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75节
“大执政在上,指伏尔加河为证,在此立誓,若古比雪夫城内苏军投降,必善待之!如违此誓,永不为人!”
指河为誓完毕后,三位陆军中将同时在草拟完毕的投降书上签字,以此代表国军正式接受城内被围苏军的投降。
签完字之后,苏军代表拿着投降承诺书回去了。
而林阳春和汤沐雨两人则是满怀期待的等着苏军来投降了,同时将苏军有可能投降的消息传达至了各个作战部队,要求做好受降事宜,不得虐待和杀戮苏军战俘,必须给予最基本的尊重和相应级别的待遇。
国军只给了苏军五个小时的考虑时间,投降承诺书签字生效的那—刻开始计时,一旦超过五个小时,苏军还不投降,那就视为拒绝,并且再不会给与第二次投降机会了。
国军极少劝降,上一次劝降的时候还是在淞沪反击战的无锡战场,但凡劝降都只有一次机会,拒绝了那就是再无投降可能,并且战败之后也无法享受日内瓦公约待遇。
林阳春和汤沐雨也不担心上头会推翻他们的决定,在西线战场执行怀柔政策已经是南京中央同意的事情,劝降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不可能一路赶尽杀绝吧?真的没有任何活路的前提下,别说俄国人,就算是意大利人那也会誓死抵抗的,哪怕正白旗的法国人碰到投降都活不了的敌人,那也不会举起双手的!
林阳春和汤沐雨指伏尔加河为誓,当着老董画像发的誓言,那就跟没有人会去推翻了,李宗仁都不敢,谁敢这么做,那就是瞧不起他老董,大执政分分钟让你下辈子小心做人。
就算是老董本人时候知道这回事儿了,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木已成舟的事情,谁都是乐见其成的,只要不是烦到他本人就行了。
496.肃清东岸目标达成
苏军投降没有让国军等五个小时,事实上苏军代表拿着投降承诺书回去之后,苏军城防司令部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就立刻接受这一份承诺,下令城内所有守军放下武器,向国军投降。
巴甫洛夫大将早就不想坚持下去了,除斯大林格勒之外,整个伏尔加河东岸地区只剩下自己这一支孤军了,年初冬季的时候他就想撤回西岸,但被莫斯科方面严厉否决了。
莫斯科方面任命他为乌拉尔方面军司令员,负责指挥整个伏尔加河东岸地区的所有苏军部队,去年冬季苏军反攻战役之前,巴甫洛夫手上都还有六十万军队,包括古比雪夫、乌法、这些重镇都在自己手上,勉强还能够扛得住国军攻势。
局势基本面至少还没有失控,他这个方面军司令员也还是有信心挡住帝国主义侵略者的。
但莫斯科下达了冬季反攻命令之后,一切都变了,一场政治上的作秀,军事上的愚蠢举动,导致整个冬季反攻战役期间,苏军损兵折将,乌拉尔方面军死伤被俘超过四十万军队。
明明这场反攻战是莫斯科强令要求的,而且铁木辛哥也参与反攻作战了,但局势恶化之后,铁木辛哥立马撤回了西岸,把自己留在了东岸背锅,冬季反攻战役失败的责任全都让巴甫洛夫一个人扛了。
统帅部直接让他死守古比雪夫戴罪立功,摆明了就是想牺牲他巴甫洛夫和整个乌拉尔方面军,来给西岸苏军争取时间。
气候转暖之前,巴甫洛夫还能勉强支撑死守,也能够获得西岸不少的支援,但气候转暖河流冰面融化之后,古比雪夫城形势就急转直下了,这座城市本来就是仓促之间进行防御的,城内没多少物资可用。
西岸送人过来都勉强,送弹药物资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国军的炮火和空袭完全封锁了河面,苏军守到现在已经是弹尽粮绝了,部队连雪没得吃了,军队饿着肚子打仗也就罢了,更关键还是子弹都开始缺了,士兵们拿着刺刀和武装到牙齿的国军打巷战。
要不是那股子不想进肉联厂的意志支撑着,大家早都投降了!
现在国军承诺善待战俘不会将他们送到肉联厂之后,巴甫洛夫毫不犹豫的就下令投降了,都已经扛了这么久了,已经很对得起列宁和斯大林了。
巴甫洛夫下令投降之后,这就意味着苏军东岸乌拉尔方面军的彻底覆灭,伴随着城内最后十二万残军放下武器投降之后,国军肃清伏尔加河东岸的目标也正式达成了!
“请排队,有序投降!武器举过头顶,不要做出任何危险动作,否则后果自负!”
六连的士兵们端着武器站在高点,目光盯着一队队苏军高举步枪和白旗走出掩体,然后排成队伍走到卸枪点,扔下武器,最后经过搜身之后,就算是投降成功了。
投降之后的苏军很老实,没有闹幺蛾子的蠢货,一个个都是让干啥就干啥。
迷龙自告奋勇的跑过去执行搜身任务,几个军士老油子也都是站在投降队伍前面进行搜身,这可是油水极大的差事。事
迷龙叼着烟一副黑市奸商的模样,来一个苏军士兵就搜一个,所有俘虏都必须全方位的搜—遍,任何尖锐器物或者通讯设备和有可能造成危害的物品都必须收缴。
这个标准很模糊,由负责搜身的士兵决定,现在他们就认为俘虏身上的戒指、贵金属或者某些具备价值的纪念品就很"危险”,有可能对己方造成威胁,所以必须要坚决的收缴!
迷龙搜到了一个年轻的苏军军官,一双大手粗暴的在苏军军官身上摸着,连裤裆都没放过,只要是值钱的东西统统装进自己的挎包里面。
苏军军官一脸哀求,但迷龙还是把他手指上金质的结婚戒指给搀掉了,最后还拿着这名军官的日记本抖开想瞧瞧里面有没有夹带私货,抖出来几张卢布纸币和一张军官的结婚照,迷龙一脸嫌弃,让被俘的军官自己捡起来。
“当官的站那边,赶紧滚蛋,咋这么穷呢?“迷龙一脸不耐烦。
军官很诧异对方没有拿走他的手表和钢笔这些东西,这在苏联人看来可是很值钱的,但他不知道国军对于这些玩意儿根本没有感觉,本土商店里面这些玩意儿都是白菜价。
反倒是苏军那些自认为不值钱的勋章、邮票什么玩意儿的,都被国军给搜走了。
经过搜身的战俘被按照士兵和军官的区别,分开列队,还有国军士兵念着蹩脚的俄语高喊犹太人出列,但无论怎么喊,也没有蠢货会自己站出来,国军士兵也都是例行公事,懒得再去脱裤子检查了,都嫌弃埋汰。
前来接收战俘的人带着俄语翻译,指挥着俄国战俘排成行军队列,准备带离。
一个胆子很大的苏军上校,站出来开口了,想让国军先提供一顿饭,让他们吃饱了再走,表示他们都已经饿了三天没吃饭了,实在是没力气行军前往战俘营了。
之前六连的人根本听不懂俄语,无论这群俄国佬怎么嚷嚷自己饿,迎来的都是枪托和拳头,现在遇到了俄语翻译总算是能够提要求了。
出乎预料的是,接受战俘的军官很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让人送来了一箱箱罐头和压缩饼干,热食是不可能提供的,但这些前线大兵不喜欢吃的罐头饼干还是有大把的。
毕竟吃饱了才能够干活嘛,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很快苏军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了食物,虽然搞不懂这些中国鬼子为什么舍得提供宝贵的罐头和饼干,但有的吃,没人会嫌弃,这可比能砸死人的大列巴好吃多了。
“感谢您的慷慨和善待,现在请带我们去战俘营吧!”“什么?谁跟你说去战俘营的?”
苏军上校大惊:“不去战俘营去哪?你们难道要撕毁承诺么?”
“工地就是战俘营,都投降了还想白吃白喝不成?哪有这么好的事情,都给老子拖车修路去!要怪就怪你们的政府不重视基建,现在你们全都要去修路,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是战俘营!“
战区总司已经获得了苏军投降的消息,并且大力赞扬了此次劝降行动,同时派人立刻接收了这批高达十二万人的战俘。
这么多人养着吃白食肯定是不可能的,国军不养闲人,战俘什么的,那就是免费的劳工,征召占领区老百姓还得给报酬,但让战俘去修路只需要提供伙食就行了。
现在国军已经恨透了俄国这里的道路基建,后方都瘫痪成了野地停车场了,到处都是深陷泥潭的车辆和坦克,现成的劳力在这摆着,不用那就是傻子。
全都是青壮男丁,完全不用挑,直接按照军队编制来,那就是上等的牛马劳工,军官就是现成的冤种包工头,而且都还经受过土木方面的培训,挖战壕修工事和清障修路都是一码事儿,拉上去就能用!
“咳咳......这个古比雪夫方面总算是按期结束战事了,林阳春和汤沐雨这俩家伙也是颇有急智嘛,竟然给他们劝降成功了,省了我们不少功夫!”
战区总司内,李宗仁很高兴,总算是拔掉了苏军在伏尔加河东岸最后一颗钉子了,付出这么多代价,肃清东岸的目标也算是达成了,过程虽然很艰难,但只要目的打成了,那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战结束之后,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翻浆期的补给线问题呐,俄国春季的道路环境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战区总司二号人物陈诚大将盯着地图,满脸的惆怅。
之前嶲卖爷田心不疼,败光了彭德华在西线的储备老本,拉长了两千多公里的补给线之后,陈诚现在也是重度的后勤不足恐惧症患者了,对于自己的补给线还有物资储备异常敏感。
以前这位执掌土木系的大佬以善于爆破工程克敌攻坚和挖坑埋活人而闻名,现在他又是从之前破坏系土木专家,转职成了建设系土木专家了,一个劲儿的在俄国土地上疯狂修路铺桥,妥妥的变成了基建狂魔,完全无愧于他的土木系老大之名。
预制板铺路、花岗岩砌桥都是他陈诚的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为的就是最短时间内搞出来可以联通本土西域的道路,实现后勤彻底的畅通。
谁都不想指望老天爷心情打仗,这种但凡遇到刮风下雪就后勤出问题的战争,兵仙韩信来了都挠头。
陈诚现在心思都不在打仗上面了,整天抱着一本《土木工程概论》研究如何快速打灰赶工程。
“正高兴的时候,你提这些头疼的事干啥?"李宗仁刚开心没多久,就被陈诚给扫了兴。
战区总司两位大佬,陈诚负责修桥铺路,他李宗仁就是负责找后方要物资、要装备、要钱要人,要所有一切能用得上的东西。
陈诚—脸的苦逼相:“德邻公呐,从二月打到五月,三个月又把之前攒下来的老本打亏空了,本以为变暖和就好了,结果冰天雪地不见了,但遍地泥沼又来了,这特娘叫什么事儿呐!
我当年组件土木系就是图一个顺口而已,没成想一语成谶,如今真的跑俄国这鬼地方干土木工程了。在不修通路,囤积足够物资,夏季路面恢复硬化之后,我们如何打过伏尔加河剑指莫斯科?
商量好的分工,我搞土木,你搞物流,你不能怪我扫兴呐!”
“现在前线兵疲师老,运力稀缺,一个个机械化师先是变成了摩托化师,搞到现在都快变成骡马师了,你可得想办法!”
李宗仁揉了揉发胀头疼的太阳穴,无奈道:“我出面找南京打报告,这车辆问题必须要解决了!”
大佬们现在不操心打仗的事情,操心的全都是一些外行人认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熟读史书的李宗仁也明白当年罗马人为什么非要条条大道通罗马了,原来这狗日的欧洲离开路打仗竟然这么扯淡,尤其是俄国这鬼地方,偏远地区的基建,竟然连当年的民国都比不上。
497.后勤与负债
南京,联勤部。
朱玉阶上将正在主持一场关于西线作战军需的会议,会议主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如何满足西线那无底洞一般的需求。
“总长阁下,李宗仁元帅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吧?一口气申请十五万辆卡车、一点二万辆履带车辆和八千辆半履带车,还要五十万吨油料?
狮子大开口也不是这么开的呐,我们联勤部从哪里搞这么多东西出来!”
“就是呀,他要求的数据还必须抵达前线实打实的交付数据,我们把四大营战略储备全都抽空也满足不了西线这么离谱的需求!
他们在西线到底是打仗还是在开车辆报废厂?哪有这么损耗载具的,我们从拿去弄这么多载具卡车和燃料,真给他他们这多,其他战线怎么办,南线和东线还要不要了?”
“除了李宗仁元帅之外,南线澳洲作战的白崇禧上将也找我们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就要增调五十五艘排水量万吨以上的运输船加强航道运力,还申请补充一千五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卡车半履带车也是上万辆的申请。
我们装备司就算是卖身也凑不齐了,总长您想想法子吧,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朱玉阶也是脑子嗡嗡的,他知道难办,但也没有料到会这么难办,前线张张嘴,后勤跑断腿。
西线万里远征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联邦现在这点可怜巴巴的工业产能,榨干了也不可能维持这么巨大的消耗。
本土几大车辆厂商,年产军用车辆的能力也就是五万辆出头而已,现在还在品名扩充产能,但今年撑死也就是产量突破十万辆,这点产能别说供应全局消耗了,全都拿过去供应西线都嫌不够。
西线开战以来,从彭德华到陈诚,再到李宗仁,三任主官累计消耗掉了数百万吨各类物资弹药粮袜燃油,损失掉的车辆、坦克、装甲车加一块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辆。
寻常的装备在内地可以使用高强度使用好几年,但去了西线,能用几个月都是烧高香了,不少装备车辆甚至直接就陷进沼泽或者跌落山崖,或者困在野外丧失机动之后就被直接抛弃掉了。
—辆卡车在老百姓看来那可是发家致富的工具,在内地一辆卡车售价至少三千华元往上,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但对于军队而言,卡车就是跟炮弹子弹—样的消耗品而已,而且军卡比民卡更昂贵。
很多车辆长途跋涉抵达抵达前线之后,里程表就上万公里了,甚至很多卡车都抵达不了前线,路上就因为故障和险阻被抛弃掉了。
军队这么败家,联勤部这个总管家那也是扛不住的,本土产能不够就只能去找南京供销集团去采购进口货,那些进口货很好用,但也非常贵。
朱玉阶上将一整场会议开下来,效果很不显著,没解决多少困难,反而新增不少问题。
联勤部做出的最大决定就是撤销武汉、北平两处大营以及配套的战略仓库,武汉大营和北平大营都是当初国内抗日期间建立的战略大营,专司北方以及中部地区的军队征召训练、整编、后勤等等各项重要工作。
现在伴随着国防军战线的越来越往外推进,这两处大营也开始变得有些地位尴尬了,加上西线后勤人手稀缺,联勤部决定撤销武汉大营和北平大营的建制。
两处大营抽调出人员并入西安大营序列,调遣一位重量级中将前往统帅西安大营,主管整个西线的后勤事务。
国防军四大营被整合的只剩下了两个,以往四处大营都是按照主力师级别编制建设的,四大营主管一般都是少将,这一次除南京大营之外的其余三大营都被合并,联勤部将其确立为了一个集团军级的编制,派遣重量级的中将担任主管。
本土七成左右的后勤军需人员都被划归到了西安大营建制下,辛亥之后,中国军队编制最为庞大的一个军事单位出现了。
西安大营管辖了整个兰州以西的所有军事运输后勤力量,大营总部也开始离开西安,陆续迁往碎叶省境内,西部关外的所有铁路、公路以及内河航运和空中运输航道,全都被划归到了西安大营管控之下。
整个西安大营下辖十四万现役的后勤部门军人,西域各地的农垦兵团也被划入西安大营辖制。
联勤部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解决进一步改善西线后勤的统筹能力。
朱玉阶没法决定前线申请的那笔天量物资器械能够到位多少,他只能够去上头的国防部和执政府去想方设法的要,联勤部自己是不产任何物资装备的,他们只是国防部的搬运工而已!
朱玉阶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把报告打到了国防部,国防部防长都卸任跑第一舰队当司令官去了,当然不可能批准西线战区真么离谱的申请文件,这上半年都还没打完,你就给了这么大一个惊喜,下半年还怎么搞?
申请文件一路被送到大执政董建昌的案头,当时幸亏财政部长王正廷在他办公室里面,不然老董脑子一热还真签字批准了这份包含天量载具卡车、燃料、食品、药品各类物资装备在内,总价四点八六亿华元的临时补充申请。
王正廷打仗是个外行,但作为财长,他管理国家的庞大财政体系却是内行,国家大事,无论是战争还是建设,那都是得有计划有步骤的,哪里能这么乱搞胡来?
对前线的军需支持全都是有定数和规划的,每天调拨多少物资和钱款,在财政部和国防部都是有财算规划的,这种突如其来的计划外补充,非常容易导致本就绷紧到极限的财政体系出现崩溃的。
今年这才进入五月份,联邦财政支出的军费就高达七百一十五亿华元之巨,人员薪资开支占百分之十五,抚恤金百分之七,其余的全都是装备、弹药、燃料还有其他各类物资采购支出。
平均每天,财政部需要支出四点三亿元军费,用来维持近千万大军四处作战的开销,在整部现在计划表都已经不是按照年月为单位筹划支出了,而是直接按天为单位规划支出。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