着这样的人做事,哪怕法肯豪森是一个外国人他也会觉得很愉快。
本来柏林是已经发来了调令,要求法肯豪森带领顾问团返回德国,终止中的军事合作计划,因为现在的纳粹德国已经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德目关系成为了德国在亚洲最为重要的外交关系,两国乏间虽然没有正式结盟,但却已经成为了友好国家。
德国高层显然更加看好日本,而不是拉胯到极致烂泥扶不上墙的民国,法肯豪森也是一直顶着压力滞留民国境内想要帮助中国人。
到了淞沪会战结束,法肯豪森亲自参与编练的德械师伤亡惨重,淞沪会战惨败,他所设计督造的那些国防线也变成了豆腐渣工程,法肯豪森这才有些心灰意冷了,开始怀疑自己留在中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群人是否值得自己去帮助。
一个连国防生命线都敢贪污腐败建造成豆腐渣工程的国家,这样的国家还有前途和未来可言么?
一直到董建昌的出现,让法肯豪森看到了希望,这是一个远比蒋光头更加值得合作的对象,而且他也是有野心去坐一坐那个位置的,最重要的还是他更有实力!
法肯豪森在经过允许之后,获取了相当一部分的南京国军武器实物还有不少的坦克飞机测绘图纸,甚至是实战录影片段,法肯豪森将这些东西还有关于南京的战报都送回了德国柏林。
不出意料,这些东西很快吸引了柏林高层的注意力,那些设计精巧的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很符合德军目前的机械化作战需求,而且中国人开创性的使用了中间威力弹,虽然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用了7.62这个口径,但也不妨碍德国人欣赏这种全新的子弹种类。
除了枪械之外,南京国军装备的单兵式火箭筒发射器也让德国人感觉惊讶,第一次发现竟然还有这种作战利器,能够步兵拥有中近距离对付碉堡装甲单位的火力,穿深能力比反垣克炮都还可怕,更重要的是机动性极强。
这玩意儿德国人进行了逆向研究之后,发现一点都不复杂,生产成本也很低廉,这东西出现在了德军高层视野之后,德军内部甚至都掀起了一股装甲无用论,因为目前德军现役的所有坦克都挡不住这东西一炮,甚至连正面防御最厚的炮塔都挡不住。
看完步兵武器的惊喜之后,柏林方面又仔细审察了法肯豪森递交的关于南京国军战役期间使用的技术兵器调研报告,还有配套的测绘文件等等,具体的装备实物还在出发前往欧洲海路上面没有抵达柏林,董建昌对于法肯豪森的这些动作完全不在乎。
因为董建昌也想利用这些作为筹码吸引德国人对自己的支持,换做以往自己只是一个地方军头,他肯定不在乎什么德国人的支持了,可现在也身处南京总统府,那么外界国际的支持他就很在乎了。
德国人光是调查报告文件和测绘图纸都能够看出,国军装备了一款非常出色的坦克,防护、火力、机动性三大要素都在这一款二六式坦克上面获得了完美的均衡体现。
尽管负责实地考察的德国顾问团总感觉这款坦克有些怪怪的,他的动力系统和行走系统看不到半点军用标准,纯纯的就是民用品一样,虽然性能还很不错,但就是套了点火候,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嘛,为什么非要搞得这么不上不下呢。
德国本土柏林看到了这款坦克的测绘草图之后,装甲设计局的德国专家立刻就惊为天人,将自己以往那些设计稿纸全都扫进了垃圾堆,原来一款坦克的地盘还能够这样设讦呐?
二六式坦克在现代时空制造商那里的生产代号是15SB型轻坦,底盘设计直接就照抄了59式的五对轮设计,只是因为雷彪这个黑心商人舍不得花钱,每辆坦克只给出了区区几十方的采购单价,ü东那边的重工装备制造广就全套使用了民用标准,没舍得用军用装甲而已。
地盘的设计还是标准的军用设计,讲究通用化,随时都可以进行后续改装,可以说现在的二六式坦克仅仅只是试验品标准而已,连成品都不算是,典型的民用天底盘拉一门小炮,未来只要雷彪舍得花钱。
制造商立刻就能够按照军用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将这款轻型坦克升级为中型坦克。
国军看不懂这些门道,单纯认为二六式坦克挺好用的,没打算要求进行后续的改装了,但德军老辣的眼光很快看到这款坦克的通用性和改装前景。
除了坦克之外,国军目前投入南京实战的各类火炮体统的性能也是远超德军的,德军现在大口径榴弹炮无论是K16型150mm榴弹炮还是MRS18型210榴弹炮都根本没法比得上国军装备的130和152火炮,无论射程还是重量机动性都比不了。
尤其是国军广泛使用的85mm加农炮,这玩意儿虽然说纸面性能比德军目前装备的88炮差了些,但实际战场表现却比88炮好多了,这玩意儿比88炮轻得多,部署起莱也快得多,虽然没有防空能力,但是陆军用刚刚好。
还有国军战斗机、运输机、通讯系统雷达和军舰那些设计也很让德军感兴趣。
现在柏林已经暂缓对民国的断交行动,选择搁置了,柏林高层甚至已经派出了规模更大的考察团准备前往南京,法肯豪森也被命令继续担任驻华顾问团团长延续中德军事合作计划。
眼下董建昌在南京一系列的表现和真实战绩可比蒋校长强多了,足够让德国动心了,如果未来董建昌还有延续这种表现,守住南京城击败日军,德国甚至可以考虑将董建昌列为新的拉拢对象。
德国现阶段不喜欢软弱的盟友,他们更喜欢实力强劲的队友,这一点和美国人恰恰相反,美国人更加喜欢扶持弱小的容易控制的盟友。
言归正传,法肯豪森获得了本土的批准以及支持之后,他本人也是更加卖力的给董建昌出谋划策了,担任卫戍司令部特别顾问之后,他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合战区参谋长杨立仁的工作,帮助杨立仁调整现阶段的防御战略错漏,将以往的钢性防御战略,改变成弹性防御战略。
杨立仁也是了的如此,他一个文人出身一直搞情报的军官,与其说他是军官,还不如说是情报官,他根本不会打仗,接任参谋长职务之后也是被南京城防体系工作搞得头大无比。
现在法肯豪森带着一群专业无比的德国军官来帮忙了,杨立仁自然也是无比欢迎了,直接就一口气放权了,只要你法肯豪森不是下令让部队举手投降,其他无论什么命令,杨立仁都是签字批准的。
这种工作氛围,让法肯豪森感受到了无比的顺畅舒适,以前和蒋光头那个一丁点权利都不肯撒手的老板合作,就像是便秘了还每天吃核桃酥一样,现在和董建昌杨立仁合作,那就是跟吃了华莱士一样畅通无阻无论干什么,那速度都像是喷射一样!
65.黑心商人造就的奇葩后勤体系
“今天有没有热饭了,大家自己啃罐头!”
“啊?老子都已经啃了半个月罐头了,还没有热饭?你让后勤的人抬一桶米汤过来洗洗肠子也行呐!”"对呀,头儿,以前那种掺沙子的饭我也能吃,最好还有野菜团子也多来点!”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