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32节

“是,长官!"杨立仁立正行了一个军礼,这一次董建昌正式的接受了这个军礼,并且还端端正正的还了一个军礼。

杨立仁离开之后,董建昌立刻问道:“那个什么楚才是不是也一块过来了?”

刘传厚回答道:“是的,他们和杨参谋长乘坐一架飞机过来的,现在被安置在了外交部大楼那边休息,去了之后就一直待在屋子里面没出来。”董建昌摸着胡须道:“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一块把这群臭虫也给打发走算了,待在这也是碍眼得很,让他们现在过来见我。”

“是,长官!“

可怜的楚才一行人,刚在外交部大楼下榻,连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接待的军官直接扔了几床被褥让他们自己开铺

然后又给发了几盒子压缩饼干一桶子井水,算是解决伙食待遇

了。

这辈子楚才都没有被这么接待过,以往随便去哪里,谁不是把他当成大爷一般招待?可现在到这里,却是被当成了大头兵一样看待,连床铺都得自己动手张罗收拾。

也不怪,接待的人一听是重庆来的慰问团,本来是兴高采烈的,结果接到人一看,楚才他们来了就是两手空空如也,这谁能接受,就你这么慰问,谁他么鸟你。去别的地方那是地方孝敬你,可这里是南京!谁来孝敬你?

重庆地方官员,来了南京中央慰问,空着手来,你这是多大的胆子?敢不孝敬老子那就是你的错了!收拾你没商量!

楚才一度不死心,还想联系在南京城的那些黄埔生,可派出去的人一个个全都是吃了闭门羹,这个时候老董绝对盯着的,南京城内没人敢和这些重庆来的人打交道,谁敢冒头就等着被老董派去填城墙缺口吧!

南京城内的将领们现在也都是踏踏实实的跟着董建昌干,什么黄埔生?你别乱说哈,黄埔是什么?老子从来没去过!校长?黄埔不是只有一个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么?哪来的校长?

早几天开会的时候,董建昌就说过重庆要来一个慰问团,慰问第三战区官兵,希望大家积极配合什么的,董建昌当时是笑眯眯说的,但下面可都是一个个寒颤颤听进去的。哪怕是勺子都明白,谁敢去配合什么重庆慰问团,那就是找死,你若是敢去和楚才见面,第二天就会因为去司令部开会左脚先进门,而被派上城墙填缺口去了。

校长门生?这东西有重炮坦克香么?黄埔系中央军?这名头能比实打实发到手的董大头实惠么?

以前跟着老蒋,哪怕就是嫡系师,你也不一定能够满编全饷,抢一个德械师的名额都要争破头。

可现在跟着老董,那可是清一色的都是机械化重装部队,满编全饷,只要你有人就不怕没装备,只要会用,就有大把的装备塞给你。现在第三战区,德械师这种名头就是骂人,德械是给国民防卫军的民兵用的,你说谁是德械师精锐,那就等于是说那支部队是民兵。

大家都是军人嘛,军饷到位,装备到位,各种补给后勤统统不用你操心,只需要打条子申请,立刻到了手上,不用找关系,也不用比拼人脉,这才是正常的军队。跟着老董混,比以往跟着老蒋舒心太多了,只需要专心领兵打仗,其余的乱七八糟派系斗争还有什么尔虞我诈,都不用操心,又老董这个老大在上面一力硬抗。

将心比心,现在第三战区的官兵就算是被日本人重点围着打,那也比以前过得舒服多了,反正都是国民革命军,老子只跟着中央走嘛,谁在南京首都谁就是中央,这百分百没有错!

58.二十二个兵也是兵,我老董全都要了!

楚才心情忐忑的被请到了总统府面见董建昌,这地方他以往经常来算是常客,今天要去的总统办公室他也是去过无数次了。

可今天这一次来,楚才却感觉到了无比的陌生,甚至心中都有了一些恐惧,因为物是人非了,地方还是这老地方,但那个位置坐的人,却不是以往那个人了。直到卫兵推开了总统办公室的大门之后,楚才进门看到了那一个堂而皇之坐在办公桌后位置上的男人。

“愣着干什么,见到长官不应该是先敬礼么?"董建昌低着头批阅战报,没有正眼看楚才。

楚才道:“我可是代表重庆...…”

董建昌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打断了∶“什么可是?你代表谁呐?重庆又怎么了?这里是南京总统府,我是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董建昌,上将!你一个中将进了我的办公室,见了我不敬礼,哪来这么多屁话?”

“卑职楚才,见过董长官!”楚才憋屈的忍下了怒气,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军礼。

这时候董建昌才抬头看向了楚才,脸上变成了春风和煦的微笑:“埃哟,原来是楚才楚秘书亲自来了,怎么不早说,我还以为是其他人呢。”

楚才无语凝噎,感慨这人呐,还真是屁股决定脑袋,以往的董建昌那是出了名的老实人,见谁都是和和气气的,楚才也是和他打过不少交道,在黄埔的时候没少代表校长去找老董,那时候的老董多么实在真诚呐。

如今往这南京总统府办公室里面才坐了几天?就变成了一个随时变脸,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的政客了?

“来来,楚秘书,赶紧坐,你我老熟人了,干嘛这么拘谨呢,坐坐!”

"多谢董长官! "楚才找地方先坐下了,直接就不客气坐在了沙发上,一屁股坐下坐满了沙发,背还在真皮上,两条腿都翘成了二郎腿,两只手也是放在了扶手上面。“你还真坐呐?”董建昌心中暗自为楚才得勇气点赞。

领导让你坐,你还真敢坐?屁股只坐三分之一,两腿并拢,背挺直离开椅背,手放膝盖上的规矩懂不懂?

"楚秘书这次来慰问,带什么过来了?我第三战区现在可是缺枪少弹,连民兵都排上了城墙挡日本人的炮击,惨呐,就指望着重庆蒋委员长给我们一些支援。”

楚才笑道:‘董长官谦虚了,我这次来可是开了眼界,董长官麾下的第三战区可是举国之首了,运输机、战斗机、坦克、重炮什么都装备上了,一路走过来士兵们手上拿的武器我见都没见过,还是带弹匣的,机枪兵身上的弹链长的吓死人。

我在南京机场降落前,看到可是董长官的炮群和日本人对轰呐,防空炮到处都是,坦克都当成了固定炮塔在用。董长官都这么富得流油了,何必还得要重庆支援呢?”

董建昌抬了抬下巴,看着楚才说道:“这话说得,搞得我像民国中央政府一样了,楚秘书慎言呐。”楚才脸色一黑,纳闷董建昌以前好像没有这么阴阳怪气呐?

行了,慰问团空着手过来的事情,我也不怪罪了,谁让我老董是最会体恤的人呢,楚秘书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说了。"楚才也没有藏着掖着了,直接开口问道:“重庆中央想知道董长官手上的装备到底是哪来的,又是谁在支援民国抗战,

毕竟这种规模的支援,完全可以上升到国家高度了,此类军援最

好还是由正式的中央政府接洽,才是最合适的。”

听到这董建昌脸上摆出了一副疑惑无比的样子,问道:“重庆要军事援助干什么?你们和谁发生战争了么?”楚才直接被问懵逼了:“还请董长官就事论事,不要胡搅蛮缠!”

董建昌一副搞不明白的样子,说道:“你们重庆没有和日本人宣战呐,宣战的是我们南京第三战区,理论上你们和日本人还是和平关系,只有我们南京方面已经正式通电对日本人宣战了。

现在我们是战争状态,理所应当需要大批的武器装备,有需要,别人就找上门卖货了,你们不打仗,要什么武器装备呐?”楚才听着董建昌一口一个你们重庆,然后又一口一个我们南京的,心里别多提多别扭了,这厮死活就是不提中央两个字。“董长官,第三战区也是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也是属于民国军事委员会指挥的......…"

董建昌再次打断了楚才的话,直接反问道:“请问国民革命军是谁创立的军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是谁创立的机构楚才一愣,想了想直接回答道:“是孙中山先生所创立的。”

董建昌继续问道:“那孙中山先生现在又在哪里呢?”

楚才有些生气了:“孙中山先生自然是躺在南京中山陵了,国父陵寝在哪这还需要问么?”

董建昌点了点头."知道就好,我现在是离中山先生最近的指挥官了,中山先生看到我守南京如此用心,托梦给我,让我全权负责保卫南京,他说的就是国民革命军最高领袖说的,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说的!”

托梦这种说法都给整出来了,楚才直接脑子都快宕机了,人家董建昌都把先总理中山先生抬出来了,他没法辩了,难不成还说蒋校长比中山先生更牛逼么?“楚秘书,你们重庆那边需要什么,跟我说声就行了,打张条子交给刘传厚,我给你们批,没必要去做多余的事情。

大家都是中国人嘛,现在第一要务就是抗日,恢复山河一统金瓯无缺,想必如果现在中山先生还活着,肯定也是赞同我的看法,你说对么?”楚才又被问住了,中山先生死都死了,他这么想还不是你说算了,人家坟头都在你眼皮子底下!

"楚秘书,从哪来的回哪去吧,告诉蒋委员长,有心思多想想怎么抗日,做些该做的事情,不要整天把心思都用在自己人身上。

打赢了,赶走了日本人,中央政权才有存在的意义,打不赢亡国了,难不成还带着中央政府的名义流亡海外么?他老蒋从东征那会儿开始就一直分不清主次,人家共产党拎着机关枪给你卖命,最后你拿刺刀回报他们。

北伐都还没有成功,老蒋又想着打清一色,剿共剿了十年,最后不还是一地鸡毛?

不是我老董说话难听,他老蒋当年如果拿着十年剿共的精力和钱安安心心干一点实事,共产党早就自己没了。

十年呐,还有这么多军费.要是都拿来建设德械师,之前淞沪会战那会就是七十万德械部队抗击日寇,这么多德械师摆在那,日本人就算是长了十个脑袋,他也打不到南京城!"“现在我老董死守南京城,是在给你们的蒋校长还债哩!他要是能做好这个民国当家人,我又何必站出来当于谦呢?

十年间,他老蒋五次国业共产党、还搞了一场中原大战,下面人也搞了好几次反蒋,这些年净特么是内战,打得国家凋敝,打得民不聊生,老蒋他自己就没有反思反思么?没那个本事当老大,还看不清国际局势,现在混到连南京都待不住跑重庆去了,一口气撤了多远?

都这份上了,还在把心思用来算计自己人,谁能服他?谁敢服他?”

楚才全程跟一个学生一样,被董建昌这个老师训得没话说,终于实在是憋不住了:“如果这就是董长官的态度,我想我

门没有必须继续谈话了。

现在我就可以返回重庆向蒋委员长汇报了,希望您能够好自为之!”

“我好得很,不用你们操心了!“董建昌甩出了一本早就准备好的通行证,扔给了楚才。“这是什么?”

“南京不是重庆,这里是战区,任何人离开都必须我亲手签发通行证,否则一律视作逃兵绞死!”楚才翻开了通行证,上面却只有他一个人的名字,有效期截止明天中午十二点!

“我们来了二十三个人,你只给一本通行证?”

董建昌理所当然道:“你们慰问团空着手过来,难道就不打算留下点什么﹖有钱捧个钱场,没钱那就自然捧个人场喀,除你之外,其余二十二人都将会被编入守城队伍之中参加作战!”

楚才质问道:“你们第三战区就差了这二十二个兵么?这是羞辱!”

别说二十二个兵,现在的南京,就算是半个兵,老子也要!你楚才最好早点走,过了明天十二点,通行证一旦过期,你就等着被编入守城队伍送上城墙吧!”

59.南京需要每一个中华男儿的增援!

楚才最终还是没有和董建昌硬碰硬的勇气,灰溜溜的离开了南京城,甚至连第二天的飞机都不敢等待,当天夜晚就找到了一艘前往武汉的运输船,随司护航的军舰一同离开了南京码头。

负责检查的士兵反复确认了楚才的通行证,才放他离开登船,那名士兵也搞不明白,此刻的南京城为什么还会有一个中将这么不光彩的离开呢?

楚才离开之后,董建昌也透过了他的态度摸清楚了老蒋的态度,知道这次算是彻底和老蒋撕破脸皮了,也明白今后不会再有来自重庆方面的支援抵达南京了,甚至此刻老蒋或许比日本人都还期盼南京城坡,老董直接战死在南京城。

否则凭借董建昌的威望,以及南京的中枢地位,这再守下去,重庆的地位可就是岌岌可危了,甚至说万一南京保卫战胜利了,南京没有失守,那到时候举国上下到底是认南京这个首都中央还是认重庆这个陪都中央?

董建昌现在没有心思去揣测老蒋的下一步了,因为他首先得迈出自己的下一步了,董建昌打算又一次开始全国摇人

没错,他打算在一次通电全国,驰援南京城,没办法手底下快没兵了,装备一大堆,弹药也不缺,死活就是没有扛枪的壮丁了。杨立仁新官走马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在南京城内利用大功率无线电设备,建立起民国第一家覆盖全境的全国广播电台。幸亏杨立仁情报部门出身,和无线电设备打交道也是老手了,在以往也培植了不少的心腹属下和能人干吏。

光靠他杨立仁一个脑袋两只手,就算是忙活一年那也不可能整出来一个可以覆盖整个中华民国的广播电台,所以他也必须摇人。如果说是杨立仁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去拉拢以前的心腹,那肯定就是人走茶凉人家绝对不鸟你,因为你杨立仁还没这个威望。

可要是杨立仁身后站着董建昌这位大佬,并且以第三战区司令部的名义摇人,直接给那些心腹旧将发调令,那可就不一样了。于是乎杨立仁给名单,第三战区司令部按照名单和地址到处致电发调令,飞机也是杨立仁到任南京第二天就起飞接人了。

等到楚才回了重庆之后,他又一次惜逼了,因为中统一口气被杨立仁撬走了半壁江山呐,杨立仁本身也是中央统计调查局的创立者之一,属于绝对的元老级人物,他这次有了董建昌撑腰,身后站着整个第三战区,一声高呼,那些心腹乌泱泱的都坐飞机投奔南京去了。

大义在手,老子守着南京首都,占着抗日主力的名头,但凡有些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拒绝杨立仁的调令。

人手足够之后,杨立仁利用董建昌买来的超大功率无线广播设备,东拼西凑,临时在钟山最高点,顶着日军轰炸和炮火建起了一根高达三十多米的天线,然后连接上了南京城内总统府的大功率设备,勉强搞出来一套广播电台体系,至于具体能够传播多远覆盖多少地方,那杨立仁就不清楚了,反正已经是做到极限了。

董建昌也没有嫌弃,有就行了,能用就是王道,好歹也是代表自己终于拥有的可以公开发声稳定渠道了,这对于董建昌的野心而言用处非常大,政治嘛,起码得让全国人民知道你这号人物,然后才能够建立威望呐。

1937年12月31日,董建昌于南京总统府,在一片战火声之中,第一次发表了对全国无线广播的讲话。“亲爱的同胞们,今天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这里是南京,国旗依然飘扬!

我是第三战区司令官陆军上将董建昌,今日在此向全国同胞通电广播讲话。

今日是抗战爆发第一年的最后一天,我本人已至知天命之年,无尺寸之功于国而幸居高位,侥幸率军参加淞沪会战,湘沪既败,南京告危,诺将皆言不可守,然南京乃首都重地,先总理陵寝所在,怎可轻弃,鄙人虽不才,亦愿与南京共存亡。

董某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腆居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之职,无有一日不惶恐。

时至今日,我第三战区抗击日寇已达半年,全程歼灭日寇近二十万,淞沪一战歼敌十万,南京城下斩敌七万余,我战区官兵将士无不披肝沥胆枕戈饮血,无数子弟血洒疆场。昔日云集淞沪七十余万大军,时至今日仅剩十二万幸存,幸内有南京城内十万国民助战,外有八方同胞志士来援,方才堪堪抵御日寇得保南京。

国土沦丧,首都危在旦夕,局势直至此刻,董某愧为军人,亦不敢言胜利。

今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然我董建昌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保卫南京就是保卫祖国,仅凭我董建昌一力,仅凭我第三战区仅存十二万将士,实在是杯水车薪。董某在此泣血求助举国襄助,南京不能丢,国家不能亡!

还望举国八方,看在董某微末功绩,看在举国危亡,看在民族前途的份上,助我第三战区一臂之力,守住南京!祖国母亲在哭泣,使命在召唤,这里是南京,我们需要每一个中华男儿的增援!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董建昌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于南京叩首!”

董长官的全国讲话以及通电的效果是出乎预料的,甚至连太平洋对岸都可以断断续续收听到来自董长官的讲话内容,民国各地但凡有收音机的地方也能够接收到来自南京的无线电广播。

董建昌之名再度威震华夏,大半个中国的人都知道第三战区有个叫董建昌的长官,不怕死一个人带着十几万将士在和越来越多的日寇血拼,就为捍卫祖国首都南京不至沦陷。哪怕国外也知道了这个名叫董建昌的中国将领,正在南京和日本人血战,并且已经取得了歼灭至少十七万日军的战绩

当然中国军队也付出了五十万以上的惨重伤亡,但这仍然是一

个震惊世界的战绩!

中华大地举国上下都听到了董建昌的求助,堂堂战区司令官陆军上将,竟然公开讲话的结尾对全国同胞叩首泣血求援

这一下就彻底点燃引爆了举国民众。

以往大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实在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可现在董建昌直接站出来,把事情揉开了掰碎了说给你听

告诉你需要具体怎么做了,这下大家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少人甚至都误以为中华民国又换头头了,变成了一个姓董的当老大,但是底下民众知晓老大被围在了南京首都,而且还在和日本人血战,没人在乎重庆那边的蒋光头了,注意力都在南京董建昌身上了。

听听那话多么接地气,祖国母亲在哭泣,使命在召唤,南京需要每一个中华男儿的增援,是个人都能听明白,那就是你老娘被人欺负的都哭了,现在是爷们的赶紧来南京帮忙!一场全国讲话,董建昌不见其人只闻其音,但却让举国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他做过的事情。

这就是政治,做过什么必须得让人知道,这才有威望,有了威望和影响力,你才能去染指那个终极的座位,才有资格去问鼎有多重,那头鹿又在哪里!

首节 上一节 32/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