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55节
斯大林的总参谋长华西列西夫斯基元帅也罕见的劝他收兵,华西列夫斯基作为苏军总参谋长并且能够躲过肃反运动,他本就是一个很聪明,并且十分善于明哲保身的人。
实际上华西列夫斯基也几乎从不违逆斯大林的意志,但这一次关乎百万苏军精锐的生死存亡,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开口了,哪怕就是忤逆斯大林的意志,自己被清洗了,只要能够保住前线百万精锐那就是成功。
战役一开始,苏军高层就意识到不妙了,国军明显反应过来了,而且提前做了准备了,苏军刚开始准备没多久,国军那边也在加固防线了,等到苏军提前开始发动进攻,国军防线几乎就是一夜间焕然—新了。
国军构筑防线的速度还有军队作战素养完全出乎了莫斯科预料,这种气候环境之下,换成苏军也没法二十四小时内构筑出具备完善纵深的防御阵地,但国军却做到了。
各处反攻苏军被碰的头破血流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和其他高级将领们都意识到了,这场反攻注定是失败的,敌人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他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及时止损。
苏军高层将领注意到了战场上某些诡异的情况,必须战役开始至今已经四天了,但却全程没有发现过国军装甲力量主力的踪迹,而且国军炮群火力也弱的有些不正常,正面战场的国军似乎完全放弃了反击作战,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机动力量。
但苏军很清楚自己没有歼灭国军的机动力量,也没有本事去压制国军炮群和空军轰炸,但这些东西始终就是没有出现过了,就跟消失一样。
熟悉拳击的朋友肯定知道,这情况就是在蓄势了,看见对手的拳头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对手的拳头,那证明对方把拳头藏得很深。
一旦这一拳蓄势完毕打出来了,那可就是致命一击了,说不定还带暴击效果!
这时候苏军最应该做的就是收拳准备防御了,而不是继续挥拳露出自己的破绽了。
华西列夫斯基深入分析调研过李宗仁在七七事变之后历次战役指挥特点,他发现了李宗仁这位国军元帅的指挥特点很突出,那就是他喜欢铺垫蓄势,要么就不出手,要么一出手就会把敌人置于死地。
李宗仁每次战役的前期都是僵持,几乎没有什么新意,他到哪第一件事儿就是先整合自己的力量,然后保住基本盘,把所有的獠牙和利爪全都藏起来。,
先把自己经营到不败之地,然后就是寻找对手的破绽,小破绽他都不屑于出手,只有那种能够一把捏断你命根子的破绽他才会出手。
李宗仁率领北方军群当初只整编了一半,就硬生生压着华北日军,故意在徐州摆出弱势,甚至还做出支援南京举动,勾引华北日军南下,结果最后虚晃一枪,在华北平原上黄河两岸彻底歼灭华北日军主力,—战大崩溃了关内华北日军。
同时也粉碎了当时日军南北合流,决胜江南的最后一丝幻想。
李宗仁率军打出关外收复东北的时候,也是利用锦州做文章,一股脑吸引了日本关东军七十万主力来了锦州一线,最后李宗仁又是一招致命,彻底打崩溃关外日军,拿到了东北战场主动权。
而后日苏合流,外东北战役期间,李宗仁同样也是先稳住基本盘,慢慢磨,期间也负重伤养病去了,北方战区各部队群龙无首之下,苏军一度认为有机会反攻了。
最后结果就是,李宗仁养病结束之后,漠北军群冬季反攻拿下了贝加尔湖,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外东北国军大举进攻,一口气包出了人类军事史上最大的饺子,三个月内歼灭了远东一百六十万苏军和七十余万日军,彻底肃清了远东日俄百年影响力。
日俄两国在远东布局上百年,结果李宗仁半年计划三个月围歼,就给扫的一干二净,没给你半点翻盘的机会。
华西列夫斯基和苏联将帅们越是对李宗仁深入研究,就越感觉这家伙的可怕,以往中国人内战的时候,李宗仁的军事才华并不算出奇,但是国防军整编之后,李宗仁的军事能力就跟坐火箭一样蹭蹭往天上飞。
这家伙打仗最可怕的不是他军事眼光,而是他的成本控制,李宗仁和普通军人不一样,他打仗带着一股政客的味道,很多时候胜败在他眼中不重要,成本收益才是最重要的,成本太高了,就算是稳赢他也不愿意打,成本低收益奇高,就算是胜率再低他也敢拼一把。
当初南京董建昌一天电李宗仁八遍,都快把李宗仁电麻了,可李宗仁死活就是拥兵徐州不动,冒着战后被清算的风险,硬生生熬到华北日军南下,一举在黄河边突袭打崩了他们。
李宗仁打仗之前就考虑收益,划得来他才会打,划不来死活不打!
就拿外东北战役作比喻,把指挥者换成陈诚、卫立煌或者汤勇、欧震任何一人来,都可以打赢,但具体怎么赢可就不一样了。
或许会先取得军事胜利,然后再陷入漫长的治安战和游击战清剿地方,耗费十年十几年才能够彻底平定外东北。
而李宗仁则是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天生自带的政客目光,让他布置考虑战局问题,而且还考虑统治问题,李宗仁顶着巨大消耗否决了底下人诸多的建议,硬生生延缓战役进程,给足了日苏合流的时间,让敌人汇聚一处。
然后就是贝加尔湖关门,外东北打狗,将百分之八十的敌人都压缩到了城市滨海地形上,让他们无处可逃,最后再一举歼灭,这可比去林子里面打游击,下乡搞清剿方便多了。
现在莫斯科又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莫斯科高层用脚趾头猜也能够猜得到,李宗仁现在一定搞了鬼,并且图谋绝对不小。
国军所有的表现都在证明他们正在蓄力,那些没有被消耗的油料弹药,那些不曾出现的坦克装甲车,那些神出鬼没的自行火炮,还有战场上找不到番号的部队,百分百藏在暗处,随时准备出动了。
莫斯科高层将帅们激烈的表态,让斯大林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了,这一战目的不是胜利,只是让国内军民和国外盟友们看到苏维埃的战斗意志,真要是让斯大林折进去百万精锐,他肯定也是不干的。
撤军太快了容易虎头蛇尾,把屁股亮给外人看笑话;但如果撤军慢了,按照将军们说法将会发生非常可怕的事。
这撤与不撤之间,斯大林陷入了挣扎和犹豫,他没有料到中国军队竟然能够精锐到这么不讲道理的程度,上万公里的远征,一路势如破竹也就算了,就连防御也是这么无懈可击,简直就是不让人活了,跟开挂玩家一样。
斯大林不知道的是,他面对的这一百六十多万国军绝大部分都是军阀混战、十年内战、三年国战,征服远东,平灭日本,打满全场熬过来的实打实百战老兵!
—九四一年二月十八日,正当斯大林还在犹豫踯躅的时候,现实帮他做出了选择。
十八日凌晨三点,国军第八集团军先遣主力第79装甲师出现在了十月镇,十月镇是苏军在伏尔加河东岸重镇萨马拉与乌法之间的核心枢纽,这里被占领了,也就意味着苏军在伏尔加河东岸控制区被分割了。
凌晨四点,第十二集团军49师主力出现在了斯大林格勒外围,与此同时第47装甲师正在沿着伏尔加河北上一路横扫苏军后方交通线和补给枢纽。
南北两翼同时出现了敌情,两个全副武装满编满资源的集团军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不计代价的开始摧毁伏尔加河所有渡口,炸毁船只。
蛰伏多日的国军炮兵集群也开始对一线苏军发起了狂轰滥炸,一天之内打出去了两万七千多吨炮弹,全部都是奔着苏军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兵营各种设施而去。
空军也攒了一波燃油弹药,在十八日天亮之后,出动了一千三百多架次轰炸机,对伏尔加河展开轰炸,只炸桥梁和可以载重过河的冰面,其余都不炸。
李宗仁关键时刻出手之后也是开始下血本了,一股脑拿出了最后的储备物资发放一线,下达了全线防守转为反击的命令。
俄国人想要在这个冬天拖死他,让他开春之后没有力气继续进攻,李宗仁也想得通,既然如此了,那就干脆敞开了打,我开春之后肯定是没法继续进攻了,但你也别想好过,伏尔加河东岸的苏军一个都别想跑回去。
能够在这个冬季打掉百万苏军精锐,开春之后就算是修整两三个月又能如何?到时候你还有本钱继续抵挡我向莫斯科前进么?
熟悉的钳形攻势,大纵深酉回,还有国军独特的疯狂闪电攻势,三者结合之后,苏军立刻就被打懵逼了,前线的正面攻势不战自溃,这时候连退路和侧翼都快保不住了,哪里还有勇气继续进攻国军防线呐!
十八日下午五点,当乌里扬诺夫斯克东岸市区外围出现了国军坦克踪迹之后,莫斯科终于意识到了这场战役的失败,斯大林也无奈下达了撤退命令。
但此时已经距离十月镇失陷过去了十四个小时了,十四个小时装甲部队玩命可以跑出去五六百公里,步兵坐卡车也能跑出去两三百公里。
前线根本用不着斯大林的撤退命令了,他们现在很多根本撤不了了,后路都被炮弹炸没了,物资也没了,公路都被炸成了月球表面,这种鬼天气没有物资、没有道路,就算是兵仙韩信转世也没法组织撤退了。
国军一线部队获得了新一轮补给之后,开始了防守反击战,让正面苏军进退不得,苏军前线最高指挥官铁木辛哥元帅一个劲儿请示莫斯科,到底该怎么撤?是直接撤往伏尔加河西岸,放弃东岸控制区。
还是撤往就近的乌法、萨马拉等地坚守待援?时间拖得越久,选择就越少了,铁木辛哥甚至都还不知道十月镇失陷了,他们撤回乌法根本不可能,乌法已经被包围变成了孤岛了。
而萨马拉也岌岌可危,国军兵锋正在全面挺进伏尔加河东岸,这时候跑得快才有可能撤回西岸那头,跑得慢落在国军后面的,自然就是成了包围圈里面的肉馅了。
467.凛冬已至(4)
寒风呼啸,败军西去。
—九四一年二月的寒冬之中,苏军迎来了又一次的惨败,败的太快了,苏军伏尔加方面军出动了百万兵力规模发起了的冬季反攻,仅仅持续了四天,就被国军的钳形闪击攻势彻底摧垮了。
二月十九日昼间,乌法被第八集团军80师突袭攻克,随即林阳春中将指挥后续部队沿着乌法至红十月镇铁路迅速西进威胁古比雪夫(萨马拉)重镇。
二十日清晨八点,第八集团军主力六万余人兵力,集结了五百七十五辆坦克和一百五十门自行火炮开始猛攻古比雪夫(萨马拉)。
苏军北翼遭受了致命威胁之后,也很快反应过来了,大批苏军顶着狂轰滥炸驰援古比雪夫,古比雪夫可是一座不容有失的重镇!
这座城市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关键,而且这里也是苏联的大型机器制造企业和金属加工业中心城市之一,三十年代之后,古比雪夫又开始飞速发展能源工业,逐渐成为苏联现有最大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中心。
同时古比雪夫也是欧俄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从中东欧到西伯利亚、亚洲中部和哈萨克斯坦途径萨马拉的路程是最短的。
最最要命的就是,古比雪夫还是东岸苏军撤往西岸的岸必经之地,这里有通往西岸塞兹兰铁路桥,直接横跨伏尔加河。
虽然这种天气,严寒之下伏尔加河已经结冰了,但很多冰面人员敢走,重型装备可不敢走的,动辄十几吨几十吨重的火炮坦克还是得通过桥梁铁路才能够顺利撤往西岸。
更加别提国军轰炸机正在对伏尔加河冰面实施不间断的爆破,哪里发现了苏军想要度过冰面,轰炸机就会炸哪里,而且还是半渡而击。
恶趣味的国军飞行员总是喜欢等苏军大队人马到了河流冰面中央的时候再开始轰炸,并且扔的还都是小当量五十公斤重的航弹,一次性密密麻麻扔一堆下去,不求炸死多少人,只求炸碎冰面,然后看着那些苏军落水活生生冻死。
古比雪夫可以说是苏军撤退的最后生命线枢纽了,也是苏军在伏尔加河东岸最后的核心重镇,这里要是丢了,百万大军全都得葬送在东岸被彻底歼灭。
苏军在古比雪夫铁路桥附近布设的堪称变态的防空火力,还安排了附近至少两座机场的空军专门保护铁路桥,戒备森严之下,国军战机也那这里没有太好的办法,低空轰炸肯定是送死,只能够高空轰炸不断骚扰。
每次炸到了铁路或者桥梁,苏军的工兵就会玩命抢修,并且铁路桥周边还通过冰面加固,增加了七八座冰上浮桥。
国军北翼突击主力的第八集团军现在主要精力就是攻克古比雪夫,切断苏军这条最后生命线。
苏军则是不计一切代价的驰援死保古比雪夫,这里丢了,没人能够承担起责任。
有人可能会疑惑,伏尔加河沿岸,从阿斯特拉罕到古比雪夫这—截,几百公里长的河道,零下三十多度,到处都能够渡河,哪里不能渡河,为什么非要死磕古比雪夫?
的确,国军轰炸机没有办法不间断的轰炸整条河道,但却可以做到随时盯死苏军大部队主力渡河,哪怕就是晚上也有国军的炮火轰炸。
小股人员可以悄悄撤退过河,大股兵力和装备过河那就是痴心妄想,而且军队撤离都是需要有组织有秩序的,尤其是在这种鬼天气之下,组织和秩序就意味着存活率,小股溃兵在离开了补给线和团队加持下,想要冒着严寒风雪撤回西岸,简直痴人说梦。
“副司令!战区司令部电报!”“念!”
“命令你部务必尽快攻克古比雪夫,阻断东岸苏军撤离道路......”
前沿第八军指挥部内,身披毛领将官大衣,带着貂皮帽的林阳春中将,一边听着司令部电令,一边紧皱着眉头盯着地图。
很快第八军参谋长刘兴昌少将念完了命令,合上了文件夹站在一旁等待着林阳春的指示,刘兴昌少将也是林阳春的老部下了,两人之前大整编的时候就一直是林阳春的副手,林阳春当少将师长的时候,他就是上校师参谋长了。
这种时候换成别的参谋长肯定就会给上自己的意见,但刘兴昌不一样,他总是等到林阳春先给出想法,然后自己查漏补缺,很少率先开口。
“特么的,打得这么快这么猛,怎么还是拿不下一个古比雪夫?这群俄国人怎么—到城市就这么猛了?“林阳春中将罕见的爆了粗口,语气中满是愤懑。
第八集团军为了突袭闪击苏军北翼,从战役一开始之后就养精蓄锐,抽调了其他部队大量的有生力量和装备,直到十六日深夜才抹黑出击,一路上饮风宿雪,只为了速度。
反击战开始之后四十八小时之内就拿下了乌法,—路上被抛弃的坦克火炮不下三百之数,就为了不给苏军反应时间。
可古比雪夫依然还是成功挡住了第八集团军兵锋,乌法遭受攻击的第一时间,古比雪夫就接到了消息并且立刻进入战斗状态,苏军动员了城内大量的工人民众修筑工事防线,同时呼叫就近的所有苏军驰援。
林阳春紧赶慢赶,等到抵达古比雪夫发起攻击的时候,苏军已经完成了防御整备,这座城市本来就是苏军重点戒备的,大量工厂设备都在西迁,城市也早就在国军入侵的那一刻开始被改装为战区地带。
从去年深秋国军入侵欧俄地区一直到现在,四五个月过去了,古比雪夫的迁移和防御守备改造工作一直没有停下来。
这里本来就是苏联人的重工城市,工人极多,俄国农民通常不在乎谁来统治他们,但是俄国工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吃供应粮还能拿工资的!这群人就是苏联的最坚定支持者,也是苏联现行制度下的得利阶层。
在苏俄政府的动员制度之下,古比雪夫遭受威胁之后,五小时内就有一万五千名工人应征入伍,加入防线了,配合城内的四万多苏军,硬生生在城外防线挡住了国军攻势。
后续源源不断的苏军开始驰援古比雪夫,城内的工人市民也都是纷纷加入军队防守自己的城市。
时间来到此刻,二十五日上午,第八集团军虽然已经突破了古比雪夫外围防线,打进了市区,但却陷入了更加惨烈的巷战之中,这似乎又让林阳春中将回到了二七年那段艰苦岁月,攻略农村所向披靡,一旦遇到了城市,那可就是彻底打不动了。
古比雪夫现在不断接收着东岸撤离苏军的支援还有西岸苏军的支持,城内守军已经突破了十万人规模,攻城的国军兵力却只有六万人不到,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座城市短期内别想拿下来了。
林阳春中将现在感觉很憋屈,南翼的胡琏都饮马伏尔加河兵临斯大林格勒了,自己却被一座古比雪夫死死挡住,眼看着近在眼前的伏尔加河就是碰不着!
“嘭!“林阳春中将一拳砸在了桌子上,脸上显得十分犹豫。
坐在一旁的副军长罗雅怀少将起身走到了林阳春身边:“你不止是第八军军长,也更是军群副司令官,凡事不要只从我们第八集团军考虑嘛,要从整个漠北军群角度考虑。”
一言惊醒梦中人,林阳春差点都还忘了自己身上可还是有漠北军群副司令官职务,第八集团军硬碰硬死磕古比雪夫,那肯定是赔本买卖,没有充足兵力就去攻打一座抵抗意志异常坚定的城市,那铁定是赚不到便宜的。
但如果有更多的兵力加持,可就不一样了,自己是漠北军群副司令官,也是整个军群二号人物,第八军兵力不够,那就找军群继续摇人呗,司令官汤勇上将这个面子还是得给自己的。
“刘兴昌,你记一下!立刻回电战区司令部,就说我部连续作战一周,兵疲师老,无力攻克苏军重兵防守的坚城,把古比雪夫这里所有战报敌情总结一份发往战区总司,跟他们说清楚情况。
第八军不是不肯拼命,而是我们一个军拿不下这么大一座城!
而后致电军群司令部,告知汤勇司令官,第八军请求军群援兵,配合攻打古比雪夫,详细情况说清楚。”
“电令前沿第78师可以撤下来了,让79师顶上去保持现有规模试探性的进攻,不要太猛了。其余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一下,恢复状态补充物资,随时待命。”
参谋长刘兴昌笔速飞快,将林阳春的命令全都记下来了,而后复述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去了通讯科发电报了。
林阳春中将则是疲惫的坐在了椅子上,裹紧了大衣,端着—杯热茶静静地思考着,眼神还是片刻都没有离开地图。
副军长罗雅怀走到了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至桥头自然直,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了,整个第八军作为战役先锋,持续鏖战了七个多昼夜,可以说是不眠不休的。
仗达到这个份上,第八军已经是无愧于心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力终有尽时嘛!”
林阳春中将依然还是有些不甘心:“就差这一哆嗦了,哪怕再多给我两个师,我都可以拿下古比雪夫,切断百万苏军退路,功败垂成,让我如何能堪?”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