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62节

几个老兵军士立刻就有了不少注意,李连胜听了也是心里头立刻有底子了。

“你们继续指挥各排进攻,扩大控制区,不能让苏军压上来!”

“明白,你赶紧找营部老雷摇人!”

李连胜拿过话筒,赶紧开始联系营部:“呼叫营部,这里是六连,我是副连长李连胜!”

“收到,我是雷泽!赶紧汇报战况,到底怎么回事儿!”“我们已经打进来了,现在正在和苏军室内近战,人不够了,苏军太多了,到处都是敌人!”

“你们伤亡了多少?”

“具体不清楚,攻进大楼之前估计伤亡了三十人左右,现在我们把火力排都抽进来支援了,兵力不够!“

“什么,没进楼就伤亡三十个脑袋,我要扒了何书光的皮!你们等着,支援马上到,撑住!”

挂断通话之后,营部的雷泽上尉赶紧组织援兵去支援六连了,顺带让人把何书光押到营部来,现在雷泽上尉的状态简直就是择人而噬了,自己前脚刚离开六连,继任者就把自己的老部队折腾成这逼样了。

要是正常指挥没出错,伤亡这么大也无可厚非,战场上的事儿谁没有完全把握,可何书光搞骚操作,导致几乎一个整排的伤亡,这就忍无可忍了。

几颗地雷就把进攻挡住了,这简直就是儿戏,军校教科书上说遭遇地雷要呼叫工兵或者炮击扫雷,但那也分情况呀,进攻的时候哪有功夫排雷,只能莽过去拼运气,再怎么样踩地雷死的人也不可能比待在开阔地被机枪扫射更多。

雷泽下令完毕之后,怒不可遏的拔出手枪,上了保险,就等何书光被押回来立刻毙了这家伙,简直就是害人精!

“冷静!雷泽上尉,你现在是营长!不是军事法庭法官!“张子康还没走呢,一直待在二营营部盯着,他就是怕这种情况出现,但也就是应了那句话,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幸亏他今天来了,不然事情真会变得更糟糕。

雷泽再怎么愤怒也不可能擅自处理一个连长,真要是雷泽把何书光一枪给毙了,那谁都保不住雷泽这可脑袋!

现在国防军唯一有权利处决现役军人的机构就是军事法庭,任何将领哪怕就是元帅,也没有权利下令处决哪怕一个刚入伍的二等兵,这是铁律。

前线军人无论什么行为,哪怕当逃兵、战场抗命、叛国投敌,被抓了都只能往军事法庭送,宪兵都没有权利处决任何一个士兵,只能抓捕,然后送法庭审判。

军事法庭也得审判定罪,然后才能处决。

何书光这事儿,也不会上军事法庭,最多就是撤职调任而已,他没有主观意愿的下达错误命令故意让军队惨败,只要不是蓄意而为,没触及原则性问题,一般都不会被送上法庭的,不过他经过这事儿之后,可以说是前途尽废了。

“不宰了他我咽不下这口气,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呐!"雷泽性格耿直,无论什么事都是直来直去。

张子康夺走了他的手枪,关掉了保险:“你继续指挥部队进攻,我会派三营过来支援你们,把仗打好,六连的事情交给我处理。”

说完之后,张子康就离开了二营,返回团部处理后续事宜去了,他一个团长不可能一直待在二营盯着。

发电站的战斗一直持续着,雷泽派遣了最后的援军之后,六连站稳了脚跟继续夺占更多控制区。

下午一点,团部派遣的三营援军也抵达了发电站,投入战斗继续清剿苏军,前后砸进去了一千五百多号人死死压住了苏军,并且苏军增援发电站的下水道也被发现摧毁了,发电站内的苏军残兵也是越战越少。

激战至夜间九点,242团彻底拿下了发电站还有锻造厂两处地点,将占领区向前推进了五百多米,然后就接到了命令停止进攻原地固守了。

晚间战斗结束之后,六连连长何书光中尉,仅仅只当了一天的连长就被调回了团部去管理卡车了,六连原副连长李连胜少尉被提拔为代理连长,团部让六连选出来一个资深军士晋升军官。

六连商量了一下,把邓宝推上去了,本来是要选迷龙的,但迷龙婉拒了,表示连长是东北人,副连长就不适合再来一个东北人了。

邓宝被火速提拔为少尉军衔,担任六连副连长,升了官,赶走了没本事的连长,但没有人高兴的起来,因为六连在今天的战斗中伤亡非常惨重。

全连参战一百三十九人,打完之后数一数脑袋发现少了快一半,阵亡十七人,负伤三十五人,配合他们进攻的坦克也被击毁了两辆。

从南京城血战熬出来的老兵扬蛋也阵亡了,整个六连士气很是低落,不少人接受不了这次突如其来的重大损失。

477.联邦只有三个盟友!

南京,外交部大楼门口。

联邦外交部长顾维钧正一脸铁青的送德国驻华大使斯腾福贝格离开,而德国大使斯腾福贝格先生则是满脸的窘迫和难堪。

就在半小时前,斯腾福贝格坐在顾维钧的办公室里面被毫不留情面的骂了,顾维钧指责德国又犯了老毛病,开始出工不出力,坐视盟友和苏联人恶战,却隔岸观火等着占便宜。

顾维钧又一次指责德国是轴心国阵营二五仔,当着斯腾福贝格的面大声指责道:“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顾维钧骂的非常难听,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外交礼仪,没办法,他在老董的办公室里面也是被这么骂的,老董骂顾维钧简直就是爷爷骂孙子一样,顾维钧却半点脾气都不敢有。

毕竟外交部办出来的事儿的确无能呐,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在欧洲玩静坐战,名义上宣战,实际上却磨洋工,哦不,是磨华工,最后还是雷老板亲自出手压迫德国下场正式开打了。

好不容易让德国人正式开打,结果德国佬打完了法国就没下文了,一个月横扫法国之后,德国就沉迷于横跨英吉利海峡,执着于争夺北非,对于苏联似乎失去了兴趣。

这让联邦高层一众大佬脸都绿了,没见过这么出工不出力的盟友,扫干净家门口,然后就不管屋外面了,那我要你何用?

董建昌多次催促外交部,要对欧洲施压,让欧洲轴心国阵营盟友出兵苏联,但始终没有什么成效,大鱼没有上钩,反倒是小虾米蹦出来了几只,只有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三个盟国答应出兵苏联。

压轴的德国佬死活不动,谈到出兵进攻欧俄,他们就是各种借口,不是刮风就是下雪的,最离谱的时候说俄国冬天太冷了,说是什么被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吓到了,要等明年再看看。

董建昌听到这种理由直接就被气笑了,老子万里远征一路打过去也没看见被冻死,你德国佬跟我这种远征距离比起来,可以说是家门口作战了好吧?这你还嫌冷,那还打个毛线的世界大战,大家都窝在家里烤火等着过年算了吧!

外交部想尽了办法要把德国拖下水—块打莫斯科,但德国人始终态度模糊。

今天,顾维钧都指着德国大使的鼻子,当面骂希特勒没卵子,但德国大使竟然忍住了,死活就是不表态,硬生生当着顾维钧这个中国人的面打太极,顾维钧也是彻底没法子了,人家摆明了装死呐!

德国人现在对于战争的态度不是真的消极不想打,而是纠结不知道该怎么打,因为这一次他们遇到的盟友实在是太生猛了,把德国人吓到了。

一九三七年都还在包围首都南京呢,结果一九四一年就跨过了乌拉尔山脉兵临伏尔加河了,这特么谁见过如此猛的军队和国家呐?

希特勒现在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家人们谁懂呀?怎么遇到的盟友要么怂的一批一,要么就是猛出天际?

中华联邦政府的野心和国防军的战斗力实实在在的吓到了德国人,反推日本、横扫东南亚、鲸吞远东西伯利亚,有正在攻略澳洲大陆、西亚和南亚次大陆。

更关键他们还有余力在俄国冰原和广袤太平洋上同时和美苏两国同时开片,甚至还占据了主动权压着对方打,这种盟友谁摊上不犯嘀咕?

德国人现在已经彻底麻了,他们现阶段的战略核心就是拿下英伦三岛还有北非沿岸,实现欧洲一统和环地中海战略,先恢复当年罗马帝国的荣光再说。

至于苏联,德国人已经不把他们当成威胁了,甚至是不少德国高层都已经认为苏联并不是敌人了,而是一面盾牌!

要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最终梦想就是统一整个欧洲,实现日耳曼尼亚世界首都的理想,可现在他们却发现这个梦想最大的威胁似乎并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盟友了!

欧洲可是德国自己默认的基本盘,德国人做梦都想不到国军竟然能够这么快打到欧洲来,自己这边连英国和北非都还没有彻底收拾干净呢,盟友就已经吃光了面前够得着的食物,然后开始盯着自己的餐盘了。

原时空德国进攻苏联,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地缘政治天然决定了第三帝国不可能和一个全盛的苏联共存。

但现在苏联已经不存在地缘政治威胁了,反而变成了一面盾牌,一面阻挡盟友的盾牌!听着很奇怪,但国际政治就是如此。

名义上苏德已经宣战,是实打实的互为敌对国了,但实际上德国人都恨不得开始抗中援苏,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伏尔加"帮着苏联人去打国军了。

真要是响应南京号召出兵攻打莫斯科,柏林毫不怀疑是否会成功,但却非常怀疑盟友会不会一波把自己也给推掉?

现在攻打俄国的确是天赐良机,大批的苏军精锐都已经被抽调至东线抵御国军了,德国人面临的西线可以说从之前的王者级难度直接变成普通级难度了。

只要德军出兵,东西两线夹击莫斯科,俄国人就算是人均斯拉夫超人的战斗力,那也扛不住。

但是打完之后,中德两国就会接壤了,并且还是在欧洲接壤,一丁点的天险都没有,从俄国莫斯科到柏林全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和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纵横两洋、鲸吞澳洲、驰骋全球的盟友做邻居,那是怎样的体验?

希特勒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那种感觉,纳粹党就算是最极端最疯狂的将军,现在也不敢去动苏联。

说句玩笑话,那就是那份已经被撕毁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现在已经默认生效了,条约在的时候,苏德两国都不当一回事儿,双方都做好了撕毁的准备,可现在条约明明已经被撕毁了,但柏林却在默认生效,莫斯科也非常信任的将后背交给了德国,不断抽调西部援军驰援东部。

希特勒和自己的将军元帅们达成了共识,进攻莫斯科不是不行,但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德国必须先要搞定英吉利,拿下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以及地中海沿岸,让自己彻底没有后顾之忧。

另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俄国彻底崩溃挡不住国军了,那没的说,德军立刻就会下场摘桃子,能够占领多少就占领多少,铆足了劲头去扩大缓冲区。

在这两个条件没有被满足之前,德国不会主动进攻苏联,甚至还希望苏联能够挡住国军,最好是和国军拼一个同归于尽的下场,那就是完美了。

现在不止是德国这么想,英国甚至也是这么想,美国更是同样想法,大家都不希望苏联彻底倒下,这已经是抵抗邪恶中国的最后一面肉盾了,就跟长城一样,苏联就是欧洲版本的长城。

德国碍于轴心国阵营的名义,只能够做到不主动去进攻苏联,然后对于英美支援苏联的北方航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劲儿的死磕英吉利三岛和北非,想要积蓄更多的实力来面对那位强的可怕的盟友。

华盛顿都开始想要调和英德之间的战争,提出了捍卫白人世界的主张,表示欧美白人之间不能继续内斗厮杀了,不然未来世界岛欧亚非三洲都将会是黄种人的天下!

伦敦十分赞成华盛顿的想法,他们天然支持这种大陆均衡政策,绝对不愿意看到中国独霸世界岛大陆。

但柏林却暂时不接受,表示团结可以,,但英国本土必须接受德国驻军,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必须交给德国人掌控,不然德国人绝不放心自己的身后存在英国这么—根搅屎棍对着自己的菊花。

柏林说实话并不想当真的“轴心国二五仔",背叛盟友这种事儿实在是太缺德了,哪怕就算是站队高手意大利,那也是得等到盟友山穷水尽摆明打不过了,才会选择背叛的,哪有盟友势头正盛胜利在望的时候选择背叛?

真要是被英美这群无耻盎撒人三言两语就给忽悠背叛轴心国了,到时候指不定就是苏德和中国同归于尽,然后英美坐收渔利,这种买卖谁特么愿意干,那还不如帮着国军拿下莫斯科呢,至少不用承担背叛者的骂名。

当然德国也不是一口咬死了,而是要让英美先交押金,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就是押金,这些地方拿到手了,德国并不介意背叛轴心国阵营。

但英国佬坚决不干,这三个地方全都是英国人的命根子,全都丢了那还搞毛线,不如直接亡国算了,丢了这三个地方,英国估计不会在乎自己是被中国人占领还是被德国人占领了,反正都是没有搞头的结局了。

中国犹如神迹—般的光速崛起,让欧美完全跟不上节奏了,短短两三年时间,原本稳定的世界阵营和敌对结构,彻底乱了,大家都是无所适从了,不知道自己的敌人到底该是谁了。

现在斯大林都能够直接把电话打到柏林希特勒的办公室了,更是开始拍希特勒的马屁,想要让重新恢复到了三十年代苏德蜜月期了。

丘吉尔更是一边打,一边和柏林不断讨价还价想要争取和平,远没有历史上那种坚决对抗到底的魄力。

华盛顿高层也是逆转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将战争机器不断向太平洋倾斜了。

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看不懂了,什么主义、阵营都开始越来越模糊了。

顾维钧送走了德国大使之后,没有等老董的电话打过来,自己非常自觉,主动去了大执政办公室挨骂,私下里一对—挨骂,至少比在开会的时候当着诸多阁部大佬的面被骂好受多了,起码没有那么丢脸。

果不其然,顾维钧去了老董办公室汇报了今天的会晤成果之后,老董不出意料的破防大骂了,茶叶沫子喷的顾维钧满脸都是,什么废物、帑虫、吃白饭不干活,各种各样的难听话全都骂出来了。

老董最后发出了灵魂的一问:你顾维钧到底顶什么卵用?当年一九一九年在巴黎盯着战胜国身份,丧权辱国也就罢了,现在老子百万雄师都饮马伏尔加了,你还是没卵用!

打不赢的时候,你没用,打的赢的时候,你还是没用!国贫兵弱的时候你丧权辱国,国富兵强的时候你竟然还是毫无建树,那养你干啥?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顾维钧一把年纪听到这话,脸都绿了,但也还是忍了,没办法,人家老董说的都是事实呀!

顾维钧想过一脑袋撞死,或者引咎辞职,但最终还是舍不得,毕竟现在这个外交部长虽然当的没有建树,可权利和地位都是实打实的,比起北洋和民国的时候,威风得不知道哪去了,还是厚着脸挨骂吧,老董骂归骂,但该给的还是不会少的。

顾维钧骂了德国大使半个钟头,现在风水轮流转,又是老董骂了他半个钟头。

最后董建昌口水都骂干了,只能无奈收工,底下人脸皮太厚了!

无论董建昌还是顾维钧,都明白,也看清楚了局势,德国佬摆明就是变心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少年了。

具体原因大家都清楚,无非就是国军太猛了,已经威胁到了德国在欧洲的核心利益了,但凡老董收敛一些,不这么快就跑到欧洲和俄国开片,德国都不会如此。

甚至拖一拖节奏,搞不好德国还会先和俄国打起来,那时候才是联邦最好的下手时机。

但无奈,联邦身后站着—尊邪神举着鞭子不断抽,老董不敢停下来,国军更不敢停下来。

董建昌明白,国军现在打得太快太猛了,过犹不及,现在都快逼得整个欧洲和北美团结到一块去了,联邦都快变成战国末期的秦国一样了,盟友都感觉到自己的威胁了。

但谁都无法改变,更无法停下战争脚步,毕竟雷老板给的太多了。

“现在只能放弃幻想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德国人终将会为今日的选择后悔的!”

老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喃喃道:“不论德国人打不打,我们一定要坚持打下去,中华联邦只有三个盟友,那就是我们的陆军、海军和空军!”

478.没有盟友了,一切只靠我们自己!

“没有盟友了,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

打发走了顾维钧之后,老董又继续开始接见军方将领,国防部长、国防部参谋总长、海军上将周宪章、空军大将余禄庆等等,—大票身处南京的高级将帅都被老董叫到了办公室开会。

首节 上一节 262/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